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刀下山
字体: 16 + -

第一卷 江湖 第三十四章 送你一轮明月

    太行山下

    山下有小城,地处冀州、兖州交界处,城外十余里地建有古刹,倚山造室,更有瀑布悬落,景色优美。寺内有大殿三所,小殿堂十余所,一座六层宝塔,更有七层高的大佛阁供奉着十方金像、十方银像。寺庙大门外有山野小路,路旁荒野处有巨石落于其间,上书两个大字——晓寒,寺庙因而得名,称为晓寒寺。

    十余年前大魏南征,多有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逃难于此,晓寒寺住持大开方便之门,接纳众难民,青家军军师徐清听闻此事后,亲赴晓寒寺拜访当时年迈的住持,两人彻夜长谈后,严令部下不得扰寺,更安排专人负责维护寺庙的安稳,一时间名声大作。

    这些年随着来往冀州、兖州的商贸旅客、江湖人士越来越多,太行山下的小城颇为繁华热闹,这城外不远的寒山寺也跟着香火旺盛,商贸旅客多来此求个平安,江湖人士更愿打听前任主持与徐军师之间的往事。

    此时正值大雪封路,滞留在小城的人颇多,前些日子太行山上天有异象生,不少人靠近太行山的人都感到一阵地动山摇,有江湖道人说是山中妖孽修炼成精,天地异象将其斩杀,更使太行山崩将其掩埋。说得是头头是道,颇像那么回事儿,城中滞留之人也无他事,便成群结队来到晓寒寺求个心安。

    来的人比往常翻了几番,寺中的僧人本就不多,这下就更忙了,整个晓寒寺三座大殿内挤满了香客,热闹非凡。不同于寺前,晓寒寺有小木阁悬空建于寺庙后山上,这里地处偏避,较为宁逸。

    晨光透过窗台洒落到小木阁内,青木离躺在木床上,迎着刺目的阳光微微睁开了眼,环视一周木阁内极为整洁,显然经常有人打扫,铁碎牙被安放在离床不远的木桌上。

    一阵刺痛突然闯入青木离的脑海。他这才想起来,那日按百里庆忌的吩咐,抱着素素背着小灰跳入古井中,那古井深处暗流涌动,井水冰冷刺骨。自己在水中突然感到一阵摇晃后,有巨大的水流袭来,一路追着水流翻滚不知道多久后竟然被卷入一条河中,自己耗费颇多真气护着素素与小灰,根本没有余力只能被湍急的河水一路冲刷而下。最后从瀑布上坠落之后,巨大的冲击力将自己击晕过去。

    这里是什么地方?青木离心头生疑,撑着床沿坐了起来,筋骨处一阵阵酸痛,默默运转行天功法,有暖流在七经八脉中流淌至全身。半晌过后,酸痛感稍弱青木离才站起身来,又是一阵空腹感袭来,很久没有这么饿了呀。他用手在腹部轻轻一按,猜想自己大概晕了三五日,拿起桌上的铁碎牙,正欲出门寻找素素和小灰。

    “咯吱。”有人推门而入,是个八九岁的小和尚,穿了件有些大的麻布僧袍,与正往外走的青木离撞了个满怀。被撞得生疼的小和尚捧着脑袋,眼中似有泪花,可怜兮兮的望着青木离。

    青木离暗忖自己并未发觉有人走来,莫非这小和尚一直呆在门口守着,听见有动静声这才推门而入?想到这里,青木离急忙冲小和尚表达歉意。

    小和尚极为懂事儿,摇了摇头并未对青木离心有怨念,还从屋外端了些馒头小菜进来,放在桌子上后望着青木离。

    青木离皱眉,开口询问道,“小师傅,你可知与我一起的那个姑娘在哪?对了,还有一只灰毛猴子。”

    小和尚挠了挠自己的小光头,伸出手往远处一指。青木离微微歪头,有些疑惑得看着对方。可能是猜到了青木离的意思,小和尚张开口指了指自己的嘴巴,摆了摆手。

    这小和尚不能说话?青木离有些发愣,顿时觉得自己有些可恶,对方一片好心自己却

    揭人伤疤。青木离从桌上随手拿起两个馒头塞进嘴里,边啃边说道:“小师傅,你能带我去那姑娘处么?”

    小和尚点点头,转身向外走去,青木离急忙快步跟上。两人一路穿行,兜兜转转来到一处小木屋,屋顶盖有厚厚的积雪,屋外的石头地面上却被打扫的干干净净。随着小和尚用手一指,青木离向他点头致谢后迈步推门而入。

    屋内有些暗,却很暖和,青木离刚一进屋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草药味,循着这股味道来到里屋,素素正安详得躺着床上,一旁有个白发老和尚正在煮着汤药。听到青木离进来,那白发老和尚转过头,满脸皱纹,眼中却异常明亮,下颚处留有一捧灰白的胡须。

    老和尚望向青木离,低声说道,“女施主受伤颇重,经脉中稍微有些真气溢出,先前醒过来一会,服用些汤药后又睡了过去,好好休息后并无大碍。”

    看着素素平静的脸庞,青木离想到自家师傅还在古井镇上生死未卜,喉咙处莫名哽咽,他拱手弯腰,沙哑着声音说道,“在下青木离,多谢大师照料,还想请大师告知此乃何处?”

    老和尚听到青木离自报姓名后微微一愣,站起身来做了个手势,示意青木离随自己出去,莫要打扰素素休息。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木屋,老和尚交待门外候着的小和尚进屋看着后,带着青木离来到某处小殿堂中。

    殿堂内较为幽静,木案上点有数根蜡烛与香火,中间供有一尊佛像,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鬓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左手持青色莲花,坐下有威猛雄狮——文殊菩萨。

    两人坐于木案下的蒲团之上,有僧人送上茶水后便退了出去。老和尚拿起茶杯兀自喝上一口,这才缓缓发声,“此处乃是太行山脚的晓寒寺,数日前寺内有僧人在悬瀑下救下施主一行,想来你们是山上古井镇上逃出来的吧?”

