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哥矿人
字体: 16 + -

第16章 四:归去来 三年恍一梦

    5、暗查岐黄大药房

    皇甫亭的突然来访,让饱受眼疾折磨的高中恩师李德才,像黑夜之中遇到了光明,航海之中看到了塔灯,出现了转机;而皇甫亭展现出精微而辨别的中医思维,犹令李老师大为欣赏,心慰之余,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个下学上达的易经君子。

    所谓下学而上达,下学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不同阶段的合理定位;而上达,便是立德业,做出当下最合理的言行表现。

    皇甫亭当然理解李老师的期冀,现在处于学习阶段的自己,还是以修德为主,广征博收、神交先贤,藏器于身,再求上达,踏入社会,完成自己“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报负。便欣然应允。

    而当谈到,因近期姐姐皇甫灵和矿山王超辉结婚一事而导致家人反对,老人伤心,自己竞一时无法找到兼顾办法,无能为力时,李老师笑道,自己有一良方,可解此疾,皇甫亭喜出望外,恳请告之。

    李老师胸有成竹地说,送你八字:“先入为主,先礼后兵,”可解此疾。皇甫亭还是不解木纳地看着老师,似懂非懂。

    李老师见此苦笑了下,不得不详尽地作了解释。皇甫亭听后,欣然接受,满意而归。

    第二天无事,后天农历18,不约而至。

    矿山,王超辉宿舍。早晨4:30他就起床了。“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年之计在于春”,天道酬勤,寅时即起,是他多年保持的习惯。

    洗漱、刮脸,收拾利索,便把桌子上的书籍和各类报表移到床上,打开伴随多年的定制木箱,里面翻来翻去,找到了存箱底的一套蓝灰色西装,红色金利来领带也翻了出来,,书报表归位,又认认真真地捯饬起来,头发打几下摩丝,梳理几下,不禁得意地发现与平常不修边幅的自己,今天年轻了不少呢,脑海里时不时闪现出昨晚在皇甫亭家的场面......

    吃过下午饭,与皇甫灵约好,先后来到农家小院来,皇甫亭也拿出瓜子糖块,大家围座一圈,边吃边聊天。

    皇甫亭把学校里的见闻和生活点滴高兴地与大家交流着,气氛不一会儿就调动起来了,他看到时机已到,便把李老师教来的“解决方案”,和盘托出,直抒胸意。

    没想到话音刚落,立即招来爸妈的反对,二老有顾虑,认为此解决方案太不靠谱,万一不成,会被街房邻居笑话不说,还可能引来更坏的结果;而王工却想了想,只夸这主意不错,可以一试;便愉快地答应了,姐姐皇甫灵坚定地站在王工一边。

    皇甫亭又苦口婆心地给爸妈分析道,与其这样无用的对持耗下去,还不如先礼而后兵,先入为主效果好些。打消姐姐二老顾虑,引导事情有转机回到正常轨道上来,非此方案不可。.....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统一了思想,总之,主动出击,总比坐而待毙强......

    天渐渐放亮,东方露出鱼肚白,看来,天也作美。和工友们打过招呼,匆匆吃过饭,给领导请过假,便驾车离去。

    来到上岭村,皇甫灵和皇甫亭也早早等候,看到车来了,飞快上车,三人有说有笑,一路欢歌笑语......

    心情好,时间也感觉快了不少,集镇近在眼前。

    来到了通往学校的交叉路口,皇甫亭因有事先下了车,皇甫灵指引着王工来到一便利店下了车。

    服务员热情地欢迎两位的到来。精挑细选,购买了脑白金、老年奶粉,蜂蜜,香蕉、苹果等礼物,匆匆上车。

    车很快来到一高档小区门口,顺利进了门,两人相互整理了下衣物,拿好礼物,急冲冲地走向楼去,很快来到201房间。

    按门铃,前来开门的婆婆,看到前来的儿媳皇甫灵和王工,明白了来意,脸色聚变,想立即关门,拒其于门外,但王工已先前一步,跨入屋门,她悻悻不平地招唤着老伴。

    两人成功进屋,信心倍赠,把礼物稳稳地放在客厅的茶几上。皇甫灵的老公公听到喊声,从里面的书房里走了出来,看到两人到来,也不禁怒火中烧,马上抬起手臂,要下逐客令。关键时刻,王工“噗通”跪倒在地,毫无主见的皇甫灵一看,也接着跪倒在地,说两人真心相爱,相守一生,请求二位老人的谅解,并答应视其为亲生父母,陪护到老......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两位已白发苍苍的老人,再也没有原先的状态,不禁失声痛哭......皇甫灵依然喊着妈妈爸爸,尽情地哭泣着......

