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230章 谁说女儿不如男

第二百三十章 谁说女儿不如男

帝王六世三年五月,帝王明凌唐在帝宫举办的一场舞会上喜欢上了一个舞女,明凌唐对这个舞女如痴如醉,甚至偷偷出宫跟她约会。明凌唐想把她娶进宫,做他的夫人,关芝照不同意,她认为此女乃为歌伎,不能成为帝王的女人。明凌唐很沮丧,神情低落,整日用酒来麻醉自己。渐渐地,明凌唐开始怠于军政,不再早朝。这样的状况让中央文武官员都焦虑不已。按理说,明凌唐作为帝王要娶一舞女,有何难事。但明凌唐畏惧其母,关芝照警告他,如果他不听从劝告的话,那么作为母亲的关芝照将对那个舞女采取不利的措施,以禁止明凌唐再与那个舞女发生联系。明凌唐听母亲这一警告,心中害怕母亲会对自己心爱的女人采取不利的措施,有可能会派人加害于施润兰(就是那个舞女,名字叫施润兰)。于是,明凌唐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明凌唐颇感郁闷,神情颓废,对军政之事也没有兴趣,已没有了帝王的风采。

关芝照看在眼里,一日,她去见儿子明凌唐,对他说,如果你要跟那个舞女生活在一起,那么你就放弃帝王之位,把帝王之位让给他人。明凌唐听到母亲的这番话后,问关芝照:“那么,如果孩儿放弃帝王之位,那么该把帝王之位让给谁来做呢?”关芝照回答道:“此事不用你来操心,我自会妥善安排,你按照我说的话来做便可。”明凌唐点点头。关芝照说:“你不用担心你以后的日子,我会照顾你一生的,你可以按照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快快乐乐地活下去。”

明凌唐看着母亲,他终于按照自己母亲关芝照所说的,做了一件震动帝国的事:他从帝王之位退下来,把帝王之位让给了自己的亲弟弟明凌晨,也就是关芝照的第二个儿子。“但由于明凌晨年幼,目前还担不起治国的重任,所以在明凌晨未能担起帝王之任的时候,由母亲关芝照代为执政,治理帝国”。

明凌唐的退位,使众多文武官员始料不及,许多人相信明凌唐是被她的母亲关芝照逼着退位的。但也有一些人极力吹捧关芝照的上位,说关芝照是唯一一个能在这段期间担起治理帝国重任的人。在内阁中,以学相任骏杰为首的一批官员支持关芝照的上位。佐相聂仁鸿因极力吹捧关芝照被许多官员认为他肯定与关芝照有染,风传佐相聂仁鸿是关芝照的情夫。聂仁鸿为此气咕咕地说:我怎么会喜欢上一个老太婆呢。

明凌唐的退位和关芝照的上位引发帝国政坛的一场风波,在帝国史中,还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当上过帝王的,关芝照开了一个先例。对关芝照当上帝王最激动的莫过于帝王明尚丰的两个儿子明凌阳和明凌涛了。他们俩都是当年跟明凌唐争夺王位的失败者,如今明凌唐退下帝王之位,反而让关芝照获益,这当然引发了他俩的极为不满和愤慨。在得知关芝照当上帝王时,明凌阳说道,“我就知道那老太婆心怀不轨,意图取明凌唐代之。明凌唐能力平平,根本无法胜任帝王之位,是那老太婆蛊惑父王,让其儿子当选,现在她终于如愿以偿,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哼,她这么做分明是在践踏帝国制度,无视国法,本来帝王之位就应该让给我而不是明凌唐。我应该才是帝王的不二人选。”明凌阳去文给明凌涛,他让明凌涛一起声讨,反对关芝照坐上帝王之位。明凌阳上文给帝国的最高法院,表示对关芝照这一破坏国法的行为应该通过全体官员表决的方式来认定此一行为是否合法,而不应该任由关芝照胡作非为。

