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陛下尽欺臣
字体: 16 + -

第八十二章 这怕不是借字表情呀

    “苏大人来了!苏大人来了!”

    如悦坊的乐伶们奔走相告,好不热闹。

    苏倾之身着崭新的晴蓝色燕居服一踏入如悦坊二进门就有乐伶上前见礼问安。

    “见过苏大人。”

    “苏大人。”

    “茵曼见过苏大人。”

    “芷妍见过苏大人。”

    ……

    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无不是希望能入苏倾之的眼,得一个陪侍的机会。

    上回苏倾之来没有收下阿昔姑娘,惹得人家姑娘泪眼汪汪,苏倾之于心不安送了人家姑娘一首词以作安慰,现在见他又来如悦坊了,其他姑娘自然是挤破了头也要往上赶的。如果能像阿昔那样得到苏大人赠词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若是没有这般幸运,哪怕只是坐在一旁陪侍为苏大人斟酒也是所有姑娘求之不得的。

    苏倾之哪遇过这般情境,内心如鼙如鼓,脸上去努力克制不表现出受宠若惊。他慌得手抖脚颤,每一个上前福身见礼的姑娘看着都像是要朝他扑上去的样子,他不免有些警戒提防。

    听着一声声“见过苏大人”渐渐近,陪着沈西顾的阿昔也心猿意马了起来,不由得翘首引领。沈西顾是听说苏倾之赠词给她,所以好奇地问问写了什么。她给自己倒酒陪着说话,感觉挺好的,可这会儿她这样心不在焉,倒是叫沈西顾有些吃味。

    苏倾之一进来,阿昔果不其然立即起身去迎。

    “阿昔见过苏大人。”阿昔对苏倾之福身一礼,笑靥如花,眉目含情。

    苏倾之一见是她,心中泛起丝丝涟漪。这几日他经常想起她的,想她那澄澈的眼睛和泛着红晕的可爱脸颊。他也对她粲然一笑,“嗯。”

    陪着夏书禹的那位乐伶刚得夏书禹簪花,所以没有好意思上前,只是两眼灼灼地望着苏倾之,夏书禹无奈地一笑。

    “苏大人这么快就求得了弥先生的字,想来与弥小姐是意气相许的挚友啊。”夏书禹朝苏倾之揖礼。

    苏倾之羞赧一笑,“是。”

    沈西顾并未起身见礼,一副恹恹地靠着背垫枕,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屑,“我家中也有一幅弥先生的字,但却不得知是真是假。若是弥小姐能将鉴字的方法告诉你,那真真是了不起的挚友。”

    苏倾之一听,心里不禁有些别扭。

    夏书禹赶紧笑道:“沈兄这说的玩笑话。”继而又转移话题,“禄兄已经去了丰州,真是没这眼福了。”

    苏倾之是两天前让沈定安帮忙约好大家组织这次赏字局的,禄君尔却已在三天前就回丰州去了。倒是言宁难得回乡一趟多留了些时

    日,这才没有错过。

    这边刚提,就听到言宁和周砚白的声音——

    “你们没有先开始吧?”两个人争先恐后往前来。

    见到熟友到来沈西顾这才露出笑容,“没。说好等人到齐,我们又怎会食言。”

    言宁和周砚白这才松了一大口气,又拱手一一见了礼。

    “前几日见苏大人陪一佳人游问月湖,那可是未来的‘苏夫人’啊?”

    周砚白的声音清越,这一话落便是四下皆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倾之身上,就连正要给苏倾之递手巾的阿昔也顿住了动作。

    苏倾之今天所穿这新衣还是祝念倾从京城给它带的,衙寮的衣柜里还有三套。祝念倾来了五日,他日日抽空陪同,不仅游了问月湖,还上了花语山,到得月楼喝了新米酿……不知多少人看到了,这种时候是该大大方方承认的,话也到了嘴边了,可迎着阿昔的目光,出口的却是:“是我在京中的一位好友,她此次出来游玩路过这里。”

    话一落,阿昔松了一口气,苏倾之自己震惊了。这是……这是睁眼说瞎话啊!自己……自己这是被什么迷了心窍扯这样的谎!

