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奇遇记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飘然离皇宫

43•天空中

    师徒三人驾着凤凰在空中飘荡,花姑指着周围,激动地说:

    “师傅、师弟你们看,金色的阳光把天空映得多彩多姿,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婀娜多姿的云朵有的像跳动的芭蕾,像飞舞的蝴蝶,像一群群棉羊。师弟,这和座在飞机里透着玻璃看空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李聪点头说:

    “是的。师傅,我们现在的飞行速度有多快,离长安有多远了?”

    许成笑道:

    “离长安40多里吧。问那么多干什么,好好骑你的凤凰。”

    花姑说:

    “师傅,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许成说:

    “驾牛车的伙计在下面松树林里等我们。你们看见没有,前方百十余里处有紫气升起,我们要去的就是那个地方。”

    李聪问:

    “我们去紫气升起的地方做什么?”

    许成说:

    “紫气者,道德之气也。有紫气上升的地方,必有道德之士隐藏。我们按下凤头,去紫气升起的地方明察暗访,看看有没有可度之人。”

    花姑、李聪模仿许成的动作,轻轻抚摸了一下凤凰的红冠,凤凰善解人意地低头向地面飞去。

    44•松树林里

    小山坡上的松树林非常茂盛,三人驾着凤凰来到松林中,许成把手一挥,三只凤凰立刻化为三朵美丽的祥云,飘然而去。

    三人见牛车停在一旁,大黄牛正在咀嚼着干草。黄年生却坐在一颗青翠的大松树下面,背靠着大树满脸笑意地打着瞌睡。阵阵松涛声仿佛是在为他催眠,迎面扑来淡淡的松脂香令他睡意更酣。

    许成笑道:

    “无思无忧,真仙人也!”

    李聪看着吃草的黄牛和停在一旁的牛车,不满地自言自语道:

    “坐什么老牛拉破车,有紫气上升的地方乘凤凰一会儿就到了!不晓得享福,真是受苦的命!”

    花姑笑道:

    “坐牛车有什么不好,我就爱坐牛车。师弟,牢骚太盛易断肠!你不想再受黄金汁浇之苦了吧?”

    许成对李聪说:

    “乘凤凰快是快活,但不要忘记师尊的叮嘱。我们此趟大唐之行,不但要了解帝王的生活,更要敞开一切感觉器官和神经末梢去体验感受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花姑说得对,为师瞧你好逸恶劳,不肯吃苦。要知道,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是见不到世事苍桑的。”

    花姑高兴地说:

    “就是!”

    李聪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说:

    “我又错了,听师傅和师姐的。”

    许成套上牛车后,说:

    “我们这就上路,去唤醒年生吧。”

    李聪笑容满面地把嘴贴近黄年生的耳朵,学起了公鸡打鸣:

    “喔、喔、喔。”

    黄年生猛然惊醒,揉了揉眼睛,说:

    “天亮了吗?”

    李聪呵呵笑道:

    “说我懒,还有比我更懒的。一觉睡到大中午,还问天亮了没有!哎,治病挣来的钱没弄丢吧?”

    黄年生起身到不远处的一颗树下,用手在地面扒了几扒枯叶,钱箱子显了出来。

    花姑笑道:

    “师弟始终忘不了这箱子钱,真是财迷了心窍。”

    许成说:

    “年生,你来驾车。”

    黄年生把钱箱交给李聪后,接过许成手里的牛绳,高兴地甩了下响鞭,说:

    “走喽,随仙师周游世界去喽,驾!”

    许成说:

    “年生,以后别仙师仙师地叫,就叫师傅好了,他们两个可直呼其名。”

    李聪说:

    “对、对、对,以后别自己叫自己小人,直呼我和花姑的名字,这样听起来舒服。”

    黄年生道:

    “我记住了。”

    牛车载着四人慢悠悠地向松林外走去。

    黄年生对许成说:

    “师傅,你们饿了吧?我买了10斤卤牛肉,20斤肉夹馍,15斤玉米面窝窝头,还有4葫芦酒呢!”

    花姑问:

    “有喝的水吗?”

    李聪说:

    “师姐喝什么水,还是喝酒吧。自从在龙泉洞中念了那‘五字真言’后,吃了仙桃,饮了琼浆,以前滴酒不沾的我,觉得酒比水美,越来越喜欢喝酒了。道家的神仙大多数都是饮酒的高手。醉八仙诗云;‘吕洞宾;醉酒提壶力千钧,曹国舅;仙人敬酒锁喉扣。汉钟离;跌步抱捏兜心顶,何仙姑;弹腰献酒醉荡步。蓝采和;单提敬酒拦腰破,韩湘子;擒腕击胸醉吹箫。张国老;醉酒抛杯连环踢,铁拐李;旋肘滕碰醉还真。师傅,是这样的吗?”

