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不可能的我们
字体: 16 + -

第20章 一场闹剧

    网民们人肉完思辰,又开始人肉冉曦。不少冉曦的在校照片、成绩信息纷纷出现在网上。无聊的人甚至基于冉曦成绩不断进步的事实发表题为“成绩提升——师生恋的利益交换”的评论文章。

    思辰看到了这篇评论。他非常生气,觉得自己作为成年人被舆论谴责尚有情可原,但是无知的网民把矛头指向尚未成年的学生,这种行为实在令人不齿。他于是在下面回了一个帖子:

    回无知的你:

    我想你是没读过几年书的,否则你不会想出这么无知的标题。我想你是不懂得如何做人的,否则你不会把还是未成年的孩子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我很想知道,假如有人在网上攻击到了你的孩子,你会是什么反应。我觉得你一定会开心地大笑。毕竟他的行为与你“英雄所见略同”,恰恰道出了你的心声。假如有人在网上晒出了你孩子的照片和信息,你应该会对这些照片和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把其中可能隐藏着的黑料进行加工,变成可以博人眼球的头条。

    如果你抨击的是我一个人,我尚可以原谅你的愚昧和无知,但是你将一个毫无自救能力的未成年孩子置于死地,你禽兽都不如。

    校长并没有同意思辰的辞职。校长认为,思辰一旦辞职离开,很多事情就都说不清楚了。他说,在这种时候,思辰不应该选择逃避,而应该将事情的真相给大众说清楚。

    思辰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不需要向大家说明什么。另外,将真相公之于众,会伤害到冉曦,这太过残忍。他于是婉言拒绝。

    冉曦这段时间不断在网上看到攻击思辰的言论,也看到了有关自己的各种信息及借自己的成长抨击思辰的文章。看到关于自己的负面消息,她心里也感觉很压抑,但思辰却是清白的,她更多的是替思辰感到冤屈。她看到,当有人在网上攻击他的时候,思辰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反而在她被攻击的时候还发声保护她。冉曦很感动。她考虑再三,决定将自己的日记、思辰的回信以及和思辰的聊天记录和后来的谈话公布出去,并在网上发了长篇关于此事件经过的叙述。她说,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在追求思辰,网民对这件事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当这些东西在网上传开之后,网民渐渐认清了事实,由攻击思辰转为支持思辰。大家渐渐发现,思辰是难得的好老师。

    思辰却并没有感到释怀和开心。他没有想到冉曦竟将自己的隐私全部公布了出去。他想不通冉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勇气,他暗自佩服冉曦的担当。可是,毕竟她还是个孩子,接下来却可能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他开始感到愧对冉曦。

    他问冉曦为什么要这么做。冉曦说,事实本来如此,她不想让思辰蒙受无端的冤屈,至于其他的,她没有多想。

    冉曦妈妈在网上看到了女儿发布的隐私,瞬间崩溃了。她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她不想女儿顶着这么大的舆论压力,也十分感激思辰在这种情况下对自己女儿的保护,于是给教育局寄去了一封实名信,说明这件事的责任都在自己。信中她说,是自己最近家庭变故,心情低落,结果杯弓蛇影了,看到思辰和冉曦的通信,误以为思辰在诱骗自己的女儿。她为自己之前的不理智道歉。

    冉曦妈妈专程到学校找校长和思辰,为自己做过的事情道歉。

    校长说,事情真相大白就好了,希望她以后做事能理智些,凡事讲求证据,不要断章取义,肆意编造,损人不利己。

    思辰却并不觉得应该这么轻易地原谅她。他说:“这件事发展成如今这个样子,我无缘无故地被社会抨击了这么久,原本大好的事业遭受到了如此重大的打击,精神几近于崩溃。你就这么一个‘对不起’就完了?”

    冉曦妈妈再三道歉。

    思辰问她:“我很想知道,当初你为何不查明事情的真相,就妄下结论?”

    冉曦妈妈解释说,当时自己遭受重大的打击,怪怨命运对自己不公,于是想要报复,正好看到冉曦的日记,就发生了之前的事。

    思辰苦笑了一下,“你家庭变故带来的恶果,却要我一个不相干的人去尝,这是什么道理!家长,你懂得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吗?”

    冉曦妈妈没有说话。

    “我给冉曦的回信你可曾看过?”

    冉曦妈妈说:“看过。”

    “那你难道没有看出我是在一心教育冉曦吗?”

    “回信确实是这么说的,但是,那时心里还是心存疑虑,总觉得女儿心智还不成熟,不可能主动去追求她的老师。于是我看到信里、微信聊天记录里、冉曦的日记里的那些话就都显示着你的问题。”

    “当你认为我在诱骗冉曦的时候,为什么不先到学校来和我了解下情况呢?为什么不能等拿到切实的证据再去采取你所谓的维权措施呢?像你这样,最后,自己也没能证明什么,反而对别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自己的女儿从此一段时间内也将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你该如何补偿?”

    冉曦妈妈此刻心里只有懊悔。

    思辰却还没有要放过她的意思,“假如换做你是我,在你遇到自己的权益无故受到损害的时候,还不得想尽一切办法去整别人?可是,如今的我该如何去把那些曾经属于自己的荣誉追回来?”思辰说着,仰天长叹。

    冉曦妈妈是没办法理解思辰的痛苦的。

    如今的舆论倒向家长和社会,一有什么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利的风声放出来,舆论就会一边倒地谴责教师和学校,很少会有兴趣和耐心去听教师的诉说。只有谩骂和谴责教师的新闻才能迎合吃瓜群众的口味,才是有价值的新闻。但是教师有什么权益受到损害,却很难得到社会的同情。大家会认为那是无关痛痒的事,谁让你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呢?你就应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思辰说:“我最后再问你一个问题,假如冉曦最后没在网上公布我们的谈话内容,网民也没有攻击她,你会站出来吗?”

    冉曦妈妈没有说话。

    思辰苦笑了一下,离开了。

    网民们在看到一个热点事件时,往往缺少自己的主见。他们没有能力去对事件做深入地了解,所以,对事件的分析只能局限于已经暴露出来的部分。当思辰诱骗少女的风声放出来时,大家不去深入了解事件的真相,就知道一味跟风谩骂,发泄积压在自己心中多年的对教师的不满。当冉曦将自己的隐私公布在网上之后,又开始一边倒地认为思辰是个好老师,但事实上他们也只是在对事件所表现出来的部分做了主观的分析而已。

    但真相一出,这件新闻也就立刻失去了它对大众的吸引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教育局恢复了思辰应有的荣誉,并对思辰表达了鼓励和安慰。学校也赶紧恢复了思辰的一切教学工作。

    之前还在幸灾乐祸的叶心此刻最是无法面对思辰。她每天在路上遇到思辰,就赶快躲开,只要思辰在办公室,她就不敢再进去了。后来,为了不和思辰见面,她索性把一切事情都拿回宿舍去处理。

    林正很不能理解叶心的做法,他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叶心只能一味地摇头说没事。

    当别人都在误解他的时候,思辰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委屈。但真相终于大白之后,思辰却并没有感觉有多温暖,他反而有些难过。

    思辰在班里开了一节名为“做理性的人”的主题班会。他搜集到了前段时间网上有关自己的各种负面报道及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他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学生们做了详细的讲述。他说:“大家都拥有很丰富的学识,也具备强大的能力。但是,现在的社会,并不缺乏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缺失的,是有自己的主见,在遇到事情时能全面深刻地分析,做出客观准确判断的理性的人。当拥有丰富学识和强大能力的人不能对事情做客观公正的判断时,他对这个社会造成的伤害可能会比对这个社会的贡献要大更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