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妖传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双叉岭(一)

    西行路途遥远,李世民不顾玄奘对于苦修的解释,派了五名军中高手,以及两名佛门武僧,一共八人,骑着八匹马,另带着六匹马驮行李,里面没有金银,只有一些宝石,主要的承重物就是黍米,腌菜,和干肉,要是不出意外,每补充一次给养,足够走出一千里地了。

    菩萨交给玄奘的有三件宝物,一件袈裟,是佛家重宝,穿上即随身有六丁六甲四方揭谛等数十位小神护佑,一件钵盂,念念咒语就能出清泉水,这对野外跋涉的人来说,甚至比那袈裟还管用。还有就是锡杖,锡杖拿在手,免受一切猛毒恶瘴,不然如何在那穷山恶水行走。

    这一段时日,唐王打压长安的道士,有些操之过急,有一个陕西土生土长的道士,唤作杨显德,年轻时赌钱喝酒,穷得叮当。可有一条,这人孝顺非常,即便没办法了半夜去偷只鸡,也去找个瓦罐炖烂了先给他老娘吃。在他三十七岁那年,他娘患了大病,需钱救命,不得已与牢头商议,顶替死囚问斩,老母终于转危为安。

    到了行刑之日,忽遇大风,失去踪影。再出现时已是十年之后,据他自己说,孝行感动了上天,传了他一身道术,在长安最热闹的朱雀大街置了一座道观,香火鼎盛,每日香客连绵不绝,却哪曾想到一夜之间,皇上打压道教,收了他的道观,抄了他的家产,争执时几个小兵还给了他一顿暴揍,把鼻青脸肿的他赶出了长安城,一文钱都没给他留下。

    杨显德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三天见到了“恩师”,一只虎精,原来虎精已修炼数百年,其做事比较谨慎,每年都去不同城郭,借着狂风掳走即将行刑的死囚,这样做没啥后果,顶多就是死囚家属闹一闹,然后左邻右舍一劝就不了了之,比其他拦路杀人安全百倍。结果那次掳走的人里,虎精发现杨显德居然极其适合修习自己一派的道术,且此人是市井无赖,能帮自己不少忙,就收了他做徒弟,杨显德自是欣喜不已,命都卖掉了,还有什么牵挂?修炼自然高歌猛进,只十年,把虎精数百年的本事学到了九成九,然后派驻长安,专一收集情报。

    水陆大会期间,杨显德曾回来面见虎精,把观世音赠宝的事详细说了,师徒俩对宝物很是向往,但这是观音菩萨安排的事,能随便乱来吗,也只好想想作罢。哪知阴差阳错,唐王打击道教,把一个杨显德惹怒了,愿意豁出性命来干了。做事就是这样,再难的事,有了出头鸟,再一琢磨,其实并没多复杂。

    虎精在这一片大山里有两位兄长,一乃野牛怪,称特处士,一乃熊罴怪,称熊山君,这两位修的都是体魄类神通,思维都简单,他俩特别佩服修法术的虎精,基本上重大事情都凭虎精做主,几百年来,大家相处甚是融洽,所以这次行动,虎精将他们也叫来,商讨行动细节。

    双叉岭这山,并不是说有多险恶,主要是断崖多,好像九股叉那样,转来转去都没出路,外人走来需多带猎犬探路,方可通过。这不,五大高手带着三个和尚,转悠了大半天也未得路径,好在不愁吃不愁喝,只耽误些时日而已。正在讨论行走路线,出事了,轮值放哨的护卫遭到两只怪物夹攻,双腿齐折,怪物也中了他的飞戟,双双吐血朝北遁去。看来北面不安全,一行人朝着西南方的山路缓缓而行。

    天刚黑,北面传来骇人的虎啸,大家纷纷下马做好防御,幸好啸声渐渐远去,想来那就是怪物的老巢。为了安全,武僧布了个阵,玄奘在中心,马匹围住,内圈南北两人打坐休息,外圈四方各站一人警戒,每个时辰轮换休息。

    一直到天快亮了也没事发生,就在大家以为熬过一夜的时候,一阵惨叫在不远处传来,一只罴也就是人熊,把一个人开了膛,大嚼内脏,地上躺着的另一人,大声呼叫。护卫们坚信这是圈套,可玄奘命令,立即赶走那只罴救人,没办法,护卫首领带着三个军中高手,找了四根粗木棒,点上火,大声呼叫着冲向罴,罴一愣,恋恋不舍地叼着一截人腿,缓缓退去,护卫们把地上惊吓过度说不清话的那人扶到了防御点,玄奘亲自相询。

