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刃
字体: 16 + -

第二章 螟蛉子

    sun jul 17 13:02:14 cst 2016

    王城上京,赵家府邸的几棵梧桐已经开始落叶,手掌形的叶子蜕去了生命的色彩,枯蔫成一团。腐败的气味在早晨的秋风之中,弥散开来。

    正方形的竹编桌上,一杯香茗还在飘散着丝丝缕缕的热气。荣国公赵从心坐在青石鼓凳上,低头看信。

    “这么说那小子已经到了?”荣国公把信扔到桌上,转头看向静立一旁的那名家奴。花白的头发,丝毫不减他面目的威严。

    赵二小心地观察着这位贵人的脸色,轻声应道:“是,昨夜到的”。

    “哼!”老者怒哼了一声,拿起茶杯品了一口,发现那茶已是凉了,重又放下,说道:“真不知赵卫这个爹是怎么当的,一个螟蛉子都管教不好,性格顽劣,不知好歹!我们赵家耗费了这么多资源送他入昆仑,就为了培养出一头白眼狼吗?”

    老者越说越怒,大袖一挥,茶碗摔得粉碎。赵二吓得面目苍白,一头跪倒在了地上,生怕被老国公的余怒殃及到。

    “去,把拾刀卫给我派出去,把赵隅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给我带回来!告诉他们,无需顾忌,不要怕伤了他,只要不缺胳膊少腿就成!”

    荣国公动了真怒,在他看来,这个赵卫的养子虽然武学天分不错,但太过叛逆。那么贤惠的平国郡主不要,偏僻醉心于那个孤女曹烟雨。现在甚至为了那个女子,荒废武学,擅自离开昆仑剑派。

    最可气的是,他居然敢骂自己,他的祖父,堂堂荣国公?

    看着赵二如蒙大赦慌忙地领命离开,老者从那信封中把另一张纸抽了出来,看着那张纸,气得手又颤颤巍巍地抖了起来。

    这是对要求他返回昆仑,赵隅给的一张回信。

    纸上画着一只乌龟,在壳里缩着脑袋,模样很是可笑。

    ……

    ……

    “少爷,你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了。”三天前,在赶来青宁途中一家客栈里,公孙霸尊看着赵隅一笔一笔在纸上勾画着乌龟的雏形,苦笑道。

    可能因为是第一次画这个乌龟的缘故,赵隅显得十分吃力。头也不抬地说:“别吵,马上画好了。”

    公孙霸尊不敢想象收到这封“回信”后,荣国公会有怎样的反应。

    这位老祖宗可以说是赵家的顶梁柱,身为朝廷一品大员,作风严谨,滴水不漏。只是因为行事处处小心,惯于退守,因而私下得了一个“赵老龟”的戏称。

    而这个小祖宗呢,他明知这个祖爷爷最讨厌别人提到他的戏称,却故意画了一只乌龟来气他。荣国公纵然行事没有人如其名,事事从心,这位二公子赵隅又何尝不是人不如其名?

    大老爷赵卫给这个养子起了一个单名“隅”,就是希望他能安于一隅,踏踏实实地过活。可是看看,这位二公子又哪里有一点能够偏安一隅的样子?

    公孙霸尊用手扶着额头,真的感到有些头痛。他明白赵隅寻找曹烟雨的决心,没有找到她赵隅绝不会罢休,也知道老太爷反对赵隅和曹烟雨走得过近,反复来信催促赵隅就此止步。

    可是少爷,能不能用温和一点的方式?

    看着扑棱着翅膀飞去的那只信鸽,公孙霸尊有一箭把它射下来的冲动。嘴角狠狠地抽动了两下,还是把冲到嘴边的话压了下来。

    赵隅若无其事地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好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

    ……

    “小柜子,赵二真这么说的?”在荣国公看到那封信后的不久,赵府的一间厢房里,一名美妇坐在黄花梨梳背椅上,对着一个家仆问道。她身材曼妙,眉目如画,举止端庄,配上一身华贵的配饰,一看就是一个身份不低的主儿。

    “是,夫人,老太爷大发雷霆呢,说无论如何要将那螟蛉子擒回来,这回不知道要怎么惩治呢。”小柜子满脸谄媚,语气里带着幸灾乐祸。

    “这个养子赵隅行的什么事这么荒唐,能让赵老龟暴跳如雷?”美妇眼波流转,在心里暗暗揣度,口中却是说道:“因为何事?”

    “猪油蒙了心呗,听说二少爷迷恋那曹烟雨迷恋到不行,连老太爷的话都不听了。这回可能是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气到老太爷了。”

    “这么看来,这个螟蛉子也不足为惧,不过是一个不分轻重的情痴。亏我还怕他夺了我家舒儿未来家主的地位,如此看来真是可笑。”美妇低头沉吟着。

    “夫人?”小柜子看那美妇不说话,试探着问道。

    “嗯,没事了,你下去吧。对了,把这件事查得再清楚些。”美妇回过神来,吩咐道。

    “是。”小柜子退了出去。

    美妇又细细地思索片刻,仿佛感到有几分胸闷,她踱步到窗边,推开了那扇镶满了明瓦的格子窗。

    深秋里的庭院充满了萧瑟,潜藏在这个赵氏家族的暗流,让一切表面上的平静都暗哑无光。

    庭院深深深几许。

    ……

    ……

    “铺子”是赵家暗探所在的据点,面上是寻常商家店铺,暗地里各条情报都在这里汇集。赵家势力遍布,情报一环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因而在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铺子。

