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身为人
字体: 16 + -

第三章 创业有风险

    于是在香港回归的这个年头,徐浩却离开了家,踏上了南下的列车,掀开了人生新的篇章,而他的初衷只是想给老婆孩子买一套房子而已,办的还是停薪留职。殊不知这一去却开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融入了改革开放的大潮。



    那个时候的深圳是方兴未艾,生机勃勃。富士康在跑马圈地,华为在厉兵秣马;东莞的代工厂也是烈火烹油,万佛朝宗。徐浩第一份工作是在三星公司做电子产品销售,卖电视机配件,收音机,vcd机芯等。到春节放假回家的时候,徐浩已经可以自豪的拉着老婆去到处看房子了。徐浩永远忘不了他们夫妻住进新房,相拥而泣的幸福,更忘不了岳母娘那满脸横肉的媚笑。徐浩不是个小气的人,不会跟丈母娘计较,但是他永远忘不了老婆打电话说因为给儿子擦屁股多用了点卫生纸就被丈母娘责骂的往事。



    有位著名企业家曾说,当大风来的时候,猪都能飞。何况徐浩不是猪,很快徐浩在市场上做的风生水起。打工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视野,因为他发现了一块重要的市场。就是利用手里的资源做深加工,给品牌企业提供配套的部品。先是给电视机企业提供偏转线圈控制板,然后再给vcd 、dvd企业提供机芯load,并进一步开发出来配套的解码板。到02年的时候,徐浩的企业已经拥有员工两百多名,年产值过亿了。05年,生产dvd成品,开发mp3,年产值达到5亿人民币。07年,由于国际上6c公司开始征收dvd专利,徐浩开始转行做lcd tv解码板及高频头。营业额进一步升高,突破十亿指日可待。



    这十年的人生是徐浩最精彩的人生,如果说死了也值了也就是因为这十年。首先家庭的生活得到了彻底的改善,房子老家深圳买了十几套,铺面也买了近千平方米,仅靠这些不动产父母孩子就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其次自己的视野彻底的打开,生意遍布全球。在当地政府的鼓动下,发改委老领导的倾情关怀下,徐浩斥资亿元在老家开发区建立了工业园,为以后的产业布局,公司上市打下基础。这个时候的徐浩目标盯的是华为,联想这些行业巨擘。然而最丰富的莫过于徐浩的私生活。有钱的男人闲不住,刚开始徐浩还只是为了业务应酬,到最后男人的玩性被彻底的激发出来,灯红酒绿,纵情声色,夜夜笙歌。但是徐浩不管怎么玩,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不在外面过夜,不跟老婆耍横。俗语说得好: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退堂。而且,在这期间,他们为了出行方便,移民香港。老婆还锦上添花,又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



