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妖传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双叉岭(二)

    虎精见没人了,伸手扯下了玄奘背后的绳索,坐在了玄奘对面,“和尚,先说好,离了我这里暂时不得穿袈裟,直至遇到一个姓刘的为止。你那袈裟是佛门寻你的路引,你不穿上他们找不见。”然后又站起来去找了两个果子,丢给玄奘一个,自顾自大吃起来,几口吃完后,示意玄奘吃着。

    “和尚,我说服那俩大王不伤你,有两个原因,其一,你是累世的善人,因果太重,不可伤;其二,你对那姓刘的很重要,他近日一直在打听高僧之事,不可因为一点口牙之欲结仇与他。”“姓刘的是谁?也是一位大王?”

    “这双叉岭,其实原来不是这名,那姓刘的来了以后,很强势,和我们打了好几架,后来没办法,我们划出势力范围,南麓北麓分界线上各被他插上一个钢叉子,故而改名双叉岭。姓刘的很猛,若不是最近他爹总托梦闹着要转生,见了你说不定也会把你吃了。”“啊?姓刘的不是人吗?”“嘿嘿,和尚,这个你比我懂,整日里剥皮拆骨的人,和猪妖狗妖哪个更恶?”

    玄奘默默低下头,过了一会儿,又抬头,又忍住,如此几番。虎精看了看玄奘,“你想问护卫马匹?”玄奘点点头,虎精把目光放到远处,“他们全死了,不是我们干的,是你救的那姓杨的猎户。他本是长安城道士,自有道观,生活富足,被你们唐王打压道教的时候抄家,赶了出去。心怀怨恨,在自己身上种了血线蛊,通过和你们一起饮食进行传播,昨夜毒发,所有一同吃喝的人,除了你,全化作一滩脓血。说起来还是你们人类狠,比我们这些妖怪狠多了。”

    玄奘皱起眉,又开始念经了,虎精站起来,“和尚且慢,还有一言。你们过我地界,自然我们得打探跟踪,得知人全死了,马都活着,小妖们把马匹全掳走了。你且说说,哪些是你要带走的。”“谢大王,小僧希望拿到菩萨赐予之物,除了袈裟还有锡杖和钵盂。”“锡杖我收好了,可钵盂被小妖们弄掉山崖了,还没找到,这个很重要吗?”

    “不行就算了,都是小僧肉眼凡胎不辨善恶,害人害己,想来终有此果。”“不妨事,我给你准备个好的就是。”虎精带着玄奘穿过小妖齐聚的北大厅,要回了一匹没杀的马,囫囵拿了一袋黍米,一袋腌菜,拿过锡杖和钵盂送与玄奘。

    玄奘告别了虎精,抖擞精神,去寻那姓刘的去了。经过北大厅时玄奘暗中观察了下,果然满地的骨骸都不是人类的,也就相信了虎精的话。回想昨日,护卫首领一次次恳求驱逐那杨姓猎户,自己一次次阻挠,不禁伤感起来,禁不住泪眼朦胧。在山上行走,泪眼朦胧可要不得,一不小心,踩到了崖边,落下不少碎石,这动静闹大就糟了,一头斑斓猛虎在坡下见了人,绕着山道就上来了,把那匹马惊得直接跪在地上,可怜它今天见到的刺激场景太多了,凌晨是马主人化成脓血,又见一群小妖,中午又见许多同类被宰杀,这会又见猛虎,受不了啦。

    玄奘坐直身体的时候,猛虎已到近前,可到了口的肉,又好像下不了决心,猛虎朝天大吼几声,最后选择了逃跑。能让饥饿猛虎放弃吃食,会是什么怪物?玄奘爬起来,走到一处石台前,看见下面一个猛人,明明手中有钢叉却不肯用,拿着根铁链,要勒死猛虎,真乃奇人也。

    战斗很激烈,最后猛虎被勒死,那猛人的衣服也一条一条的,他抬头见到玄奘,“和尚?是不是虎精那过来的?”“正是,施主莫非姓刘?”“对罗!俺叫刘伯钦,快随我回家。老娘整天唠叨,烦得很。”

    那匹马走着走着一跤扑倒,刘伯钦看到,上去看了看马腿,回头道“和尚,这马废了,腿骨骨折,养好了也下不去山了,我帮你解决了吧。”玄奘还没开口,姓刘的把那勒死老虎的链子对折,一下抡在马头上,登时脑浆飞溅,唬得玄奘赶紧坐下,念起了经。刘伯钦听了一会儿,点点头,“师父得罪,那虎精没有框我,且等一等。”随后一声口哨,几个怪模怪样的小妖从远处奔来,刘伯钦毫不在意地喊道,“且去换一匹马来,这匹死的你自找人拖走,你们虎大王挑匹马都不会吗?”小妖们唯唯点头,然后又窜走了。

    刘伯钦趁着这当口,细细说了自己的烦恼,老爹是屠夫,整日去周边各乡杀猪宰羊,最后横死在一条水沟里,问过和尚,说是没法超度,罪孽难消。最近他老爹整晚托梦,要闹转生。可如何才能消罪,问玄奘可有办法,玄奘自然精于此道,专业词汇把老刘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小妖送来马匹,又一溜烟跑了,到底眼前这位憨厚的大汉有什么不凡之处,能和妖怪划江而治?玄奘带着疑问来到了大汉家中,见到了他的正妻和老娘,听说请到了高僧,还是大唐第一高僧,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亲自带着儿媳去准备斋饭。姓刘的平日带着几个帮手,杀鸡宰羊甚是熟练,可听说玄奘一点油荤不沾顿时犯了愁,这一天天都以肉为主食,去哪里找个干净锅子?

