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天皇巨星
字体: 16 + -

第八十章 争论

    林巍倒也不慌张,对着镜头笑道:“有人可能觉得我在瞎说,但是我告诉你们,就算你在明朝犯了死罪,要想不死,也是可能的!”



    



    台下哗然,瞬间议论纷纷,台上那些专家知道缘故,只是冷眼看着林巍表演。



    



    “比如你在明朝犯了死罪,就要杀头。但没干造反之类的行当,是不会马上被推出去杀掉,而是秋后处决。如果你运作得当的话,可不是多活两天。事实上,据记载,最高记录是二十多年。”林巍说到这里,还伸出两个手指比划一下。



    



    观众听的好奇心起,对林巍所说的越发感兴趣。



    



    “之所以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因为要处决一个人,必须经过复核。而在明朝,复核的人不是最高法院大理寺,甚至不是刑部部长。唯一拥有复核权的人,是皇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你在哪里犯罪,无论你犯的是什么罪,且无论你是谁,只要你犯了死罪,除特殊情况外,都得层层报批,县城报省城,省城报刑部,刑部报皇帝,皇帝批准,才能把你干掉。”



    



    “自古以来,人命关天!”林巍说道这的时候,冷眼望着王崇世。



    



    台下、电视、手机以及屏幕前观看直播的人都吸了口气,恍然道:“原来在明朝,想杀一个人这么难啊?”



    



    “那是合法杀人,非法的话用小船载到江心,掏出刀子就问他想吃馄钝还是板面不就ok了!”



    



    林巍继续说道:“批准的方式是打勾,每年刑部官员,会把判刑定罪的人写成名单,让皇帝去勾,勾一个杀一个。



    但皇帝并不是全勾,每张纸上只勾一部分,经常会留几个。此即所谓君临天下,慈悲为怀……周而复始,皇帝不批,就不能杀,就在牢里住着,反正管吃管住,每年全家人进牢过个年,吃顿团圆饭,不亦乐乎。”



    



    林巍解释了一通太监在名单上做手脚的攻略,以致有人住死囚牢二十多年不死的奇迹是怎么炼成的,说的诸多观众都是会心一笑。



    



    “在死刑这方面,还真是按法办事啊!”



    



    “是啊!有的碰到大赦天下,没准就捡条命出来啊!”



    



    望着议论纷纷的观众,林巍对着镜头说道:“我讲了这么多,就是要告诉你们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多么严重的一件事。杀个老百姓,都要皇帝复核。一个握有重兵,关系国家安危的一品武官左都督平辽总兵官,就这么被袁崇焕杀了。仅此一条,就可以处死他。”



    



    林巍说到这的时候,声色俱厉。王崇世却忍不住了,“袁崇焕杀毛文龙,是不得已而为之。”



    



    林巍冷笑:“好一个不得已为之!那我再说崇祯问袁崇焕的第二个问题,敌军为何能长驱直入,进犯北京。”



    



    王崇世解释道:“皇太极在宁锦突破不了袁崇焕的防线,才会绕道蒙古,突破长城进犯北京,正说明宁锦防线守的严密。”



    



    林巍冷笑道:“袁崇焕千里勤王不假,但当时朝廷命他到京郊昌平、三河一带布防,阻击皇太极。袁崇焕却跟着皇太极,来的北京城下。我记得你在《明亡清兴》节目中讲过一个面饼的故事?”



