忱词滥调
字体: 16 + -

第2章 出租司机(二)

    刘忱大陈烁两岁,两人是发小,从小光屁股长大。

    “一个孩子,还是个未成年,没必要,给他点改过自新的空间呗,毕竟还是个孩子。”刘忱不慌不忙,把修理工具放回抽屉,也坐下吃起来。

    “你呀,这种孩子要是不严加管教,长大了必然是国家的祸害,不能再放纵他们了。不过既然人已经不在了,就希望如你所愿吧。”陈烁抽纸擦了擦嘴角的油。

    不得不承认,也许是被陈烁的正气凛然和阳光洒脱感染、影响,刘忱只有和陈烁一块才能稍稍放下心中的哀伤、忧郁,试着开朗、活泼一些。

    他不想就那孩子继续争论,便转移了话题,“我最近老感觉有些恍惚,你看我这气色还行么?”

    “还成啊,眼珠子有血丝,没休息好么?”

    “我这情况你还不知道嘛,成天黑白颠倒,夜里拉活儿,白天睡觉,一直就那样。”

    “自从伯母走后,你是成天没日没夜的拉活儿。我知道你是想高负荷工作转移注意力,麻痹自己,逃避现实。可是这都多少年了,也该放下了。你得面对现实,积极生活。”

    刘忱欲言又止,点了支烟,陷入了沉思……这时陈烁接了个电话,是支队杨宏昌杨队的,说是新洲大学有命案。

    “你自己好好想想,我先走了,烟以后尽量少抽点。”

    陈烁跟着杨宏昌一行几人来到新洲大学,据了解一名男学生从宿舍七楼跳下,当场身亡,现场有多位目击证人目睹了整个案发过程。尸体面朝下,已经血肉模糊。

    很多学生老师自发的围绕在案发地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场面有些混乱。警方赶到立即封锁了现场,围起了封锁线,例行拍照取证。杨队指挥着现场,陈烁的同事小张负责疏散人群。

    陈烁找到校领导,在校领导的安排下同相关的目击证人了解情况。随后救护车也赶到了现场,两名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运走了死者。之后用警车带走了几名目击证人回支队做笔录,顾晨曦便在其中。

    来到支队,穿过大厅,各个科室的人大家都各忙各的,人来人往的像菜市场一样。顾晨曦被带到办公室,给她做笔录的正是陈烁。此时陈烁早已换上了公安制服更是威风凛凛,英姿飒爽,两人面对面坐下。

    “你叫什么?你与死者是什么关系?案发当时,你看到了什么?”陈烁一脸严肃看着她一边例行提问一边做记录。

    她白皙无暇的皮肤透出淡淡的红韵,薄薄的双唇如同玫瑰花瓣一般娇艳。她有些紧张,不敢正视陈烁,声音略微的颤抖,她说道:“我叫顾晨曦,新洲大学中文系,下半年开学就是大四的学生……”

    她用余光扫到了陈烁英俊而又正气的脸庞,她有些羞涩,有些害怕,一头长发恰如其缝遮住了她难掩的尴尬和些许崇拜的眼神,实际上她内心的小鹿不停的乱撞。

    就这样你一问我一答,“情况我们警方已经基本了解,你现在可以回学校了。”陈烁做完笔录安抚道,两人正要起身。

    这样的案件都是小意思,现场取证,目击证人基本就可以断定,以自杀结案。现在的学生普遍是蜜罐里长大,心里脆弱,抑或是学业,抑或是谈恋爱,再加上家庭施加的不得当的压力,内心承受不了,自寻短见,类似案子屡屡发生,但是都没有引起广大孩子家长足够的重视。

    此时刘忱急忙赶来,并未注意到眼前的女子,他面对着陈烁说:“陈烁,忙完了么?走一块吃饭,咱哥俩好好聊聊。”

    “正好,都十二点了,走。”陈烁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

    顾晨曦目送两人勾肩搭背的离开,若有所思。

    两人来到常去的那家赵记小餐馆,这家餐馆地处lc区,lc区的人早就搬进了崭新的地段,住进了新房。老城市人把空置的房子租给外来的务工人员,这里人们的生活普遍不那么富裕,这边的消费水平相对新建设的城区要低一点。

    餐馆不大,租金也没有那么高。听老板说有七十多平米,装修简单朴素,外间摆了五张桌子,里面有三个独立的雅间,就是一间低档普通的家常菜饭馆。

    随意点了三个炒菜,两人都得开车上班,中午不能喝酒,便倒了两杯茶水边吃边聊。

    刘忱说:“你早晨说过的话,我也不是没想过。可是你看我这一个开出租的破司机,将来还能有什么出路。”

    陈烁皱皱眉头,叹气:“哎。”

    “我妈去世的早,我这几年活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你也知道,我这人心气儿高,本来还以为自己还有什么济世之才。没想到我妈这事也赶得巧,还耽误了大学学业,差点还没毕业。就连常青也离我而去,你说这仨事搁一块了,你说我能咋办?”

