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皎月
字体: 16 + -

第18章 18.浴火重生

    机械学院是我校最大的学院,一共才两万人的学校,机械学院就占了4千,而且大多数都是男生,学生人数多了,踢球的人也就自然多。“淬火”队各条线都人才济济,甚至左路都有专门的左撇子球员。

    在比赛之前,我们得到了情报,今年的“淬火”队进行了小范围的重组,为了保证卫冕,机械学院把全部的好手都召集到了“淬火”队中,甚至不惜牺牲另一只球队“重锤”,把“重锤”的队长和右边锋都征调过来。

    另外一个消息应该算是好消息,“淬火”去年的夺冠功臣,两个校队主力毕业离校了,新补充进来的两个校队球员个人能力也很强,但融入球队时间还短,有可能是个薄弱点。

    在这个周末,天气出奇的好,和风煦暖,艳阳高照,温度也不冷不热。星期天的时候,机械学院学生会组织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沙滩运动会,大概就是单腿跳接力,花式跳绳之类的娱乐性竞技。欢快的比赛从上午10点进行到了下午3点,中间休息时,学生们还自发组织了一个热闹的野餐。运动会之后,全部参加比赛的人员又直接来到了足球场,观看“淬火”和“混凝土”的比赛,很多机械学院的学生还沉浸在刚刚的趣味活动中,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猜测“淬火”能领先对手几个球。

    下午三点半,比赛准时开始,实力强劲的“淬火”率先开球。“淬火”队今年高调的选择了火红色的队服,球员在场上也像是一团团跳动的红色火焰,充满了活力。相比之下,“混凝土”却显得老气横秋,土黄色的队服,沉稳的动作,怎么看都让人提不起精神。

    场边机械学院的球迷吼声如潮,“加油”“进一个”的呼声此起彼伏,带动着场上队员激情饱满,动作也愈发优雅洒脱,加上本身的技术实力不俗,仿佛如鱼得水一般,像一条条古灵精怪的大鱼,穿梭在混凝土的后防线。

    可是这些鱼儿快乐的游了一会却发现,自己不像是在水中畅游,而像是陷入了满是浆土的泥潭之中。

    这个赛季开始,“混凝土”尝试了一种新的踢法,“局部三角站位”。这种踢法是韩国队经常使用的战术,基本原理很简单:防守时,三名球员排成三角形,凸前的抢断,身后一左一右的两个则是策应保护,防止进攻球员突破或者传球,一旦三角形的一点被突破,周围的球员立刻补上,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而另外一方面,在进攻的时候,按照倒立三角的方式推进,持球球员前方的左右,都有自己的队友呼应,根据场上形势,选择传球方向,一旦三角区域内没有对方球员,则三角形持续向对方球门推进。

    这个简单实用的战术,却被很多的球队排斥,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极其消耗体力,想要保持三角形,就要周围的球友不停的补位,无球队员需要积极跑动;另外一点,也是最主要一点,这种三角站位需要队员之间非常默契,不然要不就是跑成有缺口的方形,要不就是站成了一条直线。要达到这种默契,通常需要一个球队的队友相处几年时间。可实际上,很多足球强国新人辈出,国家队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哪能让一批队员一直踢下去,恐怕也就只有韩国这样国微人少的国家才会这样吧。

    人少势微的土木系,对抗人多势众的机械学院,能像韩国队和中国队的抗衡那样,依靠狼群熟练的配合,战胜孤傲的雄狮?

    “淬火”队的单兵实力不容置疑,就拿刚刚从“重锤”支援过来的右边锋来说吧,奔跑速度极快,突破异常犀利,可是每当他突破一个“混凝土”队员,立刻就陷入到了一个三角形之中,三人的围攻就令他很难抵挡了。即使他从三角形的一点穿出去,又发现自己陷入到另外一个三角形之中,这种压抑的感觉如同网中的鱼,看不到破网而出的机会。

    上半场的焦灼维持了20分钟左右,“淬火”队露出了一个破绽。“淬火”的新队员中,有一个人是校队的右后卫,他的基本功很扎实,防守技术也很优异,在一次成功抢断之后,他控制着球,开始寻找自己的队友。刚刚融入队中,难免和大家不熟悉,在他抬头寻找最佳的传球点的时候,他的一个队友远远的冲他喊了一声“嘿,传球”,示意自己的站位不错,需要传球了。校队的右后卫毫不迟疑,把球穿了出去,“淬火”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

    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攻守,这一次,校队右后卫又成功抢断了。正在他控着球,犹豫把球传到哪里的时候,我学着刚才那人的声音,也冲着这个后卫喊了一声“嘿,传球”,对方后卫立刻精准的把球朝我的方向踢了过来。

    校队的后卫站在大禁区线附近,我离他不过10米远,也就是说我距离球门只有30米左右。这么难得的机会,在大学踢了4年联赛的前锋怎能错过?