    气氛一下子又活了过来,大家都笑了笑。

    周砚白不好意思道:“误会误会,苏大人见谅。”

    苏倾之这边正要说没关系,却听得沈西顾大笑道:“苏大人妇女之友啊!怕不是京中的女子都是苏大人的好友呀。”

    众人哄笑开来。

    言宁擦过手,“现在京中盛乐坊的歌伶唱的都是苏大人作词的曲子,且基本女听客,你说这是不是妇女之友呢。”又接过乐伶倒的酒,举杯,“来,就先敬这‘妇女之友’,不然我们今日可没这荣幸和眼福啊!”

    一侍婢刚要把酒端给苏倾之,却突然有几个小厮冲进来,压低着声音道:“快退下!快退下!李大人和阮夫人来了!”

    苏倾之下意识要退,可又马上反应过来是李深和他的夫人。

    虽然这里不是青楼,又是一众雅士聚会,但是阮夫人不喜。苏倾之上回去李府的时候,李深还就之前那次要介绍苏倾之与“五杰”相识可最后自己却没来如悦坊而向苏倾之致歉。哎,都是因为阮夫人不允啊。

    乐伶侍婢们不发一言,麻利地退了个干净。

    几个人也一副正经严肃地齐齐望向入口,等着李深和阮夫人到来。

    未见人,先听到沈定安的声音了:“来,李大人阮夫人这边请。”

    很快,就见到阮夫人一身清贵,端庄得体入内来。很显然,阮夫人是特地装扮了一番的,珠钗、耳坠

    、珍珠项链、绢扇……大家贵妇的标准装扮一样不少。

    “阮夫人!”众人拱手见礼,一个个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是一副君子雅士的清朗端方。

    阮夫人为这聚会不仅在衣装上注重了,还特地描了眉,扑了粉,涂了淡淡的口脂。她将一众人扫视一遍,她浅浅含笑,微微福身见礼,“列位安好。”最后将目光落在苏倾之身上,又道:“前日见苏大人送别一位姑娘,不知可是未来‘苏夫人’否?”

    “方才我们刚说此事呢。”周砚白笑了起来,“实属误会一场。”

    见阮夫人眉头微蹙,苏倾之道:“那是我在京中的一位好友,此次路过而已。”

    阮夫人不好意思地颔首致歉,“原来如此。”

    李深眉开眼笑,心情极好,“哎呀,今日托了苏贤弟的福啊!”

    苏倾之脸上又是一热,怯怯地喃喃:“哪里哪里。”

    人已到齐,自然是开始进入主题——

    字卷徐徐铺展,一众人的目光随着字幅移转。世人赏鉴名家大师的字都是从落章开始,他们也不例外,自印章开始看起,见那上面赫然“弥清远印”四个字心中激喜不已,又赶紧赏字,眼眸里满是贪婪。

    “哈!”见写的是《淇奥》,沈西顾忍不住发出一声笑,“居然是《淇奥》。”他望向苏倾之,毫不掩饰一脸的调侃戏谑,“弥小姐未有婚约吧?这怕不是借字表情呀。”

    苏倾之喉头一噎,哑了口,只是两颊绯红愣愣站着。

    阮夫人绢扇轻摇,笑了笑,“我记得这弥先生的独女乃是上届科举的二甲第一。这一甲状元与二甲第一听着倒也很是相配。”她说“一甲状元”的时候特地提高了声量,还朝沈西顾看去,丢了个轻蔑的眼神。