    许成说:

    “正是这样。我道家向来是‘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对酒情有独钟。”

    花姑笑道:

    “师傅,我21世纪的班主任张老师对道教与酒有精彩的论述。”

    许成问:

    “是你所说的龙虎山张道陵张天师的后人吗?”

    李聪抢着说:

    “正是。师姐的老师经常不厌其烦地和同学们讲道教理论,宏扬他祖上的功德无量。师姐真是不幸,摊上这样一天到晚叨叨道教的老师,确实撞到鬼了!”

    花姑不高兴地说:

    “胡说什么呢,不许你说我老师的坏话!”

    许成笑道:

    “花姑,可把你张老师关于道教与酒的论述说给为师听听,看看他是否言之有理。”

    花姑娓娓道来:

    “我老师关于道教与酒的论述是这样的;‘早在道教形成之前,远古酒的文化就已经形成,古代神祀宗教不但不禁酒,而且把酒作为祭奠神祉的重要供品,甚至还设有专门掌管宗教活动中敬酒事项的官职,称为‘酒人’。据《周礼•天官•酒人》记载:‘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供奉之。’我们道教沿用了祭酒的称号,用来称呼高级神职。老师的祖先张道陵在蜀中创立五斗米道,设二十四治,治首即称‘祭酒’。祭酒原为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乃德高望重者才能担任,五斗米道沿用此名,说明早期道士所行宗教职能与原来的祭酒有相通之处。后来,道士的称谓有了很大的变化,祭酒只成对道士神阶的称谓之一,如道教经书《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说:‘所以称为道士者,以其务营常道故也。’并指出道士有天真道士。道教戒律是约束道士的言行,不使陷入邪恶的条规。早期的道教戒律并无不饮酒的条规。道教戒律五斗米道《老君想尔戒》,分上中下三行,每行三条,共九条皆无戒酒之条。在道教仙真中甚至有仙真因酒而得度者。传说被全真道教奉为祖师的吕洞宾自小颖悟,年青时善琴、嗜酒,陶醉于诗词文赋之中,堪称诗酒中人。如此等等,举不胜举。道教对一般教徒并不严格戒酒,但反对酗酒。道教重要经典《太平轻•丁部》对酒的害处有专门论述:酿酒浪费粮食‘盖无故发民令作酒,损废五谷’,‘念四海之内,有几何市,一月之间,消五谷数亿万斗制’。‘损害身体健康。’凡人一饮酒令醉,狂脉便作,‘伤损阳精’,‘或缘高坠,或为车马所克贼’。总之,酒的害处是很多的,‘推酒之害万端,不可胜记。’鉴于此,该经还规定了对酗酒者的惩罚办法是鞭笞和贬降:‘但使有德之君,有教敕明令,谓吏民言:从今已往,敢有市无故饮一斗者,笞三十,谪三日;饮二斗者,笞六十,谪六日;饮三斗者,笞九十,谪九日。各随其酒斛为谪。对作酒、卖酒者,则罚以修城郭道路官舍:“酒家亦然,皆使修城郭道路官舍,所以谪修城郭道路官舍,为大土功也”。因为酒属水,建筑属土,以土治水,以补其过:‘土乃胜水,以厌固绝灭,令水不过度伤阳也。’‘修道路,取兴大道,以类相占,渐置太平。’当然,对远行之客,或家有老人、病人‘药、酒可通’者,或‘祠祀神灵’者用酒是不在受罚之列的。’师傅,我老师说的对吗?”

    许成点了点头,肯定地说:

    “花姑老师不愧是张天师的后人,对道教与酒的论述是面面俱到,可谓;有理、有句、有节。妙,真是妙不可言!”

    李聪道:

    “先别说那么多,道教与酒的论述饱不了肚子。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被师傅变成兔子后,吃了一肚子胡萝卜不说,还被那臭气熏天的黄金汁恶心地吐了个一干二净。肚子现在饿瘪了,发出一阵阵咕咕响。你们接着谈,我还是喝酒吃肉夹馍吧。师傅、师姐,你们吃吗?”

    许成摆了摆手,问花姑:

    “你饿吗?饿了就吃点。”

    花姑说:

    “这两天的皇家大餐实在美不胜收,欲罢不能,吃的太饱,胃顶的难受,你们也这样吗?”

