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二一三章 农民问题

    第二一三章 农民问题

    在中南国的主席官邸里,马立峰等七人就农民运动问题向陈维政请教。*  *陈维政并没有给他们答案,只是把自己保存的一些文献资料给了他们,其中有《摩塞尔记者的辩护》、《反克利盖的通告》、《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法德农民问题》等,还有一本让他们惊讶之极的书,阮啸仙同志写的《中国农民运动》。

    陈维政没有跟他们说起马克思,而是反复的强调阮啸仙同志在农民运动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在大革命时期,阮啸仙同志担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组织干事、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常委、广州农讲所第一至第六届教员、第三届主任。在这段时间,发表了大量文章、讲话和演说,写下了《中国农民运动》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结合农民运动的实践,对中国农民问题,作出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独特的见解。

    陈维政认为,阮啸仙同志这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对北伐战争期间形成以两湖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以及对后来的农民运动,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有几个方面值得每一个革命者学习,一是他勇于探索的精神,二是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三是他对中国农民运动的把握,四是他为后来者提供了农民运动基础性理论。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阮啸仙同志的理论也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需要后来者予以完善。将来的农民运动如何开展,如何进行,目标何在,陈维政希望他们能够在阮啸仙同志的基础上,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找到自己的答案。与之前黄羲成就任湄南省总理时一样,陈维政也给了他们三个方向,一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二是拓宽农民的精神境界,三是增加农民的绝对自由。

    把自己的考察报告进行文字汇总,交到文献资料研究室,换取考察费用和生活费用。无所谓正确还是错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给他们一到两年的考察时间,希望在这段时间里,找到自己对于共产主义的答案,以后,他们如果愿意在中南国定居,中南国会安排他们工作和生活,如果愿意留在国内,也没有问题,如果想跟陈洪涛一样,找一块土地去实践他们所理解的共产主义,陈维政也会大力协助。

    告别了陈维政,离开了南都,七人走上了学习与考察之旅,这是难得的机会,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还是一个自我提高的机会,他们心里都在暗暗使劲,一定要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答案。

    在太原,他们看到太原钢铁厂那气势如虹的厂房和烟囱,看到那奔腾的铁水,闪耀的钢花。在魏伯刚的热情接待下,他们得到了最高级的礼遇。魏伯刚在中央苏区任红 7 军军委秘书长兼军直党委书记时,被判处 5 年徒刑,没有关押在特务连,与龙腾云并不熟悉,但是作为曾经的战友,情义亦浓。他们看到了汽车厂那完整的生产线,大型载重汽车,大型巴士正一辆辆开下生产线。国防科工委下属的企业,也放开让他们参观,装载全新柴油发动机的改装雷诺轻型坦克、自主开发的高速战车,让他们眼花缭乱。只有一个地方,他们不能参观,那就军事科学研究院,那里是中南国军事研究的核心,里面各个国家的科学家都有,目前,最大的工作,是把两艘8万吨级的货轮改造成航母,正在进行理论计算和纸上作业。新任国防科工委主任龙显志和新任工业部部长魏伯刚已经把这个区域完全打造成德国的鲁尔区。

    在高平,接待他们的是中南国第一位女市长梁穗,梁穗安排他们参观巨大的商品批发市场,数十个超过五亩的大棚,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在这里采购商品的人,来自于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什么肤色的都有。他们的运输方法也多种多样,头顶,背驮,肩挑,拉车,牵驴,什么运输方式都有。木雕、陶瓷、橡胶、铁器、农具、医药、刀具、食品……囊括了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雨具、玩具、 袜业、副食品、钟表、线带、针棉、纺织品、领带、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农产品,在这里,已经不是最低级的土产,都是进行加工包装之后的高档物品。广东的、福建的、云南的、广西的、中南国各省的,欧美国家的,东南亚的,应有尽有。

    如果在太原他们还不停的赞叹,到了高平,他们已经完全傻眼。一直到离开高平,他们也想不通,那么多的商品,从何而来。

    来到靖西,找到了答案。在靖西县城的大街小巷,布满了大量的小作坊,农民把自己的农产品进行统一规格包装,然后送到高平,已经成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点,过去他们织就的壮绵只能当成嫁妆,现在已经成了西方人家里的高级装饰品,过去他们的绣球只是作为定情的信物,现在已经成了欧洲国家最畅销的东方之珠。

