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了十年的女神终于嫁给我了
字体: 16 + -

第92章

为此,我还特意到网上,搜索潮汕话的口语教材,仿佛回到了曾经高中时代,每天早上跟着学了起来,最终是把“你好”这个潮汕词汇学得有点像模像样。但是仅仅学会一两个词汇没什么卵用,人家潮汕人精明得很,岂是你用两个有些蹩脚的词汇就能真以为你是潮汕人的,所以我依然觉得自己生活在一座孤岛,被无情而冷漠地孤立着。我想改变这一切,也开始每天坚持学潮汕话,用电脑学,向别人学,但是汕头话真心有些难,没有多少语言天赋的我,学得很艰难,但还没什么成效。其实只要坚持下去,也许是可以多多少少有点效果的,但是这对我来说,着实有点浪费时间——为了看起来更像潮汕人,牺牲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而忽略那些更重要的能力,有点舍本求末的味道。是的,在我刚踏入汕头这座城市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不会在这里呆太久,而作为一个过客的我,也不需要太在意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个潮汕人,所以渐渐我就不再在乎汕头人那种排斥的目光了。

这样的生活真心是有些煎熬,口袋里没钱,工作没着落,感情看不到归宿,跟家里人关系还搞得很僵,每每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我就悲伤地觉得自己是条落魄的流浪狗,觉得自己如此这般活着真是生不如死。这样的日子让我越来越抑郁,但是又找不到任何宣泄口,所以只好在每一个阳光看起来还算明媚的日子里,一个人走出压抑的出租房,沿着一条又一条陌生的街道,不停地往南走。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是汕头的海滨路,因为我是个喜欢海的孩子,在那里可以看到美丽的大海。有时候我就从海滨路的最西头一直走到最东头,然后找个最舒服的位置,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大海,有时候一看就是大半天甚至一整天。看着宽阔的大海,许多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心情就会慢慢好起来,但是有时候也会莫名地陷入悲伤和难过,因为一看到大海,我就会情不自禁想起梦瑶,因为她也是个喜欢大海的孩子。

除了喜欢,大海还藏着我们的梦想,也一直是我们向往的结婚之地,我不会忘记,梦瑶无数次深情地对我说,希望有一天我带着她去海的尽头,看看那里的世界,不会忘记,她说希望有一天,我能抱着披上婚纱的她,沿着海边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到世界的尽头,不要停下来,也永远不要回头。其实我们曾经无比地靠近我们的梦想,也真的就要履行我们曾经许下的誓言,但是这一切又因为各种莫名的原因毁灭了,如今的我们,可悲到一个在遥远的北国,一个在偏远的南国,几千公里的距离,貌似总有一天会冲散我们曾经坚守过的诺言,也会让我们最终在无情的岁月之中了却牵挂遗忘彼此。事情变成这样,真的有些悲伤,但是我暂时无力改变,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然后不再让机会从手中流逝,让自己真的崛起,变得强大,真的实现当初在北京说过的那句誓言,然后把梦瑶追回到自己身边,让她从此不再离开我半步。嗯,是的,我不能悲伤,更不能绝望,我要行动,我要崛起,我要让流走的一切都回来!

我也真的是努力,也够拼命,有时候为了省两块钱车钱步行整整十几公里。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折腾了大概半个月后,我终于在一家规模还算不小的日用品公司谋求到了一份业务员的工作。这份工作的待遇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算不错,2000块钱的底薪,还有提成,在达到考核指标之后可以转正,公司会发五险一金。刚开始对于日用品比较生疏,去做业务的时候四处碰壁,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自己的不断努力,我慢慢地上手了,业绩也做得越来越好,最后还早于自己的预期顺利转正了。转正了之后觉得自己真的成为了公司的一员,心里有了一些归属感,干劲什么的也更足了,我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希望,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尽管如此,我一直觉得汕头不会是我最终的归宿,一是因为在这里呆得越久就越看清了这座城市的局限,二是因为我爱的人不在这里。