最高法院的法官把明凌阳的这封信交给了关芝照,关芝照在看过明凌阳的这封信后,她认为明凌阳这么做是在图谋不轨。明凌阳还发布讨关檄文,号召那些反对关芝照当帝王的人联合起来,阻止关芝照当上帝王。明凌阳的这些行为令关芝照对他恨之入骨。但关芝照还没有先对他动手,关芝照首先要做的便是摆平帝国高层对她当上帝王的不同看法。在帝都的一些文武百官中,一些人支持关芝照当帝王,他们都是关芝照的人,掌管帝宫禁卫的都尉就是其中一个,掌管帝都四面城墙的四大都尉有三个表态支持关芝照代理执政帝国,内阁中以学相任骏杰为首的官员则是拥护关芝照的上位。

早在帝王五世明尚丰病重,无法全权处理军政事务时,关芝照就开始插手帝国政务,把拥戴自己的亲信人马一个又一个提拔到帝国中央层的各个位置,因此,关芝照在帝国的政坛上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明凌唐在位的时候,这些人都是忠于明凌唐的,因为忠于明凌唐就是忠于关芝照。明凌唐也感到自己母亲在朝政上的势力,他对自己的母亲言听计从,因为明凌唐知道如果没有母亲在父王心中的地位,自己根本无法成为帝王。他的这个帝王之位是依靠母亲关芝照得到的。关芝照对那些支持她的文武官员是极为拉拢,对不支持也不反对她的文武官员则是想方设法把他们拉到自己一边,对另一些反对她当帝王的文武官员是一拉,二打,三分,即争取把这些反对她的官员拉到她这边,如执迷不悟,则予以打压,并分化他们的力量。——作为一名政治家,把控政局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能团结大多数人,使自己能赢得多数人的拥戴,至少也要降低对垒者的抵触情绪,把反对派迸发的能量控制在使自己不阴沟翻船的程度内。关芝照深谙此道,她对中央的各级文武官员说道,“自己之所以出任帝王之位,完全是为帝国着想,明凌唐不堪重任辞去帝王之位,把帝王之位让给弟弟明凌晨,明凌晨年纪轻轻,现在还不具有治理帝国的能力。那么,在此期间,就由我代理执政治理帝国。待明凌晨羽翼渐丰,可以独挡一面时,再把帝王之位让给他。这有利于帝国政权的平稳过渡,是为帝国的大局着想,决不是为了图一时之快”。

鉴于帝都盛传明凌唐被关芝照杀害的谣言,关芝照特地让一些官员到离宫见生活在离宫中的明凌唐。关芝照看到顾奇钦统尉和马克副统尉对自己当上帝王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关芝照就派人到顾奇钦和马克的住宅跟他们交谈,并引领他们去见在离宫的明凌唐。顾统尉和马副统尉在离宫见到了正在玩乐的明凌唐。明凌唐告诉顾统尉和马副统尉,是他自己要辞去帝王之位的,没有任何人逼他这么做,让顾统尉和马副统尉不要听信外面的谣言。明凌唐对顾统尉和马副统尉说道,“自己现在过得很好,无忧无虑,跟自己喜欢的女人在一起,现在帝国的政局由母亲和他弟弟把控着,他感到放心,希望顾统尉和马副统尉能帮助他的母亲和弟弟掌控局势,稳定大局”。

顾统尉和马副统尉走后,施润兰问明凌唐,这是不是他的真心话?明凌唐对施润兰说,“我这个帝王之位本来就是靠母亲的本事得来的,现在我这么做只是把这个恩情还给了母亲,我没有什么好纠结的”。生性自由洒脱的明凌唐有一句座右铭:爱我所爱,随心所欲。

在顾统尉和马副统尉见过明凌唐后,关芝照在早会上说:“我听到外面有人在盛传明凌唐已被我害死了,明凌唐是我的亲生儿子,我怎么会害他呢。现在已经有一些人去看过明凌唐了,现在在座的官员可以问问他们,我有没有害自己的儿子?顾统尉和马副统尉已见过了明凌唐,你们可以问问他俩,明凌唐是不是还活着?”

