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传说
字体: 16 + -

第五十九章、一念成魔(求收藏)

    玄冥与明镜禅师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靠着他的佛珠屡屡在险境求得生存,在玄冥的心中,已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再加上上次回到洪阳村,洪阳村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舅舅这个唯一的亲人不知所踪,玄冥慢慢说完竟发现眼眶中已有了些许泪花,道:“那时晚辈不知道明镜禅师为何会弄成如此模样,直到加入天宗,才知道原来与天音阁长老梁天成,在万窟山阻止苍龙取得蚩尤的虎魄战刀,而先中了苍龙的圈套,后又被坚兵招来百兽所伤,而邪帝与坚兵助我舅侄降服老虎,就是在去万窟山的路上。”

    明古禅师听罢,心中的苦楚不言而喻,念了一句佛号,苦笑道:“怪不得鄙寺多次派人下山打探明镜师弟的踪迹,总是毫无所获。”说着明古禅师叹息一声,继续道:“本来贫僧等人也觉得明镜师弟可能已经早已不在人世,但一直未见到尸体,一直不敢断定明镜师弟已经圆寂,没想到他真的已经登临西方极乐。”

    虽然明古、明方、明普、明照四位神僧为当今天下修为最高的僧侣,早已看破世事,但师兄弟五人以往情同手足,如今听到明镜禅师的死讯,都不同程度的显露出了莫名的伤感之意,明普禅师手中的佛珠转动速度越来越快,可以看得出他此刻心情起伏之强烈,连念了数句佛语,才道:“没想到十五六年那次下山,竟成了我们师兄弟的永别,早日如此,当日老和尚就该同师兄一起下山。”

    明古禅师双目紧闭了一会,才道:“刚才施主所说,明镜师弟圆寂之时,曾让施主将他的尸身火化,然后将骨灰送回白云禅寺,却不知骨灰现在何处?”

    玄冥道:“明镜禅师的骨灰晚辈随身带来。”说着从背上的包袱中拿出明镜禅师化缘吃斋的钵盂,交到了明古禅师的手中,玄冥紧接着说道:“当时晚辈与舅舅身处荒郊野外,并无其他盛放明镜大师骨灰的容器,所以只能用明镜禅师平日所用的钵盂作为盛放容器,本想日后在换好一点的瓦罐,谁知后来一路艰辛,世事难料,所以就……”

    明古禅师念着佛号,道:“当年施主还只是不到十岁的孩童,而且后来又阴差阳错的加入了天宗,十五六年来还能不忘记明镜师弟的嘱托,今日将骨灰送回白云禅寺,了却明镜师弟的一桩心愿,鄙寺上下无不感激不尽!”话说之间,明古禅师等四人身子都是微微一躬,向玄冥行礼。

    玄冥见明古禅师如此,忙道:“明镜禅师虽然没有传授晚辈修道之法,也无师徒名分,但却将自己百年的修为应用‘归注’之法,注入佛珠之中,使晚辈每次在为难之时总可以逢凶化吉,所以在晚辈的心目中,早已将明镜禅师当做自己的师父一样尊敬。”

    明照念着佛号,眼中早已没有了刚才的凶煞之气,道:“施主虽为天宗四大堂主之一,却能有如此想法,实在难得。”

    玄冥道:“大师过奖了,哦,对了,当日明镜禅师圆寂之时,曾告诉晚辈,自己带领门下弟子除魔不成,反被魔害,更是连累了天音阁的诸位高手,一切皆因自己一意孤行所造成,所以他的骨灰送回白云禅寺后,全由明古大师处置,而且他的骨灰绝对不能进入禅师历代高僧圆寂之后的万佛塔园,否则他一身的罪孽是无法恕清了。”虽然修佛之人对生死看的极淡,但却讲究生死轮回,循环转世之说,圆寂后能否进入万佛塔园,并为自己修建塔园,是能否轮回转身,或能否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一种换世媒介,足见明镜禅师即便永不超生,也要恕当年之罪孽。

    明古禅师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明镜师弟已经为自己的执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又怎好再剥夺他轮回转身,登极西方极乐。”说着转向虚无,道:“虚无,吩咐下去,立刻为明镜师叔建造佛骨塔,存放他的骨灰。”

    虚无应了一声,走了出去。

    玄冥见明古禅师不但没有对明镜的骨灰做出惩罚,反而为他修建佛骨塔,心中不由微微一动,道:“如此,多谢大师了。”

    明古禅师道:“本座刚才已经说过,明镜师弟即便再有万般过错,也早已随着他的圆寂而一笔勾销,再说那次同去的天音阁长老高手梁天成曾经告诉老衲,若非明镜师弟拼死护佑,他们也绝对难以逃离邪帝及万兽的追击,所以本座才同意为明镜师弟修建佛骨塔,以保佑他尽快轮回,早登极乐。”

