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厌
字体: 16 + -

第12章 提笔书无名

    半空缓缓飘落金色字体,从古时商殷文字衍化为如今楷书,落在手心渐渐消融,沐阳感到手中一阵温暖泛起。行走在四五层楼高的书架中,扫过一册册一卷卷闻所未闻的书名,不由得有一股人间文史何曾薄弱五分的豪气,他敢断定书院搜集了世间多数藏书,传承从未断绝。

    沐天辰明显要带着沐阳到那卷青色书卷前,径直走过无数珍贵道藏,脚步不停,什么道教的《太平经》、《易子参同契》、《上清天灵宝典》,佛教的《迦毗罗传》、《涅槃经》,儒教的《十三经注》等等,失传的未失传的,看得沐阳心里一抽一抽。

    迎面走过一憔悴的青衫男子,手里攥着一张纸条,行色匆匆。见到沐天辰两人,立即停下拱手作揖,“见过师祖、小师叔。”

    书院内能穿青衫的只有大师兄教的二代弟子,见着脸熟,他想了好久才记起这家伙是三年前在书院完成课业的弟子,资质平平相貌平平,不过写得一手好文章,二代弟子只许修习四年,四年书读完便各奔前程,是那一届弟子下山后少数几个有意考取功名造福百姓的几人之一。

    “纪修竹,你不是学业修习完毕,早早下山考取功名去了吗?”

    见到当年满山胡闹的小师叔已有自己一般高还玉树临风的模样,不禁温暖一笑,没想到小师叔竟还记得他闯了祸帮忙擦屁股的自己,料得是真正长大了吧。纪修竹苦着脸道:“春闺落榜,大抵是文章写得不够好,不像庆生、梁储,一为会元一为探花,皆中进士,入朝为官。我没什么本事,记起师祖缺个人手打理书院库藏,便回山帮忙,本打算明年再考…可见了这人间青史文史,书海无涯,有缘撰写人间炎凉,也算得上因祸得福,便没什么求取功名的心思了。”

    沐阳没听到后面撰写人间炎凉几句,心里想着不得了,师侄里竟有入朝为官的,会元探花,有些眼力见大抵就不会混的很惨,庙堂里有人,腰板直了些许,神气起来,却也不想想修行界规矩,人仙殊途,修炼之人对这点关系甚至对官场都是持嗤之以鼻的态度。

    沐天辰吩咐几句便挥退了纪修竹,见着弟子得意洋洋,不客气道:“你高兴个什么劲儿?就这点关系,还是人家师侄常常帮你擦屁股的关系,觉得他们会念着这点情谊?任你使唤?”

    沐阳摆摆手,神气道:“哪会这么想!只是替他们高兴!再说了,倘若日后游历红尘,对着别人说一句我后面有人,多牛气!”

    沐天辰摇头苦笑,“就不怕路过见不惯的高人一剑把你斩了去咯。”

    靠近一看才知青色长卷中囊三山四海,人间历史,有书有画,记得书中大多数人伴酒听书,只青卷所书之事料得应夜夜烛火长明,杯盏不停,几度春秋故事不绝。

    沐天辰站在长卷之下,伸手轻拂书卷,目光复杂。

    “阳儿,你可知我们书院立身是为何?”

    长卷光芒柔和,飘落金字如飘金絮,让人心神平和。

    书院里师兄师姐下山只知道是为了游历红尘,勘破心境,一直以来书院招收弟子他都认为是大师兄闲来无事,想教习弟子,才在凡间尘世收徒,可知道书院内有天下书卷归藏,便不再这么想了。

    数目这般庞大的书籍,所需的人手绝不是几名师兄师姐就能做到,或许大师兄这些年招收的弟子是因为这个原因?书院存在也是如此?需要二代弟子他们下山后搜集书籍再寄回来?心里猜测是这个原因,沐阳不敢妄自断决,摇头回道:“不知。”

    沐天辰在一旁书架上找到一本小册子,递给沐阳,小册上字迹娟秀,文字密密麻麻却排列工整,让人生不出烦躁难耐之感,近观远望都赏心悦目,册子封面为《九州志》三个字。

    里面撰写各种榜单,修士事迹,

    “宇文无极于飞星山炼刀,‘无定’立于凌霄峰巅两月,无人敢近。”

    “江南道现魔门踪迹,飞星阁阁主柳律命门下弟子巡查戒严。”

    “三清观传言,近日有稚子被收入门中,观主庄休收为师弟,辈分奇高。”

    “明光寺无常禅师为传经三入京城。”

