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二一五章 邕江落日

    第二一五章 邕江落日

    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吴逸志春风得意马蹄疾,出任贵阳二十五军总参谋长。( 起笔屋)而同是参谋长的广西第四集团军总参谋长叶琪却因马失前蹄丧了命。

    1935年7月8日上午8时,叶琪从家骑马前往第4集团军总部办公。经桃源路走入南门口时,军马突然受惊急驰,一时控制不住,马失蹄狂奔,在离总部约100米处把叶琪摔倒在坚硬的马路上。叶琪当即神志昏迷,不能言语,不到半小时,血从鼻中溢出,呼吸停止。医生判断为:“因震碎后脑膜,无法抢救”,不治身亡,时年39岁。李宗仁当即明令:收回战马,一率配车。南宁市狭窄的街道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堵车高峰。

    滇黔粤闽派出自己的参谋长前来吊唁,在邕城,又成了一次参谋长的大聚会。

    蒋介石派也派出侍从室主任晏道刚为代表前来吊唁,送挽联曰:

    北伐中原 当年智勇无雄屡以神奇成伟绩

    西临蜀会 冀此艰定共济那堪驰骤失元良

    在吊唁现场,缪培南、孙渡、黄强和新上任的吴逸志本以为中南国会派来的代表会是郑进阶,没有想到来的是陆军参谋长石廷方。

    沿着广西政府门前的府前路往河边走,走过经过一溜的扁桃树后就来到了河边,河边有几颗巨大的榕树,榕树下成为了夏日休闲的好去处。夕阳西下,把金黄的日光洒在邕江里,波光粼粼。有头脑的生意人,在榕树下放了一些条凳和简易方桌,早上推个小车过来,一杯茶,一个叉烧包,就是最原始的早茶,小戏台上,业务爱好者们依依呀呀唱着粤曲。中午太阳大了,榕树巨大的树冠把太阳折蔽得严严实实,河风吹来,反而多了一份凉意,不少老人会带着自家的藤椅来到树下纳凉,午睡,经常可以看到老人们睡得如同孩童般口水长流。黄昏时,这里变成了小食的世界,炒田螺、老友面,云吞肉丸,热气腾腾,香味随江风远飘。

    今天黄昏的榕树下,临江处隔出了一个小角,与宽大的榕树下天然广场相比,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位置,也不会妨碍夜市做生意。小角里放了一张小桌,桌边随意摆放了几张藤椅,白崇禧请五位参谋长来到这里坐下,欣赏邕江落日胜景,也等一会小吃摊摆好后,请大家品尝一二。

    坐在榕树荫里,远眺落日,近看江水,邕江滔滔而东,令人遐想连篇。

    白崇禧就接任叶琪一职的人选,想听听各位的意见。缪培南和孙渡都认为非廖磊不可,黄强则认为李品仙比较适合,吴逸志本来是不想多说,无奈白崇禧一再请教,也只好附合黄强的观点,李品仙。随口问问石廷方,并没有想到会石廷方会有什么出彩的回答。没想到,石廷方竟给了白崇禧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廷方是一员战将,在桂西不管是过去打我们,还是之后打李明,还是之后打法国人,都显示出强大的运筹能力。又是我桂军宜山民团教导队的总教官出身,对第四集团军有很深的了解,我很想听听廷方对这件事的看法。”白崇禧客气的说。

    “健公难为我了,我没有上过正规的军校,在中南国打仗尽打的是野路子,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对参谋长一职,我到是有不同的看法。”石廷方说:“各位都知道,我们中南国主席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但是他很懒,只要有人帮他打仗,他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听到石廷方这么说,大家都笑了,陈维政之懒,大家都清楚,为了他的懒,中南国搞汽车搞飞机,还要搞高速铁路。

    “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打仗很重视准备工作,从来不打无准备之战。”石廷方接着说:“他只打必胜之仗,如果不能打胜,他就不打,或者想办法用其它的方式打。这个准备过程和演试过程他自己照例也是不做的,需要参谋部门拿出大量的可行性方案。所以我们中南国的军事组织,在团一级就必须建立强大的参谋队伍。如果一方主官,必须配备一套完整的参谋人马,由参谋长带领,为主官的决策提供大量详实的材料和配套的资料,以及在作战时进行与下级单位的勾通。”

    白崇禧点点头,说:“正权的确重视参谋部门,每个部门都会有一个很强的参谋长,郑大师爷、廷方、黎鸿峰、刘本初,都是。过段时间,武元甲从伍利奇皇家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肯定会成为中南国炮兵部队的高参。我们也应该加强才是。廷方你认为最适合的第四集团军参谋长的应该是哪一位?”

