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忆人生
字体: 16 + -

第四十篇 永留心底(四)

    我问黃抗胜老人,首长还有什么爱好?

    黃抗胜老人不假思索就说,三样,打篮球、收集火柴皮、咀嚼茶叶。咀嚼茶叶的事好像连朱老总都晓得,与别人谈话时会说到首长,朱老总说,我给他送去的茶叶,不知道他咀嚼完了没有。

    他忙时也咀嚼,闲时也咀嚼,思考问题时咀嚼的更厉害,一口一起可以嚼掉三两。仗打不下去,出现了卡壳,就很不舒服地往地下“呸!”地一吐;方案考虑成熟,前方来了喜信,他就把咀嚼碎的茶叶渣囫囵吞咽到肚子里去。

    火柴皮他已经有一箱了,有一个外国朋友经常给他寄这个,休息时就会拿出来,擦掉霉点,一摞一摞检查完毕重新扎好。

    至于打篮球,他打得并不好,因为个个头的原因,就全靠老丁,老丁是司令部一流的高手,个儿也高,弹跳又好。首长上场必须有他,怪得很,那一场球保证赢。

    我觉得文章大功告成,很兴奋地站起去,伸手要摸佛顶珠,他赶忙双手护住了,说摸不得,一摸就会焉败。

    我说稿子明天就完成,可以往上面寄了。

    他说,寄啥,那里也不寄,就保存在身边,自己看。

    我顺口说,那个老丁要是也写了回忆录,你不快点寄出去的话,就会被他抢先了。

    他淡淡地摇头,然后看着佛顶珠发呆。

    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喃喃地说,想老丁。

    老丁死了。是过铁路时死的。

    首长要过铁路去总部开会,本来可以带一个排,首长说人多目标大,只带一个班。下半夜过的铁路,他们在铁路这边埋伏,不时用暗号和那边联系,可是对面就是迟迟没有回信号。小日本鬼子的巡逻车一忽儿过来一忽儿过去,两头碉堡上的探照灯交叉轮流把铁路照射的白天一样,路轨石渣都看得清清楚楚。

    眼看天就要亮了,天一亮连往回走抖来不及了。耽误了开会不能领受新任务这可是大事呀。于是就决定冒险冲过去。

    他们一上路基就被探照灯发现了,机枪先扫射过来,铁甲车轰隆隆加速开过来。两边岗楼上的小日本鬼子端起机枪呀呀地冲过来。

    情况紧急,班长带领五个战士掩护,副班长带领其余的战士护送首长快速通过。他们通过了,跑出了小日本鬼子的追击圈,可是后面掩护的六个人只跑出来三个,班长,老丁还有一个战士牺牲。

    小日本鬼子扑上来那一时刻,他们三个人背靠背,拉响了手榴弹,与要抓他们的十来个小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过了几天,让仇恨和愤怒烧红眼睛的首长,亲自带了一连人,长途奔袭,端掉了那两座岗楼,炸毁了几十米长的铁路。

    因为行动之前没有计划,也没有上报,又遭来小日本鬼子又一次疯狂的报复……为此受到总部的批评。

    我用心改好了文章,可以预见文章一旦发表,将会对我县党史研究工作产生强大助力,推动整块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目前据我所知,省里面所发表的这类文章,能够登上中央一级刊物上还是空白。我这几年的磨练没有落空,功夫没有白费,林主任在一定范围内的宣传已经使我小有名气,常常有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

    林主任高兴之余,拉着我还要去见黃抗胜老人。

    黃抗胜老人依然那样,久久地坐在窗台钱,看着他的佛顶珠,看上去好像在打盹。林主任拍了他的肩膀,把他从呆钝中拍醒过来,然后说,如果给你机会去首都,你怎么想?又有什么打算?

    黃抗胜老人抿了抿嘴,笑了笑说,去不了呢。

    为什么去不了?

    腿也不行,心脏也不行,怎么去呀?

    林主任说,这篇文章发表以后,一定要送给首长去看。

    老人摇摇头,不要惊动他了,他太忙……

    林主任说,没事,这对于我们县的党史研究工作,是一大推进,我们这几年什么事也没有做,真的太窝囊了。

    老人整张脸都对着佛顶珠,想要吸收那植物里面的精气。他眼睛亮晶晶,笑了说,首长一定会骂,这小侉子,走到哪里都记得俺。

    我按照林主任的要求,把文章寄给了省研究室。很快就就收到了回信,说文章不错,准备刊用,刊用之前,建议将文章寄给首长所在机关,想办法征求首长的意见,最好能获得首长的指示,那文章刊发后的效果就会更好了。

    林主任特别激动,抓紧时间在县里活动,又反复通过电话与省里联系,托他们与首都的相关人员联系,找到首长的具体居住地点,最起码也要搞清楚首长工作的单位。

    黃抗胜老人的境况却很不好,他的身体就像树叶,伤病就像虫子,在对他进行蚕食。腿痛得抬不起来迈不动,腰也难以伸直,整个身子差不多缩成了一团,和他面前的小火炉差不多一样高。

    他顽强地坚持着,很平静地看着窗口那一片天空,他已经讲完了属于他的故事,就像蚕已经把丝抽尽了,慢慢地等着变成蛹。

    他一整天都不愿离开小窗台,守望着那些金亮的果实,嘴巴蠕动,梦呓一般地念叨。那盆佛顶珠顽强地生长,反复要这样才能听见他的倾诉。可以说是他的诉说,让那些红红的果实一直这样生机勃勃,灿烂生辉。

    林主任要来了路费,决定我和他一起进京一趟。

    为此他准备了好久,反复给县长们诉说,最终得到他们的赞许。整个过程漫长而复杂,县是办公会研究,然后办公室写报告,送政府办盖章,盖章后的条子到财政排队,财政局长的箱子里一大摞条子,有的是一年前就签批的……不知道林主任付出了多大的力气,那些人没有听过黄抗胜老人的故事,没有看到他目前的情景。

    林主任就给他们反复讲述,拼尽自己的能力,要去这一趟,不是想去游玩,也不是想感受登上**城楼的那份的激动,完全是为了帮助一个老人圆梦。老人根本去不了,事情由我们办,带着老人一颗心去办。

    小李子呜咽着说这个梦可能圆迟了,老人不一定看到结果。小李子被安排在我们去首都期间陪护老人,安慰老人,给他的佛顶珠浇水,支撑他坚持到我们回来,带给他最后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