汕头这座城市怎么说呢,已经沦落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虽然它还冠着一个特区的名头,但经济早已被边缘化,不要说外地人,就连本地汕头人都对它诟病不已,而且很多年轻的汕头人甚至决绝得抛弃了这座家乡城市,远赴深圳广州等地去追寻自己的人生理想。除了经济的沦落,这里的治安和环境也很糟糕,贪腐极其严重,恶霸横行,黑社会很猖獗,还有汕头人的那种狭隘族群主义很难让人接受、那种排外的心理让人找不到丝毫归属感和存在感。我想这样的一座城市不是我想要的,我甚至觉得,与其呆在这样的城市,真倒不如呆在北京——在北京至少我还能听得懂北京话,不会被人家背后骂得狗血淋头还一个劲傻笑。我是个自尊心强的人,我喜欢那种有家的感觉的地方,所以,随着春节的临近,我越来越明白自己离离开这座陌生与堕落之城不远了。

就在离春节还有一个来月的时候,我突然从qq消息上得知了同桌已经结婚的消息!为了集中精力工作,也为了不让过去的事太多牵绊自己,我已经是整整几个月没上qq了,而换了汕头号后,除了告诉家里人也没有告诉之外的任何一个人,于是同桌结婚的通知并没有传达到我那里,甚至他连我在汕头都不知道,还一直以为我在遥远的北京。对于同桌结婚这事,我着实有些震惊,因为我一直不知道他有女朋友,也一直以为他还在对芳芳恋恋不舍,可没想到他居然这么快就跟一个我们都不认识的女孩结婚了,这速度用光速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本想在qq上问他对芳芳还有没有一丝眷恋,但是想了想还是没有这么做,一来我怕这些话被他老婆知道,影响这对甜蜜的新婚夫妻的感情,二来我突然明白这世界并不是什么感情都放不下的,我不想再让这些往事勾起他心中的悲伤。

同桌是个重情义的人,但有时也是豁达和顺应时事的人,他不像我,会一个人不顾一切跑到北京,会抱着一份遥不可及的感情死守一辈子,他要的只是生活的圆满和人生的满足,只要不是特别违背他内心的东西只要他想要了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接受。我在时隔一年之后给他打了个电话,道去了我深深的祝福,然而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因为我突然发现很久没联系的我们已经变得陌生了,有些想说的话却再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起了。我们互相问候了一下,再互相祝福了一下,就挂了电话,就又回归到了彼此的生活。我觉得很奇怪,有些人见不得感情有多深,但是相处起来永远那么轻松,那种感情也一直不会改变,反而是我跟同桌这种感情很深的,也不知道咋的,渐渐的,就生疏了,慢慢的就陌生了,到了最后也许真的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当再次相见的时候沦落到无话可说的可悲地步。也许我们都没有错,错的只是时光的无情,以及有些我们根本改变不了的世俗与规则……

时间很快,在忙碌的年底,我们总是那么容易忘记时光,也很容易忘却悲痛,然后等自己终于抬起头想看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才恍然发现春节真的要来了!我也不知道我期待春节来临的理由,到底是因为对家人的思念,还是想看看同桌那个传说中长得还不错的新娘子。我想,也许都不是,也许,我是在潜意识里觉得,梦瑶是一定会回来过年的,而到时候我是不是可能遇见她,然后我们破镜重圆重归于好。虽然我还没实现自己当初对她许下的诺言,但我是真的想见到她,哪怕我就是躲在街头的角落偷偷看她一眼就好……公司终于放假了,我拿上年终奖,还有这几个月存的钱,在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日子里,拉上我的行李,坐上开往ld的班车,朝老家回去。我知道明年也许我不会再呆在这座城市,但是我并没有立马辞职,我知道现在要找个好工作真的不容易,已经受够了落魄生活的我不想再轻易冒险,我想过完年后回到汕头,等找到了新的归宿之后再做进一步打算。班车缓缓驶出汕头,我一直木讷地望着车窗外,看着这座我并喜欢的城市发呆。虽然我不喜欢这里,但是呆了这么段时间,也还是会有点感情的,我真的为这里的沦落感到心痛,也真的希望它能再一次崛起,以崭新的面貌再一次屹立与南国之东,再一次成为广东人甚至全国人民的骄傲……

回到家的时候是年二十八,老家的父老乡亲们都在忙着过年了,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而已经从祖国各地回到家乡的漂子们,也是基本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然后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在qq群里讨论聚会之类的事了。最后全班性的班级聚会倒是没有,而同桌的婚聚倒是商定在年初三举行。其实这次同桌请客只是一次弥补性质的,因为当时他结婚的时候大部分人回不来,红包给了但酒没有喝,所以只好等到过年大家都有空的时候弥补了。年三十的时候,我有跟同桌联系,也终于是忍不住问了他林梦瑶会不会去参加他的酒席,他居然回答我说林梦瑶压根就没回来过年!我当时气得浑身的血都差点吐出来,因为我一直以为林梦瑶是会回来的,而且也可能去参加同桌的酒席,但是事实却是她没回来!我有些不相信,还一度用质疑的口吻试探同桌,同桌却对我嗤之以鼻,并最后给我泼了一盆量很足的冷水,“我都看开了,你还看不开啊?想光棍一辈子啊?”

