吉林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
字体: 16 + -

第三章 吉林省高校党建的主要成就_第三节 注重教育,作风建设实绩明显

第三节 注重教育,作风建设实绩明显

吉林省高校按照中央、省委和省高校工委的要求,以参加历次党内重要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校风带学风,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了大局观念、增强了能力素质、改进了工作作风,建设了风清气正的大学校园,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题,加强作风建设

吉林省高校根据中发[1998]17号、中办发[2000]8号文件精神和吉林省委、省委高校工委吉高三讲办[2000]3号、5号文件的有关部署,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各高校在“三讲”教育中在吉林省高校“三讲”办和巡视组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高校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紧密联系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紧密联系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着力解决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办学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整风精神认真深入、高质量地进行了“三讲”教育,扎实有效地强化了作风建设。

(一)明确任务,确保了教育活动高起点开展

1.着力解决理想信念方面的问题。吉林省高校切实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着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注重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和理论是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加强、改进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战略作出积极的贡献。

2.着力解决民主集中制方面的问题。吉林省高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反对个人说了算,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政之间、上下级之间、“班长”与班子成员之间以及领导班子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全面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和完善、落实有关规章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发挥好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和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注重发挥好校长在依法行政中的指挥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3.解决宗旨观念方面的问题。吉林省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切实把广大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到教学科研第一线,关心师生员工疾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解决思想和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吉林省高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自觉性,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及时纠正和防止追逐个人名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以及只图形式、不重实效等不良风气。

5.解决精神状态方面的问题。吉林省高校通过“三讲”教育,力求使领导干部树立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克服消极情绪和浮躁心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积极主动地适应形势和时代发展要求,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知难而进、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的生力军作用,更好地为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坚持原则,确保了教育活动不走过场

1.立足于学习提高。吉林省高校认真抓好思想发动和理论武装工作,把学习提高作为搞好“三讲”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并且贯穿于作风建设全过程。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三讲”教育必读篇目,特别要切实组织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深刻认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和深远意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统一高校党员干部的思想。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专题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力弘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同整顿思想、改进作风、转变观念结合起来。

2.找准、抓住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吉林省高校从实际出发,认真按照中央和吉林省委提出的干部队伍中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联系校、系(院)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查摆,找准、抓住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坚持运用好“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的基本方法,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发扬不怕丑、不护短、不怕痛精神,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触及灵魂,说实话、动真情,决不走过场。

3.把开展“三讲”教育与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吉林省高校领导班子根据各自的职责任务,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要求,搞好当前各项工作,促进“三讲”教育的深入;以“三讲”教育为契机,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证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4.坚持走群众路线。吉林省高校广泛发动教职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坚持“开门”搞“三讲”,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师生的意见,诚心诚意倾听师生的意见、批评和建议,自觉接受师生的监督和帮助,把积极引导师生参加同加强党的领导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党的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决不允许压制民主,打击报复,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广大师生开展好“三讲”教育。

5.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吉林省高校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入查摆和分析问题,不文过饰非。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和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无论是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讲政治、顾大局,以诚相待,不纠缠细枝末节。坚持正面教育,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解决问题,严禁泄私愤,借机整人,防止出现过去搞政治运动那种左的错误做法。

(三)狠抓落实,确保了教育活动扎实推进

吉林省高校集中学习教育一般为2个月左右,分4个阶段进行,在方式方法上,努力做到学习提高与查摆整改相结合,自我剖析与民主评议相结合,严格要求与掌握政策相结合,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推动当前工作相结合。

1.思想发动,学习提高。吉林省高校认真学习中央有关开展“三讲”教育的通知精神和有关领导讲话,提高对“三讲”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增强参加“三讲”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规定的“三讲”教育必读书目,深入进行一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教育;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中央17号文件、8号文件和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8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学习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学习傅万才、汪洋湖事迹等规定的学习内容。在这一阶段,各高校都着重抓了动员大会、征求意见和集中学习三个环节,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了群众意见和要求,抓住群众最关心、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深入调研和了解情况。在学习中,各高校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注意克服轻视学习、浅尝辄止、理论不联系实际、学用脱节等不良学风;采取了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组织专题讨论等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对理论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加强对学习的指导、督促和检查,每位领导干部都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了学习心得。