    



    王崇世说道:“当然,袁崇焕军队驻扎北京城下,无粮无草,人饥马疲。明令不许官兵抢老百姓家的粮食充饥,不许砍伐老百姓的树木点火取暖。但是有一个士兵偷了老百姓家的一块面饼。袁崇焕知道后,为了严肃军纪,含泪把这个士兵当众斩首。”



    



    王崇世一脸悲愤道:“可悲的民怨、民恨啊。袁崇焕为保卫北京而死,为保卫国家、民族、社稷而死,但是他死的时候得不到北京老百姓的理解和同情……。”



    



    林巍冷笑:“我来说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吧,咱们在坐的多半是京城人,好多人在京城有房产,更有许多人在京郊生活、安居乐业。假如说敌人率军打到五环,四环,乃至三环。三环外你们好不容易攒首付买的房子被敌军点了,你弄个小仓买,小面馆被敌军烧了,你们呆在三环外的亲人、朋友被敌军杀了。你要不要恨那本该将敌人拦在关外,拦在长城外,拦在京城外的蓟辽督师?”



    



    台下观众愤然道:“恨!”



    



    “我靠,尼玛,老子刚他么成房奴,谁动我房子,我跟谁拼命!”



    



    “妈的,谁动老子在五环的公司,老子跟谁拼命!”



    



    评论区一片议论谩骂之声,对于几百年前,京城人民对袁崇焕那深恶痛绝的心情,算是理解了。



    



    王崇世对林巍的这种比喻,却是极大的不满,“袁崇焕保卫了北京城,崇祯帝却连城门都不让他进,寒冬腊月,让千里而来的勤王军队呆在城下!”



    



    林巍更加冷笑:“明朝有规定,边防军队,未经皇帝允许,不得驻扎于京城下。袁崇焕谁都没请示,就带兵到了南城。更在平台召对的时候跟崇祯说,士兵连日征战,希望能够进城修整!”



    



    王崇世瞪眼大声道:“这个要求有错吗?”



    



    林巍哈哈大笑:“看来王教授的政治智慧也不过如此,华夏历朝以来,边军不听诏令,擅自回京,就可以以谋反罪论处。他的军队不奉将令,将敌人拦在郊区,而是齐至京城下,还要率军入城,莫非是辽东人参吃多了?”



    



    台下观众听了,轰然叫好,觉得林巍说的在理。华夏人受历史剧熏陶,对于边将不能结交内臣,不能擅自回京,更不能随便率边军入京城的禁忌,还是比较清楚的。



    



    “这袁崇焕脑子坏掉了,怎么能提这种要求啊?”有观众议论。



    



    “不会是林巍瞎说吧!”



    



    “不会吧,林巍要是瞎说,王崇世就该反驳了啊!”



    



    王崇世一张脸涨的通红,却不知该用什么话反驳林巍。



    



    林巍继续说道:“我记得王教授讲袁崇焕之死的时候,说这是旷世奇冤,八条理由中有一条叫尴尬的平反是吧?”



    



    王崇世对着镜头得意道:“不错,大家知道,岳飞死后,事过20年,由宋高宗的儿子孝宗为其平反;于谦死了8年之后,由明英宗的儿子宪宗为其平反。他们都在当朝平反。袁崇焕呢?是他死152年以后,由清朝乾隆皇帝正式公开给予平反!”



    



    林巍冷笑:“那你知道清朝乾隆皇帝为什么要给他平反?”



    



    王崇世慷慨道:“自古忠臣良将,就是敌国也会佩服,乾隆皇帝一代雄主,见忠臣蒙冤,自然要为其正名!”



    



    林巍摇头道:“荒谬!”



    



    王崇世气的吹胡子瞪眼,“那你说是因为什么?”



    



    台下观众也十分好奇,因为在这个时空没有金庸,也就没有《碧血剑》和后面附录的《袁崇焕评传》,所以这个时空的华夏百姓对袁崇焕根本就不熟,也是听了几期《明亡清兴》,才知道明末有这么一个类比岳飞、于谦的“民族英雄”!



    



    林巍却没有直接说,而是先扯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我跟几个朋友聊天,有人说据史料考证,其实南明的弘光皇帝跟崇祯比较类似,也是相当勤政,卖命干没结果。



    



    于是我就纳闷了,这位弘光同志,在史书上从来就是皇帝的反面教材,吃喝嫖赌无一不精啊!所以我很奇怪,就问若果真如此,为何这么多年,他都是反面形象?朋友说因为他是清朝灭掉的,我才恍然大悟!”



