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残阳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章 申砬挂帅

    庆尚道的沦陷,让高丽朝廷上下顿时炸开了锅,上至国君,下至大臣,无不惊慌失措,李氏王朝承平两百余年,虽然北有女真、南有倭寇,但都是疥癬之疾,无关国本,这回却是真正的社稷之危了。在满朝惶惶之时,“西人党”诸人正欲发难,夺回执政权,却不料被一个人抢了先,众人一看,又是体查使柳成龙。

    柳成龙,字而见,号西厓,是高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大家,同时也是有名的政治人物,“南人党”的党魁。他是安东义城人士,出生士林豪门之家,父亲柳仲班曾为黄海道观察史。在壬辰抗倭战争中,柳成龙是主战派的首脑,并成为了领议政,事实上是他领导了高丽方面的抗战。战争期间,他力主背靠大明,战争期间也发动高丽上下民众大力配合明军作战,同时还提拨了李舜臣、权栗等一批真正有能力的将领,稳住了局势,最终让高丽摆脱了覆国的厄运。

    1598年,在战争行将结束之际,因有功高盖主之嫌,遭到高丽国君宣祖李昖的猜忌,被政敌“西人党”趁机攻讦而黯然下台。1607年柳成龙去世,谥号文忠,这是文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等级的谥号,他确实也名之所归。

    此刻,柳成龙出班奏道:“大王,国势危机,倭寇侵掠如火,恳请大王即刻下旨,命京师禁军迅即南下,阻止倭寇北上。再向北方诸道发勤王诏,火速调北方精兵勤王。大王,军情瞬息万变,朝廷要刻不容缓啊!”

    这次没人反对了,李山海还瘫坐在地上没缓过劲来,于是李昖站了起来,道:“就依柳爱卿所言,即刻拟旨,着领议政李山海总览全国兵事,右议政李阳元为守城大将,镇守王京,左议政金命元为都元帅,督率诸军南下讨倭。诸位卿家可即刻调集兵马粮草,选派将领,待大军出动之时,孤要亲自送行!”

    “臣等领旨!”虽然这还是李昖难得的一次独断乾纲,但此时的大臣们却没有一个人出来谏言,好像他们从来都是国君的忠实臣子一样。看着下面诚惶诚恐跪倒一片的大臣们,李昖第一次感觉到了君王的威势,他的嘴角不禁稍稍翘了起来。

    接着就是具体方略的商讨和制定了,不相干的大臣都被放走了,内阁大臣和一些将领则被留了下来。领议政李山海不知在想什么,一直心不在焉,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受到了打击还没恢复过来,反倒是柳成龙在积极充当会议主持人。

    首先是对倭军实力和攻势的判断,根据先后传来的军报,现在君臣们大致知道了入侵的倭军只有小西行正一支军队,人数在两万左右,人数虽然不太多,但战斗力很强,至于倭军可能的进攻方向,也是很好判断的。

    高丽是个三面环水的山地国家,境内崇山峻岭,交通非常不便,从釜山到汉城,有左、中、右三条路线:左路经忠清道、清州,到汉城西边;中路过尚州,忠州,一条大路直接到汉城;右路则有些绕,经庆州,沿庆尚道东海岸到汉城以东。

    而小西行正的进攻路线是沿着釜山——东莱——密阳一线,依他的势头,那么他的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大邱、尚州,这也是从釜山向汉城进军的最短路径。而到现在,庆州和全罗道两个地方一直都没有急报过来,说明东西两翼暂时没有倭军的进犯。

    既然判断出倭军的实力和动向,那应对之策也就出来了,高丽军主力也应从中路南下,争取在尚州、不行就在忠州

    截住倭军,如能击败倭军最好,不能则守住汉江防线,等待北方诸道的勤王兵到来;东西两翼则派出得力将领、调集当地驻军扼守各处要隘,防止倭军包抄。

    防御作战的方略确定以后,就是选派将领的问题了。高丽的军制有点像宋朝,除了南北边防地区外,其它地方搞的都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那套,为的是防止军头们做大变成军阀,平时练兵带兵的是一个将领,临到打仗时,却是从其它地方调来个将领来带领这支军队作战,汉城一带的驻军,更是如此。看来高丽君臣光记得唐朝五代时的藩镇割据,而忘记了两宋时的羸弱挨打了。

    柳成龙的意见是启用在北方与女真人打过仗的将领,朝廷中还很有几个和女真人见过血的将领,其中两员老将,申砬和李鎰就深孚众望。申砬曾在九年前“大败”女真人,斩首五十级,于是成了抗击女真的“名将”(比后来的袁崇焕大人在宁远少了一百级首级)。李鎰则长年在咸镜道深山老林里与女真人周旋,虽无显赫的战绩,作战经验却异常丰富。

    最后柳成龙推荐了申砬为帅,任三道巡边使,负责庆尚、全罗、忠清三道的防务,一来是申砬名声更大,二来最近申砬也在积极向他柳某人靠拢。李鎰则成为先锋,任巡边使,专督庆尚道军事。申砬将督率诸军进驻忠州,李镒则先行南下尚州,去迎击和迟滞倭军。

    同时,朝廷还调派诸将严守左中右三条路线上的各处要隘:右防御使赵儆和左防御使成应吉,分别负责抵御可能沿全罗道和庆尚道海岸线北上的倭军;助防将边玑和刘克良两将则增援中路防御,边玑镇守位于忠州和尚州之间的要隘鸟岭,刘克良镇守汉城南面的关卡竹岭,两地都是以险著称的军事要塞,易守难攻。

    高丽朝廷的作战重心放在忠州,那是一马平川之地,朝廷将会把能调集的骑兵都调集给申砬,争取在适于骑兵作战的忠州,一战击溃来犯的倭军。如果申砬作战不利,朝廷也不慌张,只要申砬实力仍在(骑兵打以步兵为主的倭兵,打不过总跑得过吧),完全可以将倭军挡在汉江之南,到时候北方的精兵回师勤王,又可以与倭军一决雌雄。

    但高丽朝廷的如意算盘能够打得响吗?

