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兴衰
字体: 16 + -

第一卷 新政 第六十九章 君兄臣弟论

    乾隆在书架前来回走了好几趟,始终也挑不出一本想看的书籍,他现在心情虽然没有上午在朝堂时的烦躁了,可心神还是不安宁,耳边还是嗡嗡的作响。

    这里是康熙帝设立的书房,藏书很多,许多都是孤本和手抄本,可乾隆却对这些书一点兴趣都没有,最后他放弃了,刚想转身离开,却突然站住了,只见书架后边有一小桌和一小椅子,上面放着书和纸。

    乾隆是个好奇的人,他走过去,拿起打开的书观看,只见这是本手抄书,字体是标准的颜真卿的楷书,圆润雄厚,乾隆是最喜欢书法的人,一看到这漂亮的颜体,忍不住一路看下去。

    原来这是仿颜体楷书的《金刚经》抄本,乾隆看了几页,越看越是喜欢,赶紧收起这手抄本,想看看这手抄本的写者是谁,他最希望是颜真卿本人了,那样这手抄本可堪称无价之宝了。

    要知道唯一能与书圣王羲之并称的,就是这个颜真卿了,王羲之的书法乾隆手头有几幅,可这个颜真卿的他倒一副没有,或者是宫里收藏了,但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躺着呢。

    乾隆赶紧翻到书首,一看作者,乾隆有些失望,不是他最期望的颜真卿,可瞬间又转悲为喜,因为书皮上写着的名字是苏轼。

    虽然论书法成就和名气,苏轼比不上颜真卿,可也是大家,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而他为这四大家之首,可见他书法造诣也是了得。

    苏轼擅长书写楷书和行书,他的书法不拘泥于古人,善于创新,他曾说过“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他可以称为书法界的改革家。

    “咦,东坡自诩不仿古人,怎么也临摹起颜真卿的字了?”乾隆翻看着抄本自言自语道。

    “回皇上,皇上好眼力,这是苏东坡在被贬惠州时所书,那时正是他灰暗之时,想必是在仿古人之性吧。”陈大受走上前回答道。

    “哦,你懂得还不少。”乾隆抬头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陈大受道。

    “微臣也是猜测而已,不敢说对。”陈大受低头说道。

    “这些都是你抄的?”乾隆拿起桌上的纸看着问道。

    “这些都是臣闲暇时抄写的,就当打发时间了。”陈大受

    回答道。

    “啧啧,写的不错嘛,看着不逊苏轼啊。”乾隆看着陈大受的抄本夸奖道。

    “皇上过奖了,臣哪敢与苏轼比啊,臣只不过是介莽夫罢了。”陈大受谦虚道。

    “我看这笔法和力道真的不一般,还莽夫?太谦虚了吧。”乾隆抬头看着陈大受说道。

    “皇上高看微臣了,微臣只不过是名小小的翰林学士而已。”陈大受继续谦虚道。

    “翰林院可是藏龙卧虎之地,可是不敢小觑,再说,后人总是要胜过前人的,谁说苏轼就不可以被超越了,你担任翰林院什么职务?”乾隆问道。

    “回皇上,臣现在是翰林院编修。”陈大受回答道。

    “哦,你还不是南书房行走?”乾隆问道。

    “回皇上,臣只是个小小的编修,离南书房行走还差得远着呢。”陈大受回答道。

    “那你怎么在这里呆着,按理说这里不是应该南书房行走在这值守吗?”乾隆问道。

    “自从康熙朝以后,这里就不再是皇上天天来的书房了,早就变成了藏书房,南书房行走官员才不会来这里,臣已经在这里值守两年了。”陈大受回答道。

    “还有这事,不过也是啊,朕登基快一年了,今天也是第一次来这里,这么说你在这是坐冷板凳了?”乾隆问道。

    “微臣不觉得,微臣自幼爱看书,这里藏了很多的孤本,臣能在这值守很高兴的,不能说坐冷板凳,应该说是热板凳,最起码臣已经把板凳坐热了。”陈大受回答道。

    “呵呵,回话满风趣,朕真是羡慕你啊,可以终日与这些书为伴,可以一个人肃肃静静的,真是神仙过得日子啊。”乾隆边翻看着苏轼的手抄本边说道。

    “皇上是一国之君,是天下共主,肩上担着养育天下苍生的担子呢,当然要劳心劳神了,这是天命。”陈大受说道。

    “这话说得很对啊,朕听着很是舒服,哈哈哈。”乾隆说着笑起来,他是个乐观的人,大笑过后心里的烦躁荡然无存了。

    “皇上新政刚刚开始,以后烦恼劳累的时候还多着呢,不过看皇上这龙马精神,一定会开创一番丰功伟业的。”陈大受说道,他这话虽然是奉承话

    ,可句句在理,听着很是舒服。

    “没想到你一个小小的编修竟然见识不凡啊,你是哪年的进士啊?”乾隆问道,他从上到下仔细打量了陈大受一番,只见他站立自然,气定神闲,一副不卑不亢的神情。

    “回皇上,臣是雍正十一年的进士。”陈大受看着乾隆回答道。

    “你这样看着朕回话是不是犯了忌讳啊,咱们可是君臣关系?”乾隆问道,他这是有意在难为陈大受,是在考验他的应变能力。

    “回皇上,臣没有不尊敬您的意思,臣以为虽然自古就倡导君父子臣的礼数,可臣更想做君兄臣弟样,那样就能如战场上以兄弟相称的将士,能够一同携手出生入死。”陈大受依旧看着乾隆回答道。

    “大胆,竟敢跟皇上称兄论弟。”旁边站着的吴书来冲着陈大受呵斥道。

    “闭嘴,出去。”乾隆一指吴书来呵斥道。

    “嗻。”吴书来灰溜溜的出去了。

    “来来,你这君兄臣弟论真的是新颖,来来,咱们过去说话。”乾隆说道。

    乾隆拿着那本苏轼的手抄,走向靠窗的龙椅,坐下后,随手把手抄本放在面前的书案上,乾隆来了兴趣,他要与陈大受好好聊聊。

    “皇上,这只是臣的愚见,皇上不要见怪。”陈大受对着坐下的乾隆说道。

    “呵呵,你刚才还说君臣应该像兄弟一样,现在咋又客气上了,这可是不像兄弟应该有的样子啊?”乾隆笑呵呵地看着陈大受问道。

    “回皇上,臣只不过是个比喻,只是说感情上应该要想兄弟一样,可礼节上微臣是不敢放肆的。”陈大受回答道。

    “你啊,终究还是保守之人,不过也难得了,这满天下王公大臣都对朕敬而远之,你是第一个敬而近之的人,实属不易了。”乾隆夸奖道。

    “皇上,天下人对您不是敬而远之,而是怕而远之。”陈大受说道。

    “哈哈,你这人说话倒有趣,时不时的语出惊人,不过说到了点子上,你说朕吓人不?”乾隆大笑后问道。

    “不但不吓人,而且还很亲切。”陈大受回答道。

    “哈哈,你这马屁拍得令朕很是舒服。”乾隆又大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