    虽然明镜禅师与梁天成率众阻止苍龙取得魔神蚩尤的战刀虎魄之事,与玄冥母亲去世差不多时候,按说他并不知晓其中缘由,但天宗的卷宗对每次正邪之战谁胜谁败,对方都用了哪些道法,都有详细的记载,所以玄冥对此事的来龙去脉可谓一清二楚,奈何正邪不两立,自己也不便做太多辩解或解释,于是只由明古禅师继续说下去。

    明古禅师话说之间,低头看着手中的佛珠,道:“施主刚才所说,明镜师弟不但要施主将他的骨灰送回到白云禅寺,还要施主拜老衲为师,不知施主是否……”

    明古禅师虽为说完,但玄冥已经明白他的意思,道:“若晚辈未加入天宗,早些将明镜禅师的骨灰送回白云禅寺,也许晚辈会拜大师为师,但此刻,晚辈已经是天宗之人,实在不便再转拜别派门下。”

    明古禅师尴尬的点了点头,道:“既是如此,老衲也不再勉强,只是这串佛珠,既然明镜师弟已经将它送于了施主,还请施主将它留在身边,以保不被邪物所侵蚀。”

    玄冥见此,连忙推脱,道:“明镜禅师当日将佛珠送于晚辈之时,晚辈还未加入天宗,成为魔道中人,可此时此刻,晚辈身为魔道中人,已经在没有权力保存充满正气之物,所以明镜禅师的佛珠,还请大师随同明镜大师的骨灰,一起存入佛骨塔吧!”

    这时明普念着佛号,道:“难道施主不知,明镜师兄在使用‘归注’之法将百年修为注入佛珠之时,也将你的精血融入其中,所以说这串佛珠,对师兄来说,已经不完全纯洁,而佛骨塔存放都是至纯至洁之物,所以为了明镜师兄,佛珠,施主还是请收下吧,也算鄙寺感谢施主送师兄的骨灰回白云禅寺吧!”

    明方禅师也道:“佛珠中融入了你的精血,从此明镜师弟的佛珠也只有你一人可以驱使,即是我们将它留在寺内,也只是独增伤感罢了。”

    玄冥心中明白,五位圣僧虽是出家之人,却情同手足,若是明镜禅师的佛珠整天在他们面前晃荡,他们岂有不伤感之意,于是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晚辈就不再推辞了。”说着接过了明古手中的佛珠,只见这佛珠一到自己手中,珠子中的六字大明咒咒语六字,流转的速度更加剧烈,一股温润祥和的气息迅速由佛珠传入玄冥的身体。

    玄冥拿着佛珠,感受这巨大的祥和之气,不由觉得甚为惭愧,苦笑道:“当年答应明镜禅师拜入白云禅寺,却没想到最后成为了与白云禅寺为敌的天宗之人,七八年来,杀人灭派无数,实在感觉有愧明镜禅师嘱托,及这串佛珠对晚辈的数次救命之恩。”

    明照禅师念着佛语,道:“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因果循环,皆有天理定数,施主虽然身在魔教天宗,却能十几年来遵守师兄的嘱托,足见施主还是位重情守义的真豪杰,当然,站在我们的立场上,还是希望施主早日脱离魔教。”

    玄冥想起明镜禅师死前的情景,又听明古夸奖于他,心中滋味难以形容,但却还是客气的说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本就该是大丈夫所为,至于大师刚才所说的真豪杰,可真是折煞晚辈了,在晚辈看来,晚辈只不过是一个身处魔道天宗,替别人灭派杀人邪魔外道罢了!”

    明古禅师道:“佛语有曰,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否邪魔外道,全凭自己的一颗‘心’,若是心存善念,不论他身处魔道还是正道,他都可算之好人,古往今来,多少次正魔大战,多少人血流成河,难道你能说杀戮者都是魔道邪人,被杀戮者都算正道好人?”

    听明古禅师如此一说,玄冥不由愣住,苦笑一声,道:“但大师可知,这数年来,晚辈为天宗灭了多少门派,杀戮了多少人,而这其中,有很多都是手无寸铁的妇孺孩子。”

    明古禅师微笑,继续道:“老衲虽与施主认识不久,但从施主的言语之间可以听出,被施主所杀戮的这些人,虽然很多都属无辜之人,但施主却是非杀不可,而且施主能将此事说出,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岂非心存善念?老衲活了数百年,阅人无数,老衲可以肯定,施主将来必定会为世人有一番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