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城
字体: 16 + -

第15章 还要不要上学

    傍晚的时候,王素珍总算回来了。她走到村外的小河边时停了下来,用河水洗了把脸,将脸上的斑斑泪痕都洗掉后,稍微拾掇了一下才走进村里。她一进村就看到王婶和五嫂正站在村口聊天。“素珍回来了,佩明呢……?”王婶看到素珍走过来笑着问。王婶这一问问的素珍鼻子一阵发酸,眼泪在眼眶眶里直打转。她强忍了半天才没掉下来。素珍知道这事瞒不住,笑了笑说:“佩明学校还有点事……过几天才能回来呢。”五嫂心直口快,“毕业都这么长时间了,国家又不管分配了。他还有什么事要办……”王婶忙瞪了她一眼,她才赶忙住了嘴。

    王素珍讪讪地走回家里,父母和弟弟立刻围了上来。“素珍,你可回来了……佩明呢,他怎么样啦?!”面对父母和弟弟她再也控制不住了,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一般簌簌的落下来。

    “他死活不肯回来……我劝了他半天,他把我从屋里推了出来……”

    素珍妈立刻瞪大了眼睛,“哎呀,怎么会这样?佩明怎么能这样对你?!”守德老汉在一旁敲着烟袋锅子,说:“佩明这孩子怎么这么没出息……国家不管分配怕什么,又不是天塌了。国家不管,工作可以自己找吗……学到手的知识和本领还能跑了不成?干什么不能养活自己和家人。他怎么这么死心眼?!”

    “爸妈,你们就别怪他了。他是伤心过度迷了心窍一时转不过弯来。等他冷静下来想通了就好了。”

    “对了,刚才佩玉过来说她妈妈知道他哥的事了,气得病倒了,躺在家里,正焦急的等着佩明和你一起回来呢!”

    “妈,一会儿我去劝劝刘婶。”

    素珍妈点点头又说:“街坊四邻都在议论这事,大伙都为佩明惋惜。他们都吵着说孩子以后上学也没什么用了——国家又不管分配,到头来工作还得自己找。他们都不打算再供孩子上学了。佩玉和素文回来也说不想再考大学了……”

    王素珍听后立刻变了脸,拿眼瞪着弟弟怒气冲冲地说:“王素文,我前天不是和你说好了吗?你答应的好好的怎么转眼就变了?!”素文吓得赶紧低下头,一句话也不敢说。素珍转身看着妈妈又说:“妈,人家这么说咱可不能这么想啊。上大学并不只是为了让国家给分配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就只能靠出卖劳力挣些辛苦钱,生活过得苦不说,迟早还会被社会所淘汰。妈,我是没考上大学,但是我一直都在努力学习,从来没有放松过。素文以后不许你再有这样的想法,好好上学,给我记住了!”王素文点头如捣蒜一般。素珍这才略微舒了一口气,说:“爸妈,我到刘婶家去一下。”便起身走了出去。

    王素珍来到刘佩明的家里时,佩明妈正躺在土炕上痛苦地呻吟——她的心痛病又犯了。佩明妈看见素珍走进来,挣扎起半截身子,伸长脖子,两眼巴巴地朝素珍身后和屋外看了老半天,可是她没有看到自己儿子的身影,两行老泪不由的纵横而下。“素珍,佩明呢?他怎么没有回来?……他怎么样啦?”王素珍忙上前扶住佩明妈,强装笑颜,说道:“婶,你不要担心了。佩明哥的工作已经有着落了,他被省城的一家大公司录用了。他决定留在省城工作,要我转告你和佩玉等他工作稳定下来后就回来看你们,让你们尽管放心——他现在很好!”王素珍说到这里眼角有点发涩,拼命忍住了。“真的吗?”佩明妈盯着素珍满怀期待的问。王素珍认真地点了点头。佩明妈虽然还有些怀疑,但是看到素珍一脸认真的样子,才略微定下心来。她知道素珍不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

