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传说
字体: 16 + -

第六十章、一念成佛

    听了明古禅师之言,玄冥忽然觉得心中开朗了很多,好人坏人,正道魔道,这个在自己心中纠结了许久问题,在明古禅师一语之间为自己解答,于是道:“前辈的意思是说,在正道中也会有害群之马的坏人,而在魔道之中,也可以有心存善念的好人?”

    不但明古,在坐的其他三位圣僧也是点头不已,名方禅师道:“按照佛法,世人皆平等,更无正邪之分,有的只是存在于每个人心目中的欲望。人心虽无大小之别,但欲望却有大小之别,而且小的欲望经过时间的积累,便可成为大的欲望;有的人则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有的人在欲望面前,却只能放任自流,甚至不惜以取他人性命来达到自己的欲望,这就好比我白云禅寺及天音阁,诸多门规、教义及修行法门约束着门人平日的生活习性,才被世人称之为正道,而以天宗为首的鬼冥教、十毒门、三绝帮等门派,门规、教义及修行法门不但对门人的生活习性没有约束,反而有纵容之嫌,所以才会被称之为魔道,这也是正是白云禅寺及天音阁被世人称为正道,而天宗等被称为魔道的缘由!”

    听到这里,玄冥忽然想起了以童男童女之精血为引子来修炼法门的鬼冥教,如此邪恶的门派,想不称之为魔教都难,不由想起自己小时候为跟踪吴二牛,解救小姮(后面会有具体说明),差点被鬼冥教之邪恶教徒所杀死。

    又像躲避在昌河之中,两年来为修炼邪恶的“鬼冥决”,以河神的名义要求昌河镇民每月初一十五为其供奉童男童女的黑影人,心中的气愤之情更是无一言表,但又想到师父将来要一统修道门阀,到时候自己定要建议师父,先从鬼冥教开刀,以为那些被鬼冥教残害的童男童女。

    明普接道:“每个人出生之时,都是最为干净纯洁的,这也就是道家经典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在后来不同环境的成长过程中,成就了不同的欲望,性格变得各异,有的人成了好人,而有的人则成了坏人,但好与坏,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应该在‘好’的时候看到‘坏’的存在,在‘坏’的时候不能忽略了‘好’,正所谓月满则亏,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心中常常想着好与坏,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部分邪气与一部分正气,当邪气占据人的大半心灵时,此人便成了坏人,但又当正气占据大半心灵时,此人又成了好人。”

    玄冥仔细聆听,明照也道:“而要让这份正气占据大半心灵,则需要长期的修为,提升自己的内心之境,一个人的心,其实可以分为本心、自心、超心,通俗的讲,‘本心’就是一个人的本性,也就是是最为原始的欲望、冲动、本能,处于人心的最低层,可能遵循一切‘自私原则’;‘自心’则代表社会性,体现为道德、良心、正义,处于人心的中间一层,按照‘至善原则’行事;至于最后的‘超心’,则是一个人的生活之心,负责协调‘本心’与‘自心’并使之平衡,甚至最终让‘自心’战胜‘本心’。也就像有些人所说的一样,心是兽性和人性的完美合成体,任何人的内心都有其光明的一面,也有其阴暗的一面,更通俗的讲就是,也就是佛语常说的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玄冥听到这里,似乎已经明白了大半,笑道:“诸位圣僧不愧为如今正道如日方中的白云禅寺四大圣僧,不但有着无边的佛法,而且对世事的见解也是如此独特,刚才晚辈听诸位圣僧所言,晚辈似乎已经明白了,不论身在何门何派,只要心存善念,便无正邪之分了。”

    明古禅师念着佛语,点了点头,道:“施主果然资质悟性极佳,也难怪明镜师弟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运用‘归注’之法,让他的修为以佛珠摸样存在于你身边,护你周详,以便日后拜于我白云禅寺门下,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施主最终阴差阳错,成为天宗四大堂主之一。”说罢有念了一句佛语,继续道:“但观施主虽然身在魔教,却存心善念,想来明镜师弟若是泉下有知,也该欣慰了!”