顾统尉和马副统尉向在座的官员说道了明凌唐还活着,住在离宫,活得好好的。

关芝照紧接着说:“你看,我没有骗你们吧。外面的一些悚人的谣言,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出来的,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当中有些人还包含着不可示人的险恶用心。他们中的有的人要阴谋篡位,图谋不轨。”——在稳定了政局后,关芝照开始集中力量对付那些要声讨她的王族宗亲了。关芝照首先要对付的就是明凌阳和明凌涛。

明凌阳在得知关芝照当上帝王后,就串连那些反对关芝照的力量,反对关芝照上位,还去信给帝国最高法院,说关芝照这一篡帝行为应该通过全体官员表决才行,只有三分之二及以上的官员同意了她的这一行为,那么才能认为关芝照代理执政的行为是有效的。明凌阳还发文号召帝国那些反对关芝照上位的人能聚集起力量阻止关芝照的这一违反国法的行为。明凌阳的这一连串的行为给关芝照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在关芝照看来,明凌阳这是要煽动内战,像当年的明德丰一样,要挑起帝国内部的战争。

只是,明凌阳低估了关芝照掌控全局的能力。关芝照对他早有防范,早就派人秘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并搜罗他谋反的证据。现在,关芝照已搜集到了明凌阳许多谋逆的证据。关芝照在早会上把这些证据拿了出来,关芝照说:“明凌阳在争夺帝位失败之后,一直并不甘心,下放庄园后,他就开始扩充自己私人的武装力量,打造了许多兵器兵甲,建立了一支一千五百多人的铁甲骑兵部队,扩充自己的势力。现在,他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竭力鼓噪,拉拢一串人来反对帝国高层。而他这么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发动政变,挑起内战。他这种行为跟当年的淮王明德丰有何区别,实在是可恶之极。我手里握着一大堆他谋反逆上的证据。对明凌阳这种近似叛变的行为,我们必须得果断予以处置,决不能迁就。现在我命令马副统尉和司法院的官员率一万人马前去明凌阳的庄园之地,查明明凌阳是否真有叛变企图,若查明属实,把明凌阳带到帝都,按律叛刑。若明凌阳在你们调查期间敢起兵反抗,则率部坚决消灭之。不知,你们觉得意向如何?”

参会的官员同意帝王关芝照的做法。于是,副统尉马克和司法官员等人领着一万人马前往明凌阳的庄园之地调查明凌阳的谋逆一事。为了以防万一,关芝照又调集十万军队跟在马副统尉一队人马的后面,以防意外。关芝照的这一做法很快就被明凌阳和明凌涛等人获知了。明凌阳和明凌涛等人都很紧张,他们都把关芝照的所谓的调查看作是要消除异己的方式。就在这个时候,关芝照派人到明凌涛等人的住宅地,对他们说道,“帝王已经知道明凌阳是这一事件的主谋,你们只不过是被他挑拨的。现在只要你们能揭发明凌阳谋逆的证据,把明凌阳这段时期给你们的书信交出来,帝王说了,如果你们肯配合,揭发明凌阳,那么对你们就从轻发落或不予追究。希望你们能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把自己跟明凌阳捆绑在一起,给自己找不痛快”。——政治,是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在关芝照派来的人的挑唆下,迫于时局的压力,明凌涛等人纷纷揭发明凌阳的不轨之举,把书信都交了出来,好让自己逃过眼前的这一劫难。

明凌阳已经听到了种种对他不利的风声,他感到自己已被关芝照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且随着对他不利的风声越来越多,明凌阳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明凌阳看到关芝照不会放过他的,预见到自己在关芝照的打击下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明凌阳开始盘算着如何使自己及家人逃脱眼前的危局。最后,明凌阳想到的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明凌阳决定向西逃,向西越过布拉哈山脉,逃到西北部地区,然后径直穿过西北部,逃到伊曼鲁努国。一天夜里,明凌阳和他的一家老小及卫队人马开始出逃,朝着布拉哈山脉进发。明凌阳不知道的是关芝照令坦特哥州的都尉在这一带都布好了防线,防线绵延上百公里,具体由坦特哥州的中尉达力克负责。达力克是关芝照的亲信,他非常仰慕关芝照,曾说过一句令人起鸡皮疙瘩的话:我是她的粉丝。关芝照令达力克负责好西边的防线,阻止明凌阳向西逃窜。明凌阳和他的家属及卫队人马碰到西边阻击他们的防线后,明凌阳令卫队的骑兵部队冲过去,撕开对面的防线。明凌阳的铁甲骑兵呐喊着冲了过去,守卫防线的部队迅速落位,发炮阻击,阻击部队的火力非常凶猛,在炮弹的炸裂下,一个又一个铁甲骑兵及他们的战马被炸倒在地。明凌阳和他的那帮人被眼前惨烈的一幕惊呆了。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来没有与战争打过交道,不曾感受到战场的血腥和残酷。他们亲眼目睹了自己的骑兵队在对方密集的箭支和火炮箭弹的打击下一个又一个倒了下来,战场上充斥着呐喊声,炮声和战马的嘶鸣声。