    这下轮到沈西顾喉头一噎,哑了口。

    阮夫人的话听着像是在帮腔沈西顾,其实是在揶揄他。沈西顾历经四次科举,每每都是折在会试,第四次参科时他已三十九岁,心灰意冷之下便决定不再参科。以他的才情做个雅士倒也合适,吟诗作词说不上多出彩,但也比下有余,可顶着个雅士的称号,却偏喜欢腌酸参科入仕但官职末微的人。

    气氛瞬间尴尬。

    沈定安身为馆主自是要赶紧上前打圆,让众位舒坦的。可阮夫人是个玲珑人,自己造的局自己破,“咦!这字体可是行草?”又对沈西顾莞尔一笑,“这还要烦请夏先生指点了。”

    沈西顾正尴尬着,人家递了个台阶来怎会不下。强提大度,笑了一笑,连连点头,“正是行草。草书笔法引入行书之中,笔力劲健,形态丰纤

    适度。”

    众人自然是配合缓解尴尬,纷纷一副“受教了”的表情。

    “弥先生这行草可谓自然含蓄,不激不厉。”李深点评道。

    “嗯,结体冲和安祥。”夏书禹附言。

    尴尬的气氛立即一扫而空,大家在一团和气中继续愉快地赏字。

    阮夫人刚柔并济,又知书达理,赏完了字她知自己留下只会让众人拘束,便托口说乏了自请先回,倒把李深留下作陪,给足了李深和众人面子。

    看着阮夫人在飘着纱的长廊优雅离去的背影,苏倾之暗暗心道这才是自己理想中的妻子形象,祝念倾已有六七分似,这令他甚感欣慰,可心里头却又莫名念起弥澄溪来。

    许是方才赏了弥先生的字,所以也想到了弥澄溪吧。

    也不知她近来可好。

    *

    *

    此次六合军监军之行对弥澄溪来说是一次折磨。到达横南军营后的第二天开始她就时不时地流鼻血。金紫光禄大夫的独女娇弱,这许是中了暑,大家都这么说。高添兴便让她多休息,弥澄溪倔强,不服!每天坚持跟考,可每天都昏昏沉沉的,提不起什么精神,只有在看军兵列阵、操练的时候一副打了鸡血的兴奋,怎么看怎么像个没啥用就会插科打诨的世家子弟。不待高添兴勒令她休息,御史台来了令信,让弥澄溪提前启程回京。

    这一日是廿八,弥澄溪就来了月事。她手忙脚乱,以前从未有过月事提前的情况。

    “难道是中暑加之水土不服?”弥澄溪抿了抿嘴,一副委屈。

    念弥看了她一眼,淡淡道:“许是排毒。”

    毒?啥毒?弥澄溪看着念弥,念弥也看着她。念弥的目光锐利,似能看透人心。弥澄溪突然脸色一红,赶紧移开了视线,装作无事低头看书。

    能是啥毒?莫不是……思春之毒?

    这几日她都做了春梦。在梦里,她把陛下一遍遍推倒,简直把她自己都吓得不轻,真是……真是想不到自己竟如此下流。

    弥澄溪自认为自己意志坚定顽强,不会被旁的事情扰了心神。可她现在想念极了陛下,渴望极了陛下的拥抱和亲吻。

    再过几日……只要再过几日。弥澄溪安抚着自己满心的躁动。

    六月的泽州,田里第二季的稻子绿油油一大片,风吹过,沙沙作响,一股清新的草香。

    弥澄溪趴在车窗上放眼望一大片绿润目。她小的时候就时常在田间地头跑,所以对稻田有着特别的感情,绿色和金黄是她还提时最喜欢的两个颜色。绿是稻田,金黄是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

    念弥骑着马从后面赶了上来,递了一大把鬼针草花给弥澄溪,那是她刚刚在田埂上一路折采来的。

    “谢谢!”弥澄溪笑得灿烂。虽然念弥每日送的都是是野草野花,但她仍然很喜欢。这是陛下借花表情,每天对她诉说着思念。

    快了,很快了。回到京中就能见到陛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