    青木离点点头,想不到这老和尚竟然还知道山上有个古井镇。大概是猜到了青木离的想法,老和尚接着说道,“早前也会有镇上的人来此处上香祈愿,听他们提起过来自山上古井镇。这番天灾,山崩地裂后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像你们一样逃出来。”

    山崩地裂?天地异动?看来山下人并不知道古井镇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青木离看着老和尚一脸慈祥模样,救了自己与素素的性命,不忍欺瞒于他,低声说道,“并不是天灾,是人祸。”

    老和尚双目微微睁大,有些难以置信得看着青木离。青木离一边低声哽咽,一边将山上发生的事情慢慢说了出来。

    良久,茶水微凉,老和尚拿起杯子轻轻喝了一口,随意又放下,暗自摇头。圣人仇恨,相互厮杀却害得整个镇上的人一同殒命,这实在令人心寒。

    青木离双手紧握,将发生的事情重新叙述一遍就好像这些事情再此在眼前发生过一样,终于忍不住流出泪来,说道,“大师,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这般邪恶之人也能立地成圣?”

    老和尚轻叹,缓缓说道,“小施主,何为正?何为邪?”

    青木离抬起泪眼,迷惘得望向老和尚,不明白老和尚是什么意思。“莫非这般十恶不赦之人不能称之为邪?”

    老和尚继续说道,“万物有灵,麦粒经数月成熟却为人所食,人能称之为邪?猛虎扑食牛羊人畜,亦能称之为邪?砒 霜毒药夺人姓名,在良医手中却可医治难疾,何为正?何为邪?”

    没等青木离说话,老和尚接着说道,“你姓青,必然与那青家有关联,青家军徐军师与先师颇为投缘,互为知己。徐军师死于襄阳城外,杀他之人是正是邪?说他是正,那日死伤

    的魏军必然不会答应,若说他是邪,那楚军会答应?”

    青木离不服,辩解道,“两军交战,生死自负,只有输赢,自然不存在正邪之分。”

    老和尚微笑,又说道,“那驻马原上放下武器的三十万龙翔银甲军又如何?胜负已分,却依然丢了性命。莫非下令坑杀他们的青大将军真如传闻所说乃是邪神人屠转世?”

    再次从他人口中听到自己爷爷的名字,青木离一时不知所措,百里庆忌口中的爷爷是死里求生的武道圣人,可若按老和尚所言的的确确是个大恶人。

    老和尚见青木离没有开口,站起身来,缓缓来到窗前遥望南方,片刻后才低声说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能体会时则不执断,亦不执常,作如此会时,则一切皆正。若将手中物执有执空则皆是邪。”

    青木离眼神顿时有些迷离,痴痴问道,“若是按大师所言,世间正邪难分,岂不是人人都走那邪道入圣,以证大道即可,何必舍近求远苦苦修行?”

    屋外有雪飘落,老和尚转过身来盯着青木离的眼睛,极为认真的说道,“这世间确无绝对的正与邪,然而尚有是非与曲直,尚有你的本心。”

    青木离双拳紧握,狠狠说道,“我只想给师傅报仇!”

    老和尚轻轻摇头,叹息道,“对你而言报仇自然是对的,老衲不劝说你放下这般仇恨,只是希望你能想明白如何去报仇。”

    话音刚落,老和尚从身上掏出一本破旧经书放在地面,对着青木离说道,“相逢既是缘,我这有经书一本,可助你一臂之力,必能将那恶人斩于刀下,但你也将为此付出代价从此堕入魔道,你若需要便拿去吧。”

    说完这话后,老和尚便缓步离开,空留青木离一人呆坐在蒲团上,看着木案上的文殊菩萨怔怔出神。

    太行山上

    一身黑袍的青木离搀扶着还未痊愈的素素艰难上山,小灰趴在青木离肩上一脸无精打采,它并未受伤,只是当日损耗过大尚未恢复而已。

    两人一猴踏雪而上,山路本就崎岖,山崩地裂后更是几乎无法通行,依稀来到原来古井镇所在处,目之所及竟全是乱石与飞雪,整座古井镇都不见了,被压在这层层巨石之下。青木离几个跃步来到乱石之上,以刀为撬企图将这些石头移开,试图找到百里庆忌。

    素素虚弱得站在一旁,脸色极差,嘴唇泛白,轻声说道,“别找了,我能感觉到,爹是真的死了。”青木离满目泪光,跪倒在雪地上,将头埋进雪地之中,悲伤不能自拔。

    “爹以前说过,若是有天死了便将他葬在这群山之中,这倒也如了他的愿。”素素在寒风中勉强站立,极为平静的说道,“我们莫要再去打扰他了,这些年东躲西藏的,他太累了,就让他好好休息吧。”

    小灰似乎也被此情此景所触动,一蹦一跳来到素素身旁,握住了素素冰凉的手。拉住小灰的手,素素看着青木离,有些不忍心的问道,“阿离,有朝一日你若成圣,定会杀回青州东,对么?”

    青木离将头从雪地中抬起,握紧一旁的铁碎牙,坚定的说道,“我若成圣,必定手刃这二人。”

    晓寒寺

    天微明,不能言语的小和尚打开寺门,有本破旧经书安静的摆放在门口。小和尚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好将经书捡起一路小跑交于方丈。

    “你想问为什么他不要我送他的经书?”方丈轻抚胡须,望着小和尚瞪圆的眼睛,明白他的意思。

    “因为我送了他一轮明月……”方丈显得十分高兴,喃喃地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