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沉浮
字体: 16 + -

第13章 重建吧,并州!

第十三章

皇帝一连在平都待了五天才走。

他在各级官员的陪同下与军士同饮同乐,看望慰问伤员、赏赐有功军卒,大戴士兵激动的感激涕零:老子在前线卖命,有这样一个主为我们着想,这命也算值了!

五天后,戴神宗并随行人员,外加刘邝、沈京的京军踏上了回都的路途。其余诸将也各归各家。

辽王在城外相送,望着一支支打着不同旗号的军队出了平都城门踏上不同的路程,倒也感到一阵莫名的伤感。

为什么?

公子印和新上任的燕平总兵张宇走在平并道上。张宇是公子印的上级,姑且同路。

不久前的平并道上发生的大战,死尸六七万,还没来得及全部埋葬,所以平并道上还有一阵挥不去的恶臭。

张宇皱了皱眉,快马奔过。公子印连忙追上去。

并州。。。。。。

两军在并州西分开。公子印一部穿过并州西门,前面的一部分民居倒也完好,越往前越凌乱。满地的碎砖乱瓦,断木残枝,还有烧焦了的腐化了的肢体。。。。。。一片狼藉,遍地残垣。

并州保卫战,整个并州东城几乎炸成了废墟。

公子印送张宇离开。

自己是并州军政大臣。

看来要大干一番了。

并州府衙。

经过大战,并州府衙也受损严重,但也可以住人。

公子印跨过门槛,后面跟着王显还有辽王指派的幕僚、书记、师爷等四人。

幕僚两人张革嘉、种显御。书记范东、师爷权重先。

公子印坐在大堂的正中椅子上,王显、张革嘉、种显御做右边、范东、权重先坐在左边。

一千并州军早就安排在城西外扎营居住,平都方面给予粮食辎重,倒也无忧。

公子印沉默了一会,说道:“诸位也看到了,如今并州破成这样,倒也是个绝地。本府奉圣上即辽王谕令,重建并州,使之恢复往日繁荣,诸位可要努力!”

“是!”众人答应道。

“现在并州人民有多少?”

“回大人的话,现在城里有移民二十户,多是原先并州人氏。”

公子印满意的点点头,又说:“并州不是大州,没有下属县城,这也轻松。只是中前卫所是并州门户,周围田地五百亩,是个重要的地方。如今大战,倒也抛荒了不少。”

张革嘉接过话道:“如今八月下旬,此时田地抛荒倒也无紧。只是要趁早整理,等来年播种小麦等作物。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难民。”

公子印同意。他转过头对王显说:“兄弟,我给你三百士兵,你给我去中前卫,开垦荒地。”

王显赶忙道:“得令!”

说完他就要走,突然公子印把他叫住:“欸,这么急干什么!你三百人过去,吃啥啊?怎么招难民啊!”

王显立刻停下脚步,小跑回自己的位子重新坐下,陪笑道:“小将不才,不知如何做办。”

公子印说:“圣上给我的一万两银子,你给我拿去,好生招募难民。平都赈灾帐篷五百顶你也拿去。无论什么条件,你都给我把人招够。饭食问题,我会解决的。”

王显听了,脸色突然一变,问道:“一万两。。。。。。将军不留下点吗?”

公子印微笑说:“辽王还给我了官银五万辆,就是给我用的。足够了,你给我安心做自己的事。”

王显这才放心,笑咧咧的出门了。过了一会从门外就传来了王显的洪亮的命令声。衙门里的气氛也顿时轻快了不少。公子印呆呆的听着,默默的说:“这小子,不想王洪啊。。。。。。”

这时张革嘉突然问话道:“将军,并州辖地田亩已经交由王显解决,但是州城的重建计划呢?”

种显御也插嘴道:“并州重建,所需民夫众多,且暂凭那些银两,倒也不够啊!”

范东仔细的记录,权重先见没有自己说话的机会,只得沉默。

公子印回答道:“等到明天吧!”

明天?

搞什么啊?这时在座四人所有的疑问。

第二天。

早上寅时,公子印就起来了,权重先赶忙上前伺候。

刚换上新发的大戴四品知府官服(大戴官制),说道:“这衣服,没有以前的铠甲习惯了。”

走出衙门,此时另外三人也已经准备好了跟在公子印后面。

静寂的发慌的街道。

突然,马蹄声响起,从东门奔了过来。

马上一个并州骑兵,滚鞍下马,拜道:“知府大人,他们来了。”

公子印大喜道:“好啊!快命令东门并州军全体出动,维护并州治安,把他们集中排列在东门外。我马上去。”

“是,大人!”

飞身上马,疾驰而去。

种显御不解的问道:“大人,他们是。。。。。。”“去了就知道了!”