2.自我剖析,听取意见。吉林省高校在学习和提高的基础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进行了反思,查找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和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巡视组和“三讲”教育办公室将收集整理的干部群众意见,向领导班子和成员进行了反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撰写了剖析材料;召开了民主评议和测评大会,对剖析材料进行了民主评议和测评,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评议意见修改了剖析材料。各高校着重抓好撰写剖析材料和民主评议两个环节。剖析材料注重查找出在党性党风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对于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剖析。对廉洁自律方面无问题的,在材料中要进行明示;另外,还要有对“**”政治斗争的认识情况。要求开门见山讲问题,查找问题具体,并结合本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查找。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一定范围内,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自我剖析材料进行了民主评议和测评。

3.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吉林省高校在交流思想、开展谈心活动的基础上,认真召开了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开展了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进一步找准突出问题,明确了今后的整改方向。组织干部认真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论述,以坦诚和负责的态度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各高校着重抓了谈心和民主生活会两个环节。重点是搞好班子内部的谈心活动,党政正职互相谈心,党政正职与每位副职逐一谈心,班子成员之间互相谈心,校级领导干部与分管(联系)的系(院)部处单位的领导干部谈心,通过谈心敞开思想,坦诚相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在此基础上,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了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抓住重点,着力从世界观上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解决好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群众意见比较集中、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着力从主观世界和党性上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对于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不回避、不遮掩,既不文过饰非,也不纠缠细枝末节,从大局出发,从工作出发,坚持与人为善,以诚相待,互相帮助,增强团结,共同进步。

4.认真整改,巩固成果。吉林省高校针对在“三讲”教育过程中查找出来的主要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健全和完善了相关制度,保证“三讲”教育收到实效。各高校着重抓了整改和总结、制定整改措施和制度、召开总结大会三个环节。制定整改措施重点围绕党性党风方面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影响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问题,影响班子发挥整体战斗力的问题,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方面的问题等,整改措施做到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符合实际,简便易行,便于督促检查,力戒形式主义。

总体上看,吉林省高校的“三讲”教育进展顺利,发展健康,成效比较明显。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性党风教育,经受了一次比较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主要在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办学方向、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固树立宗旨观念改进工作作风等三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取得了实效。

二、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加强作风建设

根据中央和吉林省委的总体部署,吉林省高校从2005年6月开始,全面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高校着眼于保持共产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着眼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眼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了党员和党组织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加强领导,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基础

1.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吉林省高校都成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导组,认真制定了符合高校实际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责任人制度,高校党委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为各级党组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领导为重点责任人具体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根据自己所分管的工作,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际,确定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联系点,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情况,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建立了督查制度,督导组不断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了群众监督评价制度,各级党组织在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充分吸收教职员工和大学生代表参与,广泛征求和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向他们公布有关情况,主动接受他们的监督。

2.摸准基本情况。吉林省高校认真组织了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聘用借用人员中的党员、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党员、毕业离校组织关系尚未转出的学生党员、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工作贯穿了始终,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查找长期未与党组织联系的党员和与党组织已经取得联系的党员参加先进性

教育活动。针对党员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强了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党员都参加活动、受到教育。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吉林省高校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党员以科教兴国为己任,结合本职工作积极投身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生产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广大大学生党员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勤奋学习、求实创新、勇于实践,在成长、成才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党员开展了科教支企、支农,科技拥军,走访贫困教职员工和特困大学生家庭等活动。组织了以学生党员为骨干的大学生开展“三下乡”“四送一做”(“送理论、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做文明使者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

