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世追妻:夫人有点呆
字体: 16 + -

第九十六章 欺骗

    如许微微睁大了眼睛,“他竟如此有胆魄?前线二十万兵马,难道都被他收服了?”

    云纱道:“舒宸这些年备受天子排挤,兵马、粮草供应常常不及时,还每每受监军欺压,将士们英勇打仗,却连一口饱饭,一件温暖的衣裳都穿不上,时间一长,心中的愤懑几欲喷薄而出,因此舒宸一朝谋反,千呼百应,二十万人马,顷刻倒戈。”

    如许沉默。

    舒宸忍了这么多年,偏偏在这个关口反了,莫非是因她杀了那些人的缘故?

    云纱摸了摸她的头发,以为她在担心,安慰道:“无事的,这些都远在并州,长安安全的很,有母亲在,一切都会好好的。”

    如许心不在焉地点点头。

    云纱说的云淡风轻,但前线的战况已经刻不容缓,伪朝自立国以来,不过区区十来年,疆域却越缩越小,接连失去豫州、青豫兖三州、冀州、并州,如今实际能控制的地方只剩下司隶部、朔方和益州以北,更可怕的是,朔方没有兵力驻守,对舒宸来说,犹如探囊取物。

    舒康已经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了,才四十多岁的年纪,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银丝。

    丞相连夜被传入宫,还未跪稳了,就被劈头盖脸一阵臭骂。

    “你身为百官之首,朕如此信任你,你平素贪污受贿,朕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因知你忠心可鉴,可是如今国难当头,你竟然连个能打仗的人才都推举不出来,朕要你有什么用?!废物!废物!!”

    王丞相吓得连连叩头,“陛下!臣方才想起来,有一人选推荐,此人有大才,可上前线,定能斩杀舒宸,收复失地。”

    “说!”

    “是宋如贤,他如今任朝议大夫,陛下召见过他,还夸赞过他。”

    舒康眯了眯眼,沉默片刻,将手里要砸出去的砚台收回来,“快宣!”

    云渐寒逐夜入宫,余光看了眼仍跪在一旁微微发抖的王丞相,从容地掀袍跪地,“臣拜见陛下。”

    舒康满脸地和颜悦色,甚至起身来搀扶他,“快起来!”

    云渐寒谢了恩起身,只见舒康瞧了一眼王丞相,仍挡不住余怒,很嫌弃地道:“你也起来吧!”

    王丞相谢了恩,拖着两条颤抖的腿站起来,极为识趣地站到一边去了。

    “朕听王卿赞卿有大才,朕心甚慰,我新朝又得一良才,这是上天的眷顾。漏夜传召宋卿,乃是有一大事,盼卿为朕一解烦忧。”

    云渐寒忙躬身一礼,“请陛下示下。”

    舒康将龙案上的奏报抽出来,放到云渐寒的手里,“这是前线的战况,舒宸反了,二十万将士受他的蒙蔽一道谋反,已拿下了整个并州。朕待他不薄,他却如此回报朕,令朕痛心。宋卿,朕素闻你精通兵道,

    可有何应对良策?”

    云渐寒没有立刻回答,翻阅手中的奏报,一目十行细细看着,许久之后才问:“敢问陛下是愿速战速决,还是持久缓战。”

    舒康急急道:“自是速战速决。”

    “臣再斗胆一问,敢问陛下可愿以一座城为代价,夺回整个并州?”

    “哪座城?”

    云渐寒道:“上党。”

    舒康方才燃起希望的双眸一下子冷下去,强忍住怒意,冷冰冰地道:“宋卿莫不是在开朕的玩笑。”

    云渐寒跪下去,道:“陛下,如今新朝南有公孙,东有息氏,皆是虎狼,舒宸谋反,对新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今朝廷已再拨不出二十万兵马对付舒宸,要尽快拿下他,必须联合息氏,东西夹击,方可速战速决。而若要让息琛答应结盟,必须满足他的心头好,这些年息琛一心要拿下上党,因此用上党作为诱饵,定能让他动心,答应结盟。”

    “丢了上党,就算夺回并州有什么用,朕东方门户大开,岂非自掘坟墓!”

    云渐寒道:“陛下,许诺上党不过一纸盟约而已,如今重要的是如何尽快平乱,至于何时平叛结束后上党如何处置,可再见机行事。”

    舒康狐疑:“你是要朕做那出尔反尔的小人?”

    云渐寒垂着目光,掷地有声,道:“陛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是出尔反尔还是足智多谋,不过败寇和成王的区别。”

    王丞相堆着笑,忙道:“陛下英明神武,定能收复何山,统一天下!”一通马屁拍在马腿上,得来舒康极为不满的一记眼刀。

    “可有其他办法?”