明凌阳看到对方的防线甚为坚固,他感到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而达力克在得知明凌阳所部正在向西突破防线时,迅速调集部队朝明凌阳突围之地赶了过来。明凌阳下令骑兵部队撤退后,他决定向西南方向进入布拉哈山脉。可是,达力克的部队已经向他们赶了过来,对他们形成夹击之势。不得已,明凌阳决定向南渡过沽罗布达江,可是明凌阳和他的人马到了江岸边才发现渡江的船只不够,而且江对岸已经有所防备,有大批的武装人员在江对岸。此时,帝国军部已下达给各地区命令,消灭叛逃的明凌阳所部。渡江不成的明凌阳无可奈何,只能向东逃窜,在向东逃跑的路上,明凌阳的人马遭到达力克所部的追击,又被马克副统尉的人马截击,失败的厄运不可避免。

在得到明凌阳率着大队人马向西逃窜的消息后,关芝照当着文武官员的面说:“明凌阳率部逃窜,这说明他心里有鬼。如果他没有暗中搞阴谋诡计,那他为什么要逃呢?这说明他暗地里确实在搞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他率部逃跑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完全确认他的叛逆行为了,对他的所作所为可以有一个明确的定性了”。统尉顾奇钦认为明凌阳和他的一队人马的逃跑实在是做了一件错事:“有什么话说不清楚呢。可他们偏偏选择了逃跑,这正中了某些人的下怀。现在是有理也说不清了”。正是:

一步错,错!错!错!

在明凌阳的铁甲骑兵与坦特哥州的部队作战的时候,在中西亚贝当富沫北面的普多鲁士国,金军已经攻到了普多鲁士国的都城撒里特城堡,为了攻占普多鲁士国的都城,金军投入了三百架的配重型投石机、三百架火油投射机和三百多门火炮以及上千担炮石。面对着金军这一攻城架势,普多鲁士国的国王已下令让都城及普多鲁士国的军民离开自己的祖国,南下迁徙,另择它地定居。都城则留下一部分将士负责守卫都城,牵制金军。撒里特城堡内的守城将士拼死抵抗着金军的攻城,为撤离的人群争取时间。最终,金军攻占了撒里特城堡,把普多鲁士国占为己有。普多鲁士国国王率领着他的八十多万军民则离开了自己的故地,南下进入到四卫特拉区,一部分定居在了贝当富沫,多数则居住在帕番,还有一些人分散在四卫特拉的其他城镇。普多鲁士军民的南迁,使在中西亚的人感受到了金军的威胁。贝当富沫的国王认为金军在攻占普多鲁士国后,会把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定在贝当富沫或中西亚的其他地区。

在中西亚驻防的帝国一师的将官向北方统帅李良诚汇报中西亚北面的战况,“据得报,金军在中西亚北面对普多鲁士国发动侵略,已把普多鲁士国据为己有。现普多鲁士国的大批军民南迁至我地,定居于此,借以躲避北边的战乱。南迁到此的普多鲁士人有几十万人,不知人数是否还会增多”。贝当富沫国王向李良诚去文,述说金军入侵普多鲁士国之事:“金军每攻占普多鲁士国一地,便对此地军民作灭种式的杀戮,以此永占此地。据普多鲁士国国王所述,金军这次入侵普多鲁士国兵力有数万之多,且有强劲后援保障,一步一步侵占其地,达到全部占领普多鲁士国的目的。看来,金军入侵普多鲁士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普多鲁士国,变成他金军的土地,使普多鲁士国的土地成为金国的后花园,并从普多鲁士国的土地上开采矿产物质及森林资源,充实金国的国力。”