    城西的卖货街上里,两侧全是各种各样的小店铺,“富贵面馆”就在其中。

    等到公孙霸尊打探到铺子的消息归来,已经过了半日。最后两人终于找到了这条街上。

    “就是这里?”赵隅转头向公孙霸尊问道。

    上午时候,面前的这家面馆里一个食客都没有,几张随便摆放的桌椅,显得这个小店有几分破落。

    “没错。”公孙霸尊回答。论对赵家势力的了解,身为客卿的公孙霸尊还是比这位很少回家的二公子熟稔不少。

    “嗯,隐藏的不错。”看着这家再平常不过的面馆,赵隅不得不承认一般人确实很难想到这会是那些行走在阴影中的暗探的据点。

    “这次由我来接头吧。”赵隅想亲自从那些暗探口中得到曹烟雨的消息,同时也要亲眼看一看收到回信后赵家那边的反应。

    “客官吃面?快里边请。”精瘦的店小二刚刚还百无聊赖地躺在桌子上,瞥见了进来的一老一少,赶忙起身热情地招待着。

    “客官要吃什么?”看那赵隅二人坐下了,小二殷切地凑到近前问。

    “一碗阳春面,清水半瓢,酱油两点。”赵隅慢条斯理地说道。

    “客官要大碗小碗?”小二眼中精光一闪。

    “小碗,细面三根,蒜叶四片。”赵隅不紧不慢地回答。

    小二神色一变,接着问道:“葱花多少?”

    “五颗太少,六颗太多。”

    两人一问一答之间,把从一到六说了个遍,这便是赵家暗探接头的暗号。

    小二用眼神向站在柜台前那位胖胖的掌柜示了意,就静静站在一边不再言语。

    那掌柜的放下账本,从算盘上拿开移开短粗的手指,向赵隅看去,胖胖的脸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却是精光四射。

    “可有凭证。”掌柜终于开口说话了,看来这间“铺子”里,他才是主事之人。

    赵隅语气一滞,皱了皱眉。

    赵家子弟一般都有腰牌,但因为自己养子的尴尬身份,一直没有得到自己专属的那一块。暗探接头并不一定都要腰牌,而青宁的这些人又怎会不知自己的身份?这老板一开口,就有意无意存着些许刁难。

    “你不认得我?”赵隅直接问道。

    对着赵隅脸上隐隐的怒意,那掌柜一笑,说道:“属下也能猜到,想必您就是二公子,属下闻二公子威名已久,但这次上京那边传来了命令要谨慎办事,没有凭证,我们这边实难办事。”

    看赵隅面有难色,刘富贵心中一阵冷笑,这个黄毛小子果然还是太嫩了,几句话的就能把他要求这边帮他探查消息的事推脱掉。也亏得上头透露了这个螟蛉子没有腰牌的消息,刘富贵才得以一下拿住命脉。

    青宁距上京不远,暗探们通过特殊手段传递的消息小半日便到。想着上头刚刚下达的另一条命令的奖赏,刘富贵有些心动,右手悄悄地探到柜台里,触到了自己藏好的那柄飞剑的剑身。

    冰凉的触感令刘富贵的信心大增,这柄飞剑是他花了半生积蓄得来的,刘富贵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宝贵,依仗这柄飞剑,刘富贵闯荡出了自己的名声,也得以成为赵家暗探中的小头目。

    刘富贵甚至算计到,凭自己三十多年的习武经历和通玄境的修为对付一个青涩的少年,自己的胜率起码超过七成。虽说这位二公子听说天赋不错,但想来也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多半是些花拳绣腿。那些丰厚的奖赏,岂不如探囊取物?

    不过这个公孙霸尊有些麻烦。刘富贵在赵家暗探多年,知道这个老者还是有些斤两的,公孙霸尊成名已久,早在多年前就步入造化境,现在也不知是何修为了。要是孙铭能够抵挡他一会,只要自己擒住这位娇贵的二公子,就能以此要挟公孙霸尊,要他投鼠忌器。

    刘富贵越想越觉得可行,眼神示意着那店小二,店小二孙铭会意,隐隐靠向公孙霸尊。

    公孙霸尊却不知赵富贵在一瞬间起了这么多的念头,眼看赵富贵有意刁难赵隅,就要掏出自己的腰牌。

    赵隅手一挥,拦住了他的动作。

    看着眼神凶厉紧紧盯着自己两人的店老板和店小二,赵隅想到了自己画的那只乌龟,对这两名赵家暗探为何有如此明显的敌意已是了然――祖爷爷终于要动手了。可是一名寻常暗探,却只是要用这样低级的伎俩来为难自己,那就说不过去了。

    刘富贵收起了脸上虚伪的笑容,眼神凝重,他感到了一丝危险。

    一股强大的自信从赵隅的身上散发出来,赵隅的眼中迸发出了摄人的光彩。

    “要凭证?可以,你的剑就是我的凭证!”

    “翁!”颤动的声响从柜台后面发出,那掌柜的脸色变得煞白,意识中本来被自己牢牢掌控的那柄飞剑,突然间不受他的控制。

    刘富贵奋力想要重新夺得剑的控制权,却是徒劳,本来日夜相伴的这柄飞剑突然像是视他为陌生人一样!

    冷汗刷地从赵富贵的后背冒了出来。他突然想起了上边在告知要求擒回赵隅的时候还专门嘱咐过的一句话:

    “与赵隅不可比剑。”

    可自己明明连出剑都没有啊!

    刘富贵仍然还处在震撼与茫然当中,同时身为武者的自觉,让他感到一种羞愧。对方甚至连修为境界都没有显露,便夺去了自己的武器,刘富贵的信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刘富贵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位二公子,这位一直不被看好的赵家养子。上头下达的擒回赵隅的命令,凭自己几人怎么可能完成?

    看着面色苍白的刘富贵,赵隅再次问道:“这凭证,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