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沉浮
字体: 16 + -

第10章 韩关

第十章 韩关

让我们回到几天前,也就是八月四日,平都城外。

八万军队在城下列阵,他们前面的高台上,站着前线总指挥刘邝,旁立马顺、沈京、洛安明、张宇四将。

旌旗猎猎。

“兄弟们,敌人已经逃走,我们亲人的尸骨还没有寒冷,难道就这样放跑敌人吗!”

“不行!”

“那么,我们。。。。。。追击!”

刘邝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但在这种情况下,他用了仅仅两句话,就完成了一切的动员。

“万胜!万胜!万胜!”山呼般的喊声传遍平都内外,回应刘邝的召唤。

刘邝看着底下沸腾的将士,拔出令剑:

”总兵洛安明!”

“末将在!”

“京将沈京!”

“末将在!”

“予你等骑兵三万,火速追击敌军,沿路小心探道!”

“末将听令!”

随后,两人走下高台,紧接着一阵人马的喧哗,尘土飞扬,马蹄声响遍平并道。

“指挥马顺,总兵张宇!”

“末将在!”

“你等和我统领步骑军五万,随后接应。”

“听令!”

辽王并没有送行,他还在忙自己的事。

洛安明、沈京一等领兵追击,越过残破的并州城,沿太安、安连戴尔、**、母金行进,途中与塔都的断后部队并少量留守军展开激战,击溃敌军后又向定襄堡挺进,并于八月十二日收复定襄堡,将蓝旗插在了定襄堡的城头。

一路上的破壁残垣、尸骨焦尸,都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与愤怒。

他们稍作停留,又继续向北进军。并于八月十五日与张远、赵至、龙大武回合,收复定襄后,又和刘邝的大部队回合,总兵力达到十五万人。

塔都呢,此时已经待在韩关数星星了。

塔都知道,自己已经攻不下平都了。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守住韩关,以此为跳板,为日后的侵略做准备。

大戴帝国当然不想把韩关给塔都,他们想把塔都赶走。

不走。

不走?就打!

怎么打?

韩关的特殊重要性就暴露出来了。作为一个和并州一样的关隘性要塞,帝国把它修得极其坚固。也就是说,无论从哪边打都很困难,就算越过两边的山也一样要去啃墙砖。

刘邝是有办法的。

首先,他派沈京、洛安明去打两座城,这两座城第一章里有,分别是远州、靖阳。

此两城为韩关门户,且储藏了大批粮草。

塔都不傻,他此前就把粮草运到了韩关,不仅如此,两城的兵也没有留下一个,倒是留下了无尽的尸体。

戴人的尸体。

总数有十多万。

耍无赖!恶心死你不说还气死你。

刘邝愤怒了,他要让塔都彻底地不完整的滚回去。

八月十六日,韩关。

十五万军队整齐的列阵。横跨在他们前面的,是韩关连绵五里的高大城墙。

沈京走到刘邝跟前,向他询问进攻方案。

“奶奶的,十五万人,还管什么方案,都给我往死里面打!”

随着军号的响起,十五万人向城墙冲了过去,场面着实震撼。

塔都看在眼里,冷静的命令士兵放箭。

顿时箭雨从天空中倾泻而下,密密麻麻地遮蔽了天日。

然后就扎在了戴军的身上。

顿时惨叫连连。倒毙无数。但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倒下来的大多是平都的兵,京军和边军死伤不多。

那也是,京军边军都是用帝国最好的装备砸出来的部队,若是用一支羽箭就射死那也太掉价了。

所以,身穿重甲而被射中三四支箭的大有人在。平都军则装备低下,多穿皮甲,所以伤亡极大。

刘邝注视着一切,虽然指挥所离韩关只有五里,但还算安全。

只不过他始终等着一种声音,但这种声音始终没有发出。

炮响。

作为大戴帝国工业的结晶,大炮肯定是每城都有的。至于韩关这种,十几门炮只能算是个下限。

始终没响。

塔都闹什么呢!?

塔都在城上急的脚脚跳,虽然部下射箭很卖力,但始终不能有效遏制住戴军的冲锋。

“大帅,这玩意咋用?”一个小兵问道,指着一个物体。

那就是大炮。

先前塔都猛攻韩关时就吃过大炮的亏。这玩意会打雷,会喷火,会爆炸,会掠走人的性命。

但重点是:他不会用。

赵至突围时,并没有留下《关于大戴帝国火炮使用的说明书》这一类东西,所以贼军始终不会用。

怎么用?

此时戴军已经冲到城墙五十步的地方了,一线的火铳手已经开始开火,顿时城上砖石飞溅。

塔都在枪林弹雨中慢慢思索先前攻城时戴军操作火炮的情景。

对,就是这样!

塔都拉过一个小兵对他说:“告诉所有人,只要把炮弹塞进去,往里面倒点黑粉(火药),再把外面的线(引线)点燃就可以了!”

