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不可能的我们
字体: 16 + -

第21章 去和留

    林正正式成为学校的政教主任了。

    思辰每次看到林正,总会想起在教务处叶心说的那些话。他觉得很郁闷。

    他静下心来分析了自己的处境,认为在经历过之前的事情之后,自己已经无法再静下心来去研究教学,也无法再像之前那样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学生、家长和自己的同事了。他觉得有必要离开了。

    但是想到自己还有许多事情还没能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还没有结题,几个学生的发展还在规划中,如何实现班级的自治,等等。这些事情他都难以割舍。他认为,做一世人,总是需要在世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才行。

    于是,他决定把这些都做完之后再离开。

    接下来的一个学期,他带领自己的团队认真做研究,把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习表现上的差异做了精心的记录和分析,得到了很有说服力的实验数据和结果。他们收集到了珍贵的教情和学情资料,编订出了适用的教材、教案和课例。并且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过程整理成若干篇教学论文发表出去,将最终的研究结果整理成了一份研究报告。

    思辰也加强了对班级自治的研究。他通过对学生们各种行为及动机的研究,及对各种管理方式产生的教育效果的分析,慢慢得到了比较有效的班级自治管理模式。他尝试着把自己的管理模式写成一部书。

    忆星和振宇参加了上一年12月份的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绩出来了,振宇得了金牌,忆星得了银牌。毕竟之前还没有本校学生得奥林匹克竞赛奖牌的记录,两人得奖的事轰动了整个学校,一时成为全校的名人。

    思辰越发觉得对他们的培养是来不得马虎的。他们都把中科大少年班当作了自己的目标,并在寒假的时候去中科大做了考察和培训。他们要参加今年中科大少年班的招生考试。

    思辰对这两位的数学做专门的辅导,并要求他们提前学习高三的各门课程。他给学校提出准许振宇和忆星参加高三一二模考试的申请,学校同意了。

    两个孩子在一模和二模考试中均达到了预估的一本分数线。

    经过了上个学期的事件,冉曦觉得愧对思辰,她不再好意思去找思辰了。在这段时间,她终于能静下心来去想自己的前途问题。

    她细细拿自己和周边的同学作了对比。

    阿辉去拍戏了。

    枫学了美术,通过美术这一特长可以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

    浩然出书了。

    又受到振宇和忆星的刺激,主要是振宇。他曾经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没想到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自己与他的差距竟已经那么远了。他都已经在杂志上发表了数篇数学论文,而且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得了金牌,而自己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数学已经倒退到学不懂的地步了。她很是羞愧,决定奋发图强。

    她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下了“jjusc&rx”。

    很多同学都尝试去猜这串字符的意思,但都猜不出来。大家问她这是什么意思。她说,这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期盼。至于纪念和期盼什么,她不再回答。

    自此,冉曦成为理科二班每天早晨到教室最早的学生。她每天都把能用的时间全部用在学习上,并且她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反思自己今天有没有虚度光阴,如果没有,就在自己的画册里专门的一页上画下一个“s”。如果自己今天苟且了,就在这一页上画下一个“r”。

    每天她都会很欣喜地看到之前的记号都是“s”,这时,她就会拉开窗帘,看向窗外的天空。天上有一颗星星特别亮,她知道,它还是那颗星星,那颗一年前的星星。她已经习惯了对这颗星星说悄悄话。“思辰,我今天又没有虚度光阴。我还在朝着你给我的梦想,我们共同的梦想努力前行着。”

    每当宿舍其他舍友都睡下了,灯熄灭了,她会悄悄拿出画笔,去描绘她心中的zj大学。当灯熄灭了,眼前一片漆黑的时候,也是灵感肆意迸发的时候,这时,脑袋里跳出的各种画面都会显得格外清晰。她享受这一天中难得的属于自己的奇异时刻。

    当人在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时间总会过得很快。属于思辰、冉曦、振宇、忆星、阿辉、浩然、枫……他们的共同的最后一个学期悄悄结束了。

    思辰在这个学期完成了自己放不下的那几件事情。

    研究课题结题了。课题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的研究成为市教育科研课题的优秀范本。教科研中心邀思辰做课题报告,思辰把这一机会让给了课题组的其他成员。

    思辰的《班级自治漫谈》出版了。

    几个孩子的成长道路他觉得也已经铺设好了。他感觉遗憾的是,他不能亲眼看到他们的成功了。

    他在放假前的最后一天,向校长递交了辞职信。

    校长虽然有些不舍得放他走,但他知道思辰心意已决,只是问了句:“思辰,你真的想好了吗?”

    思辰坚定地点点头。

    校长也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在辞职信上签了字。

    思辰已经想好了他接下来的人生规划。他要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去大学当一名教授。

    他打算参加下半年的数学系研究生考试,并报考自己的母校。暑假里,他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学习。毕竟时间隔得有些久了,他有些不太放心,于是报了一个考研培训班。他把大学时期的数学书翻了出来,那些熟悉的数学书。他将大学所学的数学知识认真复习了很多遍,自信已经没有问题了,于是,在网上买了研究生所需要修的一些课程自学,收获颇多。

    一天夜里,思辰接到了振宇的电话,说他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了。

    这一消息让思辰高兴地一夜睡不着觉。他不不知道自己是在替振宇高兴,还是替自己高兴。

    他应该替振宇高兴。这个穷人家庭出身的好孩子,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他也应该为自己高兴。毕竟他在振宇身上花的功夫太多了,这证明了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但是,他已经离开学校了。没有人会再将他看作是一个中学教育工作者。他成功的教育经验已经不会有任何人来问津。

    他问了问振宇忆星的情况。振宇说,忆星没有考好。

    第二天,思辰给忆星打电话安慰他。忆星向思辰道歉,说自己辜负了董老师的教诲。思辰告诉他千万别这么说。他建议他继续参加今年的全国物理和数学竞赛,并争取再得一等奖。这样他就有机会参加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了。

    忆星保证他一定会努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