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残阳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章 一夜数惊

    四月十七夜,釜山急报传到高丽王京汉城,国君李昖接到急报后,就立即起驾来到勤政殿,内阁的大臣们也被从家中紧急召进宫来。实际上第一个得到急报的是领议政李山海,正是他连夜吵醒了李昖,他最先来到勤政殿,接着右议政李阳元、左议政金命元以及其他内阁大臣都相继来到了。

    君臣们首先看到的是釜山佥使郑拨的急报,那上面写到“倭船自对马蔽海而来,望之不见其迹,乘晓雾弥漫,直捣釜山......”,落款日期是四月十二,现在已是四月十七,前方战况肯定早已变化,大家情知后面还有紧急军报过来,于是就都在勤政殿里坐等。

    紧跟着来的是巡查使金晬的禀报,他的禀报是附在郑拨传给他的急报后面的。金晬在自己的禀报中却说倭船不满四百,每船不过数十人,总数不会超过万人,看来这只是一般的大股倭寇侵掠,庆尚道左兵使李钰已经率军增援去了。

    高丽君臣们不禁松了口气,他们并不担心釜山会失陷,对老将郑拨他们还是有信心的,同时釜山城池坚固、兵多将广,左右又有两路水军支持,倭寇能否全身而退都是问题,再说几百上千年来,倭寇可曾攻陷过高丽的一座城池吗?想必倭寇在城外烧杀掳掠之后,又会回到海上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了吧。

    李昖见天色尚早,就留下领议政李山海、右议政李阳元、左议政金命元和素来知兵的体查使柳成龙,其余不相干的内阁大臣可以回家了,然后他到偏殿补瞌睡去了。粗枝大叶的高丽君臣们,并没有意识到,首先传来急报的,应该是庆尚道的左右两路水军,然而直到远在尚州的金晬的急报都到了汉城,那两路水军却还没有任何急报传来。

    李山海的年纪大了,呆了一会,也找地方睡觉去了,留下李阳元三人值夜,这三人不敢走了,只能枯坐在殿中等待进一步的消息传来。

    天亮了,李昖和李山海又相继来到勤政殿,不久,其余的内阁大臣们也陆续上朝来了,熬了个通宵的李阳元三人则坚持继续上班。整个白天都在等待中过去了,前方却再没有任何急报传回来,难道说倭寇退了?

    李昖很体贴内阁的臣工们,午饭和晚饭全给他们包了,虽然不管饱,但好歹王室的食物是带着君恩的,不能饱肚却能暖心。

    傍晚的时候,新的消息来了,李山海先翻开来看,是庆尚水军左使朴泓的急报,先是扯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话,大概意思是为他不出海迎战找理由,然后戏肉来了:“是日上午,倭寇围攻釜山,臣登高眺望,釜山满城红旗,恐已不保了......”

    李山海吓得跳了起来,这才一天功夫,城高兵多的釜山就失陷了?他也顾不上思考为什么左水军统帅的朴泓不在海上破敌,反而在山头上观战,赶紧把急报呈给在宝座上昏昏欲睡的李

    昖。

    李昖也吓了一跳,但还没等他彻底清醒过来,东莱宋象贤的急报跟着又到了,证实了釜山、多大浦失守,守将郑拨、尹兴信阵亡,倭寇还在釜山屠杀军民数万。另外,宋象贤还参劾庆尚水军左使朴泓,不仅不敢出海作战不说,还把左路水军的全部战舰给凿沉了。

    李昖踉跄了两步,手中的急报掉了下去,人也差点晕厥过去,旁边的女官赶紧搀扶住他,等他稍微回过神来,他用沙哑的声音下旨说:“击鼓、鸣钟,召集在京的所有五品以上的文武臣僚上朝。”他这是要连夜召开大朝会了。

    汉城被惊动了,百姓都茫然不知何事,但大家都知道,景福宫传出来的紧促的钟声,意味着国有大难。在京的官员们,也被惊动了,五品以上的官员纷纷乘轿或是骑马、乘车,往景福宫汇聚而来。五品以下的官员,则纷纷聚集到一些高级别官员的家中,等候消息。

    勤政殿外,火炬如林,众多兵士披甲执锐,肃立环绕。殿内也是灯火通明,文武大臣们则各自惶惶。自听到了倭大举入侵、釜山失陷,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千百年来,还没有听说过野蛮愚昧的东瀛倭寇攻陷过高丽的重镇、屠杀过如此众多的高丽军民,而朝廷重金打造的水陆大军竟如此不堪吗?

