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二一六章 二六兵团

    第二一六章 二六兵团

    石廷方在提袋里,拿出刘本初在澎湖缴获的日式大正掷弹筒和炮弹以及日式手雷和发射盂,开始向大家介绍这个东西的使用和功能。(起qi笔bi屋wu最快更新)

    一个不起眼的玩意,在石廷方的解说下,渐渐露出了其狰狞的本色。这就是炮,一种极度简单的炮,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炮,对于中国这个刚刚进入火器时代的国度,这个东西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概念。炮,并非一定要大,而是要合用,中国东方水网纵横,西部山高路险,交通并不发达,大型炮难有用武之地。反观这个东西,得不过五六斤,长不过一尺半,背在身上,比宗仁式还轻松。

    “好东西!”孙渡说:“一个班配一把,专人负责,带八个弹头,班里其它战士每人再多带一个弹头,就有十多个,一个连就有一百多颗炮弹,如果攻打敌方阵地,集中三到四个连,在五百米外,四面八方同时开炮,各位,可以想象会是什么结果,杀器啊!”

    大家一起点头。“这是中南国生产的吗?”缪培南以为石廷方是来推销产品。

    “不是!”石廷方说:“我的任务是把这个东西交给贵州吴参谋长,让贵州兵工厂生产这个东西,成为贵州厂的拳头产品,与广西厂的宗仁式骑步枪一样,形成自己的品牌,我们郑大师爷想了一个名字,我觉得不错:伯陵式手炮”。

    吴逸志看着石廷方,满眼都是小星星,他知道,把这个项目带回去,他的功劳就大了。孙渡笑着对吴逸志说:“老吴,第一批产品我订了,五千个筒,五十万个弹头。”其它几们也纷纷向吴逸志表达了订货意向。

    吴逸志东得嘴都合不拢,比当年在德国中央广场打着飞机娶老婆还兴奋。

    石廷方说,从理论上看,只要把管子加长十公分,再加上膛线,准确度和射击距离将会大大改善,具体情况,要军工方进行测试才能确定。

    白崇禧一听“伯陵式手炮”这个名字,知道正好摸到了薛伯陵的痒处,贵州方一定会毫不拒绝全力生产。这个东西生产起来非常之简单,但是效果很明显,或者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这个东西将会成为主角中的主角。“伯陵式手炮”这个名字一定会随着战争的开展而传遍全国。

    从“伯陵式手炮”聊到“政权式飞机”,从“宗仁式骑步枪”聊到“健生大药房”、“旭初牙膏”。这伙人来劲了,缪培南说一回去就去弄钱,回老家开一所中学,叫培南中学。石廷方笑了,说培南中学不如做培南铅笔,本小品牌大,代代永相传。

    让卫兵把掷弹筒拿下去,端了一大盘宾阳凉拌酸粉上来,每人面前放了一小碗田螺,卫兵很会过日子,吃完田螺就着吃田螺的碗吃酸粉,一举两得。跟着田螺上来的,是一块大大的生姜,生姜上,插了七八条掰直了的别针。除了孙渡,大家都知道,这个别针是用来挑螺肉的。

    玩笑开过,大家问石廷方的第二个目的,石廷方告诉大家,第二个目的就是想跟中央来的晏道刚谈谈,想知道中央红军情况怎么样,自己虽然是桂军出身,但是还在红八军里呆了不短的日子,现在还是中南国共产党员。对他们的情况,总是有点挂牵。

    红军离开了南方,对于在座几位就成为了过去式,看到面前的石廷方,他们才知道,面前这位,与红军一样,也是共产党员。其实共产党员跟自己完全一样,并无什么不同,有七情六欲,有奇谈怪论,还人情味实足。信仰是个人的,国家是人民的,民族是共有的,血脉是相通的。

    吴逸志吃炒螺最快,他自嘲是在广州这几年闲来无事,练成的技艺,三下两下,碗里的田螺能变成了桌子上的螺壳,喝完碗里的汤,说:“我这里也有一件事要请各位参谋参谋。前两天,老蒋的高参杨永泰来到贵阳,要与贵州绶靖公署共同夹击湘黔川鄂红军,我想向各位讨个主意,应该又不与红军冲突又不得罪老蒋?”

    “那是二、六兵团。”石廷方说:“这支队伍二兵团在该区域游击多年,六兵团是肖克带领,从江西过去的。有消息说,在四月份,已经组成了第二方面军,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当任主要领导。这支部队,依靠对当地地利的掌握,一直在湘黔之间游击,实力不可小看。”

    “我们跟肖克接触过,他离开江西进入湘西南时经过广西北部,我们当时还以为这支部队会穿过广西,逆行当年红七军出境之路,与桂西汇合。所以我们当时的对策是撵,只要撵出广西境内,就算成功。”白崇禧说:“桂西的队伍这几年来与我们和平相处,因为内乱还把河池和盘阳移交给我们,大家处理得很愉快。但是如果来一支陌生的队伍,与江西红军相呼应,势必会打破目前的平衡,因此肯定不能放进来。那一次,造成的冲突不大,很快,肖克部就从金紫山一带进入湖南。”