    作为先锋的李镒按计划应该比申砬早一天出发,但他上任后才发现自己是光杆司令。由于承平日久,除了边境地带还好点外,高丽全国其他地方的兵事早已腐败衰落,其中汉城最甚,统领军队的勋贵和文武大臣们大吃空饷和侵吞军备款,结果汉城的兵营大半都是空的,纸面上的两万驻军,实际上最多只有一半的实额。武器装备更是惨不忍睹,除了在担任王宫宿卫的两千军士表面上还算光鲜之外,其余的兵士连盔甲都没几副。柳成龙提出的调集京师军队去阻击倭军,完全是不着边际的一厢情愿。

    李镒到校场集合队伍,那些勉强来点卯的官兵一听说要去和倭寇打仗,当场就散了一半,惊得来点兵的李镒口瞪目呆,结果一问才知这些都是被“正式兵”雇来应付点卯的“临时兵”(由于长期欠饷缺饷,很多正式兵都忙自己的生计去了),这些人只拿了点卯的钱,没拿卖命的钱,自然没有义务去打仗拼命。而那些到场的“正式兵”们,也纷纷提出五花八门的理由不上前线,有的说自己生病了,有的说补齐欠饷再说出兵的事,有的更扯,说自己的父母死了,要回去“丁忧”。士兵们跪下一大

    片,纷纷哭泣着陈诉自己的理由,直接把出征的誓师大会搞成了孝子的哭丧大会。

    这种兵还打个鬼的仗啊,李镒气的跑进宫去找国君李昖申诉,李昖安慰他说,明天肯定会有军队和他一起出征的,让他放心。

    第二天,兴冲冲的李镒再次来到校场,结果比头天还惨,至少头天校场里还黑压压的站了几千个兵,今天校场中只站着三百个纶巾冠服的儒生,就差没扇鹅毛扇了。李镒一看差点没背过气来。这是朝廷从太学的学生和衙门里的低等官吏中搜刮来的书生,这些人倒是一腔报国热血,但李镒不愿意把他们带去送死,只得长叹一声,带着他的四十名亲兵,悄悄的出征了。他也只能走一路看一路了,希望能在沿途征集到一些军队。

    李镒不知道,后走的申砬和他一样,也没有在汉城收罗到一兵一卒。申砬早知道汉城军队的惨样,唯一精锐的两千王宫宿卫是不能动的,豪门的私兵他也是请不动的,于是他连军营都懒得去,就带了六十名亲兵出征了,不过他比李镒要踏实一点,因为李昖、李山海、柳成龙和金命元等人都向他保证了,会有军队来他麾下汇合的,而且还多是从各地抽调来的比较有战斗力的骑兵。(可怜先锋李镒,完全是被扔出去的一个肉包子)

    其实汉城是有兵的,只是谁也不敢动,包括国君李昖也不行。这就是各大豪门的私兵和仆役,汉城人口一半都是这些达官显贵们的奴仆,在以往的历次政变和内乱中这些人可是派上了大用场的,然而这些人都是“私产”,那些老爷们自然不会用自己的“私产”免费来替国家排忧解难。想起明末时,国库破产的崇祯皇帝没钱平乱,找大臣们募捐,肥得流油的大臣们却纷纷叫穷,最后被李闯王一股脑全打包了。同样汉城的这些权贵们也是如此行事的,结果这二、三十万奴隶,在倭军逼近汉城后,全起来造反了,烧了三大殿和众多政府机关不说,很多人还投靠倭军去了。看来越是高贵的人,越在乎家而不在乎国,却不知无国哪有家!

    李镒出发后第二天,该申砬出发了,汉城万众哄动,军民都来一睹这位抗击女真的名将风采,国君李昖兑现诺言,亲自来为申砬壮行。

    万众瞩目中,李昖问道:“倭寇嚣张,爱卿如何退敌?”

    申砬答道:“倭寇不知用兵,但凭蛮力,孤军深入,焉有不败之理?”

    李昖感叹道:“爱卿真乃边协良将,有爱卿在,孤岂忧倭奴!”遂赐申砬尚方宝剑,授以先斩后奏之权,并准他自行招募军队。

    申砬跪下谢恩,却不料头上乌纱帽滑落,此乃不详之兆,在场诸人大惊失色,但谁也不敢说什么。于是在国君和满朝文武、以及满城百姓的期盼中,申将军概然出征。

    然而满城的百姓没有注意到的一个明显事实,跟随申砬出征的,却并没有传说中的大军,只有他的六十名亲随骑兵,朝廷宣称城外有大军在等着申将军。实际上,国君李昖和满朝文武都知道,城外哪有什么大军,大军得靠申砬一路上自行征募和等待各地驻军来汇集。

    出征的申砬和李镒,以及高丽的君臣们,并不知道的是,他们面临的倭军已经不再只是小西行正的一路军队了。四月十七,在朝廷接到小西行正入侵消息的当天,倭军的第二番队就登陆了,四月十八,第三番队也登陆了,高丽现在面对的是人数已经超过五万的强大敌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