    黄年生咽了咽口水,好奇地问:

    “皇帝家肯定顿顿都是猪头肉吧?猪头肉的味道真好啊!象我这样的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猪头肉。”

    花姑笑道:

    “卤牛肉、肉夹馍肯定比猪头肉好吃。年生,你一下买这么两大口袋,一定吃了不少吧?”

    黄年生惊恐地答道:

    “没有、没有、没有,卤牛肉和肉夹馍是为仙师准备的。小人对天发誓;肉夹馍一个也不敢动。小人知道自己不是吃卤牛肉、肉夹馍的命,离开师傅后,吃得是玉米面窝窝头。”

    花姑大吃一惊,问许成:

    “师傅,年生说的是真的吗?”

    许成掐指一算,笑道:

    “年生很诚实,买了两种干粮;价钱贵的驴肉夹馍和最便宜的玉米面窝窝头。他说的没错,卤牛肉和肉夹馍的确是为我们准备的,而他自己这两天吃的是窝窝头。”

    花姑歉疚地说:

    “年生哥,你这是何苦呢!师弟,拿几个肉夹馍给年生哥尝个鲜。”

    李聪打开干粮袋,拿出两个肉夹馍,递给年生,说:

    “年生你傻呀,放着好好的卤牛肉和肉夹馍不吃,吃什么干巴巴的窝窝头?我的命虽说比你好一点,但在宫里加起来也就吃了两顿,最后这顿还吃的是斋。看见他们享受咸宜公主的山珍海味,我心里那个急呀,你说我冤也不冤?”

    黄年生举着肉夹馍,小心翼翼地问许成:

    “仙师,这肉夹馍小人真的能吃吗?”

    许成笑着说:

    “能吃,你就否放心大胆的吃吧!”

    黄年生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肉夹馍,细嚼慢咽后,眼睛一亮,大口大口地狼吞虎咽起来。吃着吃着,眼睛里的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

    李聪见黄年生无缘无故掉泪,吓了一大跳,忙举手声明道:

    “师傅、师姐,你们看到了,我可没有欺负年生,是他自己哭鼻子的。千万别赖我,与我毫不相干!”

    花姑板着脸,说: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你如此心惊肉跳地为自己辩白,说年生哥流眼泪与你毫不相干,这说明你对年生哥暗中使了什么小动作,这才让他伤心流泪的。师傅,是这样吗?”

    许成笑道:

    “花姑呀,这回你可是冤枉师弟了!”

    李聪得理不饶人,说:

    “师姐,你对我产生的偏见,让我想起了一个典故!”

    花姑问:

    “什么典故?”

    李聪说:

    “某人失斧,以为邻人之子所窃。观其行路,似窃斧之人;其动作态度,无不似窃斧之人。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再见邻人之子,其动作态度,又不似窃斧之人。”

    花姑不好意思地说:

    “是我错了,不该在没有了解清楚的情况下就胡乱怀疑,冤枉好人。我向你道歉!师傅,年生吃的好好的,为什么会哭呢?”

    许成笑着说:

    “让年生自己说吧。年生,说说你为什么哭。”

    黄年生抹了把泪水,笑着说:

    “师傅啊,小人哪里是哭,小人是高兴的掉眼泪!”

    李聪笑道:

    “年生呀,你脑袋里进水了吧,好端端的你掉什么眼泪?害得我差一点就成了窃斧之人。”

    黄年生感叹道:

    “不瞒师傅说,肉夹馍实在是太好吃了。自打出娘肚子以来,就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李聪问:

    “不能吧,你东家肖佐卿老先生家里很富裕,比肉夹馍好吃的鸡鸭鱼肉多得是,平时总不会一口也不让你们吃吧?”

    苦笑一声,说:

    “小人东家的鸡鸭鱼肉是很多,有吃剩下的也轮不到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守庄子的狗就有五、六条等着呢。”

    李聪说:

    “怪不得,我们来时,庄园门前两条高大饥恶的松狮犬冲着我们不停地吼,仿佛要把我们生吃了。有好吃的不给人吃,却用来喂狗,这土豪劣绅肖佐卿真不是个东西!真希望唐朝也出现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推翻万恶的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让天下的贫下中农翻身得解放。像年生这样的穷哥们都能够顿顿吃上白米饭,肉夹馍!”

    花姑咯咯笑个不停,说:

    “师弟,我看你是活回去了,越来越象个少年先锋队队员,为共产主义事业时刻准备着!”

    李聪放下肉夹馍,有点遗憾地说:

    “此时此刻我真想放声高唱我们少先队员时唱的那首《少年先锋队队歌》。要是口琴不送给李隆基就好了,师姐还可以给我伴奏呢。”

    许成笑道:

    “这有何难,为师隔空取来便是。”

    许成把手从空中一招,只见口琴和手电筒徐徐落入花姑手中。

    花姑惊奇地说:

    “隔空取物,这是真的耶!师傅,您真了不起!”

