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隐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灵犀神境

    琴衿却并没正面回答,只听他继续说道:“此时的引弓月,已对再创一个世界没有多大兴趣,只是想弄清这个奇点到底是什么。可是这个点时大时小,或有或无,却始终令他难以捉摸。后来有一天他无聊之际品读《列子·汤问》,却从纪昌学射这一则故事中得到极大启发。

    “纪昌学射?”仪、陆二人大惑不解。

    琴衿道:“纪昌学射说的是纪昌学射箭于飞卫。飞卫是当时的箭术名家。他对纪昌说,要想学好射箭,就得先学会‘不瞬’。不瞬就是不眨眼的意思。那个纪昌十分听话,回到家里就整天盯着妻子织布。两年之后,即使是绣针刺到眼眶,他也能镇定如恒,绝不稍眨一下双眼。他认为这样应该可以学箭了,于是便去禀告飞卫。飞卫却说这还不行,你还要再练眼力。什么时候练到‘视小如大,视微如著’,再来找我。纪昌回到家里,就用牛毛栓了一只虱子挂到窗户上,天天盯着看。没几天便感觉那虱子似乎变大了些。一个月后,似乎又变大了一些。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待他功成之时,看那只虱子已有车轮那么大,放眼周边细微之物,皆如丘山一般。这时他再拈弓搭箭,箭羽竟穿虱心而过,而牛毛却分毫不损。”

    冲雪二人对望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异。这则故事他二人均曾读过,但当时都只当他是神话故事一般,未曾在意。这时从琴衿口中听来,却觉得这一切似乎竟都是真的。

    陆羽似乎也大为震惊,疑惑道:“你是说引弓月想利用这个方法将奇点放大,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琴衿道:“不错。其时以引弓月之能,别说是百步穿杨,就是万步、万万步穿杨,也是百发百中。可是他却从未试过用神识凝注,‘视小如大,视微如著’。于是他便依法施为。此时他的神识念力已臻人境巅峰,远非纪昌可比。只月余之间,便已达到了‘视一切皆如丘山’的境界。可是让意想不到的是,那个奇点却始终如原来一般大小,一直未有什么变化,这不禁让他大为震惊。”

    “这怎么可能?”语罢,仪陆二人一起望向琴衿。

    琴衿淡淡一笑道:“当时引弓月也一直这么问,可是却一直没有得到答案。”

    “后来有一天,他从《山海经》中得知,有一种三角灵犀,其角厥地贯顶,上通九天,下抵幽冥,是感应天地、探寻灵异的媒介。如果得到这只灵兽,说不定便可以探知“奇点”一二。而这种灵兽,在他遨游昆仑山之时似曾见过。这时他已顾不得这些神仙鬼怪之说是真是假,当下驾驭风云,赶往昆仑山。这一找,又是十年,却哪里有一点灵犀的影子?”

    “有一天,他驾风来到九华山脚下一处荒凉所在,遇到一位老人正在草亭中练字,他的小孙子不知哪弄来一坨湿泥巴,团成一个球形,笑嘻嘻地跑过来找他藏东西玩。那位老爷爷推脱不过,只好应承下来。那个小孙子倒也守规矩,他把泥巴递给老爷爷,自己便躲到一边蒙起了眼睛。那位老爷爷笑着摇了摇头,把那坨泥巴捏成一个圆柱形笔筒,随手插了两只笔在里面,喊了声‘藏好了’,便又自顾自地练起字来。”

    冲雪二人相视一笑,均觉这个方法甚是好玩。

    琴衿继续道:“那个小孙子笑嘻嘻地跑了过来。可是他翻上翻下,左寻右找,却怎么也找不到。引弓月看得有趣,忍不住提醒道:‘小傻瓜,它就在你面前,你却偏偏看不到。’说完不由得心中一动,这一段时间他一直在为寻找三角灵犀而发愁,难道上天正在借这位老者点化与他?哪知他刚想到这里,突然心中灵光一现,似是发现了什么。那似乎是一扇门,又似乎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可无论他怎么努力,就是偏偏捕捉不到,不由得焦急万分。”