4.解决突出问题。吉林省高校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坚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正确处理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做好各项工作的关系,做到了教育活动的部署和业务工作的安排同时筹划,同步进行。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了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师生反映强烈的党风、政风、校风、教风、学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影响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高校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努力,不断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使校风明显改进,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明显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明显增强,用推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

(二)精心安排,确保教育活动扎实推进

吉林省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05年7月初开始,到12月末基本结束,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学习动员阶段,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搞好思想发动。吉林省高校把动员大会作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重要途径,通过集中动员部署,进一步明确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基本要求、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明确了在教育活动中对党员和党组织的各项要求,做到了全面覆盖,不留空白。

二是进行学习培训。吉林省高校针对党员的文化水平和工作特点,结合不同部门、单位和教职员工、大学生党员的实际,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分层施教。认真组织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讲话、《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央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学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力建设的决定》。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深化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是组织开展大讨论。吉林省高校对照党章、中发[2004]20号文件、胡锦涛同志2005年1月14日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结合中心工作,认真组织了全体党员开展“不同岗位的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大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共识,使广大教职员工党员和大学生党员明确了新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2.分析评议阶段,做实四个步骤。一是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吉林省高校党委都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利用了发放征求意见函(表),设立意见箱、公开电话,召开座谈会,利用访谈、互联网等形式,广泛征求了党内外教职员工和大学生对党员和党组织的意见。党员主动征求和听取了师生意见,校级党员领导干部主动征求分管部门、单位的意见。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明确了高校党委以及党员个人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了认真汇总梳理,分别整理出对党员个人、领导班子的意见。

二是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吉林省高校组织党员对照党章、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本岗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结合征求到的意见,撰写了个人党性分析材料。重点检查在理想信念、宗旨、作风、纪律和立足本职发挥作用、带动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以及遵守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入剖析思想根源,明确了努力方向。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还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方面进行了对照分析。

三是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吉林省高校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坚持“讲一个、评一个”,组织党员依照党性分析材料,进行了对照检查、自我批评。党员之间进行相互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既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又要参加领导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吸收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意见,进一步修改了党性分析材料。

四是提出并反馈评议意见。吉林省高校以书面形式如实向本人反馈了评议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帮助认识问题,要求其认真改正。民主评议工作结束后,各高校都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师生员工通报了民主评议党员情况。

3.整改提高阶段,把握两个重点。一是制定了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在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吉林省高校党员对照党性分析材料,根据党组织的评议意见,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制定出了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个人整改措施;各级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针对党员和各级基层党组织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职员工和大学生反映强烈的党风、政风、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二是认真进行了集中整改。吉林省高校党委、各级基层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的整改,根据工作职责,分解整改任务,明确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并对整改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对一些需要解决而又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认真整改;对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师生员工说明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大,单靠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解释清楚的同时,积极加强协调,通过综合治理措施加以解决。

(三)联系实际,务求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1.提高了党员素质。吉林省高校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进一步明确,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努力学习、加快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2.加强了基层组织。吉林省高校通过教育活动,使各基层党组织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上取得新进展,党性观念、政治意识明显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3.服务了广大师生员工。吉林省高校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服务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作风进一步改进,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进一步提高,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4.促进了各项工作。吉林省高校不断创新观念、思路、办法和制度,加快推进改革、建设与发展,积极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了和谐校园,全面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进一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促进了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项工作。

三、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加强作风建设

按照中央、吉林省委的部署和省高校工委的安排,吉林省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2008年9月开始至2009年2月基本结束,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3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3个环节,加上活动开始前的准备环节和活动结束时的总结测评环节,总计11个环节。

(一)确立了指导思想

吉林省高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师生员工得实惠,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风学风方面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高校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健康发展。

(二)明确了工作目标

1.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吉林省高校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强化忧患意识、增强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执政为民理念,进一步增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不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2.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吉林省高校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教风学风建设等制约和影响高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促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和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3.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吉林省高校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要认真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大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完善创新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

4.在促进科学发展上有新进展。吉林省高校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推动发展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协调利益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增进团结、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切实把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转化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成果。