    李聪羡慕地说:

    “要是我有师傅这一手就好了!”

    许成问:

    “那你要如何?”

    李聪说:

    “随心所欲地,想吃什么就让它来什么!”

    许成笑着点了点头,说:

    “为师有数了。李聪,为师想听你刚才说的《少年先锋队队歌》。花姑,你来吹口琴伴奏”

    花姑吹起了口琴,李聪唱起了少年先锋队队歌: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爱人民,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时刻准备,建立功勋,要把敌人,消灭干净,为着理想,勇敢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许成、黄年生被李聪的歌惊的目瞪口呆。

    花姑鼓掌说:

    “唱的好!这歌有五六年没唱了,我也要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

    花姑一曲唱完,李聪豪情壮志道:

    “年生拿酒来,我和师姐要庆祝我们过去金色的童年!”

    黄年生赶紧从车把上解下个酒葫芦递给李聪,说:

    “给,这可是有名的西凤烧,很香很厉害的!”

    李聪对着葫芦嘴,猛灌了几口,惊讶地说:

    “师傅,这西凤烧是什么酒,怎么这样香?比李隆基的宫廷御酒香多了,您尝一口试试!”

    许成接过葫芦喝了几口,心满意足地说:

    “真是好酒!这就是天下闻名的西凤酒。”

    花姑问:

    “师傅,这西凤酒有什么说道吗?”

    许成答道:

    “西凤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产地凤翔是民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有凤鸣岐山、吹箫引凤等故事。唐朝以后,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人称西府凤翔。酒遂因此而得名。史载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列为珍品。后来苏轼任职凤翔时,酷爱此酒,曾用‘花开酒美喝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来盛赞西凤美酒。”

    李聪又喝了两口,赞叹道:

    “就连师姐喜欢的苏东坡都为它作广告,怪不得西凤酒如此好喝!”

    花姑笑道:

    “现在是唐朝,苏东坡还远没出世呢!”

    李聪说:

    “管他出世没出世,反正若干年后他会对西凤酒赞不绝口,吟;‘花开酒美喝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让西凤酒名扬天下!”

    花姑恳切地说:

    “师傅,您把隔空取物的本事教给我们吧!”

    李聪兴奋地说:

    “对、对、对,师傅您就把这本事传给徒弟吧!”

    花姑笑道:

    “师傅,我知道小儿夜啼咒,就是用红纸写,然后贴于交叉路口上的小儿夜啼咒语。”

    李聪说:

    “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会。”

    花姑笑道:

    “你就吹牛皮吧!”

    李聪说:

    “听着;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夜睡到大天亮。”

    许成点头说:

    “不错,小儿夜啼咒语是这样的。好,为师就把隔空取物的功夫传授给你们。隔空取物是我道家的一项法力,有五句口诀,这五句口诀是……”

    花姑笑道:

    “我洗耳恭听!”

    李聪说:

    “慢。师傅,让我先把年生的耳朵堵塞起来再说。”

    许成笑道:

    “不必,隔空取物口诀只有我法门中人念后才能生效。记住了,首先是深呼吸,然后全神贯注地想着要取的物件,心里用力念叨着;‘取物取物,拜托真武。左拳握三魂,右掌七魄出。可来也!’口诀就是这样的,记住了吗?”

    花姑说:

    “师傅,我来试试!”

    花姑半闭着眼睛,陷入苦思冥想中。不大一会儿,一包洁白的卫生巾从天而降,落入花姑手中。

    许成问:

    “这是什么呀?”

    李聪答道:

    “这是我们那个时代女人用的东西。”

    花姑不好意思地说:

    “是妈妈给我买的护舒宝牌卫生巾!它是经过灭菌处理的放心产品。卫生巾日用夜用、护垫用着很舒服。”

    李聪鼓掌笑道:

    “太棒了!年生,把车停下,我也来试试!”

    许成笑道:

    “可别想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

    李聪模仿花姑的样子,嘴里念念有词,说:

    “可来也!”

    李聪话音刚落,空中飞来一坨半干不稀的屎,“啪”地砸了他一脸。

    花姑捂着鼻子惊异地说:

    “这是什么呀,怎么这样臭?”

    李聪用手往脸上摸了一把,看了看后,苦不堪言地说:

    “这分明是人刚拉的屎,还热乎乎的。师傅,你又害我!”

    说完,“哇哇”呕吐起来。

    花姑见李聪狼狈不堪的样子,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许成严肃地说:

    “你刚才想取什么来着?”

