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洒向心海全是泪
字体: 16 + -

为什么要写这一章

为什么要写这一章

其实我要讲的故事的主人不是军和玲,而是他们的孙子——辉。现实中军和玲的故事与辉并没有太直接关系,是一个真实故事的移植,最初的写作计划里没有这段故事。

有一天上级领导来单位检查工作,有一位长像很帅气的中年人和我闲聊(他与辉同岁,我曾和他开玩笑说:你年轻时候应该去学表演,你不当演员真白瞎了你的长像。他说:他和他爷爷长的像,是隔辈遗传的结果),我俩说起北京堵车,自然我们聊到了汽车,我说日系车比较轻巧,比较省油(因为本人就是日系车)。他说他绝不买日本生产的车,也不买日本产的任何东西,他恨日本人,与日本人有过节。他告诉我他爷爷是地下工作者,是烈士,于是他给我简单地讲了他爷爷的故事,我觉得他爷爷故事很感人就引用到书中。之后,他又来过一次单位进行检查工作,我们还打了几次乒乓球,本想再多问一问他爷爷及家人的故事,终究没有问出口。这样伤心的事,谁愿意提及啊,还是不要强人所难吧。

这天我和军的孙子明打完乒乓球,特意到了“**岁月”饭店吃饭,这个饭店以红色主旋律为主题,开头曲为舞蹈《东方红》,中间有男生独唱《赞歌》、《小小竹排》、《告别了大别山》等等红色歌曲,女生独唱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英雄赞歌》《我的祖国》、《映山红》《马儿呀你慢些走》等等,还有舞蹈《红色娘子军连歌》《不爱红妆爱武装》《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等。歌舞《学毛选》河北民哥《对花》等等,最让明激动的是舞蹈《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工农的子弟兵,后面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 把他们消灭,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舞蹈让明看的明热泪盈眶,抬头久久地望着天花板,不让眼泪落下来。

我低声说道:“对不起,让你看这样的节目,心里不好受吧。”他说:“没事,我只是很激动,让你见笑了。”

我想也是,他爷爷已经被日本人残害近七十年了,他根本就没见过他爷爷不应该是因为想起爷爷而难过吧。

我说:“你这个年龄不应该是这样反映,因为我经常带着检查组人员来这个饭店,感受一下红色教育,好多年轻人很不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举动,只是觉得那个年代人挺有意思。每每看到这些节目他们都会乐,觉得好玩。而我带领着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看这样的节目,一般他们都会流泪的。”

他说:“你别忘了我从小受红色教育长大的,奶奶经常给我讲革命故事和爷爷抗日的故事。”突然他又说:“不仅我爷爷是地下工作者,我姥爷也是地下工作。”

听了他的话我很惊讶,马上来了精神,很想让他讲一讲他们家革命史,我急切地问道:“你姥爷也是地下工作者啊?”

他说:“是啊,我姥爷家一共九个孩子,我姥爷一直要求我们不能叛党,要忠于党,忠于革命,这是对我们最低的要求。我姥爷和我爷爷年轻时候他们认识。”

很遗憾他没再讲下去,可能人家不愿意显露自己的家事吧。听了明的话,心里觉得很对不对明,把他爷爷和奶奶写成那样,如果他看到小说里人物是爷爷和奶奶原型肯定会生我的气的。

明一边用抽纸揩着眼泪,一这和我说着话。以前我一直没很详细端详过明,今天明坐着我对面,我仔细端详了一下,突然觉得,明和红哥长的有很多相像的地方。黑而弯的眉毛,长长的睫毛,瓜子脸,都是丹凤眼,只是明的眼睛没有红哥的大些。不过红哥比他瘦好多,比明更多了些骨瘦清风的感觉,看着明想着红哥,心里很不是滋味。

实际明和辉长得并不很像,明,显的端庄秀气些,而辉长得较标志、更有男人的气概。但我把他们俩的故事揉到了一块,只是为了增加一些故事的亮点、给小说增加一些精彩。

那天我们都喝了很多酒,走出饭店后明抱着我哭了起来,说:“感谢你,真的很感谢你。我本以为到了这样的小店,一定是一个很低档的演出,没想到艺术水准这么高,让我感动,让我陶醉,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我也哭了,为了什么自己也不清楚。

隔了一天,他又对我说:“明天我就要走了,可不可以再去一次**岁月。”

我说:“当然可以。”

当我们再一次坐定这家小饭店的时候,明先开了口。他讲了白洋演在他小的时候湖水很清澈,可以食用,而且还有很多的野鸭、天鹅等鸟类。他的水性极好像他爷爷,经常到湖里摸鱼。现在鸟全没了,水也不能直接饮用了,鱼也很少了,也没有太大的鱼了,生态破坏极其严重。

这天晚上明明显不如上次那么激动,不过依然看的津津有味,当演到舞蹈《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时候,他笑了(上次是哭了)说:“这次细看这个节目,觉得他们演的不很像,太柔弱了,这那像八路军啊,一看就是现代人演的,一点那时候人的气质和感觉都没有。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个饭店的编排,让人很感动,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通过和明接触我把这段故事写到了小说中,本想扩展一下这段故事,有读者说了,怕看烈士的故事,要求写辉与冬的故事。也有读者说,这章与故事脱节。我觉得读者说的都对,后来我也想了,如果写太多军的故事,冲淡了主题,再则人家是烈士,让我这样写下去,是不是对故人的不尊敬啊,于是只写到这一章就打住没再写下去,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