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一八二章 马尾船厂

    第一八二章 马尾船厂

    林启升开着维修一新的清化号驱逐舰返回海防,船上,坐着一位不速之客,这位,正是马尾造船厂的时任厂长刘绪堂。(起qi笔bi屋wu最快更新)他不是去中南国追讨镇海舰的修理费和检查费,而是奉福建省主席蒋光鼐之命前往中南国,商量把马尾造船厂整体出让给中南国事宜。

    中南国拥有了数十万吨的船舶,却没有一个修理厂,而马尾船厂完全闲置,再找不到一条活路,唯一还残留的修理车间也要当成破烂处理。

    马尾造船厂,又称福州造船厂,是19世纪中末叶中国主要的几个造船厂之一。当时正是在清政府洋务运动中建设而成。1866年8月19日,当醉心于洋务,一心想自造战舰加强海防的闽浙总督左宗棠从福州城出发,前往40里外的马尾镇勘查正在筹划中的船政局厂址时,他看到了一个地势险要的天然良港。1866年至186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保持在10%左右的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二三千人规模的马尾造船厂很快崛起在马江之畔,占地600亩,设备齐全,规模宏大,在远东地区首屈一指。沈葆桢引入了法国军官日意格,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后,日意格带着他在本国物色的木匠、铁匠、锁匠等一班人飘洋过海,来到陌生的马尾,对他们来说,这里更像是一个天堂。此后的30多年里,马尾船厂为清王朝造出了40艘舰船,占当时国内总量70%,组建了第一支海军舰队——福建海军,并为北洋、南洋两支水师配备了大量舰船和将领。

    其间,清王朝的三支水师分别经历了中法马江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1884年8月23日 中法马尾海战爆发。在马尾水面的法军8艘军舰、2艘鱼雷艇向福建水师发起攻击。海战不到30分钟,福建水师兵舰11艘(扬武、济安、飞云、福星、福胜、建胜、振威、永保、琛航9舰被击毁,另有伏波、艺新两舰自沉)以及运输船多艘沉没,官兵殉国760人,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而法军仅5人被击毙,15人受伤。海战中法军还摧毁了马尾造船厂和两岸炮台。1907年,清政府饬令惨淡经营的船政局停止造船。

    1911年,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时局动荡,无人关心造船事业,马尾船厂一度沦为卖废铁度日。“三五匠徒,蓬头垢面,菜色凄凉”就是这一时期马尾造船厂的真实写真。马尾船厂一直在打烂——修复——再打烂的圈子里轮回。修过军舰,造过商船,甚至造出了中国第一架飞机。

    中南国商务部长杨天恒热情招待了刘绪堂,对刘绪堂出售马尾造船厂一事,杨天恒当场拍板同意,把马尾造船厂迁往金兰湾,建成一个能够制造五万吨排水量船舶的造船厂。但是有几个要求,第一刘绪堂继续担任厂长,第二马尾造船厂的技术人员全部随迁,第三,中南国没有人知道马尾厂值多少钱,由刘绪堂作主。

    刘绪堂一来到中南国,就发现这里的人民生活状态和政治环境与福建完全不同,心里早就想来到这个地方生活,一直想找个机会,让自己和厂里的弟兄们有条活路,偏偏自己又是甲方代表,说出这种话来就是卖国,心里很是作难。听到杨天恒这个话,五尺汉子眼泪长流,告诉杨天恒,蒋光鼐的底价就是两百辆桂产吉普,三百辆改装法国柴油卡车,两百门法国155毫米大炮,每门炮配三百发炮弹,再要五千条宗仁式步枪,每条步枪配两百发子弹。二十万颗小手雷,最重要的一条是,修一条广州到福州的铁路,福建省内由福建省筹资。刘绪堂说,马尾厂的设施,绝大多数还保存完好,工人们都知道这些是自己吃饭的家伙,几次江南造船厂的人要来拉走,工人都自觉组织护厂队卫护。当年的投资和后期追加,修两条广州到福州的铁路也有余。这个生意,说起来,中南国不亏。

    杨天恒个人表示不仅同意而且支持,但是必须向上级报告。洪超也不敢作主,电报向陈维政请示,陈维政回电:告诉刘绪堂厂长,缺什么设备,列一个清单用电报传过来,他在英国一并购买。见到电报,刘绪堂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久,才说,我去列一个单,如果能够采购这些东西回来,我这里马上就能生产排水量一万五千吨左右的重型巡洋舰。