    我稳住球后,向前趟了一步,赶在后卫封堵之前,做出了一个任意球的踢球动作,这个动作老谭纠正了无数次,我作起来还是不太标准:左脚支撑,右臂展开,右肩膀下压,身体自然前倾,右大腿上摆,小腿自然下垂;等到肩膀下压力传递到了腰部,大腿同时发力,甩动小腿,同时小腿做爆发式弹踢,脚面绷直,用脚面的上前部,触碰足球的右下部;我的这个发力略微欠了点火候,但足球依然像脱膛的炮弹,势大力沉的砸向对方的球门左上角。

    由于距离太近,“淬火”的守门员扑救不急,足球直挂网窝,“混凝土”1:0领先了。

    进球之后,我欣喜若狂,张开大嘴,呲着牙,朝着土木系的看台挥舞着拳头,看台上的球迷也欢声雷动,还有人乐的连蹦带跳,我定睛看了看,那个跳的最欢快的女生,竟然是平时宁静秀气、温柔沉稳的童姣。

    我跑到了场边,朝着童姣送出了一个飞吻,童姣立刻安静了,红着脸低下了头,垂着眼不看我了,我又朝着其它女生连续飞吻,这时候,场上裁判冲着我吹了一声哨子,示意我赶快回到场内。裁判的意思很明显,比分领先就想浪费时间,拖延比赛?没门,别动那歪脑筋,赶快好好踢。

    上半场的后20分钟,球场上的局势渐渐的发生了变化,随着比赛的进行,三角阵型的缺陷开始露出了苗头,这种布阵耗费了“混凝土”大量的体力,看似牢固的网开始慢慢松动了,破碎的三角很难立刻有人补位,本该端正的三角,隐约的开始扭曲变形了。

    之后“淬火”逐渐掌握了场上的主动,发动了几次很有威胁的进攻,最惊险的一次是前锋突破三角的束缚之后,猛然发力,足球呼啸飞向球门,只是略微高出了横梁,吓得“混凝土”守门员直冒冷汗。另外几次也都是“混凝土”侥幸才没被攻破球门。就在“混凝土”的三角建筑摇摇欲坠的时候,上半场的比赛结束了,我们得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中场休息的时候,何枫心有余悸的说:“刚才那球真悬啊”

    旁边有球员喘着粗气附和着“下半场再这么踢就顶不住了,我最多还能跑20分钟”

    也有体力好的队友,不屑的说着:“让你们平时多锻炼,你们不听,整天吃喝、玩游戏,半场球就累成这样?”

    我坐在旁边休息,一边喝水一边琢磨着,这个三角阵型,其实就是依靠球员的跑动,造成局部的人员数量优势,利用三打一,弥补实力的不足。不用三角阵型,很难和“淬火”这种强队对抗,一直使用的话,体力就要透支了,我们不是职业球员,这么大的跑动量,估计谁都坚持不到比赛结束。

    我的脑子里闪过了2002年世界杯,巴西队使用的一种战术,球队领先了,就换上控球大师德尼尔森,这个球员比较搞笑,进攻防守实力都很一般,但是却会带球,自己运着球跑来跑去,哪里没人就往哪里跑。这种踢法,正常比赛肯定误事,不过球队领先,用来拖延时间却再好不过了。

    只可惜我们没有德尼尔森这样的盘球大师,如果我们想保住1个球的领先,或者退一步,保住不输球,看来只能放手一搏了。

    下半场比赛开始后,场面占优的“淬火”率先变阵,撤下了一个后卫,换上了一个前锋,攻守平衡的442阵型,变成了极具攻击力的343阵型,力图保持前场的压制性优势。“混凝土”没有人员调整,但是阵型做出了重大的变化,下半场队员体力下降,不得不放弃三角阵型,摆出了极其难看的“901”阵型。

    “901”阵型就是放弃中场,9个后卫龟缩在后场防守,只留一个前锋作为牵制,保持适当的反击威胁。实际上,由于没有中场做支持,这个前锋基本也没有得球的机会,通常都是哪个后卫体力不支、无力防守时,就换出来休息一下。

    “901”阵型还有另一个名字,专业人士习惯称之为:“混凝土防御”。

    我们球门前35米的狭小范围内,有9名防守球员,“淬火”的3个前锋混杂在中间,显得势单力薄,“淬火”的中场球员拿球后,无论想往哪个方向传球,都是“混凝土”的人,中场球员自己想要运球前进,又发现路线几乎都被封死了;如果想射门,眼前又全都是人,自己的前锋也混在里面碍事。“淬火”面对如此密集的防守,感觉非常头痛,他们大范围的传球,从各个角度窥视破门的机会,试图找到“901”阵型的破绽。

    对付这种铁桶般的防守,其实只有一个办法:远射,由于攻击一方完全控制局面,中前场球员轮番大力攻门,没准哪一次,足球从人群的缝隙穿过,可能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下半场才进行了10分钟左右,经验老道的“淬火”就放弃了渗透进攻打法,一心一意开始了远射攻击。平均不到两分钟就有人远射攻门,一次次的攻门如同一发发的炮弹,频繁的飞向“混凝土”的球门。这种进攻对防守方杀伤力极大,何枫就在一次封堵中,被势大力沉的足球砸在了肋骨上,纵然是何枫如此魁梧的体魄,也被砸倒在地,捂着肚子许久才缓过劲来。

