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四九六章 东方教父

    第四九六章 东方教父

    收到莫圆的电报,陈维政暗笑不已,也小小的吃了一惊:我不会放出来一个国家社会主义分子吧!鬼知道陈独秀竟然已经变成现在这副面孔,思想更是如此的激进,居然如此推崇德国的那个变态小胡子!不过这样一来,就更有趣了,引入国家社会主义方式,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是一次有益的推动。(起qi笔bi屋wu最快更新)中国太需要发展了,太需要一举扭转数百年来的积弱,太需要挺直腰板,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既然这样,就把淮海行营往国家社会主义这条轨道上推一步吧!建立一个东方纳粹也不错,他让谭如龙通知谭如虎,派人去淮海组建一个一万人监察部队,交给陈独秀,打造成东方的盖世太保。想起盖世太保这个词,陈维政想起了标志性的马鞋马裤小翻领,特别是颇具个性的大沿帽,低低的帽檐压下眉头,露出一对犀利的眼睛。如果在淮海有这么一支队伍,估计会有有意思。再让谭如龙通知龙五,找个机会回一趟中南国,是时候把满洲的一些工业转移到山东苏北一带了。谭如龙笑着对陈维政说:龙五上次还来电报说,想回来看看,想穿自己的军装,那怕在家里穿,对着镜子臭美一回也好。

    陈维政骂了一句没出息,告诉谭如龙,去向李明瑞申报,把龙五的上校军衔换成少将,出去了几年,怎么混也应该混个将星回来。谭如龙笑道:那还不把他乐死,龙五将军,多么拉风的名字。

    回到家,李靖阳告诉他,武汉的陈松年一家来了,夫妻两人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女儿还有一个老祖母。陈维政笑道:“革命者真他妈不是爷生父母养的,陈独秀也没有什么两样,自己的老娘不顾,扔给儿子管。”

    “他在牢里坐了五年多,让他怎么管?”李靖阳说:“不过要说这个陈独秀,也是个人才,前后四个老婆,儿女有多少,自己也不知道。”

    陈独秀不知道,陈维政却是知道的,后世的野史正史历历皆是。陈独秀的原配叫高大众,比他大三岁,所谓女大三,当老娘,陈独秀对她是敬意有余,爱意不足,爱上了比高大众小10岁的妹妹高小众。之后就留着高大众在家带着三子一女度日,自己与高小众浪迹天涯,也育有一子一女。在上海跟一个叫施之英的女医生做了一年的露水夫妻,留下了一个没有名份的女儿。大革命后,陈独秀走下了神坛,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认识了第四个妻子潘兰珍。

    在南京模范监狱,照顾陈独秀成了潘兰珍的工作,这个普通的小护士,用自己的爱让一个极度消沉厌世的政治家重新燃起生命之火,可谓功劳不小。

    晚餐后,陈维政带着黄采薇和李靖阳在小花园里消食,顺便说着陈独秀的故事,当他说到陈独秀让潘兰珍来到监狱,并与潘兰珍当众做爱时,两个女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过了一会,黄采薇说,不奇怪,如果关的是你,你要这样做,我也会做的。李靖阳点点头,说:我也会,只要你好好的,让我做什么,都行。

    陈维政叫道:“喂喂,你们两个,别用这种目光看着我,我可不会去蹲监狱,要做爱,我不会回自己的大床上去做,偏偏要到监狱去做,我有病。”

    两个女人都笑了,李靖阳说:“我很想认识一下这位潘夫人,能这样做的,一定是位奇女子。”

    黄采薇说:“主要是这个男人值不值得她这样做,陈独秀,还真是一代思想家,就算是下了台,也能让人如此对待。”

    “行了,别说这个,我会吃味的!”陈维政说:“听莫圆说,陈独秀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样子丑怪,说话挺大声。至于潘夫人,她会跟着陈独秀去淮安,以后,有的是见面的机会。”

    知道是陈独秀的三公子举家来到中南国,梁漱溟梁老妖怪找了上门,让陈维政把这个陈三公子交给他,如果堪用,就是南都大学授课,如果不堪用,就来南都大学做做后勤,管管学生,理理食堂,最不济,扫扫操场总是可以的。

    陈独秀是“五·四”时期“思想界的明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手。梁漱溟晚生十四年,既不曾沐浴过欧风美雨,也不曾在中国的顶级学府里唤雨呼风,读过的最高学府仅仅是顺天中学堂。然而,少年时代的梁漱溟奋发有为,刻苦自励,悟性极高,几年的顽强探索,终于写成《究元决疑论》长篇论文,“研习佛典,归心佛法,遵从佛戒”,论述人生道路与生死苦乐,颇有大彻大悟、济世救人的释家风度。这篇文章造就了梁漱溟的学术声名,引起了学术思想界的广泛注意。