李良诚在得到金军侵占普多鲁士国的一些情况后,他令帝国一师的侦察兵去窥探中西亚北面的金军动向。贝当富沫国王又去信给李良诚,向李良诚介绍普多鲁士国,“普多鲁士国国土狭小,人口不多,但生产力比较发达,能用水力织布,用畜力代替部分人力做工,其骑兵盔甲坚厚,马披鳞甲,皆是重装型骑兵。只是,普多鲁士兵精人少,总人口不到二百万,精锐重装骑兵不到二万,总武装人员不到十万,且又分散在各城堡住地,因而金军趁此入侵,集中数万兵力,逐一攻破城堡住地。从普多鲁士国国王口中所知,他们迁出的军民约有八十万人,其余多数人都被金军杀掉了。现金军已基本占领普多鲁士国全境,未来动向如何,则暂无法判明”。

李良诚把金军侵占普多鲁士国的文件一一上传给了帝国高层,从侦察兵传来的情报,金军在占领了普多鲁士国后,开始撤出部分兵力,向西返回,并未有继续发动攻击的迹象。李良诚因此判定金军在占领了普多鲁士国后会暂停攻击,至于将来会不会向东入侵,则不得而知。贝当富沫国王和普多鲁士国王联名致信给李良诚,要求把中西亚各国(地区)联结成一个防御整体,共同应对金军的入侵。李良诚去信给贝当富沫国王,告诉他道,金军若入侵贝当富沫或以东的中西亚诸国(地区),“若金敌来势甚众,则各地区的城镇闭门固守,帝国大军会前来击敌,贝当富沫之机动兵团亦屯兵不动,待我大军到来,一起击敌;若金敌来袭兵力不多,则贝当富沫之机动兵团可先迎敌,待拖住敌军,把敌人缠住后,我北方军会前来,与贝当富沫军一起灭敌”。

李良诚上文给帝国高层,向帝国高层阐述了金军在攻占普多鲁士国后在将来对中西亚可能会采取的入侵行动以及自己到时的应对之策:

普多鲁士被金军侵占以后,据情报得知,金军有一部分向西返回,看来金军在占领普多鲁士后,暂时不会再向东侵犯。但将来金军会不会以普多鲁士为基地向南向东侵犯呢?这不好作明确的肯定。若金军继续进犯,所入侵方向无非是向南或向东,职等认为金军若继续侵犯中西亚,会采取如下行动方案:

(甲)金军会率大部队来袭,集中力量攻打中西亚一重城,如贝当富沫的亚历默斯,那么到时职会率帝国大军亲往中西亚与敌军作战,争取重创敌军,击退敌人的进攻。但是,职等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乙)金军会派出几支部队攻打中西亚各城堡市镇,那么职会率帝国北方军出击,争取对敌一部或几部予以歼灭,并与贝当富沫的机动兵团相配合,达到消灭击退敌军的目的。

(丙)金军会率数万人马入侵中西亚,攻打中西亚城堡市镇,来几次规模不大的攻击行动,攻击中西亚防御薄弱的城堡市镇。那么到时职会率部出击,在金军攻城时,抓住战机歼灭敌人或在贝当富沫军与金军缠斗时,迅速赶至战场,与贝当富沫军一起消灭敌军。

帝王关芝照在看过李良诚的这一上文后,以帝国军部的名义去文给李良诚,文中写道,“对金军在中西亚北面的行动应保持严密的关切,监视敌的一举一动。若敌来袭,李良诚将军可依具体情况作出相对应的行动,力挫敌军攻势,保我中西亚及帝国北方之安宁”。