    即使是被砸的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下一次球来了,还是要继续封堵,不然足球飞向球门,守门员恐怕也很难扑救。

    “混凝土”凭借着阵型的优势,还有队员不怕死的精神,苦力支撑了20多分钟,终于在一次防守中,一名后卫被足球闷在了脸上,等他回过神想要接着比赛时,鼻子的血却止不住的往下流,必须要下场休息了。

    受到了这个不良影响,“混凝土”的队员开始担心受伤,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强力攻击,再次试图用血肉之躯去封堵时,有人显有些畏缩了。

    场边休息的受伤后卫刚刚止住血,“混凝土”却不敢让他继续比赛了,我们商量了一下,用完了全部的换人名额,一次就换了3个人。换下的球员,一个就是刚刚受伤的后卫,还有就是我和另外一个攻强守弱的前锋,新换上场的3个人,都有共同的特点,爆发力好,速度快。

    这次换人过后,“混凝土”的阵型改为了“730”,完全放弃了进攻,7个防守型的球员继续组建铁桶阵,而新上场的3个生力军在中场附近游弋。

    新生三人组上场的目的只有一个,消磨时间,用三角站位,合力完成巴西盘球大师德尼尔森的消耗战术。

    按照常规的进攻手段,即使4-5名进攻球员,都难以把足球传递到对方的球门附近,可是如果想把球推进到球场的无人区域,相对要容易许多。如果是三名体力正佳,速度奇快的球员配合,想把球护送到场边的角落简直是小菜一碟。

    新生三人组一旦得球,三人就一起转身跑向无人防守的区域,一人带球,另外两个在周围护送,遇到拦截时,三个人就互相传球。一个充满活力的三角在球场上漫无边际的移动,时而旋转,时而停顿;有时候遇到对方大部队围剿,三人还把球绵软的踢向自己的球门,然后“混凝土”的后卫迎着球一个大脚,能踢多远踢多远。有一次何枫迎着球,朝着土木系的观众台就踢了过去,足球飞上观众席,球迷也故意磨蹭,慢慢的把球传递回球场,这一脚就消耗了一分多钟的时间。

    下半场的最后15分钟,就在“混凝土”小丑般的拖延中结束了,虽然场面难堪至极,但终究还是坚持下来了。散场的时候,“淬火”心是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尤其是那个被我骗了,主动把球传给我的后卫,更是满脸怒气的瞪着我,我憨笑着看着他,心想:“才这样你就受不了了?去年你们的后卫害我得了红牌,那才叫卑鄙呢”

    “混凝土”1:0战胜“淬火”的战果,并没有引起师生过多的关注,学生们组建的球队,人员流动太过频繁,球队实力波动较大,甚至还有第一年夺冠,第二年就降级的闹剧,比如曾经的“混凝土”。一场球赛的胜负看不出什么,通常都要到了联赛的后半程,才能看出哪个球队会最终夺冠。

    到了这年联赛过半,终于有的球队展露出了冠军的气质,文法学院的“仲裁者”一路高歌,横扫各个强队,队中的名将楚卓恒,场场比赛都有上佳表现,甚至有过一场比赛独进4球的惊人之举。

    另外有可能夺冠的就是“混凝土”了,这个球队的每场比赛都踢得很难看,甚至说很下流,所用的卑劣战术也为诸多强队所不齿,很多时候,甚至“混凝土”自己的球迷都感觉踢得很恶心。这个球队为了胜利不择手段,有时上来就用铁桶阵,等对手放松警惕,突然全线杀出,搞突然袭击;一旦偷袭进了一个球,就开始消磨比赛时间;对方球员个头高,他们就打地面短传配合,如果对方球员个子矮,他们又高举高打,使用长传冲吊战术,总之就是不和别的队硬碰硬的较量。

    “仲裁者”大开大合,比赛多数都是大比分获胜,“混凝土”连拖带耗,极少有2:0以上的比分,多数都是1:0,2:1之类的险胜。联赛积分榜上,两队积分相同,但“仲裁者”净胜球占优,暂时位居榜首,接下来的比赛,只要占平“混凝土”就可以轻松夺冠了,而“混凝土”如果想在积分榜登顶,就必须要战胜不可一世的“仲裁者”才行。

    我的大学的最后一场球赛,对手如同喜马拉雅山一样高不可攀,我和队友把大刀长矛磨得雪亮,惴惴不安的望向山顶。在那高耸入云的雪峰之上,楚卓恒已经架设好了格林机关炮,即将以“仲裁者”的姿态,宣告我们的最终命运。

    比赛开始前的数天,我一直在默默的祈祷,这场球,伊月千万别来观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