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归途
字体: 16 + -

第73章 归心似箭

第七十三章 归心似箭

中国军队紧追不舍,日军慌不择路,坠崖者不计其数,更有许多士兵复杂的山林里迷失方向,与大部队走散。

中国士兵犹如下山猛虎,猛追猛杀。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军,此刻就像羔羊一样四处逃窜。

王为本没有官职的束缚,像一只进击的猎豹,自由的击杀敌人。他经常脱离队伍,单独行动,去寻找那些落单的日军。很多鬼子,甚至都没看清对手什么样,就死在他的刀下。

今天,王为本又发现猎物,5个掉队的日军。但是这次出手时机不怎么好,一下才杀死两个人,剩下的三名日军仓皇而逃,王为本在后面紧追不舍。

一个好的猎手,不光有准确的精准度,一旦失守,还要有和猎物鏖战的耐力。

3命日军一边逃跑,一边回枪射击,但他们不敢停下与王为本正面战斗。他们认为,这个中国士兵敢一个发起进攻,那么他的同伴就在周围,停下来就会遭到包围。

王为本也不开枪回击,只是依靠树木石头躲藏。在兰姆伽受训时,教官一在告诉他:不管用什么手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敌人,否则敌人一旦有了回旋的余地,你就会有性命之忧。

但王为本早已经忘却了这些话,此时的他是抱着猫抓老鼠的心态,来戏耍猎物。待他们精疲力尽时,在用手中的刀隔断他们的喉管,这样会让自己有无穷的快感。用现在的话讲,王为本已经心理扭曲了。

慢慢的,3名日军耗尽了子弹,只能抱头鼠窜,但对路况不熟悉,最终跑到了悬崖边上。王为本见他们走上绝路,慢悠悠的向他们走去,轻蔑的笑道:“跑啊,怎么不跑了,说不定从这里跳下去,不会被摔死。”

3人无路可逃,只能迎战。两人挺起刺刀,一人抽出军刀,大叫着冲了过去。手持军刀的那名日军,一边进攻,一边指挥其它两名人包抄。

很明显,这名日军是个练家子,刀法纯熟,力道也很足。从他的着装看,应该只是一个士官。在他的指挥下,三人配合的进退有素,王为本竟一时无法攻破。

但王为本力大如牛,有道是力大身不亏,时间一长,三名日军就有些支撑不住了。王为本瞅准一个空挡,一把抓住一名日军的枪杆,猛地一甩,把这名日军甩飞,日军在地上滚了几下,坠入悬崖。

接着,王为本踏前一步,挥出一刀,逼退两名剩下的日军。随后将插着刺刀的三八大盖,向一名日军掷去,这名翻身躲避,王为本趁机一刀,砍断他的脖子。

最后只剩下那名手持军刀的日军,任他练过一招半式,也敌不过王为本的盖世之力。劈,撩,砍,一阵猛攻,王为本将他毙于刀下。

一阵山风吹过,看着倒在地上的尸体,王为本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爽!屠杀是人类最基本的野性,在原始社会,人类和野兽一样,通过暴力来争夺地盘和食物。发展到文明社会,人类的这种天性早已封印在心中,但一旦释放,将一发不可收拾。

就在王为本享受这股快感的时候,突然听到两声**声,是从悬崖那里传来的。

王为本不由的周琪眉头,他走到悬崖边上,往下一看,只见刚才滚落悬崖的那名士兵,双手抓住凸起的岩石,悬在峭壁下,手都磨出献血了。

这名日军已经耗尽了力气,要是没人拉他,早晚会掉下去。他看到王为本出现在上方,眼神里充满了惊悚。

王为本举起刀来,准备将他斩落。

“不要杀我,我才17岁!”这名日军竟会讲汉语,他已经吓得流出眼泪,眼神里充满了乞求。

王为本仔细打量他的脸,确实有几分稚气,显然他还是个孩子。

“求求你不要杀我,我不想死。”日军在此恳求道。

“你们在杀中国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也不想死。”王为本冷冷的回道。

“我没有杀过中国人,我去年才应征入伍的,我也是被逼的,我讨厌战争,我想我的妈妈!我想我的妹妹!”小日军已经泣不成声,可以看出,他是厌战的。

王为本也平复了杀机,因为最后那句“我想我的妈妈!我想我的妹妹”深深的触动了他的心弦,他也想念母亲。谁人不是妈生爹养,又有谁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家人。这句话从一个鬼子的嘴里说出,让他感到意外。

“求求你救救我,我不想死,我想活着回家,我要见我的妈妈。”小日军双手开始颤抖,估计也支撑不了太长时间。

“你真的没有杀过中国人?”王为本问道。

“没有,一个都没有。”小日军坚定的回答。

“好吧,抓住我的手。”王为本俯下身子,伸出右手,把小日军拉了上来。

被救的小日军十分激动,他向王为本深鞠一躬,感激道:“谢谢,谢谢你救我,我这辈子都会感激你的。”

若不是他身上还穿着日本军服,王为本真会把他当成一个在深山里迷路的孩子。

王为本虽然救了他,但还是把他当做战俘对待。为了防止他逃跑,就反绑了他的双手。

一直以来,日军在战场上总是以残酷的形象示人,而眼前的这个日本男孩却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这让王为本来了兴趣,一路上不停的与他聊着天。

通过聊天,王为本得知,这个男孩叫清水廉男,北海道人士,家庭成员有母亲和一个妹妹。他的家庭是日本最下层的渔民,早年间,父亲在打渔的时候,被风暴打翻了船,葬身海底。此后就和母亲,妹妹相依为命。

按照日本兵役法,年满16周岁,就有服兵役的义务。清水廉男年龄正好,因此被应征入伍,其实他心里是不情愿的。他一在向王为本表示,自从参加了部队,有多么挂念母亲和妹妹。

战时初期日军对新兵体检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但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向日本开战,日军在太平战场节节败退。到二战末,日本兵源紧张,为了保证兵源,老人小孩都被派往前线。在战争后期,日军部队随处可见50岁以上的老人,和15岁以下的孩子。这些人基本都是强征入伍,厌战情绪很高,清水廉男就是其中一个。

得知清水廉男的情况,王为本也深表同情,一直以来,王为本就痛恨这些日本鬼子,特别是二哥王为理牺牲以后,他恨不得杀尽所有的日本人。而清水廉男的遭遇,让他知道,原来在日本,也有那么一部分人是受到战争毒害的。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不是日本国民,而是幕后发动战争的军国分子。

但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因为中国军队穷追猛打,日军第55、56联队死伤过半。最后凭借工兵部队在丛林中临时开辟的两条秘密通道,才侥幸逃出绝境。

盘踞在胡康河谷里的日军,被成功驱逐。田中新一发给大本营的电文中这样写道:支那人归心似箭!锐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