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兵的真实战争记忆
字体: 16 + -

第91章:第七十七章植树造林

第七十七章植树造林

一阵“当当当”响的钟声,把东亮和银菊从睡蒙中叫醒。东亮抓起枕边的手表一看,时间已是早晨七点啦,他们赶忙起床,穿衣,走出屋来。

早已洗漱完毕的大妹妹,走过来说道:“哥,姐,没你们的事,钟声响,是生产队上班干活的信号。爸妈嘱咐我,他们上湖边栽树去啦,今天是星期天,让我们吃过早饭后,去微山湖边玩玩。好吗?”

“好呀!一边去玩耍,一边去栽树,启不是两全其美吗?”银菊答应道。

“嘻嘻,吃饭啦!”小妹妹在厨房里大喊大叫道。

“好好,马上去吃。”东亮答应道。

早饭是简单实惠的,每人喝着稀饭,诅嚼着咸菜,咬着煎饼,就着大葱,又香又甜。

吃完早饭,两个小妹妹就像喜鹊似的,又蹦又跳,双双拉着东亮和银菊的手,向微山湖边走来。

金山村,果真是锦绣河山美如画的一个缩影呀!也果真是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

由于它的位置,就位在一座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的丘陵山脉---金山脚下,因而取名为金山村;更因为它,坐落在微山湖旁,所以它,一年四季不旱不涝,有水有肥。庄稼长得好,鱼鳖虾髹长得多。

更美的是: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忠厚,父老乡亲们,是多么可敬可爱呀!

小妹妹天真活泼地问道:“北京美吗?”

“美呀!”银菊不加思索的答道。

“与我们金山村相比,那里美,还是这里美呀?”小妹妹又问道。

“哈哈,两处都美呀!但是,各有特点,北京是大城市美,金山村是锦绣河山的村庄美呢!”银菊乐哈哈地说道。

“姐,你看这湖边的花草树木极多,有倒棰柳,榆树,白杨树,还有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等等,现在都在刚刚吐芽。”大妹妹介绍道。

“三月桃花,四月杏花呀,它们已经含苞待放了!”银菊瞧着湖边的桃树和杏树说道。

“是的,我等着你来吃桃和吃杏呀!姐。”小妹妹爽朗地说道。

“哈哈,光要姐来吃,不要哥来吃啦?”东亮玩笑的说道。

“嘻嘻,肯定有你---我姐夫,陪我姐来吗?”小妹妹补充道。

“姐,这些月季花和冬青松柏,整整围绕着湖边一周,就像是给微山湖扎了个草绿色腰带,对吗?”大妹妹略带诗意的说道。

“形容得好呀!十分形象,十分生动,你的语文肯定学得好的,妹妹,是吗?”银菊对大妹妹夸奖道。

“姐姐的作文,经常受老师表扬,我的作文经常受不到表扬。”小妹妹插话道。

“那,我们就请她现场赋诗一首,怎么样?”东亮提议道。

“看你多嘴多舌的,姐姐是大记者呢!我们不要班门弄斧了,小妹。”大妹妹扭了小妹两下,羞答答说道。

“嘻嘻,不要客气了,机会难得呀,正好请姐姐指教呀!”小妹妹认认真真说道。

“是呀!一举两得呢!你作了文章,银菊也体验了生活呢!哈哈哈,”东亮也插话道。

“好,那我就献丑,试做一首,请姐姐修改指正。”大妹妹对着微山湖水,边走边说道:“微山湖水波连波,鱼虾一拨又一拨,莲子荷花飘荡荡,金山渔民喜心窝。”

“好呀!做得好!”东亮为大妹妹出口成章,赞不绝口,拍手叫好。

“请姐姐为她修改,这只不过是顺口溜。”小妹妹调皮地说道。

“金山村民喜心窝,干劲冲天工具握,起早贪黑于帷幄,植树造林满山坡。”银菊又补充了四句。

“嘻嘻,好得很,我也凑两句。”小妹妹说道:“志同道合结硕果,一心一意保祖国。”

