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陛下尽欺臣
字体: 16 + -

第五十五章 候君下长庚

    鉴字完毕,四幅“皆是真迹”,汤老家主高兴不已,浑浊的眼瞳里闪着激动的光。

    汤岐留弥澄溪晚膳,弥澄溪正要推却,却见汤怀信递来一个乞求的眼神。“是,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汤怀信本想以还要送弥澄溪回馆驿之名留下多陪陪祖父,却不料被汤岐下了逐客令,“早些回府,免得你娘亲担心。至于弥小姐,我自会派人安全送回馆驿。”一顿饭都不留,简直无情。

    目送汤怀信出了侯府,弥澄溪一颗心七上八下乱跳,她怕这侯府的肃杀之气,她也怕汤岐。她之所以敢在御史台里和同僚杠怼,主要原因还是大家身上一股文人之气。看看慕云锦就好,他虽然对她也很好,但身上隐隐一股武者之气,让弥澄溪一直只敢喊他“慕大人”。汤岐则更不同,仿若有一只手就在你的后脖子那,随时都能掐断你脖子让你一命呜呼。

    晚膳尚早,弥澄溪在花厅里喝过一盏茶,汤岐换了一身燕居服来了。闲逸不拘的燕居服也盖不了汤岐一身冷冽肃杀。弥澄溪突然想起了陛下——陛下穿燕居服就很好看……不,陛下穿什么都好看。

    不对,我怎么又想起陛下了呢?弥澄溪在心里狠狠地批评了自己一下。可想起陛下写给她的信“叁”就在袖子里,登时觉得欢喜又心安。

    “弥小姐。”汤岐又唤了一声——

    “哦,嗯!”弥澄溪这才回过神来。真是的!居然走神了。

    “请喝茶。”汤岐抬手做请。

    弥澄溪这才发现,一盏新茶已经放到她左手边的桌几上了。“好。”

    汤岐呷了一口茶,又抬眼打量了弥澄溪一番,扬唇一笑,“弥小姐果然是才子才女佳偶天合所得,年纪轻轻就是进士出身任职御史台。”

    咦?为何觉得如此怪异?汤岐看着可不是那种会拍别人马屁的人。弥澄溪干干一笑,“将军过奖了。晚辈其实愚笨,怕有污家父家母才名。”

    “弥小姐太过谦。若是愚笨又怎能担御前侍书一职。”

    闻此,弥澄溪心头不禁一颤。隐隐觉得汤岐有所指,说的还是“献书”一事。“蒙荫父名罢了。”弥澄溪自嘲一笑。

    汤岐突然想了起来,“对了!其实我还有一幅令尊的字要请弥小姐鉴别。”

    还有?你们汤氏莫不是要把我爹字帖都收集了?弥澄溪嘴角一抽,笑笑道:“好。”想吃顿饭不容易呀。

    两人喝完茶,汤岐便带弥澄溪往书房去了。

    书房很大,藏书也不少。弥澄溪一

    走进去,便被满满的三面藏书惊得瞪大了眼睛。汤岐见她表情,不禁一笑,“弥小姐也喜欢书籍?”

    “嗯。”弥澄溪连连点头,一面艳羡道:“将军的藏书不少。”难怪他们能经常送书籍给皇帝。

    汤岐哈哈一笑,“那弥小姐帮汤某鉴定了翰墨真伪之后,看看喜欢什么,汤某就送。”

    弥澄溪慌忙摆手,“使不得。君子有所不为,不夺人所好。”

    汤岐一听她这么说,只是一笑,不答。“阿慎,”他对一直侍立在旁的小厮道:“把弥先生的那幅字取来。”

    “是。”小厮应声而去。

    不多时就把字幅取来了,在书桌上缓缓展开——

    我的娘亲额!弥澄溪呼吸一窒,差点哭出来——又是《燕嬉》!

