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清
字体: 16 + -

第163章 【报纸进皇宫】

水儿看着薛兴华道:“你计划的那支反间小分队什么时候建?”

薛兴华回答道:“我还在等王大人的信呢。廖卫先已经跟他说的,可能是他的生意太大事情多,而这种事又要亲历亲为,不能随便假借人手,时间稍微久一点。”

“真要派出去了,这支队伍的影响就大了,也许会把国内闹得天翻地覆,日本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开始的时候少杀几个,等中日宣战之后就没什么顾忌了。”

“张越已经按你的要求已经选了八个人出来,由你的那个亲兵孙连生率领。只要你说走,他们就可以马上到国内去。”

“除了要杀掉那些日本间谍,.我们这支反间小分队还要惩罚一些贪生胆小之人,也要保护一些有用之人。”

水儿皱着眉头,不解地问道:“杀掉.日本间谍还好说,就是杀错了也没有问题,只要他们是日本人。可贪生胆小之人怎么杀?有用之人有怎么区分?战争又没开始打,谁知道哪些人是胆小鬼,哪些人是不怕死的人?有些人平时的行为与打仗时候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平时威风凛凛的将军也许到了关键时刻就吓破了胆,平时看起来胆小的人,一旦上了战场可能勇猛如虎。”

薛兴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心.里道:你不知道,我这个穿越过来的人知道。胆小如鼠的人有在朝鲜战场上只知道逃跑的提督叶志超、有畏敌如鼠坐视威海卫炮台丢失的山东巡抚李秉衡、有逼迫上司投降的牛昶炳、有那个没有得到授权而起草北洋水师投降书的英国人马格禄、有不顾命令率鱼雷艇逃跑被日本人俘虏而透lou舰队情况的王平、有戴宗骞和阎得胜等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贪财怕死混蛋、还有那个担任北洋水师顾问的美国人洗威……

至于应该保护的民族英雄,也有不少,这些人在那.场战争中不是英勇不屈奋斗到底就是自杀殉国,他们是:邓世昌、刘步蟾、左宝贵、周家恩、杨用霖、……。

水儿嗔怪道:“少爷,你又故弄玄虚。我可告诉你,有些.人就算是真的胆小如鼠,也不是随便可以杀的。如果没有朝廷圣旨没有指定接手的军官,你让反间小分队随便杀了他们的话,只会引起军队的内乱,会打垮大清国军队的士气,反而是帮了日本人。”

薛兴华苦恼地说道:“可不是吗?我就是为这个苦.恼了很长时间呢。这些家伙杀也不好不杀也不好。真要适得其反反而会后悔一辈子。”

水儿道:“你又不.是神仙,有些事我们还真的没办法。除非你现在是李鸿章,那你可以下令将那些可怜投降的、可能逃跑的现在就给踢出去。否则,少爷,你就等吧。不过,我倒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不知可不可行。”

薛兴华笑道:“你已经是间谍头子了,肯定有不少阴招。说吧,如果好,少爷我奖励你一个好东西。”

“什么间谍头子?我才不愿意呢,累死了。”水儿撅着嘴,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又说道,“你有什么好奖励?不是钱就是枪,我不喜欢不稀罕。”

“我为你设计一套漂亮的衣服。什么连衣裙、比基尼、情趣内衣什么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不要。”

“你不知道怎么就说它们是乱七八糟的?”

“一个大男人能设计出什么好衣服来?穿出去肯定丑死了。”

“只给我看又不给别人看,丑什么?”

水儿脸一红,说道:“好了,不扯远了。我的办法是派人偷偷地威胁那些胆小的家伙,如果他们逃跑,如果他们投降,我们就要杀他们,还杀他们全家。”

薛兴华说道:“这方法是不错,但也很困难。很多家伙是大官,我们的人都难接近他们。威胁他们也只能采取写信的办法,可他们不会信我们写的。”

“总有疏忽的人,威胁不了本人威胁他们的家人总可以吧。而且我们还可以杀一儆百,只要杀了一二个当官的,其他人就会明白怎么一回事,在投降的时候他们就得好好考虑考虑。”

薛兴华笑道:“够损的,行!你暂时让人这么办吧,有总比没有好。”

“少爷,你总是欺负我。”

“没办法。”薛兴华说道,“现在就等王炽大人的音信了。我想和他见一面,跟他好好谈谈。”

“那可不行,除非他到我们婆罗洲来。现在国内在通缉你呢,还通缉田虎、马奎他们。如果让官府知道了你和王大人有联系,他还会被你拖累。”

薛兴华他们消灭八十几个官兵的事还是被官府知道了,虽然王炽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通缉薛兴华等匪首的布告还是贴得到处都是。甚至连薛兴华伯伯一家也在通缉之中。

薛兴华笑着摇了摇头:“雷声大雨点小。我只要化妆就没事。不去就不去吧。对了,这里还有一些情报,你看一下。”

“哪里的?”