(三)抓住了活动重点

1.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解决思想观念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吉林省高校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把学习贯穿于整个活动的过程,着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在学习内容上以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精读理论学习读本,学深学透,把握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学习形式上,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家讲座与专题辅导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切实增强学习的实效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习方法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学习,围绕破解发展难题学习,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干。

2.在保障师生员工利益上下功夫,解决改善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吉林省高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将师生员工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着手解决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效解决师生员工反映突出的问题,多为师生员工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使师生员工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切实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一批实践成果。

3.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解决体制机制不活的问题。吉林省高校围绕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调动高校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取得了明显成效

1.普遍受到深刻教育。吉林省高校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根本方法,以及坚持科学发展的重大现实和深远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增强了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思想上有了新飞跃,在作风上有了新变化,在工作上有了新面貌。

2.科学发展达成共识。通过分析检查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吉林省高校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思路。整改落实中,在初步解决了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的同时,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着力建立健全了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并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方案。这既是吉林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思想收获和实际成果的总结,也是吉林省高校今后一个时期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导。

3.领导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实践活动,既是统一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吉林省高校每个党员干部都认真努力解决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方面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特别是高校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了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执行能力,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治党管党、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高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力的增强和提高,对于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师生

员工得到实惠。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民生问题得到了普遍关注。吉林省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不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倾听意见,解决了一些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师生员工得到了实惠,看到了成果。更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思想在高校更深地扎下了根。这将促使各高校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把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扎实推进工作,不断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四、以“创先争优”为主题,加强作风建设

按照中央、省委和省高校工委的有关部署要求,根据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在全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吉林省高校于2010年4月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党的工作,紧密结合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一)确定了创先争优标准

1.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一是先进基层党委的标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党内活动规范,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努力做到“五个好”: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高校的各项决定,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党员队伍好。认真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引导、教育和培养工作,切实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党员素质优良,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工作机制好。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管理办法,具备有利于促进事业发展、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员作用的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有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和统战工作优势;工作业绩好。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细致,能够做到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统筹兼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组织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成效明显;师生员工反映好。基层党委班子威信高,团结和谐,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党员在师生员工中有良好形象,领导班子及成员得到了师生员工广泛认可和普遍好评,政治核心作用突出。

二是先进党支部的标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领导班子好。能够紧密结合党支部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班子健全团结,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清正廉洁,带头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创新党支部工作形式,不断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员队伍好。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有计划地培养和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质量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优良,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工作机制好。党支部工作制度健全,组织生活正常,管理措施到位,模范坚持党内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活动方式新颖,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得力,帮贫助困活动常年坚持,党支部工作档案完整、规范、齐全,形成了良性运行机制;工作业绩好。党支部工作效果显著,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在促进和保证高校各项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师生员工反映好。党支部工作符合师生员工的意愿,党支部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师生员工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2.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一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体现“五带头”: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拥护党的领导,政治觉悟高,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带头争创佳绩。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发挥模范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带头服务师生员工。有较强的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主动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师生员工评价好;带头遵纪守法。党性原则和组织观念强,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校规校纪,积极主动维护校园稳定;带头弘扬正气。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二是优秀学生党员的标准。体现“五带头”: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积极向社会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成为学习榜样;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成才意识,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善于创造,自立自强,勇于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争做成才表率,带动同学共同进步;带头服务同学。宗旨意识强,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帮助同学解决思想上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及时反映同学正当利益诉求;带头遵纪守法。文明守法,组织观念强,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校规校纪,积极主动维护校园稳定;带头弘扬正气。牢固树立祖国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有正义感,敢于同不良风气、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

3.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标准。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努力做到“五强”,党性观念强。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想信念坚定,大局意识强,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带头落实党委的各项决议、决定,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能力素质强。热爱和熟悉党务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党员和师生员工创造性地完成承担的党建工作任务,工作成绩显著;服务意识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关心、尊重师生员工,积极为师生员工解难题、办实事,自觉维护师生员工正当利益,师生员工满意度高;廉洁自律强。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性原则,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公道正派,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工作作风强。能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心实意为师生员工谋利益,受到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赞誉。