    “刀榜第一,宇文无极,无极者,无极府之主也。生而不凡,三岁通识剑心,长而叛逆,弃剑学刀,后二十年与人相斗百战而百败,百败而不死,自悟无定八式,入长生,一刀斩自诩‘天下第一刀’一甲子之久的许成仁,三十而立无极府入七天宗之一……”

    “剑榜第一,庄休,庄休者,三清观观主也。号南华真人,尽得万载道统传承乾玄九式之精髓,剑上未曾一败……剑帝南游前曾北上与其一战而不败,平手,叹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沐阳摇头,有些劝谏道:“师父,这些排名多是虚名,争名夺利毫无意义,几度春秋过后,是非成败转成空,唯有青山依旧。

    您想借天下归藏培养出色弟子去那人间争上一争,这种心情我明白,却不赞同。弟子各有所长,各有所安,成家立业便好,根本无需去求取榜上一分名次…何况,这册子所言虚实真假都不知,没必要。”

    沐天辰双目一瞪,微怒道:“说什么呢!为师有叫你去拿那榜上名次吗?看到最后!”

    《九州志》的落款为青山书院。

    见此,沐阳心领神会,青山为长青山,那么青山上的书院便是归藏书院了。是生怕人知道挑动天下风云的是归藏书院?

    这册子,是书院所撰写,只是这册上三山四海人间千万里的各种消息传闻,不知如何得知。

    看沐阳一脸沉思,知道他心中所想,沐天辰开口道:

    “阳儿,你不是一直很想知道你大师兄以前那么多弟子去哪了吗?

    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他们便在人间,分布天下,或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这些消息便是他们每日汇集而来。

    莫多想,下山后,书院并没有强挟他们必须为书院提供消息,只说随他们心意,记起书院了,有心便传达一下周遭发生的大事趣事罢了。”

    说到这,沐天辰喜笑颜开,“书院教的都是些好孩子啊。”

    青卷忽光芒大作,飘落下的金字构成篇章,似成舟泛于青河之上任光阴荏苒千载不变,稍息后光芒柔和平复下来,空中金字写就的文章印于凭空显现的白纸之上,徐徐落下,流水东逝,带去几番兴亡,老了多少青山,白纸黑字,写就千载流年。

    沐天辰伸手接住纸页,看着这长卷青史,道:

    “曾经有两个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同长于一个村落。一人天资根骨皆优,被周游天下的修士带回宗门,一个就只是平凡农家孩子。二十年后,两国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修行的那人兵行险着于大战中刺杀敌方将领,没修行的那人应征提起兵器保家卫国,结局是两人同死,同年同月同日死。

    修行者死在战场,临死感召上苍,突破境界,垂危之际行刺成功,声名大震;普通人死在战场,仅仅是一轮冲锋,便坠于马下,默默无闻。

    两人的亲人都在同一个村落,修行者的父母引以为豪,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晚年得享安乐;另一人的妻儿则孤苦伶仃,知道自家相公父亲死于战场,却无人知晓,甚至连些许微薄抚恤都被人贪墨了去,生活贫困潦倒,其子多年后需卖身葬母。

    阳儿,为何同生而为人,差距如此之大?如此不公?”

    沐阳低垂眼睑,想了很久,方才缓声道:“天无道?人间不公?”

    “天无道、人间不公,哈哈哈哈,修士修天道而众生艳羡,凡人无道,故我为人间求道。这卷青史,写的便是芸芸众生!书院的弟子皆为此而努力,你的师兄师姐们,每年下山游历红尘,也是撰写百姓,书红尘,书红尘千万不得道之凡人,观天下兴苦,体百姓辛酸,故青山无名,归藏无名,仅是青史写书人。

    世人问我何所求?愿书青史令天下人人留名!

    沐阳,你可愿此生以无名之身写有名之人?!”

    恍惚间,沐阳似乎看见有人半生日日赶集,有人昼夜撑船载客渡河,有人背着一把木剑就敢行走江湖,有人被贬天涯饮酒作乐,有人佝偻身体穿越赤地……成千上万,连绵不断,尽是天下无名人。便是这些无名红尘客,才铸青史有酒有诗,有哭有笑,血汗泪水不绝。

    沐阳有些明白师父的志向,也知道他今天找自己为何了,乐呵呵道:“真是好大好大的宏愿。”

    沐天辰似笑非笑,意味深长,“如何?”

    “没问题,教我吧。”

    或许从点头的一刻起,沐阳才算得上沐天辰的弟子。

    终将提笔写青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