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家的故事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再次负债的爸妈

    姐弟四人都成家之后,看似开始了各自精彩的生活,但是亲情和爱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像一句俗话说的,打断骨头连着筋。有多少的父母兄弟是会一直相亲相爱的,很少。在一起生活时,大家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秉性相差都不会太大,但是在以后分开的生活中,各自不一样的经历,就会产生不一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不一样的思想阶层,和不一样的生活习惯这样就难免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摩擦。而这中间,无论是父母和孩子,还是兄弟姐妹之间,靠的除了情商这个东西,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一颗真心。

    结婚之前,父母和孩子是简单的爱与被爱,兄弟姐妹也是简单的同甘共苦。但是,结婚后,原本的共同体被分成了几份,而中间还有女婿,儿媳,姐夫,妹夫,嫂子,弟妹这些角色的加入,就会产生不一样的个体反应。所以,大部分的普通大家庭,都处于相爱相杀的状态。外公和外婆还有我妈,阿姨和舅舅,在后来的生活里多少体现了这一点。

    先说说作为老大的我妈,就是我家。爸爸算是个老实人,老实到“手脚不灵活”,说他手脚不灵活,是因为他的手做不了细致活,之前刷漆的时候,他也只能做最简单的上漆工,像有些需要在床头画上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图像什么的,根本就不行。

    后来和妈妈在东营那几年,爸爸每天出摊修鞋的钱只够每天他和妈妈的伙食费还有他每天一瓶的啤酒钱。比如妈妈一天可以做10块钱,爸爸就只能做三五块。或许就是因为这样,加上刚嫁到奶奶家,姑妈们那种带有些许轻视的态度,生活的无奈和艰难,让原本连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妈妈,个性开始变的越来越强势。当然这强势大部份都是对于爸爸。或许从某种程度上,妈妈迫切的想要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也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让姑妈们另眼相看。后来妈妈经常说,当年终归是年少气盛,如果换做现在,她才不想为了别人的眼光而去生活,这样感觉很心累。当然这不是说就不去努力,只是去为之努力的动力和想法变成其他的,就不会让自己那么累。

    在东营呆的几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妈妈和爸爸平日里的省吃俭用,钱也积少成多,慢慢的,家里的债务也都还清了。而且在九几年,具体哪年我忘记了,爸爸决定回家把原先的旧房子拆了,造新房。爸爸回来安排,妈妈就坚守岗位,在外面多赚一块是一块。

    原先,分家的时候,爸妈只分了一间房子,左边是奶奶的一间,右边是大伯的,那年刚好,大伯他们也回来说要起房子,想着就一起,到时候买材料也可以便宜些。爸爸最后叫上小叔和奶奶,还有大伯一起商量,想把后院的一块地基,是后来爷爷说留给爸爸的,跟小叔换,也就是奶奶住的这间。农村,小儿子是不可以和大人分家的,大人要和小儿子住一起,所以大人住的房子就归小儿子所有。后院的地基呢,由爸爸出钱建一层,算是作为交换的条件。奶奶当场答应,当时住的是泥木混合的房子,这下,由爸爸出钱建一层,只是把房子换一下,而且面积上是相同的,所以,对奶奶来说,何乐不为。

    就这样,我家便开始了翻旧新房。开始,先把后院的先建,这样,到时候,奶奶就有地儿住。但是,爸妈没有想过,建房子那年会让原本日子稍微改善的我们,又变成负债的人家。原本,一切都非常顺利,师傅就不用请别人,大姨夫就是现成的。打地基,立水泥柱,砌砖··············慢慢的新房的最基本雏形已经差不多完成。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起重机,二层开始要用到的砖头,水泥,还有沙子都是需要人工一担一担的挑上去的。所以,在那几年,要是能吃苦,干这些也是很赚钱的。

    后来,从那天我大妈在我家闹了之后,就不太顺利。那时候,虽然爸爸在家,但是我和我哥加上我爸,吃住都是在上街的外婆家,房子拆了重建就更不用说了。一天,爸爸说要去给砖墙浇水,我也跟着去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天大伯和爸爸是怎么吵起来的,或许是为了那一堵大众墙,所谓大众墙,就是两户人家相邻的那堵墙,如果是自己建自己的,这样各自都会少了一堵墙的面积,所以,很多人都会各自出一半的钱,然后用同一堵墙,这就叫大众墙。

    具体因为什么,真的是不知道,在我的记忆里,那天就是大伯和我爸爸争了几句,后来爸爸回到自己这边打算浇水,也不知道大妈怎么就突然跑到我家这边,坐在那全是石子的地上,不依不饶的就开始一边拍着大腿,一边大声哭诉,我就这样看着大妈,像看戏似的,也不见大伯或者奶奶去劝说,爸爸见状,就让我回了上街,还嘱咐我不要把看到的和外婆他们说。或许是不想让我一个小孩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不想让外婆他们担心和参与进来。

