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国密码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施计

    tue jun 28 20:09:57 cst 2016

    李高元知道江警督虽然豪爽,但绝不是个满嘴跑火车的人,如果他这样说,那就意味着他不但会真正重视这件事,而且还有一定的把握,所以李高元听了这话心里对缉捕牛三多了几分信心,有些迫不及待地问江警督究竟有什么具体思路,江警督压低声音,如此这般地吩咐妥当,然后各自分头行事。

    第二天一大早,李高元当着自己同事的面兴冲冲地敲响了万书记办公室的门,“老万,老万,在不在?我有急事!”

    李高元这人的性格细想起来实在是有些让人可乐,而且是非常可乐!

    就拿他对人的称呼而言,凡是比他年龄大的,不管是上级还是下级,一律称呼为老**,如果你姓张,就称呼你为老张,如果你姓刘,就称呼为老刘,从来就不称呼职务,如果你比他小,一律称呼为小张小刘之类的,有些人他甚至连称呼都没有。

    就为这事,他得罪的上级起码就有上百人!

    他连敲了好几遍,也没看见万书记的房间里有什么反应。

    刑警队长副队长武涛听见急促的敲门声以为又出了什么大案,急忙过来查看,见李高元正面带兴奋地“砰砰”砸万书记的门,“哎,老李,现在才八点一十,万书记要九点才来,你忘了?”

    在省公安厅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般人是八点钟上班,主要领导是八点半上班,只有万书记是九点钟上班。

    “啊?!我怎么把这事忘了?”李高元听见武涛的话,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随即一皱眉,指着万书记的门有些恼怒地对武涛说,“官僚!典型的尸位素餐!”

    武涛和李高元不一样,李高元是个直肠子,什么话都敢说,甚至敢当着面和领导拍桌子,所以刑警队长做了好些年都没能提得上去。而武涛比较注重人情世故,和领导关系很不错,当然也和李高元这个直属领导处得也不错,跟着李高元混了不少的功劳,因此他内心对李高元还是有几分真诚的感谢。

    而武涛看李高元又在当着同事们的面放“大炮”,怕这些话被人传到了万书记的耳朵里去,于是赶紧转移话题,“老李,看你这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啊?是不是案子有进展了?”

    “现在只是办拘捕令,还没抓到人呢!”李高元将手里的一张纸一挥,难掩喜色地说。

    李高元和上级关系不咋地,但和下级的关系还比较好。大家见他前几天还在为须弥鼎案愁眉苦脸的,现在突然满脸笑容,都赶紧上来,七嘴八舌地围绕李高元说个不停,有的是来恭喜,有的是好奇,也有暗中嫉妒的。

    李高元心情大好,顺手拖过一把椅子坐在了万书记的门口,对大家的问题一一解答,“你们都知道,就这案子,让人头疼得不行!要不是无意中得到线索,我还真没折!我可先跟大家打个招呼,这次抓捕的人非同一般,凡是值外勤的人可别跑远了,一会儿都得上!”

    李高元这话把大伙吓了一跳,一个个惊疑不定,抓什么人要出动这么多人?公安厅值外勤的人有好几百呢!

    李高元看着大家各种各样的表情,心里很好笑,面上还是装着很严肃,将大手一挥,“这有什么好吃惊的?抓有些人就得要这么多人!都别围着了,先去做准备,一会儿行动的时候别手忙脚乱的!”

    然后将武涛和一支队队长惠如康叫到一边,将拘捕令递给武涛,“我到库房去检查一下装备和弹药,你们两个在这里等老万,让他签一下拘捕令!”

    说完也不管别人答不答应,他自个儿往库房去了。

    武涛和惠如康接过拘捕令一看,看见上面写着要拘捕的人是牛三,吓了一大跳,武涛赶紧把李高元叫回来,“老李,你搞错了没有?你真有证据?”

    李高元看了看四周,见现在只有他们三个人,于是说到,“上面有人在追查一桩邪教案的时候,邪教徒的星辉长老亲口承认须弥鼎是牛三盗窃的。这事不会有错!”冷哼一声继续说,“11个亿的案子,我就不信他牛三这次还能跑得掉!”

    说完,显得急不可耐地到库房去了!

    就在李高元到办公室的时候,牛三还在床上睡大觉。

    牛三以前是个混混,一无所有,没什么顾忌,自然胆大妄为,混出了一片天地后,他从这个社会猎取了很多很多,成了企业家,成了高官,所以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再不是以前那个悍不畏死的混混牛三,相反,他现在很怕死,很害怕失去他从这个社会强取豪夺到的一切,包括金钱、权力和美女,因此他迷上了宗教,希望跟佛菩萨拉近关系,保佑他富贵永远。

    特别是周老板给他介绍那帮神通广大的道士后,牛三大开眼界,意识到神仙可能真的存在,心里就多了一个希望,他希望从这些道士手里得到长生不老的法门,成为神仙,所以他才帮那些人拿到了须弥鼎。

