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四三五章 虎年大吉

    第四三五章 虎年大吉

    年关年关,过年,就是过关。*  *几家欢乐几家愁。

    中南国的大年三十平安无事,初一初二忙着拜年,直到初五,中南国的报纸恢复发行,才在醒目的位置出现了一篇文章:《中南国向黑恶势力说不》,内容是西马来苏丹阿不肚拉,派出人员到中南国从事恐怖活动,被中南国警方侦破,并在南都大学打掉了一个黑社会执刀恐怖集团。中南国外交部就此事向西马来提出严重抗议,要求西马来苏丹阿不肚拉在三天之内向中南国人民一个交代,否则,二十四小时后,兵戎相见,过完初七人日就动手。

    真正的肇事者地宝同志也带着妻子周璇,每日里吃完东家吃西家,最后在人日,大家一致要求在地宝家吃一顿,一大早,两口子就带着家里的服务员随从一大堆人去市场买菜。

    “老公,我们俩可能要破产!”周璇说。

    “为什么?”地宝不解的问。

    “一大栋房子,一大堆的佣人,一大堆的随从,一大笔的开支,我们俩哪里有钱来应付。”周璇说。

    地宝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对周璇说:“这个不用担心,我是穷当兵的,你可是大富婆。”

    “我怎么是大富婆?谁给钱给我?你不要看着我去南洋募捐,那分分钱我都是上交了的,这种钱不能贪污,贪污这种钱生孩子都没"pi yan"。”周璇急了。

    “不是这些。”地宝说:“莫圆哥告诉我,你的明星电影公司,光去年下半年卖记录片和电影片,收入就已经高达一亿多大洋,你知道哪部片最得钱吗?就是你去募捐的纪录片,南洋华侨只要捐了钱的,在纪录上露脸的,都不惜花高价买一份菲林,收入能赶上捐款总额的十分之一。文化的利润十分惊人,明星公司去年算是挣了个盆满钵满,作为董事长,占有明星公司51%股份的大股东,大家还都等着你作主分钱呢!”

    周璇圆瞪着一双妙目,呆了!自己已经把这个董事长忘记得一干二净,什么时候,自己居然有了这么多的钱,周璇乐了。在南都,每天跟着几位嫂子花钱,那还真是如流水,且不说大嫂这个黄恒栈的董事长总老板,花起钱来根本没有数。就是覃时良的夫人陈洁瑶、中南国黄恒栈公司的总经理,赵元喜的小老婆张小思、黄恒栈董事长助理,也是花钱如流水。就是谭晶晶、朱文燕这些国家在职公务员,也有自己的产业,或者在其它企业有自己的股份,收入比工资高得太多。自己在南都小半年,省吃俭用,嫂子们每次跟她出去,都以她是学生为名,买东西给她,所有费用从来不用她出,她反正募捐惯了,来者不拒,厚颜受之。突然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座大金山,周璇才知道,哥哥们早就已经给她安排了经济来源,不用自己为经济问题担忧。想想也应该,自己的丈夫是什么人?背靠着中南国和黄恒栈,起点之高,完全不是自己所能想象的。至于地宝的身份,大哥一再告诫不要对外把黄中恒和黄凤鸣二者合一,也不要大张旗鼓宣扬,至于小道消息,不用刻意去掩饰,一切顺其自然。三层小楼也有了一个新的解释,那是因为陈维政聘请周璇担任中南国广播电影部部长所应该得到的公房,至于地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那是明星电影公司提供的。

    有钱了就不用再考虑钱,还是卖弄手艺,做几道江南传统菜谢谢哥哥嫂子们是正经。

    黎可为在徐州前线的年过得也不错,淮安的父老挑着猪鸡,赶着牛羊来到第五集团军劳军,要求派出一旅偏师,驻扎淮安,维护一方平安,淮安一地会负责这支队伍的口粮和给养。黎可为也不客气,把在沿途收集散兵成立的第五集团军暂编第一师全体开往淮安,这支部队在军政部没有注册,给养要第五集团军自己筹集,能够省得一分是一分。

    李应钟暂一师的师长完全是虚职,真正是实职副师长是他的表哥,俞作柏俞作豫的侄子俞汉林,俞汉林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也是在俞汉林的引导下,李应钟才走进美国西点军校的校门,美国人之所以给一个没有本土将军推荐而且不满十八岁的人入读西点,完全是看在李明瑞的面子上,想以此拉拢与中南国的关系。作为美籍华人的俞汉林毕业后,在美国参加了美国国防军,李应钟被召回来时,俞汉林已经是美军陆军上尉。俞作柏和李明瑞以中南国人民军司令部的名义与美国国防部协调,要求他回来,给李应钟做个帮手,美国人欣然同意,并且主动保留俞汉林的军籍。俞汉林看到日寇犯我国境,国内战火四起,怀着一腔报国之心,回到祖国,参加抗战,成为第一个美籍华人中国将军。

    俞汉林直接来到宿迁接手少将副师长位置,军政部叙诠厅厅长亲自把委任状送到宿迁,并传达了蒋介石的问候,代赠中正剑,称俞汉林为世界华裔抗日第一人,认为这是全世界华人共同抗日的开始。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想讨美国人的欢心,黄中恒号称爪哇华侨,就没有得到俞汉林这种待遇。

    接到命令俞汉林立即开拔,在过年的当天下午五点来到了淮安,淮安万人空巷,百姓箪食壶浆,早已准备停当,一家安排一到两个士兵,有条件的聚在一起,共度佳节。一次数万人的大过年集会,军民一心,众志成城,成为一次凝结民心共同抗日的最佳时机。