(二)强化了工作措施

1.明确目标,制定规划。按照吉林省委的统一部署,吉林省高校创先争优活动从2010年4月开始,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具体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从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专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重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切实兑现向师生作出的承诺,建立健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切实履行职责任务,共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掀起创先争优活动**。从2011年7月开始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专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重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和中心工作需要,把握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活动目标,按照层层创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阶段性目标,设计和确定自己的具体活动主题,制定和细化活动方案。

2.深入动员,全面部署。吉林省高校通过专题部署会、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深入动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分解任务,使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清楚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任务、要求和自身责任,围绕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和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涉及的具体项目,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采取适当方式向师生承诺,制订个人争创优秀共产党员计划,使广大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

3.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吉林省高校紧紧围绕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以开展“教学工作站排头、科研创新当骨干、服务社会作表率”活动为载体,通过设立党员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示范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推动活动开展,各高校紧紧围绕确定的主题,通过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等多种方式方法,有计划、有节奏地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4.强化督查,定期通报。上级党组织对吉林省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检查情况要及时反馈,定期通报,及时整改。各高校对广大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日常监督考核,对党员工作开展情况和承诺兑现情况进行检查公开,严格年终评议,评议结果作为优秀共产党员评选的重要依据。

5.严格考核,评选表彰。吉林省高校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认真考核,适时对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评选表彰。各高校的评选表彰都能够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发扬民主,增强透明度,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自下而上、分级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反复筛选,严格考核,集体审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注重工作实绩和社会公认。

(三)取得了显著效果

1.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了新提高。吉林省高校都把创先争优活动的基本要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添了动力。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创先进、争优秀、做贡献。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师生党员的岗位特点,广泛开展了争做“育人标兵”“成才表率”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教师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集中精力搞好日常教学、抓好学科建设,加快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秀人才的培养。同时,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在服务社会能力上有了新增强。吉林省高校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主动适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把创先争优的目标要求与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提升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在培育高水平教师、科技攻关和领军人才上下功夫,大幅度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率,提升了科技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紧密结合落实国家和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组织引导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实践。

3.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有了新加强。吉林省高校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争当师德标兵、举办师德建设座谈会、名师讲坛、师德知识竞赛等活动,设立了党员教师教学示范岗、党员职工服务示范岗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在忠于职守、以德执教、爱校爱生、术专业精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解决了高校科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造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的问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各高校还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用生动典型打动人、说服人、影响人,让党员和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跟着做,使弘扬高尚师德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追求。

4.在和谐校园建设上有了新推进。吉林省高校先后建立推动和促进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624项,解决突出问题502个,较好地实现了中央提出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创造了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建设中先进模范作用。针对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完善了预警机制、舆情汇集机制和信息研判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做到了早发现、早引导、早处置。充分发挥了工青妇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体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5.在服务师生员工水平上有了新提升。吉林省高校着力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和师生学习生活需求。通过建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实施创业技能培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等形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减免学费、发放奖学金、设立勤工助学岗、建立大学生助学基金、协调助学贷款等形式,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难题,做到了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辍学。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的思想困惑。积极鼓励师生党员利用自己的特长带头参加志愿服务、主题实践、结对帮扶等活动,实现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师生得实惠。

6.在基层组织建设上有了新增强。吉林省高校把创先争优作为加强基层组织的经常性要求,坚持眼睛下看、力量下移、工作下沉,切实抓好基层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阵地建设,解决了一些基层党建工作不落地、作用弱的问题,在强功能、增活力上下功夫、见实效。根据高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学科设置、办学形式的新变化,及时在学科组、课题组、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学生社团等领域建立了党组织,进一步优化了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了党组织活动方式,善于运用新的文化形式和符合青年教师、大学生特点的方式开展了组织生活,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服务教学、科研和育人的各项工作中,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