    到晚饭时分,刘伯钦带着帮手去嚼虎肉去了,玄奘另外一桌,桌上一篓子蒸好的地瓜,一篮子瓜果,还有一张大荷叶,上面放着些腌菜,正是唐王给的补给。看着这一家人看到腌菜的眼神,玄奘问了一句,“老太,这山上没有盐巴吗?”老人家落着泪道,“我那痴儿,与妖怪做邻居,不肯搬去城镇,连那走山的货郎也躲着他,去哪里弄盐巴?”

    刘伯钦远远地看过来,喊了一声,“娘,休去打扰师父吃饭,要说话找你媳妇去。”又凶恶地瞪一眼他老妻,“你是死人啊!老娘跟人家落泪你不会去劝,还有脸吃肉!”他老妻吓得立刻扶着老太太去里屋了。

    然后就是玄奘的事了,他念经超度念了大半夜,地府里的判官见到有人要给恶贯满盈的老刘他爹消去罪孽,当即跑去找阎王,找到负责转生轮回的转轮王,大家经过讨论,决定给玄奘这面子,毕竟金蝉子和地藏王,都是坚定的大乘教信徒,区别无非是地藏王更低调,会妥协而金蝉子更勇敢更无畏。

    当天后半夜,老刘他爹就被提出了地狱火海,判官让他托梦告别一下亲人,一会儿转生喝了孟婆汤可就啥也记不得了。于是乎,天还没亮,老刘和他娘他老妻都被梦搅得睡不着了,欣喜若狂的老刘他爹,在梦里控诉地狱有多惨,转生多幸福,一遍又一遍。没法子,刘伯钦带着他老妻去采蘑菇,摘水果去了。

    玄奘醒来时,只有那老婆婆一人在家,老婆婆先是感激了一下,接着问道,“高僧,你能不能救救我儿,他爹只是当个屠夫就不给转生,他做的比他爹更恶,这死后可怎么办啦,求求你发发慈悲吧。”玄奘念着刘伯钦的名开始了大悲咒,念着念着,脑袋里一声断喝,此等孽障,比妖怪还恶,你休要替他说情,再要开口,香案上的香齐齐断掉。老婆婆虽然听不见那声断喝,但见到香火齐折,心知神佛怨怒,不禁放声大哭。

    那两口子从外面刚进门,见到老娘大哭,也猜到是咋回事了,刘伯钦倒也洒脱,“老娘,今日乃老父转生之喜,哭哭啼啼作甚,快去收拾饭菜,且不可耽误了高僧的行程。”玄奘也觉得耽误日久,“正是,还烦做点大饼,带着路上充饥。”两个女人去做饭去了,刘伯钦作揖道,“没想到你的佛法如此精妙,我找了好几个和尚道士都说没办法,你半个晚上就成了,感谢感谢。回头我亲自送你下山,送到大唐边境,至于更远的地方就属他国了,恕我不可越界。”玄奘连忙道谢,“如此甚好。”于是饱餐一顿,即刻上路。

    有了刘伯钦,一路上只听得鸟兽示警尖叫,连蛇虫都逃之夭夭,可是这路却渐行渐窄,走到最后,完全没了路,玄奘骑马已经不便,只能牵马跟着走,天黑的时候,到了一处山洞,现在已近中秋,夜晚已经有些寒冷。玄奘道,“刘施主,你看这路已经没了,到大唐边境都是这等难行吗,有没有官道之类的路?”“高僧,这不是为了赶路吗,明日午间可以赶到两界山,那里就离官道不远了。”

    第二天又在山路上耗了大半天,担心损坏袈裟,这两天玄奘都穿的旧袈裟,料子薄,风大的时候不禁发抖。刘伯钦见到,打趣道,“你们和尚不都是四大皆空吗?怎的一件袈裟还舍不得穿,宁可冻得抖,也把财宝守,哈哈。”“施主莫笑,此乃菩萨赠与宝物,岂可毁于树枝草刺。”“袈裟也就和尚当个宝,拿到大街上谁会要?”

    “不然,当时菩萨化作老者,在长安叫卖宝物,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惊动了唐王,岂可说没人要。”刘伯钦笑了笑,“多有失言,告罪告罪。”到了午后,到达一处绝壁,刘伯钦说,“好了,到了,你且看对面那山,就叫两界山。”“那也得绕道下山吧。”“和尚,你说我算不算救了你一命,你那些袈裟锡杖之类的身外之物,赠我留个念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