    可拿到须弥鼎后,那个软硬不吃的李高元老盯着这事不放手,弄得牛三这一段时间都有些紧张,好不容易把须弥鼎送走了,牛三总算松了一口气,决定好好慰劳一下自己,这两天就找了两个车模来陪自己。昨天晚上就和这两个车模做了大半夜的“俯卧撑”,把自己累了个半死,所以现在都还在床上没起来。

    “嘟嘟,嘟嘟!”牛三正做神仙美梦呢,电话铃响了。迷迷糊糊拿起电话就听,没听两句,他嗤愣一下就坐起来了,两眼睁得大大的,额头青筋直蹦。急赤白脸地听完电话后,将电话一扔,翻身下床,鞋子都没有穿,冲到门口一叠声地对保镖喊到,“叫喜叔,快叫喜叔过来!”

    两分钟后,牛三正急得满屋乱窜,房门敲响了。

    一个精瘦的,留着山羊胡的矮小老头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牛总,出了什么事啊?”

    “李高元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正准备过来抓我们呢!”牛三一把抓住老头的胳膊,“老子早晚要弄死这个李大炮,上次把他老婆卖到外蒙古没解恨,这次老子要把他女儿卖到菲律宾去,天天让人骑!”

    精瘦老头喘了两口气,“别急,别急!慢慢说,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那该死的道士把我们卖了,他跟警察说须弥鼎是我们偷的,李高元现在真正集合人,马上就要过来抓我!”

    这老头是牛三的军师,名叫喜苇杭。喜苇杭这个名字是他爷爷根据《诗经》取的,他爷爷以前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对喜苇杭进行的也是传统的儒家教育,所以喜苇杭有强烈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怀古情节,推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思想。

    虽然喜苇杭知识丰富,书也教得好,但是性格却不合时宜,有着知识分子的酸腐气,讨厌谄媚,对看不惯的事从来就直言不讳,甚至当面斥责对方,不管你多大的官他都敢骂。因为这个性格,他一直不被各级官员赏识,时间久了,他就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对别人的批评也更加刻薄,弄得和上级的关系非常紧张。

    有一年春天,县长到学校来慰问教师,恰巧那天喜苇杭的孙子淘气,喜苇杭非常生气,当着县长的面批评孙子说,“你一天不学无术,看你长大后能干什么?去做石匠?你没那个体力。去教书?你没那个智力。去捡垃圾?你吃不了那个苦!”

    大家知道他的性格,看着他教训孙子都觉得好玩,谁也不敢,也没有人上去阻止他。可他接下来的话就闯大祸了,他对自己孙子说,“你看你,啥都不能干,看来你只有去做官了,那吃得好,耍得好,还可以欺压百姓,淫**女!”

    县长听说过他性格,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在意,后来听见他如此胡说八道,不禁勃然大怒,当即就叫随行人员把喜苇杭抓了起来,定了一个“反党反社会”的罪行,判了十二年刑期。

    这件事对喜苇杭的打击太大了,使得他从“道学”的捍卫者走向了“仁义”的对立面。

    牛三自从在首都和人枪战吃了大亏,就感觉很有必要找一个军师来给自己出谋划策,不然他们这帮人永无出头之日。没多久,他就听说了喜苇杭的事,于是想办法帮喜苇杭减了刑,并在喜苇杭出狱的那一天,亲自带着一大帮弟兄到监狱外面去接喜苇杭,然后当着喜苇杭的面,把那个县长找来,不仅叫县长当面给喜苇杭道歉,而且限令这个县长立即辞职,不然灭了他全家。这个县长知道牛三连自己的亲叔叔都可以放河灯,更何况是他这么一个外人,没办法,只得乖乖辞职。

    喜苇杭也早知道牛三这个人。以前牛三这样的人他是非常痛恨的,所以在监狱里,牛三来探望他的时候也没有答应牛三的邀请,现在看牛三弄这么大阵势,帮自己出了气,心里的确是很感动,同时也担心,如果他不答应牛三的邀请,恐怕牛三会祸及自己的家人,加上喜苇杭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囚犯,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前途了,所以到底还是和牛三混在了一起。

    这喜苇杭对历史典籍非常熟悉,特别是《二十四史》,他结合牛三的实际状况,从《二十四史》里找了一些办法介绍给牛三,建议牛三在政界寻找靠山,最好是亲自做官,在政界布下一张牢固的人际关系网,到那时谁要再动牛三就不容易了,牛三从此也就不必再提心吊胆。同时建议牛三把黑道的生意洗白,不一定完全放弃黑道生意,但一定要兼做正当生意,把不法收入转为合法收入,还要在国外置办一些产业,这样的话,即使以后国内风向不利,牛三还可以到国外去安身立命。

    经过喜苇杭的一番策划操作,牛三迅速成了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和政府高官。所以严格说起来,牛三现在的地位有一半得归在喜苇杭头上。

    “等一等,这里面有问题!”喜苇杭听牛三说完后疑心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