“哈哈,厉害,你们都成了女诗人啦,一个个都胜过当年的李清照。”东亮拍着巴掌说道。

“姐,你当报社记者倒是美差呀!既能出名,还能游山玩水,挺风光的,是么?”小妹妹天真活泼的说道。

“是的,这次结婚,就占了她的大光的。既去部队接了我回家完婚,她还又采访了部队的新人新事,写了不少文章。”东亮满面红光的说道。

“写文章也很累的,既要善于观察,又要抓住灵感。你说,对吗?姐。”大妹妹略有所思的说道。

“你的体会很深刻,干什么都不容易的,都需要干一行,爱一行。就像金辉哥和东亮哥那样,在地方干是好工人,好农民;在部队干是好战士!”银菊心满意足地说道。

“不要夸我们了,我们本来就是普通一兵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啥呗!走,咱们去栽树吧!”东亮提议道。

金山脚下,阳光曦曦,春意盎然,刚刚回春的大地,散发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氛。

生产队的社员们,正在宽广的田野里,忙忙碌禄地整地备耕,植树造林。年轻些的社员,在那儿大汗小流的翻地施肥;年纪较大些的老大爷,老大娘们,带着今天在家休息的学生娃娃们,分成了若干组,做着示范性动作:把刚刚剪支下来的苹果树枝,梨树枝,顺着发芽向上的方向,小心奕奕地把它们---一棵一棵埋在松松软软的土窝里,压实后再浇上水,,,看着大人的样子,孩子们认真模仿着去做。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咱们四人正好一组呀!”银菊说道。

大妹妹和小妹妹拿来了树苗,东亮和银菊便一铲一铲地挖好坑,然后把小小树苗,放进坑中间,再一锨一锨的添土,压实,浇水。

正在种树的爸爸妈妈,看到了他们,便领着生产队长走过来,一一介绍给东亮和银菊认识,生产队长乐哈哈地说道:“谢谢解放军,谢谢你们代表金辉来探家!在家里好好休息吧,又呆不了几天的。”

“累不着的,大伯。您们辛苦了!”东亮答道。

“部队生活怎么样?金辉干得怎么样?在家时,他可是劳动模范的。”生产队长问道。

“部队生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很有意思。金辉干得很好的,大伯。在部队,他是战斗英雄,是立了大功的。”东亮介绍说道。

“那小子是块好料,肯定好样子。前年,他在全军大比武的立功喜报一寄回来,我们就立即开了全村庆功大会,可把我们老老少少高兴死了。”生产队长回忆往事,十分动情地说道。

“现在,他又立新功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部队正在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呢!”东亮说道。

“那么,请您老人家,再介绍他的二三事,好吗?”银菊见有空隙便插话说道。

“不用说二三事,就是几十件事,也有呀。比如入伍的前一年,也是初春的这个时候,微山湖的湖面上,刚刚化冰解冻。有几个放学回家的顽皮小孩子,在湖边钓鱼玩耍,可是他们只顾了一时高兴乐哈,一不小心,刺溜一下,就滑进了水里,正好金辉放学也路过这里。他二话没说,就跳进了冰冷的湖里,冒着冰冷冰冷的湖水,把落水的儿童救了上来。”队长说道。

“这是第一件,还有第二件呢?”银菊又见缝插针的问道。

“还有,入伍那一年的春天,他还正在上高中呢!听说空军来学校招飞行员,他就第一个报了名,积极应征入伍主动要求去保卫祖国。他的摸范行动,带动了其他同学,使这次应征工作圆满完成。可惜的是,他的身体在空中长期飞行的适应性训练中稍差了些,不太适合当飞行员,才干了空军高射炮兵的。”生产队长略带可惜地说道。

“党叫干啥就干啥呗,那些个陈茄子旧谷子,都是芝麻小事,也都过去了,不必再提了,队长。还是好好植树造林,建设我们的小金山吧!”爸爸听着生产队长对金辉的啧啧称赞,不好意思起来,便截断了他的话题。

可队长呢,越说越有劲:“金辉不但是你的好儿子,也是我们的好儿子,不但是部队的好战士,也是我们的好社员。”

“是的,大伯。我们一定把你的话传达给全体指战员,向金辉好好学习。同时,他还是我们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呢!”东亮又补充说道。

“是的,前过阶段,他还给生产队寄来了毛主席著作的单行本。有[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等。”队长补充说道。

“哈哈哈,不要再给金辉评功摆好了,那是他应该做的。天也中午了,我们也该收工回家吃午饭了!”爸爸提醒生产队长道。

“哈哈哈,,,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么快呀,那就收工,先回家吃饭啦!”队长下了放工的命令。

午饭后,东亮和银菊恋恋不舍的辞别了战斗英雄---李金辉的爸妈和两个小妹,他们又踏上了返回京城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