    李聪说:

    “我刚才想从咸宜公主处取些黄金来用。”

    许成掐指一算,笑道:

    “常言道;金钱如粪土。你一心一意想钱,怪不得隔空飞来一坨屎,不偏不倚砸在你脸上。知道吗,咸宜公主正在含元殿内排泄,这坨屎是她刚拉下来的,紧接着还有第二坨、第三坨要砸你脸上呢。”

    李聪赶紧跳下车,躲藏到牛车底下,大声说:

    “师傅救我,我再也不敢隔空取物了!”

    许成说:

    “浪子回头金不换,知错能改就行。出来吧,为师把你脸上的屎除掉。”

    李聪悻悻地从牛车底下钻了出来,许成用拂尘在他脸上一扫,说:

    “去!”

    倾刻间,李聪脸上的屎在法力作用下消失的一干二净。

    李聪高兴地说:

    “谢谢师傅,徒弟以后不敢了!”

    许成说:

    “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李聪说:

    “师傅说的文言文我不太明白。”

    花姑道:

    “师傅说的是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许成点头说:

    “徒弟你要明白这样的道理;一个能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要在省视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矢志力行,这样才能进一步展开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胜尤为重要。”

    李聪点头道:

    “师傅,我明白了。”

    许成笑道:

    “明白了就好。记住,以后切不可再生妄念。”

    花姑见黄年生一路没有半点笑脸,只是长吁短叹、闷闷不乐,于是好奇地问:

    “年生哥,这么多好笑的事,你怎么一直拉着个脸,好像有人借了你的米,还了你糠似的。怎么回事?”

    黄年生叹道:

    “唉,我给东家长年累月当牛做马,起早摸黑的干活,何曾度过一天这样快乐的日子!自从跟了你们,不是吃香,就是喝辣,真是快活极了!可惜呀,过不了多久又要回去受罪。常言说;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想到这里,还不如不来呢!故而笑不起来。”

    花姑问许成:

    “师傅,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年生哥脱离苦海?”

    许成说: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昔日曹孟德有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呀,人生就像早晨的露水一般,稍纵既逝,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时光。正所谓;人生劳扰多辛苦,已逊山间枕石眠。喜有梦中游乐地,何妨睡上一千年。”

    李聪着急地问:

    “师傅,难道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吗?”

    许成笑道:

    “人生如同一梦,梦中如同醒中。若是梦里富贵,只算半世劳累贫穷。”

    花姑恍然大悟,高兴地说:

    “我知道师傅是什么意思了!”

    李聪问:

    “师傅只是吟了一首诗,与年生脱离苦海有什么关系呢?不会是想让年生具备阿q精神吧?”

    花姑说:

    “太有关系了,师弟你想啊,人的一生中有一半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歌德曾说过;‘精神上的追求,去体验,去探索,世界是永恒的一个。’师傅是想让年生哥精神上获得某种满足,也就是梦里获取快乐。如果能有阿q精神相伴,我看也不错。师傅,我说的对吗?”

    黄年生问:

    “阿q是谁,谁又是歌德?”

    李聪道:

    “阿q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歌德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画家,是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和你说阿q、歌德做什么,说了你也不懂。”

    许成说:

    “花姑说对了。年生,如果你愿意,贫道就传你五字真言,让你夜夜有幸福感。”

    黄年生趴在车上向许成磕头,感激地说:

    “师傅啊,在东家,我白天小心翼翼、当牛做马、累得半死,晚上更是恶梦连连。不是梦见被太太用鸡毛掸子抽,就是梦见被老爷用拐棍打。醒来大汗淋漓,浑身疼痛,比白天的劳累更可怕。师傅,千万把做好梦的五字真言传给我,让我早日脱离以往梦中的苦海!”

    李聪自言自语道:

    “不会是;‘虚无虚乾哼’吧?”

    花姑说:

    “师弟,你胡说八道些什么呢?”

    李聪连忙解释道:

    “没有、没有胡说八道,我只是胡思乱想而已。”

    许成笑道:

    “年生把耳附过来,贫道教你美梦‘五字真言’。”

    李聪不满地说:

    “‘五字真言’还背着徒弟告诉年生,师傅真是小气!”

    许成笑道:

    “这‘五字真言’你俩知道了也没用。也罢,你们听好了,睡前的五字真言是;‘泽润达心底’!记住了吗?”

    黄年生点头说:

    “记住了!”

    许成说:

    “睡在床上默念二十遍就行!”

    四人乘着牛车,吃着肉夹馍,喝着西凤酒,有说有笑,一路向前。
  

  :www.sizhicn.com。_m.sizh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