    不催弥澄溪鉴别,汤岐慢条斯理道:“先前我得了两幅《燕嬉》,不知是真是假,只好把购价较高的那幅送去给父亲。之前弥小姐已鉴定那是真迹。所以,还想请弥小姐帮忙鉴定这幅。”

    啥!之前那幅《燕嬉》竟然是汤岐送的!!弥澄溪错愕不已,汤见信请她来鉴字的时候,她还以为那些字幅都是汤峻送的呢。

    可为什么偏偏是那幅《燕嬉》?那绝不可能是买来的!说容娉婷送给他的还差不多。

    弥澄溪凝了神,不敢旁想,专心鉴别。

    这幅《燕嬉》是草书字,也是弥修亲笔。

    “晚辈好奇,先前那幅《燕嬉》,不知将军花了多少钱买的?”弥澄溪笑着问。

    汤岐犹豫了一下,“一百五十两金。”

    “那这一幅呢?”

    汤岐直接答:“一百二十两金。”

    第一次的回答显然是假的,因为他想着比第二个价格更高的数字,所以犹豫了一下。

    弥澄溪嫣然一笑,“这幅也是真迹。这幅一百二十两金买的,按照现在市价,将军可小赚五十两。家父自三年前开始就不再写《燕嬉》了,再过个十年,应该可以涨到五百两金。”

    汤岐一听,爽朗大笑。“令尊翰墨难求真迹难得,不论多少钱,汤某可舍不得出手。”

    是啊,真迹难得,你一下竟然还得了两幅。好吧……一幅半真半假。弥澄溪暗自腹诽。

    汤岐很是高兴,说只要弥澄溪喜欢的书,随便挑!可弥澄溪哪里好意思,客气了半天发现不挑一本好像还出不了这个门了,于是便拿了一本《食鲜谱》——讲怎么做海鲜的。

    汤岐一看,不禁大笑

    ,“你们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不是最喜欢言情一类?”说着,朝那个叫阿慎的小厮伸了手。

    阿慎将一本书放到汤岐手中,汤岐又转而放到弥澄溪手上。“公子南乔的新作。”

    弥澄溪低头一看,《候君下长庚》。

    *

    《候君下长庚》,是写神仙和凡人的言情话本。

    汤岐送这么一本书给自己做什么?

    弥澄溪捧着书,脑中乱成一团不说,还噼里啪啦炸。莫非……这也是字谜?是要让自己带给陛下的?

    想起陛下,弥澄溪便从袖子里掏出陛下写给她的信,摩挲着信套的硬隶“叁”字,喃喃自语:“陛下,他送这书给臣是啥意思呢?”

    新的一天。弥澄溪与同僚们老老实实在荆江府衙看了一下午卷宗。收工时,录事文书甘江达说:“听说这里有一铺果酒甚是有名,弥大人一起去?”原来他们昨天就已经说好了今天收工的时候要去吃酒。

    弥澄溪一听到酒,立即就感觉前襟一片火烧——陛下写给她的装作空白信套里的信就放在那里。陛下交代他外差时不许饮酒,可自己和苏倾之见面时饮了酒,昨日汤岐留她用膳时推脱不过,也喝了三杯……她在心里真挚地向陛下道了歉,又默默发誓再也不喝了。

    可现在……

    啊!怎么办?她好想尝尝这果酒呀。上次在原安喝的米酒就好喝得很,这果酒……应该也不差的吧?弥澄溪咽了咽口水,一副好上峰好同僚的样子:“今日你们去喝,然后再带几坛回来,我嘱咐馆驿厨房明早买些新鲜生猛,明晚我们在馆驿吃着海鲜小酌几杯。”说着,又在宽袖里打开钱袋,摸出几锭银子来。

    众人一看,连连摆手,“哪敢让弥大人掏钱。酒我们来买便是。”别说她是“大人”了,她还是女孩子呢。怎好让女孩子掏钱?