“是沈元宜他们最近从朝鲜得来的。”

水儿看了一会,说道:“他们闹的越来越大啊。王老先生的商号也传来了类似消息,说东学党搞请愿的人越来越多。会不会真如少爷你说的朝鲜马上会大乱起来?”

“当然。我什么时候说错过?”

“说你胖你就喘。你以为你是神仙下凡?”

“呵呵,我确实是神仙下凡,前来找你这个美女的。”薛兴华笑了,心里想:从前世穿越过来不和神仙下凡差不多吗?

“想的美!”看着撅起嘴巴离开的水儿离开后,薛兴华认真看起报纸来。

现在的《风雨报》在廖卫先的操纵下正在争论“如果战争爆发,中国应该怎么应对才能避免失败。”这个大题目。

争论的内容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应该购买大量的枪支大炮,从现在开始马上征兵。有的说中国应该先发制人,中国强大的海军应该学会先下手为强,凭什么只能等日本人打过来而大清国不能打过去。有的说士兵应该如洋人一样剪掉辫子,如果在战场上被人抓住辫子战斗力就会减少一半。有的说中国应该开始存储粮食弹药应该将军队里的那些吸血虫全部清除掉……

为了提高讨论的档次,报纸也刊登了一些从更高层次的争论。比如说中国应该增加朝廷的权威,应该象日本一样做到政令统一。有的说中国的军队学了西方列强近三十年,但还是只学了皮毛,只是武器变化了一下,实际上还是一支不能打仗的绿营兵,制度不健全,军官贪财怕死……

薛兴华看的《风雨报》京城很多达官贵人也都在看。

朝廷里信息灵通人士都知道中日之间已经出现了问题,这张报纸上登载了不少日本军队的“秘密”,加上用一万两银子的巨款和一品总督打赌一品总督竟然提出延后一段时间,这一切的一起都让《风雨报》的名声传遍了天下,也传到了皇宫。

京城自有京城的威严,上海租界能做的事,在京城里可不一定能做。《风雨报》虽然名声响亮,但却没有人敢在这里大张旗鼓地卖,因为精明的人发现报纸上有不少犯禁的内容。它不断地针对那些朝廷大官,销售它实在风险太大。虽然现在朝廷没有说什么,张之洞还在上面说什么欢迎国民去监督他的汉阳铁厂,但谁知道最后的情况会怎样?特别是现在的报纸越来越瞄准了北洋军,瞄准了北洋海军,里面还指名道姓地骂,万一那个李合肥翻脸,给小民安上一个妖言惑众、诬陷朝廷要员,那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也许吃饭的家伙一下就给官府给咔嚓了。

不过也有不怕死的,在城东一条小胡同一个卖杂货的小店里就偷偷在卖《风雨报》。每次卖的份数都不多,而且时不时还缺上一期二期的,时间也比上海要延迟几天。

店主经常欲盖弥彰地对其他人说他店里的《风雨报》只是顺带而来的。他看到上海有人免费赠送就抓了一些带过来,他还说不会专门做卖报的事,什么时候有什么无也说不准。

他的话自然没有人去追究:顺带的话怎么可能这么齐,你又不是经常往上海跑?只是有人骂他心黑,定价只有十文的薄报纸他竟然卖到一百文。

堂堂光绪皇帝想看那份报纸也是让太监从这家小店买来的,他最喜欢看的就是报纸对日本军事力量的分析,对日本天皇至高无上权威的羡慕。可以说他越看越上瘾,为了看到每一期的报纸,他吩咐皇宫里的太监每天乔装打扮去买。

至于户部尚书翁同龢家里的《风雨报》也是这么来的。只要一天不看这报纸,他心里就有种失落感,总感到有什么事没做。实际上他对这份报纸的心情是又爱有恨,报纸现在固然对李鸿章、张之洞的势力鞭挞有加,但也明确地点过他的名,说他阻碍了大清国的军事强大之路,而且用一种鄙夷地语气来对待他这个学富五车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