我无言,本不想对这个带刺的问题作出回应,但最后还是憋不住给他回了一句过去,“你不是看开的吧,是被包养包成这样的吧?”同桌无语,“切”了我一下,说家里来客人,忙去了。而我,突然无比悲伤起来,对林梦瑶的思念突然空前莫名地强烈,也一度想立马给她打电话过去,问问她现在过得怎么样,但是最后还是被自己残存的一丝理智克制住了——我突然想到,林梦瑶大概还是不想见到我的,要不然也不会呆在北京不回来了。我有些伤心,在这个万人狂欢的除夕夜莫名地感到孤独,在看了一会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就来到三楼(除夕那天我们正式搬进了新家),趴在那里的栏杆上,望着县城方向那忽明忽暗的灯火,陷入了万般的惆怅。

傻傻地看了好久我才缓过神来,然后突然按耐不住心里的冲动,借来邻居的一辆摩托车,拧上最大的油门冲进了夜色中,朝县城的方向飞速而去。来到县城,我径直往林梦瑶家的方向驶去,最后在她对面的那条街停下,然后就坐在摩托车上,一边抽着烟,一边呆呆地望着她家的房子。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我只知道,此刻看着她的家,我就感觉看到了她的人,心里也就突然地觉得温暖了,也就觉得这个本该团圆的除夕之夜没那么孤单和寂寞了。抽掉了烟盒里的几根烟,我才转过身,戴上安全帽,一把拧上油门,在夜色的掩护之下绝尘而去。此刻天色已经很晚,风吹来也很冷,而且天空降起了毛毛雨,但我没有立刻回家,而是用近乎疯狂的速度绕着这座夜色下的小城绕了整整三圈,然后才在一丝可怜的快意与满足中驶出这里,朝自己家的方向飞速回去。貌似只有一遍又一遍的疯狂才可以让我不那么想她,但是这一遍又一遍的结果是我更加地想她了——因为这座小城有我们太多的记忆了,每到一个熟悉的地方,我就会在脑海里情不自禁地想起她,想起我们曾经单纯和美好的点点滴滴,想起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欢笑与苦痛,然后我对她的思念就像泛滥的河水再也止不住。

回到家,还掉摩托车,我就朝自己房间快步走去,脑海里一片混沌,妹妹兴奋地喊我看小品,我都没怎么感觉到。回到房间,闭紧门,躺在**,想静下心来,但却怎么也静不下,脑海里还在不停飘飞着林梦瑶的身影。此刻,我也很想知道,远在北京的她是如何度过这个除夕夜的,我想知道,她过得到底好不好,一个人在那座冰冷的城市会不会孤单,是不是在此刻也会想起我。思念,真是令人痛苦,无法诉说的思念,更是让人倍感煎熬和折磨,我痛苦得在宽阔的**翻来覆去,却最终还是难以熄灭心中的思念之火,只好坐了起来,半躺在**,看着窗外那黑不见底的天空愣神。最后,实在难以忍受思念之苦的我,打开了许久未曾登录的微博,搜索到了她,想看看她最近的生活,但是结果却是她自从我离开北京之后就没再更新过。我无言,真的无言,真的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真的不知道,她是已经忘了我,还是依然在等着我……

这个年就在一片绚烂的烟火中不知不觉度过了,而我在这一片热闹与嘈杂的爆竹声中也迎来了自己的26岁。这已经是个尴尬的年龄,尴尬到有时候你自己都不知道如何面对。也许,我也应该学着像同桌那般聪明,找个合适的就把婚给结了,然后就不要在面对烦人的七大姑八大姨了,也不要再忍受别人诧异与不解的目光了。可是,我真的学不会像同桌那样,也真的接受不了一个自己不那么十分爱的人,如果接受得了,我现在孩子估计都已经会跑不了。也许,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吧,有些人忘掉初衷然后顺应时势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有些人则不忘初心一直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座天空之城。我也不知道哪种选择更好,我只知道我这辈子也许是注定改不了了。也许我会孤单一辈子,但没有爱情的婚姻着实不是我想要的,没有爱情的生活真的是我难以忍受的。年初一过完,年初二也过完,然后就年初三了,然后我就准备去同桌家了,准备去见新娘子了。

