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兴衰
字体: 16 + -

第一卷 新政 第六十章 龙颜大悦

    乾隆已经好久没有这么大笑过了,笑分很多种,真正开怀大笑的最难得,此刻乾隆就是开怀大笑了。

    从去年雍正帝大病卧床开始,乾隆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对于自己是储君早已确定了,可毕竟没见传位诏书,所以是提心吊胆,那时别说笑了,连哭都不敢。

    后来,虽然当上了皇帝,可却是在丧期里,除了慢慢适应做皇帝,就是两头一小哭三天一大哭,哪有时间笑啊,也没有地方笑,一天天八百双眼睛盯着他呢。

    如今,虽然丧期还没结束,但不许要哭得那么频繁,按理说应该放松放松了,可谁想繁忙的政务又开始缠身,再加上新政刚刚开始,人事政事都没有缕清,整天生活在吵吵闹闹之中,别说笑了,哭都找不着调。

    眼前这个陈大受,看着很严肃的一个人,可说起话来却能处处给人惊喜,这惊喜不是单纯的溜须拍马和阿谀奉承,而是不断提出的新鲜观点和论述,这是好奇心重的乾隆最喜欢的。

    他觉得这个陈大受很对自己的脾气,就像遗失了很久的老朋友今天又见面的感觉,有许多的话要说,有许多的情要表达。

    说来乾隆也是可怜,这两年除了经历了沉痛的丧服之痛,就是喘不过气来的政务之烦,真正像这样轻轻松松开开心心谈话的时候,一点都没有,所以他此刻很是高兴,可以说得上是身心愉悦。

    “朕只知道这个苏轼自称为铁冠道人,怎么也抄上佛教的《金刚经》了?”乾隆又翻开书案上的金刚经手抄本,问陈大受道。

    “苏轼、苏辙兄弟少年时在家乡的天庆观读书,他们的启蒙老师是道士张易简,当时张易简道长收的学生有几百人,苏轼是最受张道长喜欢的学生,所以苏轼是最具道缘的,由于苏轼自小受道教的启蒙教育,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士。

    可他却是个好奇心很重的文人,他对佛教的经书也很有研究,特别是这部《金刚经》,他从小就经常抄阅,而且不止一次的对这部经书注解诠释,可以说研究的很是深入透彻。”陈大受回答道。

    “这么说你对佛教也很感兴趣?”乾隆问道。

    “臣只信奉儒学,不过对道教和佛教只是有些感兴趣罢了,最终心里最喜欢的还是孔孟的儒学和程朱的理学。”陈大受回答道。

    “难得啊,现在朝中大臣们

    最开始看皇考(雍正)信奉佛教,就都一窝蜂的烧香拜佛,后期皇考对道教情有独钟,他们又都满嘴的无量天尊了,唉,想想都是帮趋炎附势的家伙。”乾隆叹气道。

    “这也难免,人嘛,总是要以自身利益为重,居庙堂就难免要哄皇帝开心,那样才能得到皇帝的青睐,才能加官进爵,才能富贵荣华。”陈大受说道。

    “呵呵,那你的利益是啥?你现在是不是在取悦朕呢?”乾隆笑呵呵地问陈大受道,虽然是笑着说的,可问话却很尖锐,很不好回答。

    “臣的利益就是为百姓谋福利,百姓的利益就是臣的利益,至于是不是在取悦皇上,那得看皇上高不高兴,皇上高兴了,那就是取悦了,皇上不高兴,那就是没有取悦。”陈大受回答道,他回答得不卑不亢。

    “哈哈,你这太极打的真好,把力又还给朕了,不过说实话朕还是很愉悦的。”乾隆笑着说道。

    “臣哪会打什么太极,只不过是平心而论罢了。”陈大受说道。

    “不过你还是很滑头的,什么为百姓谋福利之类的话,未免不是大话空话。”乾隆不屑地说道。

    “臣自小生活在贫苦之中,看见了太多的人间冷暖和人间悲剧,所以臣从小就立志,一定要为像我这样的穷苦百姓着想和办事,其实为百姓谋福利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无非就是吃得饱穿得暖,难道这不也是皇上您的想法吗?”陈大受问道。

    “嗯,你这样说就很好了,你跟朕的想法是一样的,当官要为民做主,当皇上就要为天下做主,这是责任,也是担子啊。”乾隆深情地说道。

    “这苏轼也是个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杭州的苏堤皇上应该听说过吧,那就是苏轼为百姓谋福利最好的见证。”陈大受说道。

    “朕知道的,只不过没有去过,等有闲暇了一定去看看,江南美景实在多啊,对了,你老家是哪儿的?你的官话说得很好,真听不出来是哪里的人。”乾隆问道。

    “臣是湖南祁阳县人,臣的启蒙老师是名致仕的老京官,所以臣的官话学得还算可以。”陈大受回答道。

    “哦,湖南也是人杰地灵之地啊,朕没记错的话,宋朝有个叫陶弼的就是你们祁阳人吧?”乾隆问道。

    “皇上好学问,对,这个陶弼是‘左诗书,右孙吴’,堪称文武双全的人物,他虽然只是一方小官,可时时以

    百姓为父母,事事以百姓为想法,很是难得的好官,而且他好士乐施,不置家产,所得俸禄,都大部分用来周济乡人,他去世后,他妻子在乡里只能租房子居住,想想这样的人物真的是令人敬佩和学习,他也是臣的为官和为人的楷模,臣要一辈子学习他。”陈大受动情地说道。

    “难得啊,真是难得,这样的人也值得朕学习啊,值得满朝的大臣们学习,吴书来,你进来。”乾隆说着冲门外喊道。

    “主子,奴才听着呢。”吴书来走进来弯腰说道。

    “你传旨礼部和工部,让他们汇同湖南祁阳县令,选一合适的地方给陶弼建个祠堂,不要过于奢华,但一定要庄严肃穆。”乾隆吩咐道。

    “嗻,奴才这就传旨给礼部让他们牵头为陶弼建祠堂。”吴书来领旨后转身出去了。

    “臣代表祁阳百姓,不,代表天下的百姓谢谢皇上大恩。”陈大受双膝跪下磕头谢恩。

    “起来吧,这都是应该的,你不是说了嘛,朕是天下共主,为天下考虑也是应该的。”乾隆说道。

    “皇上真是圣明之君啊!”陈大受赞叹道,他眼圈红红的,显然是被乾隆修祠堂的命令给感动了。

    “呵呵,你这是拍马屁吧,你不说不喜欢拍马屁嘛,这么快就失言了啊。”乾隆笑呵呵地看着激动的陈大受开玩笑道。

    “臣这不是拍马屁,而是赞美。”陈大受笑着说道,这笑很是尴尬。

    “对了,你名字是大受,字是什么?”乾隆问道。

    “回皇上,臣字占咸。”陈大受回答道。

    “名好,字也好,易经三十一卦就是咸卦,其卦象为‘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原来你这名和字都是从这来的啊。”乾隆说道。

    “皇上好学问,这名和字都是臣自取的,原来的名和字都被臣舍去了。”陈大受回答道。

    “你这人还蛮有魄力的嘛,很少有人把自己的名和字都改了的,以后我就称呼你为‘占咸’吧,这样显得亲近,也不枉你自我改名一场。”乾隆说道。

    “谢皇上,能够得到皇上的欣赏,臣这个名字也算没有白改。”陈大受道谢道。

    “呵呵,又开始拍马屁了。”乾隆又开玩笑道。

    “臣不敢。”陈大受不好意思地说道,他知道在乾隆面前真的啥都藏不住,还是直来直去的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