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四三六章 战局重开

    第四三六章 战局重开

    初三开始,闲不住的甘世林开始向盐城的26师团12联队动手。(起qi笔bi屋wu最快更新)

    12联队联队长栗栖猛夫大佐看到了11联队的遭遇,也相应作了一些准备,把部队进行了收缩,,一些小的集镇不再修建那种"ji ba"大的小炮楼,而是把三个大队分别驻扎在射阳盐城和东台。也不再化整为零出去找吃的,所有的给养从上海司令部供给,用海轮运到新洋港河口,再用小船沿新洋港河运到一个叫黄尖的地方,从这里分送盐城射阳和东台,以免被中国军队各个击破,逐一收拾。

    被动的防守永远是挨打的开始,他不出去,并不意味着甘世林就不会找他的麻烦,过年前的一天,闲得无聊的罗狗子带着他的警卫小队,把新洋港的运输小船全部打劫了一番,里面的日本军供品很是让罗狗子高兴了一回,大米、面粉、棉被、军装、除了没有枪支弹药,其它的应有尽有,日本人也知道第二天就是中国的大年三十,想给盐城的士兵改善伙食。

    罗狗子之所以捞得一票,完全是瞎猫遇见了死老鼠,他听说新洋港一带,有一种红顶雁鹅,体型肥大,味道鲜美,一只足有十多斤重,当地人好吃雁肉,认为无论红烧黄焖还是爆炒,都是极好的佳肴。

    驻扎在涟水的特战一大队,距离新洋港的距离不是很远,只是道路十分差,普通车辆难以通行。罗狗子带着士兵,开着几辆履带式轻型运兵车,在里下河地区横行,日本人不敢出城池一步,广大的土地就成了中国军队的势力范围。车子很快就来到了新洋港,在小河边,看到了河汊里的大鸟。

    “呵呵,这些大鸟,样子倒是怪好看的,该不会是传说中的仙鹤吧!”罗狗子说。河汊里,栖息着不少大鹅般的长腿长脖子鸟,大多通体白色,黑色喉颈,鲜红色头顶在风中,显得特别精神。

    警卫队长赵小松是皖东人,见过这种大鸟,说:“长官明见,古人说的仙鹤,就是这个东西。”

    也许是发现了罗狗子等人,大鸟想予以警告,便齐声大叫起来,果然声音嘹亮,远达数里。罗狗子笑着说:“过去听过黔之驴的故事,看来这个苏之鸟也差不多,这般大叫,岂不是故意暴露自己的行踪。”

    赵小松很会捧脚,拍道:“长官果然有诸葛之智,这种畜牲行径,自不能逃出长官的法眼。”

    “放你娘的屁,莫非老子就连畜牲都不如么?”罗狗子笑道。

    赵小松皱着眉笑着着:“我娘已经死了多年,屁味已经忘记了!”

    罗狗子大笑,声音与面前的大鸟相比,单薄了许多。

    从车子上拿出弓箭,罗狗子向着大鸟走去,还没有走到河边,就听警卫队有人喊:“鬼子!”

    打鸟打出鬼子,这也太好运了!罗狗子挪到河边一看,原来是河上行驶的船上有鬼子,船不大,船尾一个船工使劲的摇着船,船头上一个鬼子盘腿坐着,搂着枪,缩成一团,江上的风很大,吹起鬼子帽子上的两块屁帘,鬼子的脸冻得红里发紫。

    “一条、两条、三条……”赵小松数着:“长官,总共是九条小船,前面八条是运货的,最后一条是押船的,有十来个鬼子。打不打?”

    “肯定打,小松子,你带八个人,到前面埋伏,一人对付一条船上的鬼子,分好工,要求一枪毙命,谁打不死,罚谁。我这边一打响,你才动手。”罗狗子说:“我带人去收拾第九条押运船。”

    这种埋伏与打死靶子没有什么两样,一通枪过后,第九条船被打成了蜂窝,连同上面摇船的船夫,全部打死。就在罗狗子枪响之时,赵小松的八声枪响也同时发出,五十米不到的距离,枪枪暴头。

    船夫吓得不轻,扔开橹就在船上跪了下来,双手抱头,趴在船上,不敢抬头。

    赵小松喊了一声:“把船划过来。”

    没有一个船夫理他,只管在船上打抖,赵小松大声对罗狗子喊道:“长官,这些船夫听不懂中国话,是日本鬼子,是不是全部开枪打死?”