    在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陈独秀网罗人才,量才录用,使北大新旧荟萃、中西并存,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不拘一格请梁漱溟请入北大,教授印度哲学。《究元决疑论》成为梁漱溟进入北大任教的敲门砖,蔡元培、陈独秀也就成了善用人才的伯乐。到北大讲课,使梁漱溟投入到新文化运动的滚滚洪涛,为他思想观点的完善和学术功底的加深,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环境。梁漱溟虽然不太理会人情世故,但是知恩图报还是懂的。

    让梁漱溟没有想到的是,陈松年虽然没有像他的两个哥哥那么幸运,去上海、北京读书,甚至出国留学。早些年仅在大学读过书,还没有毕业就辍学了。然而松年和他的两个哥哥一样,也能吃苦,再加之家学渊源,自学了不少古典东西,也很有文学修养。梁漱溟大喜,让陈松年出任南都大学国文讲师。更让梁漱溟喜出望外的是,陈松年的妻子窦珩光出生于书香门第,安徽高师毕业,是南都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国文教授的极佳人选,亲自跑到陈松年下榻处,向陈独秀的谢氏老娘恳求,让她同意孙媳妇出来做工,没有想到谢老夫人竟然十分赞同,并主动提出,由她在家照顾一岁多的重孙女陈长玮,让松年夫妇都为梁先生效力。

    淮安的陈独秀知道儿子在中南国的待遇,颇为感触,赋诗一首,广为流传:筑墙非过计,领人乃见疑。忠言戮其身,哀哉关其思。周泽即云渥,爱憎谁能期。奈何婴逆鳞,福祸岂不知。

    来到淮安的陈独秀,一改在香港时的嚣张,而是低调了许多。在香港,在陈炯明的带领下,他走遍了香港中环,还坐船到九龙,参观了黄恒栈工贸公司和黄恒栈的工业园,总算把自己从南京模范监狱中的变态心境完全解脱了出来,走入了现代社会。陈炯明罗明初陈毅三人陪着他去了一趟百色,与瞿秋白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在瞿秋白口中,他知道世界格局与他在国内所了解的大不一样,自己已经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共同开创共产主义事业。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国家社会主义想法,得到了瞿秋白的极力认可,瞿秋白认为,淮海地区,孤悬一处,时不可待,只要有一点可能的缝隙就不可放过,如果采用国家社会主义的方式能够让这个地方迅速的强大起来,何乐而不为。但是,这个地方的精神教育和主流思想,必须掌握在共产主义主体思想中,不能走入德国现状,更不能进入魔化。橘生南国为橘,生北国则为枳,一个思想,一个道理,去到不同的地区,必将有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因此,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是我们共产主义者的素质和精神。最后瞿秋白告诉陈独秀,我们不需要夺取行政管理的权力,但是我们需要全民接受我们的先进思想和观念,这种思想和观念将深化完善已经不适应新世纪新发展的儒家学教传统文化,引导中华人民走向下一个辉煌两千年。

    带着陈炯明的告诫,带着瞿秋白的提醒,陈独秀深深的反省自己,比自己大一岁的陈炯明,比自己小了整整二十二的瞿秋白,都能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自己,也必须检讨自己,换句话说,就是让自己竦身一摇,将记忆摆脱,给自己一次重活的机会。在桂西,他参观了工厂农村商场学校,知道自己应该从过去的纯理论中走出,真正走入淮海,走进淮海,与淮海人民共同创造一个全新的淮海。至此,他知道自己必须低调,要躲在罗明初的身后,把罗明初推向前台,树立他淮海元首的形象,带领淮海人民创造东方奇迹。

    阮文灵在电报中,把陈独秀的行为不论巨细,一一向陈维政报告。陈维政告诉他,陈独秀的想法是正确的,淮海需要这样一剂猛药。淮海的格局很明确,罗明初是元首,阮文灵就是当然的总理,而陈独秀扮演的则是教父的角色。看到教父二字,阮文灵笑了,看来,一切都在自己老大的掌握之中,只有他,才能正确定位陈独秀。

    把陈维政的电报送给罗明初,罗明初也不由笑了,陈毅被罗明初调到淮海行营管理基础工业,鲁东专区的主任由刘英接任。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淮海的腾飞就是一句空话,跟着罗明初走了这一圈,陈毅明白了下一步的打算,也认可了瞿秋白的观点,一个主义,必须从灵魂深处去影响人民,而不是从表面上去控制人民,孔丘孟轲并没有建立强大的政权,却将他们的思想和理念影响了中国数千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主义能够与儒家学说抗衡,这才是思想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