    “贵州目前的态势,与之前的王家烈截然不同,薛伯陵一言九鼎,有梁华盛唐云山郭思演等大将,又有逸志进行运筹,贺龙肖克部应该不敢象过去那样,出入贵州如入无人之境,想去就去,想走就走。”孙渡说:“如果贵州方不去招惹他们,他们避之唯恐不及。”

    “老一套,向福建学习,坚守边界,不主动出击,也不允许对方进入贵州。”黄强想的比较简单。

    “这就是老蒋的目的。”缪培南说:“老蒋根本就没有想过让贵州方出兵主动进攻,只要你们能够做到不允许对方进入贵州,就已经达到他们的目的。”

    “对!”白崇禧也反映了过来,何键东压,黔军西顶,加上中央军从北往南扫,再把贺肖部挤进广西。白崇禧叹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大家都明白了,老蒋此举,又在打广西的主意。

    孙渡说:“广东一年七百万,贵州一年三百万,福建一年五百万,广西比他们还要独立,居然没有一点表示,难怪老蒋受不了,这次的目的不是打垮广西,是要你们主动承当一些进贡,仅此而已。”

    “怎么办?”白崇禧问。

    “凉拌!”回答他的是石廷方,石廷方正在夹盘子里的凉拌酸粉。

    大家一听这个回答,都笑了,只有白崇禧没有笑,眉头一展:“对!就是凉拌!”

    大家对石廷方的凉拌觉得好笑,但是对白崇禧的凉拌就不敢等闲待之,白崇禧笑着对石廷方说:“廷方,还是你先说说你的凉拌,是红油还是糖醋。”

    “呵呵呵呵!”石廷方笑了:“借路给许卓,老蒋敢赶,就让二六军团全部进入桂西。我们主席说,贺胡子是一员猛将,肖克更是一员大将,让他们在桂西呆上一段时间,吃饱了,养壮了,等到中日正面开战,就是一支雄兵。二六兵团不到两万人,养得起。”

    “不妥不妥!”缪培南说:“我们现在,广西有一个国中国桂西,广东有一个国中国海南,云南有一个国中国滇南,我敢肯定在不远的将来,福建也会有国中国,对这个状况,老蒋很不满意,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如果再把贺肖部收入桂西,老蒋岂不是一跳三丈高,非举全国之力杀进广西不可。”

    “缪高参说得有理!”孙渡说:“我已经听维政主席说过很多次,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但是在战前,我们还是应该尽最大的可能保持安定,努力夯实基础,不至于在日本人的铁蹄下,毫无抵抗之力。如果把贺肖部接进广西,中央军势必随之而入,到时,蒋桂大战,势不能免,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伤财劳民。”

    白崇禧微笑着点点头,他并不认为孙渡此言有多么大的道理,但是他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广西着想,难能可贵。但是,他的回答却让孙渡大为意外,白崇禧说:“我想打这一战!”

    “但是不能太大。”石廷方接过话头。

    “对,不能太大,太大伤筋动骨,也不能太小,太小达不到敲山震虎的目的。”白崇禧说。

    “如果二六军团从三江进入广西,可以让他们沿着当年红七军出去的路走回来。”石廷方说。

    “不需要,只要进三江,坐船到柳州,火车到南宁,再坐船进百色,我们广西方让他们做一回贵宾。”白崇禧说。

    石廷方笑了,说:“把战场放在牙屯堡,或者脚山铺?”

    白崇禧点点头,说“你比我还狠,人都不让进,也好,炸得一地的炮弹碎片,二年犁田扎脚。”

    “你们俩在打什么哑谜?”吴逸志不解的问。

    缪培南说:“这还不明白?准备在北部湘桂边境教训一下老蒋,让他知道什么是战争,省得到时日本人打进来,什么都不会,就会往里填人。这种仗,想打大打小还不是我们的事,想大就大,想小就小。”

    “请缪高参指教。”石廷方笑着说。

    “想打大就打常规仗,兵对兵将对将,打上个三五个月,打得天昏地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如果想打小,派上两个装甲师,三个重炮师,对准中央军,一轰一辗,只需一个小时,保证对方有多远跑多远。”说到这里,缪培南很郑重的对吴逸志说:“你们贵州可别来凑这个热闹,这个热闹,有来无回。”

    “我知道了,我肯定不来凑这个热闹。”吴逸志说:“上回我看到赵元喜司令带着那四个师,从广州城里浩浩荡荡开过,震得腿都打抖,谁敢跟他打,用肉身去拼钢铁,还好上回顾祝同没打成,打成了,连撵红军的部队都没有了。”

    “健生兄有没有计划,这次再把湖南弄成第二个贵州。”黄强问。

    白崇禧摇摇头,说:“弄下来给何键?算了,让他给我们做个缓冲吧!这个时候,不是改朝换代的时候。”

    “要不要我们出兵?”缪培南问。

    白崇禧笑着摇摇头,说:“暂时不用,我还不知道贺肖有没有本事顶着老蒋的炮火跑到湘桂边,也许到了湘桂边已经剩不下几个人,老蒋凯旋而归。我做了一大桌的菜,没有人来吃,岂不是很难受。还有一种可能,贺肖部中途改道,没有来到湘桂边,肖克知道广西兵比较不好对付。”

    “不是不好对付,是相当的难对付。”孙渡说:“30年,我们在南宁,打了好几个月,几个正规师,楞是没有打过几个民团。”

    大家都笑,这年月,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