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
字体: 16 + -

第103章 龙涎香

    龙涎香是一种极为奇特的东西,也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商品,1791年有一位南塔开特土生土长的名叫科芳的船长在英国众议院的法院曾为此而受审。那个时候,实际上一直到较后时期,龙涎香的确切来源,与琥珀一样,对学者来说还是一个未解之谜。虽然smbergris(龙涎香)这个词只不过是表达灰琥珀的法文复合词,但是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琥珀虽然常见于海滨地区,但在一些偏僻的内陆土壤里也可挖到,而龙涎香这种东西,除了大海之外,任何其他地方都是不可能发现的。此外,琥珀是一种坚硬、透明、易碎而无气味的东西,主要用于制作烟嘴、串珠和其他装饰品;龙涎香却质地柔软,表面油滑,而香气浓郁令人舒快,所以多用于生产香料,用于生产香锭、名贵的蜡烛、发粉以及润发油等。土耳其人在烹调中加入龙涎香,且作为贡物带到麦加,其目的如同人们把乳香带到罗马的圣彼得教堂。有些酒商还会在红葡萄酒中滴它几滴,以增加酒的香味。

    谁能猜得出,那些漂亮的女士们和潇洒的先生们享用的一种香料,竟是取自于一条病鲸的很不雅观的肠胃内!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我还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这次掏出的龙涎香中,还发现某些坚硬而呈圆形的骨片之类的东西,斯塔布开始以为是水手的裤子纽扣,但后来发现,它们原来是包在龙涎香中发出香气的小块乌铡骨头。

    既然这种最芬芳而不朽的龙涎香竟发现于如此腐烂发臭的中心部位,那么这种情况是不是微不足道呢?请你想一想《哥林多前书》中圣保罗关于腐朽与不腐朽那段话吧:“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同样,也请回忆一下巴拉赛尔斯关于最佳麝香的构成成分那段话吧。同时,再请记住这一奇怪的事实:在一切最臭的东西中,科隆香水在其初始生产阶段为臭中之王。

    有人说什么所有的鲸总是气味难闻。那么,这种臭名的根源何在?

    据我所知,这可以清楚地追溯到二百多年前,第一批抵达伦敦的格陵兰捕鲸船队。因为那些捕鲸人,不论是当时还是今天,都不像南海捕鲸船经常所做的那样,先在海上把鲸油熬好,而是把新鲜的鲸脂砍成一小块一小块,通过桶孔塞进大木桶内,就这样运回家;在那些冰天雪地的海洋中捕鲸期短,而且他们整天生活在随时会突袭来的猛烈的暴风雪中,这就不允许他们采取其他的办法。因此在格陵兰码头一打开船舱,卸下仿佛从墓地中挖出来似的一桶又一桶鲸脂时,就散发出一种气味,有点类似于为了兴建一所产科医院在挖地基当中,挖掘出一座古城的古坟时所发出的气味。

    这种对捕鲸船的恶意指责,还有可能是因为昔日在格陵兰海岸上有一个村子称为施麦雷堡或者斯米雷堡之故。斯米雷堡这个村名就是学者福戈·冯·斯拉克用在他那部论气味的巨著中的那个名称。这本关于这个题材的书已成为教科书。按其名的含义(smeer 意为油脂;berg 意为贮藏),建立这个村庄主要是为了提供一个地方,以便荷兰船队的鲸脂可以就地炼油而不必运回荷兰老家。整套炼油装置包括炼炉、油锅和油库;这许多套装置全部运作时,自然会散发出很难闻的气味。但是,南海抹香鲸捕鲸船的做法与这些完全不同:南海捕鲸船一次航程大概四年,在船舱中装满抹香鲸油脂之后,花在炼油工作上的时间不止五十天;而经过提炼装入木桶的鲸油,靠港卸下时好像不会散发出怪味。事实上,鲸作为一个物种,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只要处理得当,绝不是发出臭气的动物。抹香鲸的尾叶在水上前后摆动这一运动本身,就会散发出一种香气,就像一位全身带有麝香气味的女士在一间温暖的会客室里沙沙响地抖动她那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