    早早吃过晚饭后,王素珍找到了老书记和村长并说明了来意。

    “两位叔叔应该都知道了——今年大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再管分配工作了,而且以后也不会再管了。现在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议论这事。他们都在为佩明惋惜,纷纷抱怨国家不应该这样办,甚至有人表示不想让孩子上学了。而且我还听说很多正在上学的孩子也都不想继续上了。他们都觉得上学没什么用了——反正国家也不管分配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素珍想请两位叔叔把乡亲们都找来开个会,好好的开导开导他们。现在国家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全力以赴实现四个现代化,到处都需要知识,到处都需要有文化的人,不上学怎么能行呢。科技兴国人才最重要,人才从哪里来——只有通过学校只有通过教育。不上学就是文盲,就只能靠出卖苦力挣饭吃。将来没有文化的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可能顾不住,怎么可能有能力来改变家庭未来的命运,改变咱家乡未来发展的命运呢?……”

    老书记和村长看着素珍一脸激动的样子和发自肺腑的真诚激昂的话语,赞赏的频频点头。最后书记刘德贵笑着说:“好!这个会我们两个来组织,话由你来讲……!”王素珍不由得红了脸,“书记村长,我怕讲不好……还是……”刘德贵挥手打断了她的话,“你讲得很好,我们相信你!”

    “那我这就去请人。”刘德发站起来就往外走。王素珍忙叫住说:“叔,要求每家每户的男女社员都得到场,少一个也不行;还有正在上学的孩子——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必须来。”刘德发点点头笑着走了。刘德贵却在后面冲素珍竖起大拇指。王素珍知道关于孩子们上学的问题是一个家庭两口子共同面对的大问题,其中有一个想不通也不行。另外,正在上学的孩子有很多已经泄劲了,他们都觉得国家不管分配了,上学也是白花钱还耽误时间,将来还得自己找工作,还不如早点走出校门去打工挣钱呢。所以首先就要改变这些正在上学的孩子的消极想法,让他们重新认识到上学和学习的重要性。

    乡亲们陆陆续续的来了,很快村委小院里就挤满了人。除了刘佩明母亲有病正躺在炕上外,其他的人家都来了。大家凑在一起七一伙八一伙的议论着。

    “村长这么火急火燎的把咱们叫来是要开什么重要的会议呀!”

    “不清楚。听说要在河东的庄稼地里再打两口井,没准就是讨论这事吧……”

    “我看不像……讨论打井的事干嘛要让上学的孩子们也都来呢?”

    “是呀!没准国家又有什么新政策了吧。”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马上要开会了。”刘德发从主席台后面站起来喊道。会场上顿时鸦雀无声。刘德发继续喊:“素珍,上来!”此时,素珍正和父母还有弟弟素文、佩玉在下面坐着。大伙的目光刷的一下全都集中到了王素珍的身上。王素珍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根下,心里像揣了两只小兔子怦怦乱跳。“素珍快上来呀!”刘德发又喊了一句。王素珍这才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两只拳头紧紧攥着,心里暗暗的用了一把力,昂首挺胸大踏步走上了主席台。人们全都一脸疑惑的看着主席台上的王素珍和书记村长他们。

    “下面会议正式开始!”刘德发继续讲,“今天书记和我特意请大伙来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下一代——受教育的问题。大伙现在都知道国家不管大学生工作分配了。因此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在不同程度上露出了不满和消极的情绪,有些家长和孩子甚至认为上学没什么用了,反正国家也不管分配了,上不上学一个样,都得自己找工作,所以还不如及早走出校门去打工挣钱呢。那么今后我们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培养孩子们上学,正在上学的孩子还要不要继续学下去?——关于这个关系到我们大伙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未来的大问题,下面请王素珍同志来为我们大家讲一讲。大家欢迎!”