    杨遇春在武汉的年过得比较清淡,主要还是物资不足的关系,凭着孔二小姐的关系,也只是弄了一些猪牛肉而已,很多家庭过年也没有一点荤腥很正常。好在长江鱼多,市场上鱼虾供应比较充足,也算是有了一些带眼睛的菜。

    蒋介石以身作责,厉行节约,更把个热热闹闹的新年过得悽悽惶惶。初一杨遇春和孔二去到公寓给蒋介石和宋美龄拜年,也只有一些瓜子花生招待,糖果没有一样。孔二说这是装样,给大家看的,干妈这里不可能没有水果,毛邦初用战斗机拉,也会帮干妈从岭南拉过来。拉着杨遇春走进内室,果然,不只有水果,还有广西黄恒栈的水果糖。

    蒋介石新年一切从简,不留任何人吃饭,孔二只好带着杨遇春回了孔祥熙家,孔祥熙家是不受战争影响的家庭之一,各种物资一如既往的丰富,一见到孔二,孔大小姐孔令仪笑了,说:“令俊回来改善伙食了。”

    担任中央信托局常务理事的二十二岁的准局长孔令侃也不无调笑的对杨遇春说:“杨中将何时返前线,我这里备有好酒,多喝两杯,上到战场可就喝不到,只能生喝人血。”

    孔二一听不爽了,说:“大哥此言差矣,所谓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阔饮匈奴血,喝血正是军人之风范。不象某些人,看到血就打抖,一天到晚跟人比枪法,就是不敢射杀一只麻雀。”

    “呵呵,不错嘛!会读岳武穆的满江红了,有长进,有长进。”孔祥熙笑着走了出来。这位,圆圆的肚子,圆圆的脑袋,一副圆溜溜的大眼镜,感觉就是一个大圆里面套着一个一个的小圆。孔祥熙对杨遇春这个女婿是极满意的,因为在他的调教下,自己这个天不管地不收的二女儿竟然越来越女人,现在居然开始收拾房子做菜侍侯老公,都是因为有了杨遇春。

    不理孔家三个年轻人如何斗嘴,孔祥熙拉着杨遇春的手,进到书房,沏上一壶极好的碧螺春,向杨遇春打听战事进展。杨遇春认为徐州也挡不住日本人进军的步伐,因为日本人的军力在华北华东这个区域里还不能得到稀释,只能给他们更广阔的地域,把日本军事力量稀释后才能逐步消灭日军。孔祥熙哀叹,看来武汉也不是最后的后方,下一步,退向哪里?杨遇春说可以是陕鄂川边的汉中一带,也可以是湘桂黔交界的夜郎一带。孔祥熙摇摇头,说,汉中还可以,夜郎老蒋断不会去,去了夜郎再走出来就是百年身了,老蒋会倾尽全力在武汉跟日本拼个你死我活,成在武汉,败也在武汉了。杨遇春说,武汉大会战,势在必行,如果能够集中闽粤桂、川滇黔、甘陇宁的力量,取得中南国的支持,战胜日本人还是有可能的。孔祥熙笑着说:柳青天真了,中南国表面上看与中国和平相处,无伤无害,实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取代中华民国,只有中华民国灭亡了他们才会出手,只要中华民国在一天,他们就会袖手旁观一天,让他们出手相救,呵呵,我从来没有这种想法。

    杨遇春沉没了,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自己一直认为,真要到了国家存亡之际,中南国陈维政一定会出手,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想过,中南国出手的条件,就是取而代之。日本人,真成了中国政局搏奕的棋子,这颗棋子就看谁用得合适了。日本人也许还没有发觉,在真正的高手眼里,他们就是一颗棋子而已,中国的大好河山,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杨遇春暗叹,姜还是老的辣,在孔祥熙这些老江湖眼里,原来这个无形的搏奕战局竟是这样构成的。这种事,张治中无法告诉自己,蒋介石不会告诉自己,只有孔祥熙,自己的准岳父,不会瞒着自己。想到这里,杨遇春不由自主的生出一份激动,孔祥熙是个合格的岳父,当得上自己的父辈。

    年过得最差的要数成都的邓小平。在过年的前一天,他的后续人员终于来到了成都。一来到成都,这些人拿着陕北中央的介绍信找到成都四川省党部,让四川省党部安排吃住行,告诉成都党部工作人员,不必要太铺张,每人准备两套换洗的衣物以及毛巾等生活用品,不需要安排太过豪华的宾馆,出入方便住得温暖就行,不需要鸡鸭鱼肉,一日三餐四菜一汤就行。

    等了半天,没有人接待他们,领头一个叫肖卓夫的工作人员大怒,对成都党办的值班人员破口大骂起来,认为他们目无中央,目无领导,无法无天。值班人员感觉到他们的气势,却对他们的语言难以理解,于是打电话把成都警察局的值班人员叫了来,告诉警局值班人员,来了一伙不知道是什么人,开口就要吃要穿要住。警察说这个好办,拘留所里这些都有,统统带走。

    消息用电报发到广安,邓小平大惊,连忙开着黄中阳借给他的专车,一辆广西产的军用柴油吉普,用最快的速度连夜赶回成都,四百公里开了足足二十个小时,到达成都已经是第二天中午,陕北来人在拘留所里已经冻了二十多个小时也饿了二十多个小时。邓小平从拘留所里捞出一票人,带到自己之前租下的院子里,告诉这些人死不倒威、鸭死不嘴软,口口声声要对四川省党部进行严查整肃的中央领导们,四川省党部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接待陕北来的人员。在这里,不会有白色恐怖,也不会有红色政权,更不会有供给制,一切要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过完年,大家都要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只有养活了自己,才能去调查,去研究,去学习,去批判。

    在这个院子里,一伙人,围着热辣辣火麻麻的成都火锅,就着邓小平从老家带来的各种物资,送走了牛年,迎来了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