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归途
字体: 16 + -

第30章 仁安羌大捷03

第三十章 仁安羌大捷03

原来,3营1连和2连的任务是抢占501高地,阻挡住驰援的日军。这个环节十分重要,若挡不住增援的日军,那前期的胜利将功亏一篑。

3营营长张琦深知此次任务的关键性,在渡河后,立刻带领部队突袭501高地,经过一轮苦战,终于夺取501阵地。

但日军随即组织反击,加之围攻仁安羌的一支日军部队赶来增援,刚刚夺取的阵地又丢了。得知消息后,孙立人立刻命3连前去驰援。

当张富麟带领3连赶到501阵地时,营长张琦已经负伤了。只见张琦坐在一块石头上,胸腹部出现三个血窟窿,鲜血不停地涌出,把整个身子都染红了。

张富麟见状大惊,伤成这个样,若不及时治疗,会没有命的。“你们几个快带营长去治伤!”

张琦却说:“谁也别碰我,今天拿不下这个阵地,我哪也不去。”

张富麟急道:“我的营长哎!你就放心去治伤吧,这里交给我们就是,我保证一定能拿下501阵地!”

张琦抬起惨白的脸说:“少他娘的在这说废话了,要是不想让我死,你就给我尽快的拿下501阵地。”

张富麟一咬牙,对身后的战士们说:“你们都听见了吗!”

“听见了!”大家红着眼齐道。

“听见了,就都跟我冲!”说罢,张富麟拔出枪来率先冲去。

张琦的做法就是在告诉士兵们:我与你们同在,无论生死。

王为本被张琦的毅力所震撼,有这种长官在背后,他感到浑身充满力量。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全营将士无不士气高涨,全都不顾生死,向高地冲去。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买张琦的账。某些人在什么时候都会以自己的生命为重,比如说大牛,在冲锋的时候,王为本一转头,又发现他不见了!不过王为本一点也不担心他,这家伙最会保命,王为本相信,等仗打完了,他就会自动出现。

但501高地并不是那么好占领的,自从增援部队到达后,日军的火力更猛了。密集的火力网不停地收割着战士们的胜利,3营战士被拦在半山腰处,不能踏出一步,

眼见501高地久攻不下,张琦心里别提多急了。日军的增援说来就来,要是在攻不下此处,那么全团就完了。

张琦让人把他搀扶到阵地最前沿,亲自指挥战斗。张琦命一连二连掩护,3连向阵地进发。

这个时候,3连的冲锋无异于敢死队。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在日军援军到来前占领501阵地。

但3连还没冲出多远,连长张富麟就负伤了。他被一颗子弹射穿了膝盖,这是人体最薄弱的环节,伤口处皮开肉绽,骨头都露出来了。

“连长!你没事吧。”王为本和小猴子把他拉进一处弹坑中。

张富麟疼的冷汗都冒出来了,但还是故作镇定。“我没事,咱们继续冲。”说罢,在次站起身来。“兄弟们,我们死也要死在一块,大家冲啊!”张富麟高喊着,一瘸一拐的向山顶爬去。

全连战士无不振奋,争先恐后杀向高地。

终于,在无数战士付出宝贵的生命后,3连登至峰顶,随后1连2连杀向高地,终于将501阵地占领。

而这个时候,负伤的张琦和张富麟仍不下前线。张琦的伤口虽然经过简单包扎,但流出的鲜血已经把绷带渗透了,他坐在阵地上说:“同古战役,200师的兄弟们守了14天,咱们就守到师长把盟军救出来的就行,大家有信心吗!”

“有!”全营齐喊道。

“好,兄弟们,无论生死,我与你们同在,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我不会抛下你们不管的。”说完之后,张琦闭目养神,因血液的流逝,他的脸色白的像纸。

在营长的激励下,全营官兵无不士气高涨,誓与阵地共存亡。

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在3营占领501阵地几分钟后,日军的大批援军就到了。

但全营士兵无不畏惧,全力阻击,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成功掩护了团主力的营救行动。

中午时分,113团正面击溃敌军。被围困在仁安羌内的英军看到了生的希望,也发起了反攻。而日军竟在中英联手打击下,崩溃了。一场救援站进而变成一场驱逐战。

下午时分,仁安羌内的枪声逐渐稀少,日军退却。赶来增援的日军见状,也开始撤退。3营阻击日军成功,而营长张琦却因失血过多牺牲。

值此,113团解救任务成功。

被拯救的英军无不感激涕零,他们见到中国士兵就像见到亲爹一样,与每一个人拥抱。英师长scott更是感动的一塌糊涂,紧紧握住孙立人的手,不断用生硬的中文重复:“你们是我们的恩人,你们是我们的恩人......”

仁安羌一战共解救英军7000多人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多人。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孙立人将军在国际上威名远播,他先后获得英王乔治六世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和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的丰功勋章。更让国际上改变对中国军队的看法,英国绅士们以前是看不起中国军队的,自仁安羌大捷后,英军见到中国士兵无不竖大拇指。

王为本也因第一次参加战斗就有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孙立人的赞赏。特别是他劈杀日军少佐一事,为此,孙立人给他升了官。你们的排长不是牺牲了吗,就由你暂代排长之职吧。

孙立人以一千来人的兵力拯救英军7000多人,成了一个奇迹,那日军的兵力有多少呢?从逻辑上讲,能把7000多装备有素的部队围困住,至少也得万人。可是不然,战后,孙立人俘虏了一名日军的少佐参谋,询问之下,结果令人啼笑皆非。

原来日军第33师团,下属214联队的佐坚大队奉命前去占领仁安羌油田。佐坚大队也就一千多人。可到这里后正好遇见撤退到这里的9000多英军。这其中好包括一个装甲师,人数之多,火力之猛,按理说日军应该避一避,让他们过去在去占领。但是联队长佐坚大佐有野心,他非但没避让,还主动攻击英军,哪成想英军一触即溃,进而遭到包围。9000英军被1000日军包围,突围的时候还死了2000多人,这不是国际笑话吗。可见英国绅士们被日军吓破胆了,听不得一点风吹草动。

后来,相继赶来增援原田部队一部,还有荒木大队一部。和此前的佐坚大队加起来也不过才两千来人。

但中国士兵不知道日军有多少人,心里不害怕,猛打猛杀,才得以击溃日军。

虽然日军只有2000来人,但兵力还是113团的2倍,且武器装备胜过113团,但孙立人就敢以一个团的兵力去解围,且以少胜多,足以证明胆量之大,战术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