    石廷方回答说:“我认为,廖磊将军和李品仙将军都是主官而不是参谋长的适合人选。在四集团军里,最适合的参谋长应该在这两个人之中选择,一个是徐启明,一个是刘斐。”

    白崇禧眼前一亮,他知道参谋长有重要,却没有把主官和参谋如此明确的区分,所谓打而优则上,没有想到过,参谋部门的作用和参谋人员的选择会有如此多的要求,徐启明、刘斐,的确是最适当的人选。

    徐启明,广西鹿寨人,保定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学生。算起来,还是白崇禧的师兄,军校毕业后,投奔岑春煊的两广都司令部,广西成立模范营时,徐启明在第1连当了少尉连附,与保定三期毕业的黄绍竑、白崇禧、夏威等人成了同僚。后就被调到广西边防军,后因边防军瓦解而赋闲。这样一耽搁,徐启明在军界的地位反而不及保定三期毕业的学弟。因此他接下来只得以少将参军的名义经历了中原大战。

    徐启明并没有懊恼,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充实自己,1933年10月申请去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二期深造。学制三年,目前仍在学习中。

    刘斐是白崇禧的好友,湖南人,从白崇禧的文书做起,当任白崇禧连的排长,连长,跟着白崇禧水涨船高。27年,前往日本留学,30年,从陆军步兵专门学校毕业,因成绩优异,免试擢送陆军大学继续学习四年,1934年11月毕业回到南宁。刘斐的能力当任第四集团军参谋长一点也不差,苦于资历不够,现在只能当一个高级参谋。听了石廷方的话,白崇禧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任命徐启明为参谋长,由于尚在陆军大学读书,由刘斐以副参谋长名义代行参谋长职务。

    “按石参谋长的说法, 是一主将易得,一参将难求。这话我爱听,我们在坐者,可都是挂着参字号的。”黄强笑着说。

    “蜀汉猛将如云,智不过一诸葛匹夫,曹魏战汉更多,却不敌司马仲达。唐有李绩,明有刘基。凡得一智者,可事半功倍。”缪培南很同意这个意见:“广西偏处一偶,民非强民,地非沃土,但因有健公在,如今能与南京抗衡。冯焕章广有西北,刘汉李唐龙兴之地,为何屡尝败迹,无智者能策谋,无达者以先知,以至于衰败!”

    白崇禧摇摇头,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我知道最合适的是谁了,就是廷方,我去求正权主席,让他割爱,放廷方回来,出任第四集团军参谋长。”

    “健生兄这可想错了!”吴逸志笑着说:“石参谋长如今是中南国陆军部的总参谋长,以此高位,怎么还能屈就区区一个第四集团军总参位置。”

    “是啊是啊!”白崇禧点头称是,过了一会,又接着说:“我就奇怪了!这个陈正权怎么就这么能够知人善任,上次以行省长回来说薛伯陵要大家给他推荐一个参谋长,正权二话不说三个字:吴逸志。如今派来一个陆军部的总参谋长,五年前在我们第四集团军,还是一个小小营级。偏偏表现出现的水平,比我们一个参谋总长还要强得多。”

    听到白崇禧这一说,吴逸志张着大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不认识陈正权,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梦到过这个人,对方居然对自己这般了解。石廷方笑着说:“健公过奖了,这五年,桂西政府也罢,中南国也罢,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这里面,经历的事多,历练的机会也自然就多,人成熟起来也会快一些。再一个,有正权主席在,有学习的榜样,也是能够进步的一个原因。”

    大都都点点头,表示赞成。在心目中,这个之前不起眼的石廷方,已经完全认可了他的地位,这是一位与他们能够平起平座的角色。

    “我想,这回维政主席派出廷方来,应该不只是吊唁这么简单,应该还有别的事吧!”孙渡问。

    “就你眼尖。”石廷方跟孙渡比较熟悉,说起话来也比较随便:“两个事,一个是贵州的,一个是老蒋那边的。”

    “贵州的?”吴逸志来了精神:“先说这个。”

    石廷方不慌不忙,让随从拿了一个提袋过来,沉甸甸的,有点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