    玄冥见四位圣僧不但修为极高,而且修身也极有见解,不由觉得佛法无边,不知不觉间,竟与他们讨论起了佛、道、魔,三者的存在之法,当修道之人的道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可不数十天不吃不喝,甚至不知疲倦,也正因为如此,直到虚无再次来到,禀告四位圣僧明镜师叔的佛骨塔已经修葺完成时候,已经到了黄昏时分,但五人依旧乐之不疲。

    明古禅师向虚无道:“既然如此,今日天色已晚,你且回去休息吧,明镜师弟骨灰入塔之事,明日在说。”话说之间明古又转向玄冥,道:“施主与明镜师弟虽无师徒之缘分,却也相识一场,如此,今夜便请玄冥施主在明镜师弟的禅师休息吧。”说着又让虚无带玄冥去明镜的禅师。

    玄冥在虚无的带领下,从四位圣僧的禅室中走了出来,站在了这个由青石板铺成,又极度平和的小院之中,不知怎么的,玄冥的心几乎也和这院子一样,变得无比平和,这种平和,是他在天宗数十年来从来都没过的,不知何时,已经起了些许微风,微风吹拂起玄冥的披散的头发。

    虚无带领玄冥,来到了西边三间竹舍的第一间,念了句佛语,道:“这间屋子,便就是明镜师叔平日修行所用的禅室了,自他十六年前下山之后,这扇门便就在也没有打开过,而禅师中的任何物品,从未动过。”说着左手向竹门一推,只听“吱呀”的一声,竹门应声而开。

    虚无站在一边,右手则做出请的动作,道:“施主,请进吧!”

    十六年来,玄冥一直保存明镜禅师的骨灰及佛珠,没想到直至今日才站在了他平日修行的禅师面前,不由心中一阵抽搐,喉咙几乎也变得有些干涩,双拳紧握,这数年来,他杀人灭派,为师父邪帝铲除异己,不论遇到如何强劲的对手都从未紧张过的他,此刻面对这么一间小小的用竹片做成的禅室,他竟变得紧张了起来。

    玄冥苦笑一声,向虚无望去,只见虚无也面色凝重,似乎强忍着痛苦,在说完让玄冥请进的话语之后,竟也望着这扇打开的竹门愣愣出神。

    这也难怪,这十六年来,白云禅寺数度派人下山搜寻明镜禅师的下落,均无所获,虽然他们大概已经猜到明镜禅师很可能已经不再人世,但谁又知道,十六年后,当他们真正得到明镜禅师已经圆寂的死讯之后,竟还有莫名的悲伤,只怕若非他们佛门中人对生死看的极淡,说不定也会抱头痛哭不已。

    一时间,二人也不在说话,只是彼此怔怔的望着打开的这扇竹门,远处的竹林之中,不时的传来阵阵低沉的虫鸣之音,似乎也在为这位佛门高僧的圆寂而感到惋惜伤感,而玄冥的心情,更是起伏不定,若自己不是天宗玄武堂之主,不是魔教中人,哪有会怎么样呢?

    许久,虚无大师轻轻的叹了口气,念着佛号,道:“施主,请进吧。”

    玄冥好似说与虚无,又好似轻声喃喃,自言自语,苦笑道:“既然来了,总是要进去的,对吧!”说完向虚无看去,只见他双眼深邃,刚才满脸凝重的表情变得庄严而肃穆,在别人看来他好似面对师叔的死讯没有一点苦楚,但玄冥却看得出,此刻他的苦楚,都已经完全隐藏在了心中。

    曾经多少次,玄冥想象过这一场面,但到真正面对之时,虽然只是缓缓向前的一步,玄冥竟然觉艰难无比,这个与自己并无师徒之情,却用他留下来的佛珠屡次解救自己性命与危难之中老僧的禅室,难道自己就不该进去看看?

    风,不知道从哪里挂了过来,不但吹拂起了玄冥的头发,甚至连他肩上的披风,也开始随风飘荡,但他那抽搐的心,反而慢慢的恢复了如常。

    终于,玄冥放开了紧握的拳头,迈开了沉重的步伐,声音幽幽,放佛来自地府鬼蜮,那是脚与青色地板摩擦发出的声响,开门时的“吱呀”之声,不住的在玄冥心中回荡,十六年来,这扇门第一次为自己而开,怎会感觉比脚下的步伐还要沉重?

    这扇门内,玄冥没有感觉到一点佛光的祥瑞之气,有的只是尘土的味道,可以想象,这十六年来,这间禅室的各个角落,散落了多少尘土,但同时对白云禅寺来说,又充满了多少回忆?

    玄冥迈开沉重的步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终于大踏步的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