李良诚已经得知了帝国高层的变动,帝王明凌唐退位,明凌唐的母亲关芝照夫人代理执政帝国。因关芝照的上位引发了帝国王族宗亲对她的声讨,现在的关芝照正全力肃清那些反对她上位的人。帝国高层的政局虽有些动荡,但还算相对稳定,关芝照已渐渐控制住了整个大局,现正全力剿灭那些反对她的王族宗亲。从上面传下来的一些消息让李良诚感到关芝照夫人不简单,既有野心,也有能力,是一个颇有能耐的女人。

在关芝照看来,北边金军侵占普多鲁士国只是隐患,还触动不了帝国的核心利益,眼下对那些反抗她的王族宗亲的处置才是最重要的事。关芝照已经以帝国军部的名义下达了消灭明凌阳骑兵部队的命令。明凌阳和他的铁甲骑兵在帝国部队的追击堵截下败下阵来,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明凌阳力战不降,被杀。而跟着明凌阳的一帮人没有人知道他们最后的去向,有些人说他们全被杀掉了,有些人则说他们被押到某一个地方关了起来。总之,关芝照彻底肃清了明凌阳的力量。然后,关芝照在帝宫召开的会议上,向与会的文武官员公布了明凌阳的罪状。关芝照在会上说,明凌阳私自扩充私人的武装力量,违反帝国法律,他还阴谋煽动众人对抗帝国中央,以此想挑起内战,以为一己之私,凡此种种,其所犯罪状重大且严重,褫夺爵位,终身监禁已是铁板钉钉的事。而其阴谋败露后,欲逃往它国,是为叛国,逃跑不呈,武力对抗政府军,力战而死,乃为咎由自取,自取灭亡,是为其因果报应。

关芝照说,就明凌阳和他的同党之事已上报给帝国司法院,帝国司法院根据掌握的确切证据认为明凌阳所犯之事已属罪大恶极,所以对他的死,不值得任何同情,完全是他自作自受,怨不得任何人。在会上,就明凌阳一事,关芝照说到了帝国对王族宗亲的监管问题。关芝照说,自帝王四世明威俊平定淮王造反后,开始加强对王族宗亲的管控,可随着时间一长,对王族宗亲的管控越来越弱,以致出了明凌阳一事,所以接下来对王族宗亲的管控要进一步加强,首先一步要派人调查那些王族宗亲的情况,看他们有没有违制违法的行为,如果有的话,给予相应的处分,以捍卫帝国的法律法制,加强帝国中央的权威。

于是,关芝照派人调查各王族宗亲的情况,并对他们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了相应的处分。关芝照还派官员负责监视王族宗亲。在关芝照当上帝王后,帝国高层对王族宗亲的管控开始不断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政权的稳定。

关芝照在平息了王族宗亲的反乱后,控制住了整个大局,她的行事作风和方式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李良诚接到帝国高层的命令,让他到帝都面见帝王。李良诚来到帝都曼蒂兰斯特后,他进宫去见帝王,他看到在一间厅殿里,许多将领坐在一张会议桌边,坐在正中间的是新上任的帝王关芝照。关芝照见李良诚来了,叫他入座。看到关芝照的那一刻,李良诚感到了一些异样,帝王是个女的,之前可从来没出现过。在会上,关芝照当着众将领的面,侃侃而谈。会上,当将领提出要求或问题时,关芝照从容答之,颇有帝王风度。这使得包括李良诚在内的将领们感到关芝照夫人的不简单,“她确有治国安邦的能力”。关芝照有种不服输的个性,在会上当着众将领的面,关芝照说:“有些人对我总是有偏见,认为帝王总要有男的来当,谁说帝王要由男的来当。人家伊曼鲁努国的国王都是女的,不一样把伊曼鲁努国治理得蛮好的。谁说女儿不如男”。

“谁说女儿不如男”,关芝照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来粉碎这一偏见。关芝照决定把明年改为自己的年号,即从明年开始,帝王六世四年改为帝曌元年。关芝照也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关芝曌。关芝照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照”字改为曌?曌,上面是一个明,下面是一个空,这里面到底暗藏着什么样的含义?成了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谈资,或者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当时光的车轮滚入了帝曌元年的时候,关芝曌也迎来了她统治帝国的时代,那就是帝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