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哥矿人
字体: 16 + -

第15章 四:归去来 三年恍一梦

    4、拜访李老师

    井喷似的新鲜事,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让这个三年在校学习中医没有回乡的大学生皇甫亭,既感叹又亲切,情绪未稳之际,在准姐夫、矿山工作的王超辉热情邀请下,夜来风雨声中,来一回巡游大矿山。

    道路的通畅,擦肩而过的车流,使座在副驾上的皇甫亭,即好奇又兴奋,两人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

    工程师的脑壳总比一般人装的东西多。王超辉聊到了下岭村的山村野史,其实皇甫亭打小就有所耳闻。诸如:哪家老公熬个通晓赌博,最后把家里的三头大肥猪赔光了;哪家新娶进门的媳妇,跟老公公婆婆吵架不合闹分家了,光这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每天一箩筐一箩筐的,装都装不完。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概莫能外。

    然而当聊到连一向热爱自由、崇尚自然生活的可爱的下岭村村民时,一改以往的习惯,忙着挣钱,真的有点出乎意料,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说的真对。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早有先见之明。

    更没料到的是“枫林晚”火锅城居然堂而皇之在山沟沟里建起来了,而且生意不错,正可谓停车座爱枫林晚,春宵一刻值千金。

    天高皇帝远,有人辛苦有人欢。

    正深思中,皇甫亭突然想起了什么,火锅城,你有没有去过?质问起正聚精会神开车的王超辉。

    王工听到,哈哈大笑,并说:“猜,还猜不到的话,一会儿,就晓得了”。

    前方的天空已被灯光照亮,矿区应该到了。

    车子终于在一处灯火通明,四周高墙围拢,以地质大铁锤为造形的铁制栅栏式大门前刹住。

    在大门造型为锤柄与围墙之间设有值班室,鸣笛三声,门卫值班员张师傅出来询问后,大门一边缓缓散开。

    皮卡车小心地开进大院,一直走到矿部大楼前方,在一处有四方基座拱卫着的大山雕塑旁停下。下车,才发现,夜色中的矿山大楼巍然耸立,真有些肃穆而伟岸的感觉。

    四周静悄悄的,两人一前一后,快步走进楼内。

    楼内灯光闪烁,似乎还有人在窃窃私语......直接步入楼梯,来到了3楼316房间。

    宿舍不是很大,可能有20平米左右,但室内摆设简单,一张陈旧支起纹帐的木板床两面靠墙,枕头边挨的桌子,是用适合于野外搬运的特制大木箱代替的,反而也靠墙的的桌子,上面整整齐齐竖放着的各种书籍,横在下边的各式文件夹、数字报表,显得严谨而醒目。不锈钢碗,脸盘等简单的生活工具散堆在墙的一角。绿竹窗帘,明窗几净。

    王超辉热情地招呼着皇甫亭座在地下的小木板登上,自己却座在了床边。

    王工谈笑着介绍着,皇甫亭却对他桌上的书籍来了兴趣,移上前去仔细观看。还真不少,有《矿产开发与利用经济学》、《地质学》、《矿床学》等专业书籍;居然还放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辞海》、《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非专业类书籍。工程师学的的东西还真的不少哩!皇甫亭不解的问道。

    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往往不是他的最高学历决定的,而是由他后天的持续的学习能力。而广泛涉猎,精于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哟,王工像教育弟弟一样对他说道;所以,我每天除了统计完这些报表外,还要学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我每天的工作都安排的满满的,哪还有时间去枫林晚呢?王工理自气壮地说道。

    皇普亭听了知道错怪他了,频频点头,同意。

    不晓得是王工是否有意提起,话题自然百然谈到和姐姐皇甫灵的相识、相知、相爱......他有点兴奋地说,虽然我们两个都是二婚,但彼此都是性情中人,认真对待,都不想勉强而结合,更愿意找到一个两情相悦的人......

    ......你知道我为什么选择你姐皇甫灵吗?,就是因为中意她现在的朴实与善良。我挑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王工饱含深情地说到。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离分.....

    皇甫亭崇拜式的听着王工的发言,真没想到工科出身的他,还有文科生般细腻的情感......

    皇甫亭不禁投来道道敬佩的目光,一定要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心想。

    第二天,早饭吃过,皇甫亭便想去镇上拜访自己多年的恩师李德才老师。

    又回到即熟悉又有点陌生的校园,皇甫亭跟值班室的宋大爷热情问侯打着招呼,说明来意。宋大爷很快问询到,李老师今天生病,没有去上班,正在宿舍休息。

    听到老师生病了,皇甫亭急忙来到老师的宿舍前,敲门进入。

    李老师正在边更改学生的作业,边靠在床头边。看到有些虚弱而显苍老的李老师,皇甫亭心里涌出莫名的激动。

    他恭敬地走上前,向李老师问侯。但看到李老师的左眼,已经肿得老高,里面白色眼球都红了,还时不时流着眼泪水,心里明白了,是李老师的眼睛出个问题。

    经过询问,李老师说出实情。原来,他一向功课抓的比较紧,上礼拜天中午,同事徐老师的小儿子结婚,李老师和同事们都去了,周末参加婚礼的人挺多,徐老师家让酒也热情,大家推杯问盏,就多喝了几口,骑自行车回到家,就感觉左眼不适,当时想,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眼睛给累坏了吧,没有多想,看着电视就睡着了,醒来一看,左眼睛突然开始发红,感觉眼睛特别的发涩,也没怎么在意,觉得过两天也就该好了。

    结果不到三天,感觉越来越不舒服,我就在学校附近一新开的岐黄大药房,让座诊的老中医,开了三付药,吃了,微微地有些泻,还没有什么大的反应外,可是眼睛,却没有好转的迹象。又找到这位老中医,这位医生就判断:泻下的方法不对,应该是外有风寒,应该散寒。又加大了药剂,付了这几天,感觉还是没有好转呀,还有点呕吐,不思饮食了呢。

    皇甫亭让李老师赶快找到开的药方,细致看后,吓得脸色苍白,原来药方上写着的都是大剂量的大黄、黄连等泻下之药,可能这位中医判断有大肠之火吧。

    但是如果有效果,不药到病除,至少好转了吧,而现在还没有什么大的反应。如果继续服用它,肯定会把脾胃彻底地给搞垮,身体也会出问题的。事不易迟,必须先把白睛里面的瘀血放出,皇甫亭立即把随身的针灸包取出,消毒,用针轻刺白珠,结果是流出来数十滴的浊血,然后,红肿的部位开始消退他自己也感觉很是清爽。

    然后细细把脉,用笔飞速写下一方以人参、甘草、半夏为主的扶阳抑阴,清肝散瘀的药方。叮嘱老师如何如何使用。

    李德才老师看到自己曾经培育过的学生,已学有一家之长,不禁心生安慰,并鼓励他不仅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做个下学而上达心安理得的易经君子。

    皇甫亭欣然接受。并祝愿老师,注意身体,早日康复。李老师一时也来了精神,问起他此次回来的目的,皇甫亭就把姐姐皇甫灵和王超辉的事情说了,李老师笑笑说,我也有一方,可医此病,你想听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