    表面上的繁荣掩盖了褚多矛盾,一场影响深重的经济危机悄然而至。席卷美国的次贷危机以不可置信的方式汹涌而来。刚开始,徐浩并没有意思到多么严重,毕竟自己的生意都是跟比较大的公司合作,抗风险能力肯定会强上许多。但是随着一个一个外资企业的倒闭撤离,徐浩不淡定了。该来的随之而来,徐浩最大的客户,全球第二大液晶电视、显示器代工厂品冠电子没有按期支付到期的货款。徐浩顾不得参加省里的政协会议,立马飞到深圳去面见品冠老板杨总。可是杨总还在美国收款。徐浩和品冠每月生意美元四五百万,月结90天,就是说押在品冠的货款加库存有两三千万美元。如果这个货款出了问题,那带给徐浩的影响不次于灭顶之灾。一边紧急的抽调资金,一边安排人主持公司的正常运营,徐浩又马不停蹄的跑到美国去找杨总了解情况。到了美国,见到颓丧的杨总,徐浩知道局面已经没法更坏了。杨总美国的客户美尚家电超市已经宣布倒闭,欠品冠2.5亿美金没有着落。很快美尚倒闭的消息传到国内。品冠工厂门前围满了追讨货款的供应商。紧接着徐浩企业的供应商也知道了品冠欠徐浩公司巨额货款的消息。刚开始是电话打过来,然后陆续有供应商到深圳公司驻守,不见到徐浩誓不罢休。美国呆不下去了,徐浩心神不定的回到了深圳。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对徐浩来说是最痛苦愤懑,不堪回首的。解决供应商欠款,重塑公司信誉的最好方法就是给钱付款。为了筹集资金,徐浩卖了所有的门面,还是不够,再卖房子,还是不够。没办法,危机到了,房价疲软,急着出手,只能降价割肉。拼到最后,还有六千万的资金缺口。外面除了品冠还有上亿的客户货款收不回来,就像当年的巨人倒闭一样,经销商巴不得看你倒闭,因为你倒闭,他们就不用付钱了。起诉的周期太漫长等不及,即使赢了官司,也未必能要得到钱,因为精明的商人都有一套应对的策略。最傻的只有徐浩,他不仅自己做公司的法人代表,还装大头蒜的给每家供应商签订了货款担保合同。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内地的政府身上,卖内地的工业园。结果政府很无奈的表示最近产权证没那么快办下来,不好交易。银行从来都是嫌贫爱富,更是指望不得。



    被供应商包围在办公室的徐浩身心俱疲,望着平时对自己点头哈腰的供应商这个时候却像饿狼一样狠狠的盯着自己,徐浩不得不感慨起来事态的炎凉,没办法,人家也是为了钱。更有甚者,有些供应商公然带来了混社会的渣滓,用各种下流不堪的语音侮辱刺激自己。徐浩突然怀念起跟老婆一起租房的生活来,那时候虽然艰苦,却有单纯的希冀,而这个时候的自己却像个笑话。思前想后,别无他法,徐浩选择了自杀。徐浩借口晚上睡不着觉,托熟人买了一瓶安眠药,吞了下去。虽然怀有对父母的千般愧疚,对妻儿万般的思念,徐浩还是选择了走向不归路。



    天不遂人愿,睡死的徐浩竟然被办公室外面等的不耐烦的供应商给揪了起来,真是嘲讽,让你死的人却救了你!被发现自杀的徐浩由供应商报警送进去了医院,然后就是生不如死的翻肠倒胃,气的徐浩竖起发抖的手指,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着多事的人。



    死虽没死成,但是供应商却收敛了一些。也许是知道徐浩确实是走投无路,也许是良心发现徐浩算是比较负责任的老板。很少再有供应商再去找徐浩闹了,起码在身体恢复前。难得有时间让徐浩冷静了一下。徐浩想到一个方法,就是和政府及供应商达成妥协。政府负责办理自己工业园的产权和出售,然后把售出的款项用于支付供应商货款,多退少补。供应商货款有了着落,也倒逼着政府在三方协议上签字。至此,徐浩的次贷危机总算是告了一个段落,可也是输的一塌糊涂,一贫如洗,正应了那句话,辛辛苦苦数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徐浩深知政府的作风,这个事不算结束。价值一个亿的工业园能打个五折卖出去都有可能是奢望,就是说很有可能至少还有一千万的欠款仍要自己承担。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再折腾一下。



    国内是混不下去了,出国也没法走正常渠道,彼时已经被两地法院拉黑。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徐浩突然还想起当年移民香港时用过一本肯尼亚的身份证和护照还没有过期,香港正常是不能从大陆移民的,必须走第三方国家,所以才留下这本护照和身份证,关键是没人知道自己有这个护照。徐浩就和老婆孙芸商量出国的事情,一来可以躲避供应商的纠缠,另外还可以找找别的赚钱机会。



    经历过这次风浪,父母亲和老婆都表现出了非常冷静的态度,对徐浩的出国也表示赞同。安顿好父母亲,挥别两个像小牛犊一样茁壮成长的儿子,拥别仍是一脸恬静的妻子。徐浩从香港踏上了去肯尼亚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