    弥澄溪不待他们推拒,把银子往原朋举手里一塞,“我今日有些头晕,便不与大家同去了,明日我们再饮。原兄照拂好众同僚。”虽说原朋举与她同职同级,但人家外巡丰州已有四五次了,此次来算是前辈带新手,她也该孝敬一份的。

    原朋举一见弥澄溪如此会做人,便笑着道了一声“好。”其他人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用过晚膳,同僚们还没有回来。

    弥澄溪呆坐了一会儿,神不知鬼不觉地拿出陛下写给她的信“伍”提前看了一遍。本来按照陛下说的,明天才能读信“伍”,可弥澄溪已经迫不及待了。

    每一封信里,陛下

    都是在回忆描写与弥澄溪每日相处的一些小事。陛下总是威严冷峻,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冷酷的表面之下他的心也有俏皮,比如:弥澄溪就制香坊一事怼战段玉、姜恩铭时,陛下内心是在给她呐喊助威的,他还自嘲自己真是个偏心的皇帝。

    每一封的最后,陛下总是问:昨夜睡得好吗?今日是到何地了?做了什么?吃得好吗?

    还附了一句:我在想你。

    我也在想您啊!

    刚开始的时候,弥澄溪看到这四个字都脸红心跳得像做了什么坏事。可现在她已经是满心甜蜜,又迫不及待地要看下一封信中的“我在想你”。

    不知道陛下用过晚膳没有。她想着,忽地又想起陛下喂她吃了枇杷,又……吻了她。

    啊!!弥澄溪又猛地惊醒。冷静!冷静!我要冷静!她一边暗叫着,慌忙地将信折好放好。

    心慌而感觉燥热,还是南方本就燥热?弥澄溪不得细想,只知道在房中再待一刻,她就要“焖”成红薯了,于是换了衣服去馆驿周边走一走。

    南方之地开化较晚,所以南方也曾被贬称“南蛮”。但是如今已经鲜少有人这样轻蔑称呼了,南方的教化和民智后跃居上,超越西、北上的许多地方。也正是因着曾被嘲笑为“蛮子”,南方人便极重文学,鲜少有目不识丁之人,家家至少有一两本书册,再不济也有一本晔朝法典。就是这样的全民学习氛围,使得书局书坊两里之内必有一家平常不过。

    弥澄溪抬脚进了一家书坊。

    店内还有几位书客,正在翻卷阅览。书架上分类明确:礼学、律法、杂记、词集、工技、食谱、话本……应有尽有。弥澄溪正在话本类寻找,想看看写了《候君下长庚》的“公子南乔”还有哪些书作,可找了半天都没有,于是抬头寻找老板。

    老板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一见弥澄溪困惑地抬头,马上就走了过来,还是位笑容可亲的大姐。“小友要找什么书?”

    弥澄溪颔首一礼,“公子南乔的书作都没有了吗?”

    她一开口,老板娘听她口音就知道她不是本地人,但是她也疑惑了:“公子南乔?”

    说真的,若不是汤岐给了她那本书,弥澄溪也没听说过这位著者。“嗯,是的。公子南乔。”

    老板娘忽然恍然大悟,“你说的应该是小圈著者自刊本。自刊的话只有要在集星书局和自在书局才有售卖。”

    嗯?啥是小圈著者?啥是自刊本?弥澄溪感觉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土包子,都不懂呀!

    不懂就要问!弥澄溪揖了一礼,“请问小圈著者和自刊本都是什么呢?”

    老板娘见她谦谦有礼不耻下问,“小圈著者就是非文人墨客大家,都是些写作自娱的人。自刊本就是著者在书局登记著作,并自己掏钱刊印的书籍。”

    原本在店内看书购书的几位书客见弥澄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外地人,并热心地你一言我一语为她细细讲解。

    原来,小圈著者都是南方本地喜欢写作的年轻男女,写书怡情自娱而已,掏钱刊印每次也不过百来本,数量少,也就仅在南方一带的集星书局、自在书局及其下属书坊才买得到。因着小圈著者,故又衍生了“小圈书友”,读过同一个自刊话本的书友发起读后交流会,很多时候著者也会出席和书友畅谈。

    哇!听起来好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