    “这时,那位老爷爷慢慢抬起头来,脸上笑容慈和,缓缓说道:‘是啊,它就在你面前,你却偏偏看不到。这一句话有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霎时间是他豁然开朗。那个奇点似乎也隐隐地清晰起来,不由得激动万分。当下赶紧俯身下拜道:‘请老先生教我。’那老人微微一笑道:‘其实灵犀就在你心中,你却舍内而求外,舍近而求远。’”

    “‘在我心中?’引弓月莫名其妙。那位老人继续道:‘不错。你之所以无法看清那个奇点,是因为你还没有看清:你眼外的世界和你眼内的心神。它们其实根本就是一体,只是被你这双看似清亮的双眼分割开来,变成了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世界。就像眼前这片土地。它既可以生出花草,也可以长出森林;既可养育出虎豹,也可孕育出牛羊。’他随说随指,眼前便有一颗颗幼苗破土而出,逐渐长成浓密的森林和漫无边际的花草,有如大地初开、万物滋长一般。引弓月从未亲历如此奇境,置身其间,震惊无比。只觉得这位老者功参造化,学究天人,宛若天神一般,不禁肃然起敬。”

    “他正自惊奇,募地里一只猛虎迎面扑来,正待躲避,突觉整个身子宛如定在了地上一般,竟然无法移动,不由得大惊失色。哪知哗啦一声,那只猛虎竟然擦着自己的右臂,窜入了森林之中,似是在追逐一只野兔。他这才长长舒了口气,急忙检查自己的身体。他不检查则已,一检查不由得大惊失色。因为不知何时,他竟已变成了一颗枝繁叶茂,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不由得转头望着那老人,惊疑不定。不过他既已变成了大树,又哪里转得了头。可是说来也怪,他似乎无需转头,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周边的一切。只听那位老者继续说道:‘可是这些飞禽走兽在捕捉猎物、啃食花草之际,又怎会明白,他们曾经都来源于这片土地,彼此并无分别?’那位老者越说身形越是高大,声音也越是高远,竟然逐渐变成一个参天巨人。只见他随手一翻,霎时间天地风云变幻,光阴飞速流转,而天地万物也在迅速的日出日落、四季变幻中枯萎凋谢,消亡殆尽,重归于一片尘土。而引弓月似乎也消亡在了这一片尘土当中。”

    “可是不知为什么,他隐隐地觉得自己还在。只是究竟在那里,却是不得而知。似是高高在上,可以俯瞰大地;又似深陷空谷,正自仰望苍穹。极广极博又极微极细,无所不在又无一所在。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的状态似乎与那个奇点十分相似。老人那句‘……他们曾经都来源于这片土地,彼此并无分别?’又在他耳边响了起来。募地里灵光一闪,心下暗道:‘难道那个奇点就是我自己?’想到此处,他突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奇点面前。这一次他终于看清了它的全貌,竟然忍不住流下泪来:它是那样的纯净,那样的完美,那样的平和,那样亲近。而他就像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突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园一般,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伸手轻轻触碰那个奇点,突然整个世界一阵晃动,一股强烈的光线映入他的眼帘。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发现自己身处一个气泡当中,而气泡的周围,上下前后左右,到处都是大大小小气泡,而每一个气泡似乎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灵犀神境?!”

    “我们灵犀神境怎么会在他的神识当中?”

    “难道我们一直生活在引弓月的神识之中?!”

    “这……这怎么可能?”

    仪陆二人连连发问,简直惊得目瞪口呆。

    韩雪催问完叶冲,也惊得半天合不拢嘴,原来这一段也被琴衿的神识障隐去了。

    琴衿道:“不错,当初我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难以置信,可是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那我们到底是真人还是假人?”仪狄道。

    冲雪二人不禁心中一动:“就是,如果按琴衿所说,这几个人都是活在灵犀公子的神识之中,那么他们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他们明明就在我们眼前,如果他们是活在灵犀公子的神识里,那我们是活在哪里?”

    琴衿仰天一阵大笑,缓缓说道:“如果形与神、心与物没有分别,又哪里有什么真与假、现实与虚幻之分?”

    这句话一出口,不禁仪狄与陆羽耸然动容,就连冲雪二人也是震惊万分,仿佛这个世界突然改变了天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