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不可能的我们
字体: 16 + -

第22章 时光匆匆

    思辰很顺利地通过了母校数学系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笔试。

    这天是面试。

    思辰推开了教室的门。

    他有些激动。

    里面坐着的面试官全都是大学时期教过他的老师。

    老师们也都很激动。他们没有想到时隔五年,思辰竟会参加研究生考试。

    他们看过了思辰的笔试答卷。思辰在所有考生中排名第一。他们没有想到,思辰已经脱离专业的数学学习五年了,竟然依旧保持着如此高的数学素养。他们都很期待思辰的面试。

    思辰没有直接朝着给自己安排的座位走过去,而是先向老师们走了过来。他在离他们还有一米远的位置停了下来,深深地把腰弯了下去,说了一声“老师们好。”

    几位教授站起身来,示意思辰赶快坐下。

    思辰才扭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李教授冲左右几位教授点点头,转头看着思辰关切地说:“准备好了吧。”

    思辰回到:“准备好了李老师。”

    李教授点点头,说:“好的。那我们的面试开始。”

    思辰微笑着也点点头。

    李教授问他:“当初我就建议你不要急着去中学当老师。你的数学天赋很好,应该考研。可是你那时没有听我的,你说你想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请你谈谈,这几年你做了些什么贡献?”

    思辰有些诧异,“这是面试的问题吗?”他有些想笑。但还是稍作沉思,“李老师,谢谢您当初对我的肯定,也感谢各位老师当年对我的教诲和鼓励。当初的我确实立志做一名中学数学教师,而且我对自己的能力也深信不疑。从毕业到今年上半年的近五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认真探索中学数学的教学,发表了中等数学和数学教学方面的论文共计2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的引用次数都突破了百次。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出版了我的班级管理专著《班级自治漫谈》。如果我不离开中学教学岗位,我认为,未来的我一定会是全国名师。”

    胡教授接过话来,“你能谈谈你对《班级自治漫谈》这本书的看法吗?”

    “这本书记录了我对班级自治方面的理解和实践,是我对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班级自治’的灵感源于我有段时间特别忙,既要应对各种采访,又要完成教育教学、科研和杂志社审稿等等各项任务。那段时间我拿不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班级,于是,我就萌生了“班级自治”的念头。经过一年的初步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觉得这本书能给中学教师的班级管理提供一些启发。”

    几位教授相视点点头。胡教授接着说:“有一天,我在校园里遇到教育学院孔院长。他和我聊起了《班级自治漫谈》这本书。他激动地对我说,‘老胡啊,近日,我看到了一本教育方面的具有相当价值的著作。它的出版将对中学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当时就问他,‘有这么神吗?’他说,‘这位老师的眼光太敏锐了,他发现了一个困扰现今教育的大问题,而且他的想法也很深刻。我在不止一个场合推荐过这本书。’”

    思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胡教授继续说下去,“孔老师说,‘老胡,你猜猜这位作者是谁哪所学校毕业的?’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他就说,是咱们学校毕业的,而且是数学系的。”

    思辰笑得很开心。

    “思辰,我想问的是,你在中学教育上做下去,肯定很有前途。可是为什么会转行考数学研究生了呢?”

    思辰说:“胡老师,去年网上曝出的关于我的消息我想您应该也看到了。潜心搞教育和研究的人最怕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虽然这件事最终被证明是一场闹剧,但是毕竟让我曝光在大众面前,我的一言一行必须格外注意,否则极容易被网民拿来说事儿。这对一心想着钻研教学的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那么,你怎么敢保证你在数学研究上就能静下心来呢?”王教授问到。

    “我已经离开了中学教师的岗位,没有人知道我去了哪里,这样,我将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所以,我能专心做好数学研究。”

    几位教授相互看看,点了点头。

    随后,他们问了思辰一些数学方面的专业问题,思辰都对答如流。

    最后,他们告诉思辰,好好努力。

    思辰听到这个消息,知道自己通过了,赶紧起身再次向各位老师鞠躬表示感谢。

    接下来,思辰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为“代数几何”,并选择了自己的导师。

    思辰是难得的数学奇才,他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解决了两个代数几何方面的困扰了数学界十多年的问题,所写论文被sci期刊收录。

    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时隔三年,又“火”了。

    网上突然出现很多关于思辰的新闻。

    他浏览了网上那些关于他的文章。“最厉害硕士研究生董思辰”,“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独立解决困扰数学界十多年难题”等等文章铺天盖地。

    他还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书《班级自治漫谈》也火了。网上关于其评论不下数百条。还有许多评论说思辰的教育理论可以媲美教育家魏书生。

    应广大网友和老师们的请求,思辰开了自己的博客,专门供读者和他交流班级自治的经验。

    很多人又开始对思辰进行人肉搜索。于是,几年前的旧事又被重新翻出。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起思辰的过往。

    转眼间,思辰就要硕士毕业了。

    为了让思辰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导师推荐他到zj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过了这么多年的科研生活,他已经能静下心来搞自己的数学研究。虽然此时的思辰已经不再关注zj大学有多么大的名气了,但是他依旧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有生之年竟有机会到十多年前梦寐以求的学府深造。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惊喜。

    他高高兴兴地到zj大学求学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