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身为人
字体: 16 + -

第四章 诡异的车祸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穿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美誉为十字架国家,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几十万年前,号称最早期的智能人就是从这块大陆开始,陆续走向了世界各地。香港直飞内罗毕。下了飞机,徐浩直接打车找当地的电子产品批发市场。司机是个黑人男子,徐浩直感叹这才是真的黑,黑的分不清年龄,莫非是太过靠近赤道给烤的?记得当年深圳流行着一个笑话。一位跑业务的小伙子在大街上被记者拦住了,记者问他,先生您是非洲来的朋友吗?对深圳的夏天感觉怎么样?这小伙子一脸不满的说道,你才是非洲来的呢,我老家是东北,原本很白,就是来深圳跑业务给晒黑的。看来晒黑不是没有缘由的。



    内罗毕的电子产品批发市场尽管也琳琅满目,人流交织,但绝没法和享誉全球,世界第一的华强北电子一条街比。因为这里的产品多半都是来源于那里。徐浩恍然有一种从总部到分部的感觉。声音嘈杂,到处充斥着劣质音响粗暴的音色。徐浩用不到半小时就逛了一遍。毫不意外的遇到了福建石狮的两位来这里做生意的老乡。当听说徐浩是肯尼亚常驻居民的时候,两位老乡有点愕然,想不通徐浩为什么要移民到这里。徐浩表达了想在批发市场租个铺面做生意的想法,因为他发现了他最熟悉的产品竟然是这里卖的最好的,比如音响、便携式dvd,还有方兴未艾的智能手机,而且利润相当不错。两位老乡热情的介绍了这边的情况,房租水电,还有进货渠道,报关手续等。都说中国人在国内不团结,但到了国外又是另外一番情况。徐浩用自己专业的眼光合估算了一下这里生意的规模,肯尼亚南接坦桑尼亚,北邻埃塞俄比亚,往西辐射乌干达,中部非洲的多个国家,而且肯尼亚政局稳定,鼓励投资。也许不久的将来,自己可以在肯尼亚设立一个加工厂,看到东山再起的曙光,徐浩的心理再次充满了斗志。在老乡那里买了一款诺基亚最流行的的3310直板手机,纯粹是通话质量好,待机时间长,然后约好请老乡帮忙留意出租铺面的事宜,徐浩心情欢快的离开了。



    找铺面需要时间,但产品的供货渠道徐浩是再熟悉不过了,不用去华强北,随便找几个熟悉的工厂收点尾货,都能保证品质,物美价廉。徐浩决定先让自己休息一下,去看看东非大裂谷绝美的景色。第一站首选闻名遐迩的肯尼亚山。肯尼亚山是东非大裂谷最大的死火山,位于肯尼亚中部赤道线上,北距内罗毕约230公里。最高峰海拔5,199米,是仅次于乞力马扎罗山的非洲第二高峰。依高度不同,肯亚山有一连串独特的植被,草原覆盖着山体西北部的高地,再往上是浓密的原始森林,竹林,然后是就是品种丰富的高山花卉,苔藓和地衣。高山平时烟雾缭绕,峰顶若隐若现,而在晴朗的日子里几英里以外都可以看到屹立在远处的雪峰。巨大冰河形成的山谷紧靠群山,一片瑰丽的景色。当地居民主要居住在肯尼亚山外围地区。徐浩找到一家相对比较正规一些的山地俱乐部,参加了他们组织的山地探险活动。就在这里,徐浩遇到了生物学家的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是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系的教授,这次来肯尼亚山是带着学生做学术研究的,研究的方向是孢粉学,要攀登到高山顶上采集一些蕨类植物的样本。



    时令应该算是中国刚过完中秋节,但这里没有太明显的季节变化。当地俱乐部把他们送到三千多米的高度,进行最后一次补给,然后就是正式的徒步登山探险了。自己携带自己的登山物品,包括必备的食物和一顶帐篷,因为至少要在山顶待上一晚。一路上徐浩都兴致勃勃,十几公斤的重量不在话下,劫后余生的喜悦,重新萌发的人生希望,让徐浩暂且放下了事业挫败的沮丧;而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风格迥异的秀丽山川,却让徐浩心旷神怡,步履轻快。记得有位哲人说,人永远活在希望中,旧的希望破灭就会滋生一个新的希望,只要有希望就有活下去的动力,一旦人生失去了希望,心如死灰,要么是行尸走肉,要么是悲观厌世;想想几个月前的徐浩何尝不是万念俱灭呢!