那小兵兴奋异常,扯开喉咙就喊。

其他士兵依葫芦画瓢,纷纷按塔都的话去做。

“轰隆!”惊天动地的巨响,随着的是韩关城的抖三抖,差点没把塔都老人家掀倒城下面去。

等到硝烟散去,塔都才发现自己身边已经成了一片废墟,还有满地打滚的北夷士兵。

炸膛了。

感情炮不是这样用的啊。

刘邝终于听到了炮声,原本他认为会看到城下戴军被炸得血肉横飞,尸骨漫天蔽地,但等到一切安静却发现只是城墙上塔都在对着自己放烟花玩。

而那些戴军士兵也因突然地炮响而惊住了,统一的停下了脚步,原来敌人也鸟枪换炮了。

不过被城上碎石打翻的戴军不算少数。

塔都觉得自己被骗了,但他毕竟不能向这批大炮的上级主管部门(准确来说是大戴帝国京都兵部)反映,就在戴军发愣的那一瞬间,他迅速组织了弓箭手进行第二次射击。

城下的戴军纷纷中箭,鲜血染红了韩关的城脚。

他们为自己的出神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伤亡归伤亡,此时戴军已经抵达了墙角,开始架设云梯。城下的火铳手也相当卖力,把自己随身的弹药卯足了力气往上面射。

戴军纷纷往上爬。

有一架云梯,已经爬上去五六个人,城上的夷贼找来长钩往外面推,成功的推倒,梯子上的人和底下来不及跑的人都被摔成了柿饼。

还有的,夷贼不会用炮弹,便把他们当石头扔下去,正好砸中一个戴兵的脑袋,头盔连同脑袋一起被砸成了碎片,血肉横飞。

夷贼的弓箭手也在不停的射击,近距离的射击梯子上的戴军威力更大,无数戴军士兵向沙袋一样从十五米多高的空中飞落,重重地砸在地上。

伤亡惨重。。。。。。

刘邝看在眼里,痛在心头。爬到云梯上的士兵不出三分钟便会掉下来,个别运气好的翻过城垛很快也会被夷贼的大刀砍成肉泥。

沈京奋勇当先,还没爬到一半就被箭射了下来,幸亏小军救去否则性命不保。

自己的两员偏将郭昃和孙立已经阵亡,洛安明代理指挥继续进攻。

不出一个时辰,城墙下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尸体,而戴军连城墙砖都没有啃下来半块。

刘邝不由焦急起来,他命令道:“撤军!”

随着号声再次响起,戴军统一停止进攻并有序后退。来不及下云梯和城墙的被乱箭乱刀杀死。

这时,刘邝突然传令道:“快马命令沈京,集结所有厢禁军,往韩关城门突击。”

快马飞驰而去,找到沈京,虽然此时沈京负伤并由副将指挥,但他还是集结了一万多厢禁军往城门攻去。

就在城上贼军不知茫然之际,戴军再次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

火铳此起彼伏的响起。

这时,塔都发现,这些戴军后面,似乎还有一支军队带着一批黑乎乎的东西往自己这边过来。

样子很想。。。。火炮!

作为大戴军工的结晶,刘邝不带上它作战简直不好意思。

之所以先前不用而强攻是因为它笨重移动速度慢。自己等不急,万一塔都发动反冲锋怎么办?

刘邝见运来大炮,心花怒放,赶忙发出了真正的撤军令。厢禁军、京军、边军、内戍军纷纷后退到距离城墙两里的位置。

大炮运上,摆正,校准,装弹。

城上的人早已跑得不见了踪影,不然,他们很快就可以上到一堂精彩的炮兵训练课。

顿时,轰鸣四起,地动山摇,天崩地裂。

至于所到之处,土石飞裂,遍地开花。。。。。。

韩关坚固的城墙就这样被打出一道道大口子。

但韩关坚固这可不是吹的,被火炮打了这么久依然屹立。

刘邝赶紧发动命令冲锋。

“万胜!万胜!万胜!”

帝国士兵爆发出整齐的吼声,向着无人的城墙再度发起猛烈的冲锋。

此时塔都在韩关城内招呼军队上城,却没有一个人理会。

是时候撤退了。

塔都跨上战马,领着三千亲兵向东边先走。

而此时,大戴帝国的军队已经越过了城垛向内城发起攻击。

塔都走了,但还有几万军队依然留在城中与戴军进行巷战。

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刘邝暂时停止进攻,转而进行压制,把敌军压制在内城。并在外城的城墙上布置火铳手,居高临下对内城进行火力打击。

随着一声声火铳的响起,尸体层层叠叠的密密的铺着,你仰着我我压着你。

城门被打开,韩关,收复了。

成功了?没有。

至少塔都没被抓住。

刘邝望着东方,喃喃的说:“就靠你了!”

注:韩关一战,毙敌七万三千四百六十一人(全斩首,包括被俘虏后又被杀掉的),戴军阵亡两万五千七百六十三人,受伤三万五千四百六十九人,阵亡将佐郭昃、孙立,塔都独自带领两万残军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