    多日来,笼罩在大家头顶的阴云,一扫而光,客厅里又传来久违的说笑声......

    而先前一步下车的皇甫亭正在街上做着另一件隐藏在心里的有意义的事情。

    原来患有眼疾李德才老师的一句话提醒了自己,所说的在新开岐黄大药房看病抓药,效果不良的情况使自己怀疑重重,直想一探究竟。

    晴朗的天气也使得镇上的商铺,随着早起的人们陆续开门迎客了,通往中学的大街上川流不息的学生们形成一道美丽风景线。

    随着学校大门一路找去,他在附近的一胡同居民院外停了下来。这是一家普通的居民院,外面挂着“岐黄大药房”五个狂草木制标志,走进院内,就见一“老中医”在给患者看病,就诊者络绎不绝。诊室内,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小屋就是诊室,内有一台火炕和一张写字台,看不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以及收费许可证,但有两面绣有“医术高明”字样的锦旗挂在醒目的地方。

    皇甫亭慌称自己消化不良,请“老中医”看看。给号脉后,“老中医”便用左手遮住处方单迅速开了药,并说:“你是火肠子,脾胃虚,以后别吃辣的和甜的,别喝酒。”随后,他到里间去抓药。

    药房有两平方米大,三十多种中草药盛在皮鞋包装盒里摆在货架上,货架内还摆放着100毫升、250毫升、500毫升等大小不一的输液瓶,里面盛着棕色药水。“老中医”不用戥子,直接用手从鞋盒子里抓出一把把草药,装在塑料袋里。然后,另一名中年男子说:“把这些药装在(容量)十几斤的玻璃或塑料瓶里,灌满微温的水,浸泡一天就可以喝了。每天喝50毫升,每次喝完之后,再向瓶子里倒满凉开水,要连续喝70天。”他又递过来3瓶装满药液的250毫升的输液瓶,嘱咐道:“这3瓶药分早中晚各喝三小酒杯,估计6天喝完。”经询问得知,这名中年男子是“老中医”的弟弟。打着算盘,一阵算计后,收了80元钱,看病和抓药的费用。

    在诊室,“老中医”又忙着给几名求诊者扎针,但都是隔着外衣扎。“大夫,你们在哪个医院工作过?能不能把处方给我?”皇甫亭问。

    “我在西安工作过。处方要留底,你要它干啥?”“老中医”回答。他的弟弟说:“我在洛南工作过……”

    听胡同的一位老乡说,这个大药房已经开三个月多了。前来就诊的一名患者说:“我们这儿的居民都知道那个大药房,实际上就是个医疗站,他没有营业执照。我看过病,效果不明显。我还是相信正规医院。”

    当日下午,皇甫亭拿着“老中医”开的中草药来到镇医院,与药剂师辨别具体是些什么药材。药剂师说,这些药是当归、砂仁、锁阳、柴胡、鸡内金、红景天、木香、金毛狗脊、金樱子、灵芝、党参等,绝大部分药材是没有炮制的生药。按药剂学分析,生药的功效不如炮制过的。从组方看,这些药能健脾、补肾。从医理看,有病的人吃了经过炮制的药材所煎汤剂能提高免疫力,大量使用生药是不规范的。

    药剂师说,中医药剂学没有这么多品种的药材组在一起用白开水泡着喝的理论依据。试想,这么多药泡在水里,三四天后,药液就会腐败发酸,并滋生细菌。而自己心里明白,隔衣扎针,违反医疗操作规范,既不科学也不卫生。

    经过和姐姐皇甫灵、姐夫王超辉商议后,决定给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局打了举报电话。十多分钟后,执法人员到场,不想,“老中医”家门已经上了锁。

    经查档发现,这家大药房并未办理医疗执业许可证登记及备案;县个体医疗诊所登记册里也没有住户的姓名。显然,这个“诊所”在非法行医。卫生监督部门将继续关注,并将严肃查处非法行医者。

    三人走了出来,皇甫亭站在街道上,深深叹了口气说,:“做医先做人,做人先修德,缺德行医,害人害已,自取灭亡啊!”

    姐姐皇甫灵快步走了上来,说:“弟弟,快回家吧,家里有人等你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