    云渐寒沉默片刻,道:“若是陛下许我兵马,臣即刻带兵出战,若是顺利,年内便可拿下舒宸,可若是舒宸与息琛联手,怕是需要消耗数年。这便是臣方才说的持久缓战。”

    舒康勃然变色:“你是说舒宸会和息琛联手?”

    “我们能想到的,舒宸也能。”

    舒康颓然坐在龙椅上,许久都没说话。

    偌大的殿内一下子安静起来,王丞相缩在一旁,心里惴惴不安,悄悄去看云渐寒,只见他跪在地上,背脊挺得笔直,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好似成竹在胸。

    舒康终于开口了,带着浓重的疲惫之色,“你……你先下去,朕好好考虑考虑。”

    云渐寒叩头告退。

    他走出殿门没多少步,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粗重的呼吸声,王丞相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

    “宋大夫……若与息琛结盟,你果真有把握夺回并州?”

    云渐寒道:“舒宸领兵多年,深谙兵道,当下他要站稳脚跟,定会想方设法与息琛和谈。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在他之前与息琛结盟,抢占先机,便使他腹背受敌

    。”

    王丞相是文臣,不懂这些,他只知道若是这场仗输了,新朝便危如累卵,他这个丞相很快就要做阶下囚了,还不如尽快收拾东西,逃之夭夭吧!

    云渐寒看了一眼灯火通明,宛如白昼一般的明德殿,低声道:“陛下很快就会同意的。”

    三日后,天子下诏,封云渐寒为征东大将军,领兵五万,即刻出发平叛。

    仅仅拥有五万人马的大将军,怕是自古以来最寒碜的大将军了,由此也揭示了伪朝真的已无兵可用。

    据他所知,拱卫长安的京师戍卫不过八万,再加上金吾卫、宫中禁卫,整个长安的兵力林林总总加起来,堪堪十万,他这一走,调走了一半的兵力,长安便空虚了。

    大军出发的时候,天色灰蒙蒙的,似乎要下雨了,厚重的乌云黑压压地从东方压过来,仿佛一团团阴影压在人的身上。

    如许得知消息的时候,大军已经出发半日了,她奔上城楼,只看得到东方天空黑漆漆的一团团乌云连接着天地,伴随着电闪雷鸣,极是恐怖。

    风极其大,卷着黄沙迎面刮来,好似要将脸皮都撕掉,裙裾猎猎扬起,贴着耳畔,仿佛远古战场上的战旗。

    这一去……不知又是多少时日不能相见。也好,也好……本就无缘,何苦再相聚呢?

    虽她不知云渐寒的谋划,但她很清楚,这五万兵马一旦离开长安,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长安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他回来的那一日,便是城破的时候。

    前线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已是七月流火的季节,天气要凉了,如许与云纱一道在书房里,听统兵官带来的消息。

    舒宸只晚了一步,息琛便与伪朝结盟,使他腹背受敌,三方交战一个多月,他被迫放弃上党,退守太原。

    然而很快的,太原也守不住了,他再度败退,最后一路退到雁门郡,三方皆有损失,尤其是伪朝,本就只有五万兵力,折损后只余下三万,与友军的二十多万兵马相比,简直是侏儒遇见了巨人。

    舒康看到前方传来的好消息,高兴得多吃了几碗饭,连连称赞云渐寒,扬言等他回来了,便要大加封赏。

    夏去秋来,红了枫叶,黄了金菊,一地又一地的落叶飘落,远远望去犹如盖了一层金黄色的纱衣……一转眼那一地的金黄褪了颜色,风儿冷了,吹秃了枝桠,遍地都是荒芜,已是要入冬了。

    朝中臣子都以为前线战事顺利极了,可舒康却开始着急,云渐寒和息琛此前势如破竹,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便将舒宸逼到雁门郡,如今又一个月过去了,三方竟还在雁门郡对峙!?

    他下了一道又一道诏书,命云渐寒尽快结束战事,却都石沉大海,他开始坐不住了。

    冬日的清晨

    冷得好似要将人的脸皮都冻掉,城门口早起卖馄饨的小贩搓着手,一边下馄饨招待客人,却见前方马蹄急响,好似战鼓一样敲得人心惶惶。

    众人抬头,却见是一个满身血污的士卒,一路策马冲到城门口,那马儿不知这样疾行了多少时日,刚到城门口便突然口吐白沫倒下来。

    城门卫立刻围上去,那士卒口吐鲜血,拼尽所有的气力抓住最近的一个人,“宋如贤……是奸细,他将大军……骗到峡谷,全部射杀……他是奸细……快……快!”

    城门卫大惊失色,还未来得及问更多细节,却见他陡然两眼暴突,气绝身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