    中南国际船务公司总经理黄镇南让一艘八万吨级的的孟轲号货轮,随刘绪堂回去,搬家。

    陈维政看到闽方开出了这么大单的枪炮需求量,知道他们已经把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事宜准备停当。在英国的重型巡洋舰上,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十九路军因为被李济深忽悠,准备借红军在侧,蒋军无法兼顾的有利条件,以一已之力,建立政府,与蒋军抗衡。陈维政记得,这个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后,立即面临几大问题,一是蒋军的大举进攻,蒋介石抽调进攻江西苏区的嫡系部队十余万人,以卫立煌、张治中、蒋鼎文为三路前敌总指挥,在海、空军的配合下,由赣东和浙江分路进攻延平、古田等地。卫立煌对闽粤地区极为熟悉,行动迅速,很快抵达福建北部,为了截断十九路军经泉州退入广东的道路,卫立煌又迅速行军,隐蔽地绕到闽江以南进行阻击,对十九路军形成夹击之势。二是自身的经济危机,没有钱能够大封群臣,以至于让蒋介石乘虚而入,大撒金钱,收买十九路军高级将领,使其内部自乱阵脚,军长师长几乎全部向中央军投诚。三是中共临时中央只是利用他们,表面与他们攻守同盟,实际根本不与他们交心,认为他们就是标准的机会主义,军事上不配合,经济上又无法支持。因此,这个短命的“人民革命政府” 成立不到百日就宣告夭折。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十九路军分崩离析,番号撤消,部属从此天各一方。抗日战场少了一队雄狮,日本人少了一个对手,实为遗憾。

    这一回,少了陈铭枢跟他们搅在一块,人民革命党更为松懈,陈维政对他们更不看好。

    他在海轮上,给陈铭枢拍了一个电报,让他邀请蔡廷锴蒋光鼐一起去中南国,让郑进阶与他们分析建立政党和政权的利与弊。

    在离开中南国前,陈维政跟陈炯明进行了几次推演,陈维政认为在中国目前,任何的独立政府都是不符合民族团结需要的,包括各地出现的苏区政府,都应该与现政府携起手来,组成联合政府,共同抵抗外辱。陈炯明说陈维政太理想化,建立联合政府在中国是不太可能的,起码只要蒋介石在台上,就不可能实施。这位仁兄生活方式学习美国人,行为举止也学美国人,娶个老婆也是美国回来的,恨不得把自己当作美国人的一条走狗。偏偏他有一样东西不学习美国人,那就是美国人的联邦制,让美国人十分不满意,所以对他一直若离若即。正因为有了一个独裁的老蒋,所以各地认为自己的合法权力受到损失,没有好日子过时,就自然会想办法闹独立。蔡廷锴们也是看到桂系、粤系的日子过得舒心,才会铤而走险。

    陈维政认为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方法让老蒋放权,而不是闹独立,一闹独立就是一场内战,现在日本人在北方虎视眈眈,战争一触即发,在这种形势下还搞窝里斗,实为不智,甚至可以说是祸害全国。李济深此人,目光短浅,没有全国一盘棋的眼光,不值得与其相交。陈炯明笑着说,蒋光头知道你这么为他着想,肯定封你一个大将军。

    陈维政笑道,我跟他同是国家元首,谁封谁!

    在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抵达中南国时,看到在机场上迎接他们的居然是陈炯明,知道自己的这点小九九,早就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在陈炯明的陪同下,一起来到参谋部,在这里,他们看到了笑嘻嘻的郑进阶和白崇禧,这两个,笑得阴险,笑得诡异,如同一老一小两只狐狸。

    “健生,怎么每次来到中南国都能见到你?”蔡廷锴比白崇禧大一岁,又是老相识,说话比较随便。

    “贤初兄不愿意见到我?”白崇禧假装说:“那我就赶快消失,跑回广西那一亩三分地去。”

    “那有这回事!”蒋光鼐笑道:“健生兄可是求也求不来的,在飞机上,真如将军给我们分析了一些关于福建的事宜,我想健生兄一定也是维政主席请来跟我们分析福建事宜的,有小诸葛出谋划策,何愁大事不成。”

    “这件事,小诸葛出谋划策,恐怕是一事无成!”白崇禧笑道。

    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三人直接转向白崇禧,统一是一种诧异、惊愕而不解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