    “这事也不能全怪你,搁谁身上都难,哥们儿你呀,要怪只能怪命运不济,造化弄人。话说回来,你起码得放下过去,面对新生活,不管将来如何,现在你的态度得积极、端正。”

    “你说的对,我是得面对现实。我得重新生活,我还得活出个样子来给我妈看看。”

    “这就对了,你看看你这几年活的浑浑噩噩,阿姨在天之灵也不想看到你活的这么痛苦。”陈烁指着忙碌的赵大爷接着说:“天底下苦命的人太多了,人不照样都得好好活着。你看这赵铁柱赵大爷不也是和你一样苦命的人。”

    “哦?他是什么情况?”

    “赵大爷老伴早年间因病去世,前段时间儿子也没了,一个人张罗着饭馆举步维艰呐。”

    赵铁柱是这家小餐馆的老板,早年间两口子辛辛苦苦半辈子才挣下了这自家不大的门面。这里物美价廉,生意还不错,原先有儿子帮衬着,现在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

    “他儿子怎么没的?”

    “工厂事故,他儿子叫赵帅,他的案件还是我负责办的呢。工厂赔了挺多钱,他一个孤家寡人,这赔偿的钱,还有这个餐馆日常的流水进账,安享晚年早就有富余了。人不照常不辞辛劳的经营着餐馆。所以呀,再苦再累人都得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别看我比你小,这些东西琢磨的透透的。”

    “哎……”刘忱唉声叹气,听着赵大爷的经历深有感触。

    “赵大爷本来都攒好了钱,今年年底就要给儿子娶媳妇呢,现在儿子没了,没过门的儿媳妇儿也吹了,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老头,确实挺可怜的。”陈烁也是深表同情。

    饭后,陈烁回支队,刘忱回家。一番聊天刘忱心中这才舒坦,中午踏实的睡了一觉。晚上六点交接,他又奔赴在了车水马龙之中。

    每天重复的问话,“先生(女士),您好,您去哪儿?”,偌大的新洲城东窜西走,麻木的穿过一条条繁华热闹的街道,却始终缺少了一种家的归属感。马路边有人招手,刘忱靠边停车,上来一男一女。

    “你们去哪儿?”刘忱开灯透过后视镜看着车内的两人。

    “你?”三人异口同声,真是无巧不成书。这男的十五六岁,正是昨天进屋的小偷,这女孩儿的是上午到警局做笔录的顾晨曦,刘忱当时只看到了她的背影。

    “你是陈烁陈警官的朋友吧?”顾晨曦心细,不仅记住了两人的长相,还记住了陈烁的名字。

    “额,昨晚上……”刘忱看着男孩儿正要脱口而出,却被男孩儿打断了,他抢先一步说:“叔,昨晚上谢谢你啊”。

    “你俩认识?我弟管你叫叔,我也叫你叔。”顾晨曦活力满满。

    刘忱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他的年龄大这小子十三四岁,姐弟俩一辈儿,叫他叔也没毛病。他无奈地说:“巧了,昨晚上认识的,一言难尽。”

    男孩儿开口说:“叔,你好,我叫顾晨雨,这是我姐叫顾晨曦。”姐弟俩礼貌的报以微笑。

    “我叫刘忱,你俩叫我……刘叔吧,你俩去哪儿?”刘忱礼貌地还以微笑。

    “阳光小区。”顾晨曦道。

    “嘿嘿。”顾晨雨和刘忱对视一眼便不再言语。

    刘忱心知肚明,驶向阳光小区,余光了扫了一眼顾晨曦。黑暗中,她一双如湖水般清澈的眸子十分明亮。来到2#楼楼下,虽住一个小区,但是两家隔的不近。也许是刘忱作息时间对不上,所以对这姐弟俩没什么印象。

    顾晨曦先下车,顾晨雨悄悄在刘忱耳边说:“叔,谢谢你昨晚放过我,这是咱俩之间的秘密,千万别告诉我姐。”

    刘忱目送姐俩上楼,调转车头行驶出小区,进入主道。

    这天刘忱精力旺盛,运气也不错,空车上路的时间很短,经常是拉完一趟活,便又有乘客搭车,无缝连接。

    “您好,您去哪儿?”

    “电视台。”上车的乘客是一名中年男子,穿一身整齐的西装,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