    后来,爸爸是怎么和大伯大妈说和的,我也不知道了。就那天之后,没多久,我家就出事了。

    先是我,我呢,说是我不懂事也好,说我太懂事也好,那天,爸爸在给墙面浇水,我呢跑到姑妈家,大姑妈和我们家就隔了三间房子。大姑妈家灶台在烧着什么,灶台是连着茶壶的,此茶壶非彼茶壶,这茶壶是用铜打的,安装在灶台里,灶台前一个水龙头,用来装开水,在台上锅的旁边一个续水口,加盖的。这样,在烧饭的同时还可以烧开水,一举两得。那天,姑妈当时不知道去哪了,家里又没人,我看水开了,就想帮忙装开水,结果,热水壶没拿住,人摔倒了,滚烫的开水就烫了我一身,主要是左脸和屁股烫的严重,具体怎么烫的也不清楚,我对这件事基本没有什么印象了,都是我妈和我说的。

    我妈说,也不知道是不是母女连心,那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被洪水冲走,她使劲的想把我拽回来,却怎么也够不着我,眼看着我被洪水冲走,妈妈一下子惊醒。于是转天,妈妈就写信回家,问爸爸两个孩子在家是否都还好,爸爸在回信中,不敢和妈妈说我被烫伤的事儿,就撒谎说都好着。一直到我烫伤的疤痕都好的差不多了,才敢和我妈说。

    我烫的那么厉害,为什么会没有留下疤痕,这就全靠左邻右舍的奉献精神。那个时候,院子里有些人家还是藏有些罂粟的,不多,就一点点,大多是以前老人收藏着,放着都是预防个牙疼,烫伤之类的,也不做他用。大家你一点,我一点的凑给我爸爸,泡水擦了之后,没有留下一丝疤痕。不过,后来随着政策的严厉和法制的普及,这些东西私人藏着的也越来越少。但是真的很感谢邻居的叔叔婶婶,大伯大妈们,因为,那时候,那么点儿东西也是稀罕物,大家都拿出来给我,才让我可以免受毁容之苦。

    这些事的发生,倒也不是说因为大妈的原因,但是农村人多少是迷信的,感觉建新房是件好事儿,偏偏大妈闹那么一出,后来发生的事情,好多人都说是因为大妈,才让我家觸了眉头。

    就在房子起到第二层的时候,那天那个砖头的师傅像往常一样的往二楼挑砖头,具体也不知道是怎么摔下来的,就当场死亡了。按理说,楼层不高,也不会摔的那么严重,主要是脑袋着地,撞到了要害。后面这些,都是听大人讲的,毕竟还小,一方面不懂事儿,另一方面,大人也不会和我们小孩说这些。

    后来只听说,出事那天,妈妈连夜赶回。到家已经是出事好几天了。人已经被送到他的家里,现在就是在谈赔偿的事情。都好几天了,一直没谈妥,爸妈拿不出对方所说的那么多钱,妈妈说,当时就担心,那家人会抬着尸体到我家闹,妈妈大晚上的去找村书记,说了自己担心的事情,村书记让妈妈放心,村里不会坐事视不管的。或许我们不理解,尸体抬家门口,这件事情的影响,我也不清楚大人们所说的说法。那几天,爸爸妈妈还有外公外婆都愁的吃不下饭,大姨和大姨夫也帮着出主意。后来,妈妈担心的事情还好没有发生,在村书记和对方的村干部的参与下,说好了给他们6万块。

    本来是回家打算盖新房的,把所有钱都赔偿了,不够,还借了钱。不过,当时我听过爸爸说过这么一句话,“人家毕竟是没了这条命,就是让我们赔再多也是应该,毕竟再多钱也买不回命啊!”爸爸的这句话,让我至今都印象深刻,那一刻,爸爸的形象,在我眼里忽然就高大了起来。长大些,想起来,我就能感受到爸爸内心的善良和正直。

    就这样,我家的房子盖到一半,二楼还没有盖好,为了下雨天不漏雨,就把原先老房子拆下的瓦片盖上。一楼随意的抹了水泥地,这样,也算有个容身之所。大姨夫的工钱也只给了一点,就先欠着了。妈妈和爸爸,再次背负着债务,回到东营,继续一锤一线的修鞋。

    我和哥哥,就继续跟着外公和外婆。可是,因为我和哥哥常年在外婆家的原因,却让舅妈和外婆他们产生了些许的不愉快,但是,都还是在萌芽状态,还没有到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