    洪超家在靖西的土产收购站,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把收购的茴油制作成原生态的香水,作为低端奢侈品销向四面八方。

    从靖西坐汽车来到果化,专门参观柴油发动机厂,单缸柴油发动机每月的生产量已经突破了两千,每天都有运输柴油发动机的船等在右江里,那是远程汽车厂的专用船,每天下线多少台就拉走多少台,绝不留一台在果化过夜。

    右江河上,来来往往的都是拉桐油和酒精的船,拉到南宁,合成为生物柴油后,发向四面八方。

    龙腾云完全傻了,离开这里还不到五年,五年后回来,面对此情此景,已经完全不知道身在何处,时为何年。他的心早就飞回到百色西边不远的那个小乡村,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在苏区,他当任特务连连长时,正是肃反高峰期,对红七军这支远道而来的队伍更是进行彻底调查,由于当时张云逸重病,龚楚负伤,红七军群龙无首,在新任政委葛耀山苏联式的彻查下,弄出了不少冤假错案。当时特务连长龙腾云作为看守,对关押在特务连的许进佘惠两人诸多维护,才保住了两人的小命。许进佘惠返回广西后,龙腾云因此而被牵连,惨遭秋后算账,免去团长职务,清除出红三军团,去到福建从事地方工作。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五年后,又回到了当年的出发地。右江河谷,处处留下自己的汗水和脚印,一草一木,无不记载着自己的烽火岁月。许进佘惠,当年的阶下囚,现在已经是桂西政府响当当的实权人物,再看自己,已经从当年的看守变成了今天的看客。

    向马立峰们喋喋不休的诉说着当年在右江的点点滴滴,开始马立峰们还颇有兴趣的聆听,过了一阵才发现,他不需要听众,更多的,他是说给自己听,通过不停的说,释放自己心里的紧张和激动。

    在果化,伍朝扬安排了一辆面包车,把他们送往百色,同时,一个电话打给覃善鸣,告诉他,桂西又来了一拨客人。

    百色政府食堂里,人来人往,一片喜气,三桌酒席,象模象样。傍晚六点,太阳还很高,在招待所里清理完毕的马立峰七人,在佘惠的迎接下,走向食堂。

    下午看到龙腾云一行人时,佘惠激动的冲到龙腾云面前,两人紧紧拥抱。佘惠对龙腾云说:“本来许进也想一起来接你,结果来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他走不开,只能我当代表了!”佘惠告诉马立峰等人,自己是龙腾云的枪上余魂,在肃反时,有一次开斗争会,一个素不相识的战士也不知道是搭错了哪条神经,突然举起手里的条凳劈头盖脑砸下来,这个时候站在他身边的龙腾云想制止已经来不及,在这电闪雷鸣之际,抢过一把步枪,柱在跪着的佘惠身后,条凳砸了下来,断成了两截,枪托被砸得粉碎,落了一头木屑的佘惠才发现自己还活着。大家唏嘘不已。

    “政委!都是过去的事了,还老挂在嘴边做什么!那个年头,全乱了!”龙腾云是佘惠在20师当政委时的排长,一开口就是政委,关切的说:“政委,家里人还好吧!”

    “好!去年,我还让人去湖南慈利,把家里人全部接了出来,我家老大,已经准备考大学,百色中学第一名,下一步是去广西大学还是南都大学,跟着马君武学讲理,跟着梁漱溟学耍痞,我现在脑袋里比肃反时还乱!”说完佘惠呵呵大笑起来。

    走进政府食堂,三桌相当讲究的宴席已经就绪,佘惠把马立峰六人安排在第二桌,说:“今天腾云不能跟你们坐在一起,老兄弟们太多,他准备着牺牲。你们这一桌,级别最高,由何主席陪。何主席可是海量,在我们这片,也就是中南国的陈主席和郑大师爷能把他杀翻,其它人,都上不了手。桂系的雷沛鸿,号称喝遍南宁无敌手,结果在百色中学校庆那天,跟何主席火拼,醉得老婆都不认识。”

    马立峰顺势一问:“佘部长,能不能透露一下,还有一桌是哪位贵客?”

    佘惠哈哈大笑,说:“不是什么秘密,也不是什么国家大事,不用透露,很透明,是今天从香港过来的瞿秋白同志和他的夫人杨之华同志。”

    听说是这位,七人不约而同一起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