    那人缓了好久,又哭了一场,才慢慢道来:"小人姓杨,行二,和大兄都是本地猎户,因山里有几只妖怪起了洞府,周边人家全迁去长安,本想也迁走,苦于没钱没地难以生活。踌躇间,老妖来传话,山里果蔬鱼肉甚是丰富,唯独飞禽,难以获得,若我们每月缴纳飞禽贰拾大斤,则可自由捕猎,不被侵扰。几年来,也相安无事,就是这贰拾大斤飞禽,越来越难弄,没办法,大兄找了个山洞,偷偷喂养大雁,拿去应付老妖,哪知老妖嘴刁,让小妖跟踪,发现了山洞,要活吃了我俩,要不是大师父相救,恐怕我也成了碎肉。”说完又抹起了眼泪。

    “少他娘的哭哭啼啼,你敢说你不是山贼,在此花言巧语,不就是诓我等,要给我等带路,然后进你的贼窝,中你的圈套?老爷今天就把你割了,看看你那帮同伙讲不讲义气。”

    玄奘当然制止,护卫首领只好陪笑解释,“师父有所不知,这双叉岭名声不小,确有几个妖物在此横行,因此间妖怪偏偏是个讲理的,没有罪状绝不加害。所以进出双叉岭,只要结伴而行,且无大的恶行,一般也不会出事。”

    见到玄奘皱眉,目光看向伤者,护卫首领清了清嗓子,接着说,“受伤的老冯是个狠人,以前做的官可不小,打王世充时,他是先锋,唐王当时唯一底线就是不害百姓,其他想怎么弄都行,结果老冯,把俘虏七百六十余人,在城下挑断手脚筋,然后退军十里。”玄奘不解地问,“这么做有什么用?”

    “王世充可难办啰,这些俘虏收不收,怎么安置?待遇好了其余老兵不服,待遇差了俘虏的家属不服。而且一个残废得好几个人服侍,不干活还吃得多。之后每一仗他都这么整,唐王也默许,没多久王世充就乱了,打都没怎么打就降了。”玄奘想了想,让人把老冯抬到身旁,“老冯,你这场劫难皆因当年害人手足之故,且静心休养,听我给你念上一段经,消去些许罪孽,不然性命也堪忧啊。”

    老冯还在那甩脸子,护卫首领一瞪眼,“老冯你别不知好歹,我们就是把你扔在那喂人熊,只要换得师父前行的机会,你说陛下会不会怪罪?”老冯脸皮抽动了几下,坐起来作了个揖,“感谢高僧救我。”护卫首领接着指了指猎户,“师父,此人莫名其妙出现在荒野,且目光闪躲,有很大可能对咱们不利,我建议立即赶他走。”

    玄奘想了想,“这样,反正我们得出这双叉岭,带着他一起吧,若是现在扔掉他,后面人熊等着吃,岂不害了他性命。出了双叉岭就放他逃命去吧。”那猎户连忙磕头称谢不已。

    护卫首领如临大敌地紧盯着猎户的一举一动,即使他去方便也有人跟着,路过的树木,地面,甚至石块,首领都落在后面检查,以防其给同伙传递消息。万幸什么也没有发生,从遇到猎户算起,才过去一昼夜,天亮时分,已经走出了双叉岭,看见了官道,只不过官道不直接通向长安。

    护卫首领安排了一个武僧带着老冯,加上那猎户,三人三马顺着官道去最近的城郭休养,(具体情况是武僧骑一匹,给养一匹,猎户扶着老冯骑一匹,断腿的人夹不住马,捆在猎户身上就没问题了,走一段距离,再把两人骑的马与轻载给养的马对调。)其他人员好几天没怎么休息了,在一处平地扎营修整,现在还剩六个人十一匹马,食物储备比出发时还充足,饱餐一顿,然后好好睡一觉。此地近官道,安全性较高,留一人值守即可。

    舒舒服服睡了一觉,玄奘出了帐篷,咦,这怎么在山上?又回到双叉岭了?其他人呢?玄奘跌跌撞撞地到处搜寻,却只见到一个黑漆漆的山洞。回身待走,洞里涌出一伙小妖,拿起绳索就把玄奘捆了,拖进洞去,在里面东拐西拐走了好一阵,眼前一亮,一个四面围绕山壁的山坳出现了,有树有花,中间一湾湖水,湖边一排石桌,真是一个好去处。

    煞风景的是两头怪物,粗粗大大,一个像牛,一个像人熊,看起来眼熟,很可能就是吃掉猎户的那只人熊。玄奘正不知如何开口,身后一阵喧哗,回头望去,一只虎精穿着披风越众走来。玄奘见礼,喊了声“大王。”虎精摇摇手,指了指石头,说了句,“且坐。”

    然后走向那俩怪物,嘀咕了一阵,两个怪物喝了一声,“孩儿们,且随我们去北门吃宴,煮好的肉都搬过去了,这里不留人,虎大王与和尚要说话,咱们不懂,不去操那心。走走走,快点。”小怪齐声答应,兴高采烈地离开了,两个怪物也自己聊着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