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刺刀
字体: 16 + -

5 藏匿电台5

5.藏匿电台(5)

老板子(车夫)保暖武装到牙齿。***毡帽头,靰鞡脚,身穿一件大皮袄。这一顺口溜只描绘出他的一部分。他还戴着耳包(又叫皮耳子、耳圈,护耳防冻用品),戴着皮手闷子(棉手套)。也是的,十冬大腊月的在户外赶车,穿戴不严实真不行,冻伤甚至冻死。最常见的冻伤手脚,也有冻掉耳朵的。

梁耀臣长期生活在北方,跟冰雪打交道积累了经验。坐这种马车不能静止不动,最好下车跑几步,活动血液才流动,浑身才暖和。他双脚不停地磕碰,这个动作引起车夫的注意,找到跟乘客搭话的切入点,他说:"冻死牛天气嘎巴嘎巴地冷啊!呵,我老是活动都不顶事,脚冻得猫咬似的。"

梁耀臣没让猫咬过,却领略过冻疼脚的滋味。他顺着说一句:"天气真太冷,今年最冷的一天吧!"

"不,说不上最冷。"老板子列举了入冬最冷的一天,和一个世人震惊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因而记忆十分准确,他说,"冬月初九,天忽然就冷啦,道儿都冻裂开口子,像潸(皮肤因遇冷风吹而裂开的细口儿)了似的。"

"噢。"

"要不的尼姑的胳膊也冻不成那样……"

尼姑?这个字眼窗户眼儿风一样硬,扎到交通员心里,他不由得打个寒颤。他要去找的是尼姑,特别注意这个消息,问:

"尼姑怎么啦?"

老板子瞅交通员一眼,自自语道:"唔,你是外地人不知道。冬月初九,日本兵在铁路边儿上,把一个尼姑祸害(强暴),而后枪杀了她。"

梁耀臣透问道:"哪儿的尼姑?"

"还能是哪儿?四平街只一家姑子庙,净业莲寺。"

啊!净业莲寺,梁耀臣暗吃一惊。

"挺损啊!"老板子嘴流出一句,像是后悔了,话说来收不回去,挺直下身子,豁出去的样子。像他这样说话很危险的,日本人好赖都说不得,传到他们耳朵里结果不堪设想。

为打消老板子对自己态度吃不准,如此打住话题,想了解的事指望他说呢,梁耀臣说:

"真够损的,比四大损说的还损。"

老板子挺直的身子慢慢堆碎(蜷缩)下来,确定没什么危险,重新拣起话题,接着说:"有四平街以来,从没生这样的事儿。"

"事咋处理啦?"梁耀臣说。

老板子出一个声音,用文字来表示:呲!当地人用这个字很普遍,其含意很广,主要是对某一件事的不屑,对某一事物的气愤……还有讽刺、不满,甚至骂人,和那个秽字意义相同。梁耀臣分析他的这个呲,定在气愤上。老板子说的话更糙:"日本人**大把天操个窟窿,也没人敢管。"

如果我是交通员梁耀臣坐在那辆橡皮轮马车上,听车夫那样说日本人一定忍俊不禁,笑出眼泪也说不定。可是梁耀臣笑不出来,他一门心思知道被日本兵强暴的尼姑叫什么名字。他问:

"尼姑叫什么名儿?"

"唔,叫空、空什么来着,瞧我这记性!"

"空净?"

"对,是这个名字。"

什么叫五雷轰顶?让梁耀臣说说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感受。接近火车道口,老板子精力集中到专心赶车上,把交通员撇到一边。有一列火车通过,拦截车辆的木杆已经落下,只有等待。他心很慌,如果空净死啦,电台怎么办?净业莲寺还有人知道吗?

火车开过去,木杆扬起准许车辆通过,老板子赶车过了铁轨,到了道东,问:

"你在哪儿下车?"老板子问。

"前边吧!"梁耀臣指下路旁的小酒馆。

马车靠边停下,梁耀臣下车,老板子赶车离开,鸭子架消失。他问一个路人净业莲寺在哪儿后走过去。净业莲寺一定要去,碰碰运气。他到寺院的时候,出家人听讲经刚散,是听外请的法师讲《地藏经》。

"有个男人找空净。"一个尼姑向监院师昌性禀报道。

一个男人来找空净,他不知道她已圆寂,说明是外来人,一下子想到那部电台,吩咐将那人带到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