    



    台下观众听得入神,坐在一旁的王崇世的脸色却是变得相当难看。



    



    林巍站起身来,走到环形台中央,对着那些专家学者说到:“崇祯不该死,因为他是被李自成灭掉的,所以李自成在清朝所修明史里面的分类,是流寇。而清军入关时,口号并非建立大清,而是为崇祯报仇,所以崇祯应该是正义的。弘光之所以该死,因为他是被清军灭掉的。在百花缭乱的历史评论背后,还是只有两字——利益。



    



    但凡能争取大明百姓支持的,都要利用,但凡是大清除掉的,都是敌人。只为了同一个目的——维护大清利益,稳固大清统治。掌握这把钥匙,就能解开袁崇焕事件的所有疑团。”



    



    王崇世也站起来,指着林巍说道:“你胡说八道!”



    



    林巍微微一笑,问道:“那对于崇祯皇帝,清朝为什么给与超高的评价,你给我解释解释?”



    



    王崇世脸色难看,思索半晌,却找不出合理的解释。



    



    林巍又说道:“后来顺治还跑到崇祯坟上哭了一场,据说还叫了几声大哥,且每次都以兄弟相称,很够哥们,但到康乾时期,日子过安稳了,发现不对劲了。因为崇祯说到底,也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说崇祯如何好,如何死得憋屈,说到最后就会出现一个悖论:既然崇祯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接受大清的统治?”



    



    台下观众听了,议论纷纷,“不是吧,顺治管崇祯叫大哥,林巍在这胡扯呢吧!”



    



    “我看像,他说的是据说,据谁说?这么明显的语病,王崇世怎么不反驳啊?”



    



    诸多观众和学者都看着王崇世,以为他会说什么,但王崇世始终默然无语。



    



    林巍笑道:“乾隆之所以给袁崇焕翻案,绝对不是不忍忠良蒙冤,而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抹黑明朝、抹黑崇祯。但这个事情有点困难,直接泼污水吧肯定不行,你都夸了一百多年,转头再来这么一出,太没水准了!”



    



    观众们呵呵一笑,被林巍的话逗乐了。王崇世却气急败坏,“胡说八道,胡说八道!”



    



    林巍呵呵笑道:“你别心急嘛,王教授,听我慢慢说,说完了你再评是非对错,行不行?”



    



    美女主持也说道:“王教授,现在全国的观众都在看直播,您还让林巍先说吧!”



    



    王崇世为了学者风度,只能忍气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呼呼喘着粗气。



    



    就听林巍淡然道:“要解决这件事,绝不能挥大锤猛敲,只能用软刀子背后捅人。最好的软刀子就是袁崇焕。要诋毁崇祯,无需谩骂,无需污蔑,只需要夸奖一个人——袁崇焕。



    



    因为袁崇焕是被崇祯干掉的,所以只要死命地捧袁崇焕,把他说成千古伟人,而如此伟人,竟然被崇祯干掉了,就是自毁长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崇祯与历史上宋高宗(杀岳飞)之流归为同类。



    



    把袁崇焕树立为英雄,没有缺点,战无不胜,只要有他在,就有大明江山,再适当渲染气氛,编实录,顺便弄个反间计故事,然后,在戏剧的最高潮,伟大的英雄袁崇焕,被崇祯杀掉了。



    



    多么愚蠢,多么自寻死路,多么无可救药。就这样,在观众对袁崇焕的叹息声中,崇祯的形象出现了:一个很有想法,很有能力,却没有脑子,没有运气,没有耐心,活活被憋死的皇帝。人们就会想如此皇帝,大明怎能不亡?”



    



    听到这里,王崇世再也忍不住,站起身来厉声道:“你这是胡说,根本就是臆想瞎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