    这次临时组团的登山队成员比较复杂,一半以上都是学术研究的机构团体,包括气象,动值物等。真正是抱着玩的只有欧洲的几个年轻人,还有一对加拿大的中年夫妻,只有徐浩是一个人。当高大稀疏的罗汉松越来越少时,领队提示他们要准备住宿了,因为山顶太冷,只能住在眼前经过改造的缓坡上搭建的简易棚子里,明天一早再去登山。晚饭自已准备,几个团队的成员非常活跃,大家互相交流,举杯敬酒,大声歌唱。徐浩喝了些开水,吃了些熟食面包来补充体力。然后蹲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着别人欢乐。这时候巴甫洛夫走了过来,他给徐浩递来一杯德国啤酒,和徐浩用英语亲切的打着招呼。徐浩不想喝酒,微笑着推迟。其实徐浩也懂一些德语,毕竟参加了好几届的慕尼黑电子展。他路上基本上能听明白巴甫洛夫和他学生一路上在讲山上的植被,以及采集样本任务的分配。当然徐浩绝不会傻逼逼的上去插话,尽管他对这个备受学生尊敬的生物学家也有好感。话题很快聊到足球,徐浩很佩服德国足球的团队文化和战术执行,而中国的足球却越来越让人看不到希望。徐浩终于要过啤酒喝了起来。巴甫洛夫微笑着拍拍徐浩的肩膀说:“别灰心,你们国家的基因技术世界领先,知道mica吗?也许不远的将来基因编辑就可以应用到临床实践上,你们的人种就会变得高大健美,对抗力超强,一下子成为世界顶级的足球强队。”



    "mica"基因存在于人类a、b、o血型系统中,经过临床器官移植免疫的研究,证实该基因与器官移植排斥、遗传免疫相关,它可为临床器官移植免疫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可减少移植排斥反应,也有助于肿瘤免疫遗传方面的研究。徐浩偶尔看新闻的时候了解过,觉得只是理论上的突破,离真正的基因改造还有很长的路走。



    徐浩早早躺了下来。高山上的夜空特别的清晰,月亮分外皎洁,月光如水,星星也不甘示弱,亮晶晶的,像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深邃的夜空。领队负责夜晚的安全,明天他们不用登山,在留宿处等待登山的成员就好了。伴随着呼啸的山风和旁边的窃窃私语,徐浩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第二天徐浩醒的很早,因为山上的天空也亮的比较早。很多人还在酣睡,徐浩没心思去管别人,随便擦洗了一下,就向山顶前进了。山上的早晨还是有点寒冷,皑皑的白雪,晶莹透亮的冰川悬挂就在自己的头上空,脚下是密集遍布的苔藓地衣,还有徐浩分不清的各种各样在风中摇曳的五彩花卉,那也许就是巴甫洛夫教授和学生们的研究目标吧。山路是行人踏出来的,没有整修,不太规则,一路手脚并用,马不停蹄,等初升的朝阳喷薄而出的时候徐浩已经到达了冰川的边缘。一瞬间,阳光投射到晶莹的冰川上,各种瑰丽璀璨的光芒从冰川上反射出来,耀眼夺目,摄人心魄。徐浩一下子被这壮丽的景色惊到了,呆呆的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世界里。多少人穷其一生,不畏艰难险阻,攀登高峰,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那一幕幕神往的风景,那一次次永不磨灭的感动?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等徐浩从一刹那间的震撼中清醒过来的时候,竟然发现冰川下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身影在弯腰采集着什么,专心致志,无视美景。果然是个执着的科学家。徐浩无心去打扰巴甫洛,静静的欣赏着周围的景色。



    过了许久,巴甫洛夫终于抬起了头,看到了不远处的徐浩:



    “嗨,亲爱的中国朋友,你起的好早啊”!