由于县城严重堵车,在接近中午我才到同桌家,下了同学的车,把两顶一百发的大地红给放了,然后才走进他家。走进大门的那一刻,见到了许多许久未见的同学,大家在生活的摧残下都变了,脸上都挂着客气的微笑,眼神里都或多或少透露着被刻意稀释过的势力光芒。同桌见我来了,跟个小飞鸟似地出来迎接我,还跟我来了个亲切的拥抱,但是我却感觉到,我们都已经不是曾经的我们了,这拥抱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那个温度,我们的眼神与笑容也再也没有当初的默契。也许生活真是一把刀,残忍地改变了我们的模样,也许我们都敌不过岁月,最终在这场时间的摧杀下变得面目全非。松开同桌,正想逼他把新娘子给叫出来,却在他转身的那一刻看到了一个忽然躲避过去的眼神!我心一颤,颤得毫无节奏!

这个让我颤抖的眼神,正是芳芳的眼神。此刻的她坐在一个不太显眼的角落,在躲避掉我的视线后,用有些迷茫的眼神扫视着一个又一个侃侃而谈的人,然后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我看了她一眼,然后很快地转移掉视线,并且飞速躲到了一边的那桌去,赶紧掏出几块钱,加入了炸金花的行列。说真的,我真的不想见到芳芳,一见到她我就觉得心里是成百上千吨的负罪感。我真想跟她说我们是不可能的,你不要再这样耽误自己的幸福了,可是这种比杀人还残忍的话我又怎么开得了口。所以,最后,我也选择了逃避。在炸金花的时候,我看到了新娘子,是个看起来很有气质很有旺夫相的女孩儿,淡淡的笑容,端庄雅致的举止,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在看到她的那一刻,我立马明白了同桌为什么最后会决定放下对芳芳的这段感情——芳芳这种类型的人终究不是能跟他共度一生的人,而这个识大体又大度的女该才是那个能在精神上与生活上永远陪伴同桌的人。同桌终究是个聪明和懂得选择的人,他最后是参悟了这一点,所以娶了这个很不错的女子,而这个女子看起来也的确跟他心灵与精神都很契合。也是在这一刻,我终于明白,谁都不是谁的唯一,谁都不是真的无所替代,也许你曾经死死坚守的那个人,会被后来出现的另一个人无情地取代,也许你曾以为必须一辈子的感情,会被另一段感情毁灭得一干二净。一想到这个我心情就不太好,因为我突然感觉到梦瑶也会在我离开的这段时光又遇上一个爱她她也不那么讨厌的人,因为这种事在曾经就发生过。我莫名心堵,无心炸金花,哗哗哗地一下子输了好多钱!

终于熬到酒席开席,我特意避开与芳芳一桌,在邻桌那边坐了下来,然后跟老同学们推杯换盏了起来。随着我们的酒喝得越来越多,我们之前的那种陌生感也逐渐减少了,然后也更加敞开心扉地聊了起来。期间,我居然得知班上那对被称为十班早恋的开山鼻祖的那对儿结婚了。他们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恋爱,在去年年底结婚,满打满算也已经八年了,这么长的时间,已经算得上我们一中早恋的一个神话了。更为传奇的是,这个男的跟这个女的上大学不在一个城市,一个在遥远的哈尔滨,一个在偏远的广东,期间也散了好多次,但这个男的不死心,一直追这个女的,大学毕业之后也是毫不犹豫追到了深圳,然后最终赢得女孩的芳心,跟她结婚了。我其实早应该知道这个消息的,只是我一直没上qq,错过了他们在群里大肆晒婚纱的**一刻。回过头看他们的结婚照,着实光彩照人,让人羡慕不已。这对儿我们整班的人都很有印象,因为是他们率先打破早恋的禁锢,在那个视早恋为洪水猛兽的压抑环境中冲围而出,为我们树立了高中其实也可以早恋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