    大伙这才恍然大悟。人们心里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刘佩明,却把目光一起集中到了王素珍身上。王素珍笔直地站在主席台后面,用坚定的目光扫视了一遍会场,然后向大伙鞠个躬,大声说道:“各位叔叔婶子和弟弟妹妹你们好!刚才村长说了要我讲两句,那么我今天就在大伙面前班门弄斧一回。最近这段时间大伙都在议论国家停止大学生毕业分配的事。很多人都认为国家不管分配了,上了大学也是白上,还说刘佩明就是个现成的例子。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国家为什么要取消大学生的毕业工作分配。说实在的一开始我也很不理解,但是后来我想通了。国家既然决定取消大学生毕业分配就肯定有它的道理。大伙都知道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已经快二十年了。改革开放,改革什么?开放什么?说白了就是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打破铁饭碗,调动人的自主能动性积极进取大胆挑战敢于尝试勇于拼搏。大伙都知道我们的改革是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农村从集体公社制改为承包责任制后,我们农村的粮食亩产每年都在提高,我们农村的生活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是为什么呢?这正是因为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当然目前我们农村总体来说还很穷——如何改变它?——这个重任就落到了我们下一代人的身上。试想我们的下一代如果没有科学知识来武装头脑,他们怎么有能力有信心来担起这么沉重的担子?难道还要我们的下一代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吗?绝不能!就算我们的下一代还要做农民(当然我们农民并不比别人低一等)也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新型农民,一个有新的思想和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的现代农民。在城市国家单位和国企改革后,铁饭碗被打破了,很多人下了岗,失了业,那么他们是不是就走投无路了呢?不是,他们不但没有在现实困难面前屈服,反而改变思想开阔思路积极的下海自主创业。另外还有很多原本在国家企事业单位干得很好的人也纷纷自动自愿辞职下海去创业。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大老板、企业家,取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并积极的回报社会。那么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要不要改革呢?我认为应该改革。几十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包分配,让很多大学生的思想被禁锢了,他们沉醉于稳定的工作分配,满足于铁饭碗,而失去了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心。现在国家不再管分配了,大学生梦想的铁饭碗没有了。他们就不得不改变思想开阔思路,重新去选择新的生活道路,去自己找工作或自主创业。这样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不是被封锁了,而是选择的机会更多了,成功的希望更大了,机率更高了。有人说不上学一样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同样是打工有没有知识有没有新思想武装头脑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知识有头脑的人靠脑力劳动就可以轻轻松松得挣到很多钱。而没有知识没有头脑的人只能靠出苦力去挣几个辛苦钱只能勉勉强强维持家庭生活而已。有道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当我们的孩子们将来用到知识需要知识时再去学,那可就为时太晚了。中小学时代和大学时代正是我们的孩子为了将来拥有好的工作和生活而作必要的准备的时候。现在我想请问大伙一句话:你们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将来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因为准备不足而被淘汰呢,还是坚决的支持和培养孩子们上学,让他们学到足够的文化知识走好他们的学生时代为将来做好准备呢?我想这个问题不用再讨论,大家都已经明白了。因为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个好的生活,好的出路,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说到这里,我想不用我再多言,正在上学的孩子们都应该明白如何对待自己上学和学习的问题了。我们的家长们也应该明白如何对待孩子上学的问题了。因为它不光是关系到孩子将来生存的大问题,更是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家族未来命运的大问题,甚至是关系到我们整个鹅头堡村整个家乡未来发展的大问题!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王素珍再一次向大伙深深地鞠了一躬。

    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书记刘德贵站起来挥挥手,大伙才渐渐安静下来。老书记异常激动地说:“王素珍同志讲得很好很有道理!她是我们鹅头堡村的第一才女,是一个思想活跃意识超前锐意进取的社会主义好青年。刚才素珍说的话大伙都听到了,现在我当着大伙的面第一个表态:我个人完全支持王素珍同志的观点,我们全家会全力以赴的培养我们的孩子上学的,希望他们能够学到对将来有用的知识文化,同时也希望大伙今天也都能表个态!”

    老书记的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刻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喊声。大伙纷纷表示要坚决培养孩子们上学,决不让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以后,因为前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后悔,而埋怨家长,抱恨终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