    “你起的更早,尊敬的教授!”徐浩微笑着招呼。



    “我和我的学生分开采集标本,这样会来的更有效率一些”,巴甫洛夫随口说道。



    “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地方吗?”徐浩不以为意。



    “已经快完成了,谢谢您的好意”,巴甫洛夫理了理凌乱的头发。



    徐浩挥挥手,告别老教授,继续向最高处进发。地面已经由灰白的火山灰变成了覆盖的白雪。山风开始大起来,裹着冰雪把脸拍打的生疼。再往上面应该就充满了危险,想起领队的警告,徐浩并不是专业的登山队员,也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猎奇,就休息了一下,吃点东西,转向山下。



    下山一路轻快。由于每个人或团队都有不同的计划,比如巴甫洛夫应该会在山上呆个几天。徐浩就找到登山俱乐部的接应点,会同加拿大的中年夫妇一起直接下山了。



    接下来的几天徐浩在肯尼亚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欣赏非常大草原上神奇的野生动物。如果不是离开的时候又看到巴甫洛夫,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见了。然而命运就是这么的诡谲,偏偏在徐浩出门准备返程的时候又看到了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应该是刚从山上下来,疲惫不堪的样子,但是兴致仍然很高,看到徐浩就打招呼:“亲爱的中国朋友,你要走了吗?”徐浩微笑着点点头,走过去和巴甫洛夫拥抱。



    突然,徐浩发现马路上一辆皮卡车失控了一样朝巴甫洛夫疾驰而来,就那么四五米的距离,徐浩甚至看到了司机眼神下隐藏的阴冷和狠鸷。下意识的,徐浩上前一步猛的一把把巴甫洛夫推了出去,然而自己却不够时间躲开。砰地一声,徐浩身体一阵剧痛,飞了起来,然后脑袋重重的撞在路边的石壁上,晕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医院的重病监护室。这应该是内罗毕最好的医院了,巴甫洛夫完全有这个能力。醒来的徐浩直接傻掉了,除了脑袋胸腔,他完全感觉不到身体其他位置的存在。回想起车祸的瞬间,徐浩不敢面对,那样的撞击还能指望有什么好的结果吗?徐浩不敢问,但是护士医生的交流还是让他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有个初步的认识。腰脊椎撞断,盆骨粉碎性骨折,也就是说徐浩的从腰以下的下半身已经没有存在的可能了。更悲催的是摔下来的双臂又被皮卡车碾压了一下,二次损伤,肘关节碎掉,也保不住了。这个突然而来的巨大不幸让刚刚焕发了生机的徐浩再一次跌入绝望的深渊,的确,还有比这更绝望的人生吗?



    徐浩从醒来就开始缄默,巴甫洛夫请来了心理辅导师,连续半个月的开导,徐浩终于接受了现实,不接受又能怎么样呢?但是接受并不代表滋生了新的希望。徐浩清楚的知道这次是真的玩完了,失去了身体这个最大的本钱,连起码的自由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事业翻盘?徐浩是个骄傲的人,他不会成为别人的累赘,哪怕是最无私的父母。巴甫洛夫一再保证用最前沿的医学帮助徐浩回归正常的生活,但徐浩是不相信的。起码他对电子产品非常了解,人工智能还没有发达到完全可以取代人体手臂的程度。但是徐浩开始和巴甫洛夫聊天,聊自己的人生,聊自己的梦想,聊自己家庭,聊自己的社会见解。徐浩是个博学的人,更善于总结创新。于是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巴赫,海顿的交响乐,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尼采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从马克思恩格斯聊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从图灵的人工智能聊到霍金的天体物理,外星人。巴甫洛夫啧啧称奇,想不到这个中国的生意人竟然有这么广博的知识面,直到最后,巴甫洛夫都让徐浩给推荐书看了。



    “你看过殴.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吗?我觉得我特别像里面的流浪汉,一心想死的时候求之不得,终于想重新做人的时候却被投入了监狱。”徐浩自嘲的笑着,内心却在流血。死亡不是容易的选择,尤其是让你有充分时间选择的时候。但是他却只能让自己选择死亡,这种撕裂的情感恐怕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得到的!



    死就死吧,也会灵魂会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重生。徐浩终于浑浑噩噩的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