    不等罗狗子回话,一众船夫连忙叫了起来:“长官饶命,我们是中国人,不是鬼子。”

    “那叫你们把船划过来怎么就听不明白呢?”赵小松说道。

    罗狗子笑了,这个赵小松,鬼心眼最多,不小心就会着他的道。船夫这回知道怎么做了,三下两下把船靠了岸,停得整整齐齐。

    把八个船夫带上岸,交给罗狗子,罗狗子跟他们说了几句,发现对方根本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只好把赵小松叫了过来,经过勾通,罗狗子知道,这九条船就是帮日本转运给养的船,船上装着的是新棉衣,难怪船看着装了不少,实际吃水不深。船夫告诉罗狗子,从这里过去五公里,有个地方叫黄尖,东西就是集中到那里,这一次大船拉的东西不少,自己几条船来来回回拉了十多趟才运完。

    罗狗子乐了,让战士们把船上的东西全部装上履带车,送回涟水,同时发报给第一教导旅,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到射阳黄尖来搬东西。走阜宁的大道,只要不进射阳镇和盐城县,就不会跟日本人打照面。第一旅旅长韦龙光回电,打照面也不要紧,第一旅的枪也不是吃素的,让罗狗子小心起见,最好等第一旅来了才动手,别鸡蛋硬碰石头。

    赵小松带着几个人去了一趟黄尖,回来告诉罗狗子,不打是不行的,那里只有不到二十个日本人,其它都是当地的民夫,等着卸船。

    罗狗子告诉赵小松,他带十来个人,装成押运的日本人,后面的船全部装上河边的干草,用苫布盖上,远远的看去与之前的运输船差不多,自己带着其它人去到黄尖仓库埋伏,船队一到,所有人的注意力一定会集中到船队上来,这个时候就是自己动手的时候,自己三十多人,不可能干不死二十来个日本兵。

    冬天,天黑得早,还不到四点,就已经暗了下来,沿着新洋港河,一支船队正慢慢向黄尖简易码头靠近。

    仓库里的日本兵,除了留下正在弄吃的三个伙头军和两个仓库守卫,其它人都去了码头,他们赤手空拳带着四五十个民工,争取早点卸完船,早点收工。

    两条弩箭收拾了两个哨兵,罗狗子进到里面,不觉大笑,几只大鸟正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下锅。三个伙头军手忙脚乱,灶台里的火烧得通红。罗狗子告诉战士们,不要在这里杀人,杀得一地血,看着不开胃。战士们知道了长官的想法,两人服侍一个,卡脖子捂嘴,肚子上面来一重拳,然后一个抬头一个抬脚,抬出院子再放血。

    留下自己的伙头军在这里继续日本伙头军未竟的事业,自己带着其它人开始搜索仓库里还有什么人,小心无大错,别漏网一个就麻烦。

    在船队靠向码头的一刻,在码头上方出现了一队手执步枪的军人,枪声开始响起,凡是身着日本军装的人开始暴头,死了七八个人后,民工发现了不对,把混在民工群里的日本人推了出来,迎接他们的就是准确的子弹。二十声枪响过后,日本人装束的已经全部死在地上,头上一个小洞,身子下面满是鲜血。

    船队的民工走了下来,他们开始辨认活着的人和死了的人,检查了一遍后,告诉赵小松,日本人都死了,没有漏网,中国人也死了两个,这两个平时特别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日本人的样子,穿日本人的衣服,学日本人的举止,还在鼻子底下留了一撮仁丹胡子,有时候擤鼻涕不小心拔着毛,痛得叫娘。没想到,就是因为爱学日本人穿着打扮送了自己的小命。

    民工都是附近的农民,罗狗子告诉他们,可能不能马上放他们回去,不是不相信他们,是担心走漏了风声,日本人会报复他们,让他们就在仓库呆几天,过完年,收拾完盐城的日本人,就让他们回去。

    船夫里有一个见过一点世面,用本地话对民工说:军爷们是看着大家都是中国人,才给大家一条生路,国军大部队已经开过来,只要把东西拉走,就会让我们回去,回去后大家不要说是来搬日本人卸货,这些日本人都死了,他们要出气,肯定首先就是会杀死这次帮他们做工的人。民工们都点头说是。

    好在仓库里吃的穿的盖的都很齐全,多几十个民工吃住也没有问题,农民工的找吃水平远在罗狗子等人之上,在新洋港河里找了一个平时聚集鱼多的地方,扔了一颗手雷,捞了差不多两百斤鱼,够吃够喝还有大量的鱼用酒和盐一腌,熏了起来,民工告诉罗狗子,明天中午,鱼就能熏到半干,到时带回去,也算是来新洋港走一趟留点念想。

    第二天一早,韦龙光的部队到了对岸,民工们把物资一船一船送到对岸,罗狗子给每人两块大洋算是工钱,让民工们喜出望外。

    车队回到阜宁,已经是大年三十的下午五点,甘世林专门来到这里,为罗狗子庆功,告诉罗狗子,这些物资,将全部送到连云市,第三军团庞炳勋部在那里,穷困潦倒饥不果腹,至于棉衣,军团长庞炳勋都露着棉花。人平均没有一把枪,枪平均没有十颗子弹,张治中已经来人联系,买下这批东西,给的价钱很不怎么样,也就是意思意思,罗狗子觉得怎么样,出不出手。罗狗子笑着说:“甘哥你做主,这些东西弄回来就是大家的,不过做了事的兄弟们,多少给两个,也算是辛苦费。”

    甘世林笑着说,那是当然!只是这次弄回来那几十只大鸟必须交公,大年初二集团军开年,团以上的军官都要到场,这个雁肉就算是教导师出的特色菜。罗狗子大笑,说:你尽量拿,我已经让当地的农民给我打上一两百只,腊好,到时拿去中南国给总统老大尝尝鲜。

    甘世林大叫:多弄点,这个可以有,必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