不过一会,五人登上了并州东门。此时嘈杂的谈话声、说笑声、议论声从城外传来。除了公子印外,其余四人都是面面相觑。

公子印在城楼正前站定,四人赶忙往下望。

黑压压的人。

尽管并州军竭力维持秩序,但还是显得混乱。

不知有谁喊了一声:“大人来了!”顿时又归于寂静,齐刷刷的下拜。

“快快请起!”公子印喊道。

范东更加疑惑了,问道:“大人,他们是。。。。。。”

公子印不加理会,自个儿说道;

“父老们,我是新任并州知府兼任并州指挥使公子印。前任邵宇已经调往太安了。正如你们所见,现在的并州已经是破的不成了样子,但是我会竭尽自己的力量去修复。大家都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不论大家是不是并州籍贯或是其他地方的难民,都希望大家以并州为第二家园。我向大家保证,每人在并州,都可以管饭管饱,有地方住。”

城下顿时炸开了锅。

这些难民都是从外面到逃难到平都来的。辽王对并州很看重,所以拨了两万难民到并州参与重建计划。

公子印还没说完,继续道:“我还向大家保证,每人只要进入城门,就是并州人了。只要自己领到了户证(身份证),就可以凭借证件领取官银十两。但是作为交易,大家要听从本知府的调动,积极参与并州重建计划!”

说罢,公子印转头对范东、权重先说:“有劳二位了,请二位给民众颁发户证,登记户口。

公子印还挑选了百名识字的军卒参与。

城底下的难民已经混乱了,争着往城门涌过去。他们中有许多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切,现在并州知府提出了这么个有力的条件,怎么可以拒绝呢?

并州军还在维持秩序。。。。。。

另一边,王显听闻,连忙带两百人过来,见了公子印。

一直忙到午时,两万人才进城。后来,平都的辎重队押着两万人一周的口粮和一千顶帐篷运抵并州。

此时,两万人聚集在府衙门前,沿路站了好多里。还有各个军卒分段站立。

公子印站在府衙大门口,对大家说:“父老们,现在你们之间只需很混乱,各个家庭似乎也有残缺。现在我登记到了有六百五十三户。”

在此,我要赞扬一下帝国官吏的办事效率,虽然到后面也有识字难民帮忙。

“现在,我宣布,无论在你们之间有没有原并州人氏,或你们的房子有没有被毁或还完好,现在你们的房子都被充公了!”

什么?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公子印紧接着说:“现在的六百五十三户中,有很多失去了精壮,大多是老弱妇孺。现在,我把那些老弱妇孺户可以住房。其余人等住帐篷。这只是暂时的。”

“必须强制服从,违者。。。。。。想必也知道并州军厉害了吧。”

顿时唬住。

并州军。。。。。。在难民眼里是凶神恶煞的存在。

经过两天的混乱安排,总算有两百多户人住进了还算完好的住房。虽然还有五十多户人没能住进去。

好多妇孺发挥了大妈的本性,为了争夺一所房子甚至大打出手,幸亏旁人劝住。

治安啊。。。。。。

六百多户人分别安置完毕已经到了九月一日了。

公子印忙的团团转,看来知府比副将更难当。

在公务繁忙之余,他还坚持练武,手下的并州军也天天操练。

九月三日,公子印召集各户的户长六百五十三人。他在校场对他们说;

“父老们,现在你们已经安顿好了,饭能吃饱、衣能穿暖。现在要兑现你们的承诺了。”

“我需要你们参与清理州城里的垃圾、开垦荒地,重建房屋。这一切都需要你们的劳动。这时大戴人民的义务。”

当然,道理是对某些人讲不通的。最后,公子印亮出了杀手锏:“我承诺,每户劳动一周,可以得到饷银一两!”

“我参加!我参加!”“我也是!”

在利益的**下,户长纷纷举手示意参加。

公子印笑了。

从五日起,分配任务完毕。大批民众走上街头,清理碎砖乱瓦。一部分人到东门外砍伐树木造屋建房。在王显的招募下,两千多人扛起农具到中前卫垦荒。

一切都在稳中井井有条的进行着。当然,代价是一天将近三四千两的费用。但是,许多房屋已经在原本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简易房子。

城东万人坑里,数不清的夷贼骸骨被付之一炬。

但是随之的,越来越多的治安问题引发了。

许多难民中的地痞流氓,打起了老弱妇孺的主意,天天闹事。抢劫、盗窃问题引发了很多。

公子印十分生气,指使种显御从难民中挑选精壮,编入衙门,担任衙役捕头捕快。读书人也到衙门担任职位。

府衙机构已经初步形成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