    现在君臣们的指望就是东莱能够守住、还有元均的右路水军能够出击,将倭军困在釜山,让朝廷有缓气的时间。东莱城池坚固,守将宋象贤又是员宿将,如果左兵使李钰的援兵及时赶到,东莱至少可以拖住倭军一段时间,而此时元均再能出击的话,不说击溃倭寇水军,但至少让倭寇有后顾之忧,不敢大举北上。

    与君臣们一厢情愿坐等消息不同,脾气暴躁的体查使柳成龙跳了出来,他实在看不惯国君和大臣们这副坐等挨打的样子了,他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出班奏道:“大王,臣认为倭寇势大,锋芒太盛,恐东莱难保,臣请立即调集重兵,即刻南下。”

    李昖没吱声,看了一眼李山海,李山海出来说道:“大王,老臣认为东莱尚能维持几日,可令南方各郡抽调富余余兵力,相继南下。”

    柳成龙打岔道:“南方各郡怕是都要防着倭寇来袭,哪有富余兵力可调,臣请先发京师之兵南下,扼守要害,再发诏北方诸郡调兵勤王。”

    李昖迷起眼,问李山海:“王京之军有人马多少?可能战否?”

    “这,”李山海心中咯噔一下,心想谁不知道汉城的守军都是花架子,而且能有纸面上一半的士兵都算是好的了,这李昖明知故问,想干什么?不过他还是恭恭敬敬的对李昖奏道:“回大王,王京镇守之兵两万,然京畿重地,不能轻动。”

    那边柳成龙却不客气的叫了起来:“领议政大人,王京之兵虽不能大用,但守卫险要和城池足够,只须他们守到北方

    勤王之兵到来即可。”

    李山海作为“北人党”党魁,自然不愿意动用北方的力量来替“南人党”看家护院,于是推诿道:“兵者,国之大事,不可轻举妄动,如果北方精兵抽调一空,女真定会趁虚而入,届时两面受敌,我朝首尾难顾,恐有倾覆之灾。釜山东莱虽遭败绩,但南方诸郡兵多将广,只要能从容调配,未尝不能驱倭寇入海。”

    “我朝何不向大明求助?女真虽野蛮,但尚臣属大明,若大明有令,女真自然不敢乱动。”不甘心的柳成龙又说道。

    “区区倭寇之事,惊动大明上国,恐为不妥吧。老臣以为,还是等前方军情明了之时再做定夺吧。”李山海却说道,下面大臣们也纷纷附和,坐在上面的李昖冷眼一瞧,好家伙,东南西北四党,在蒙骗大明这点上,倒是能瞬间达成一致。

    柳成龙自是知道大臣们不愿惊动大明的缘故,却也无可奈何,他又不可能得罪所有的同僚,于是只能瞪着眼睛指着李山海,跺了下脚,一甩手,气鼓鼓的回班列去了。

    李山海瞅着柳成龙的背影,轻轻哼了一声,也站回首列去老僧入定了。

    接下来,大臣们纷纷议论,有说派使者前往东瀛倭国,怒斥丰臣秀吉小儿,迫其理屈退兵,但说到要派何人去时,却又没人吱声了;还有说让民间组建义兵,官府出赏格诛杀倭寇,这倒是个还算靠谱的主意,于是诏书立即拟好了,随即颁发下去;又有大臣提出高丽军士多穿布袍,没有盔甲,难与倭寇厮杀,于是李昖马上下旨,招集铁匠,不分昼夜赶制盔甲(后来盔甲没制出几副,倭军却兵临城下了)。

    廷议议到快要天亮之时,却始终没有议出个要紧的章程出来,有的年纪大的大臣,已经靠在柱子上睡着了,其余的人,包括国君李昖在内,全都是昏头昏脑的了,说话的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听的人更不知道听的是什么了。

    这时,一个宫卫匆匆进殿,将一封急报交与李山海,双眼都快要睁不开的李山海打开一看,是庆尚巡察使金晬的,等他一看到内容,一个激灵,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口中喃喃的说道:“完了。”

    小西行正一日之内连续拿下东莱、密阳,宋象贤战死、李钰军不战而溃,大邱、尚州已成空城,还有元均的右路水军,至今没有任何消息,估计也完了。开战仅三天,水陆数万大军就丢得干干净净,庆尚道完了。

    大殿之内,刚才还昏昏欲睡的众大臣们,顿时陷入到竭斯底里的混乱之中,有的跪下失声恸哭,有的高喊处斩朴泓、李钰以正国法,而南方有产业田地的大臣则颓然瘫坐在地,“西党”诸人却冷笑连连,互使眼色,准备联袂发难,趁势掀翻“东党”执政。

    此时,一个宏亮的声音响了起来:“大王,国势危机,且听微臣一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