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213章 金国的崛起

第二百十三章 金国的崛起

在自然界中,一只花豹想抢占一头狮子的地盘,狮子感受到了花豹对它的威胁。当花豹在狮子边游走时,狮子猛地冲了过去,咬住花豹的脖子,把花豹子咬死了。——这是发生在自然界中真实的一幕。在弱肉强食的生态环境中,一只野兽要霸占另一只野兽的地盘,那么这只野兽要么把那只野兽驱赶掉,要么杀死那只野兽,这样才能成为这块地盘上的新主人。反过来,野兽要保护自己的地盘,那么它就必须驱赶掉想跟它争夺地盘的野兽,或者把跟它争地盘的野兽杀死,就像上面所述的狮子咬死花豹一样。对于金军来讲,他们要想夺占别人家的地盘,那么也应该像自然界中的野兽们一样,把这块地盘上的“野兽”赶走或把它们杀死。金军对斡朵儿瀚国土的吞食就很好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他们歼灭了斡朵儿瀚军的主力,并把残存的斡朵儿瀚的兵马驱赶到了西边的山脉中了。

斡朵儿瀚大将克拉玛领着余下的斡朵儿瀚的兵马据险关隘口抵抗着金军的入侵。克拉玛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身后还有多罗巴瀚国对他及部下人马的支持。多罗巴瀚国与斡朵儿瀚国是兄弟国,多罗巴瀚国国王是斡朵儿瀚国国王的弟弟。眼见金军要打到多罗巴瀚国了,无论是出于两国的兄弟情义还是保卫国土安全的大义,多罗巴瀚国国王都不能不竭尽所能支持克拉玛和他的部众奋勇抵抗金军的入侵。依托险关隘口,克拉玛和他的部众击退了金军部队一次次的进攻,迫使金军停止了侵略的脚步。

金军停止了对克拉玛部众的侵犯,但这不代表金军会停止自己的侵略行动。在费朗看来,金军已经占据了斡朵儿瀚的整片国土,再往西就是连绵的山脉了。在山脉中据险关固守的斡朵儿瀚的残部令金军无法西进,指挥进攻的金军将领请求费朗派兵增援,费朗觉得金军不宜再西进,因为再西进已“不合时宜”。费朗下示金军诸将,表示金军停止西进,而转而南下。金军的进攻战略重心调整了,费朗把接下来金军的进攻重点定在了南面的广阔地域,而那里是哈曼?苏拉丁的控制区域。

哈曼?苏拉丁和他的中土大军与罗夫康的帝国大军的对峙中不得不顺应罗夫康的意志,退兵谋和。在领着自己的人马回程的时候,苏拉丁收到了罗夫康的一封信,信中罗夫康说到谋害中土商队的恐是第三者所为,欲借此机挑起我们两国的战事,好让他们从中渔利,坐享其成,“望阁下能提高警惕,以防第三者之计谋,反祸害于身”。苏拉丁在收到罗夫康的这封信后,他很快得到了圣城吐鲁耶撒遭到一群黑骑军进攻的消息。费朗的金军把进攻的目标瞄准了中土的圣城吐鲁耶撒。

吐鲁耶撒为三教圣地,人口众多,城内建有许多教堂庙宇,守卫吐鲁耶撒的不仅有苏拉丁的中土军,还有圣殿骑士和条顿骑士,他们也是这块圣地的保护者。费朗的金军把进攻的目标对准吐鲁耶撒后,便派部队进犯。费朗令索克麻、遏隆尔、克苏哈等将领率三万五千金军进攻吐鲁耶撒,在吐鲁耶撒的中土军和圣殿骑士及条顿骑士约一万八千人迎击来袭的金军。金军见状,佯装撤退,诱使中土军和圣殿骑士及条顿骑士前来。在金军的引诱下,中土军和圣殿骑士及条顿骑士的联合兵团的步骑兵逐渐脱节,彼此分离,成了互不衔接的两个作战单元。金军的将领抓住这一战机,令埋伏在两侧的骑兵部队迅速杀出,割裂了中土军和圣殿骑士及条顿骑士的联合兵团的步骑兵群,然后金军围攻联合兵团的步兵和骑兵。

在金军铁骑的冲杀下,联合兵团的步兵毫无还手之力,在金军骑兵的砍杀下,鲜血喷涌,皮肉飞卷,一个接一个被砍杀倒地。而在与联合兵团的骑兵的作战中,金军的铁骑同样占得上风,金军的骑兵战士用铁钩把戴着铁桶式头盔,身穿锁子甲的圣殿骑士拖下马来,杀死,或用强弓把他们射死。在金军铁骑迅猛冲杀下和围攻下,中土军和圣殿骑士及条顿骑士的联合兵团损失惨重,只有不到三千人活着逃了出来。

金军强悍的作战能力让苏拉丁不得不调动大军前来与索克麻的金军作战。索克麻和他的金军将士在与联合兵团的作战中取得了酣畅淋漓的胜利,挟胜利之威,索克麻和他的金军趁势南下,继续寻歼来敌。果然,中土军又送上门来了,索克麻想故伎重施,引诱中土军深入,然后趁其不备,伏击敌人。但是,索克麻很快就感受到了这次来敌的气势。在与中土军的边打边退中,索克麻派出部队迂回到当面之敌的侧后,想截敌人的退路。可派出的截敌退路的金军发现敌人人数甚多,且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前来,“漫山遍野皆是敌,旗帜林立,在空中飘扬,汇成了旗浪”。

索克麻在得到中土军大军前来的消息后,连忙上报费朗请求增援。费朗得报后,领金军五万前来增援。金军与苏拉丁的中土军的战斗愈发激烈。苏拉丁集结了十八万兵力,再加上参战的圣殿骑士和条顿骑士,总兵力近二十万,浩浩荡荡朝着费朗的金军杀来。前头的中土军三万五千人,后继紧跟五万部众,大部队则在后面。鉴于联合兵团惨败的教训,苏拉丁令前头部队缓缓推进,与后续的部队保持联系,在敌骑兵群急撤时不要追击,与后续部队汇合后再大兵团滚动前行,迎战来敌。

苏拉丁的大军与费朗的金军不断爆发战斗。战场上,中土军的投石器和火炮猛烈轰击金军,金军部队也炮击中土军,双方的骑兵部队在火石的轰击和炮火下人仰马翻。中土军的火力凶猛,让金军受到了不小的损失。索克麻本想引诱前头的中土军一部深入,然后将其围歼之,可中土军部众不为所动,稳步向前,不断压迫当面金军。索克麻的金军在与中土军的不断消耗下,占不了什么便宜,反倒是在与中土军的对攻下,不得不放弃固守的阵地,被迫后撤。

费朗领着援军到来后,索克麻等将领向费朗介绍战况。费朗登上一处山地观看中土军的排兵布阵,他看到中土军前后有空隙,左右两路远在后面,遂对索克麻等将领说道:“此乃我军围歼敌之前突一部之绝佳战机”。索克麻对此并不认同,他说:“敌先头一部虽与后继部队隔着些距离,但相距不远,且敌前头一部人数众多,想围歼他们并非易事,况且还有敌之大部紧随跟进,于我歼敌不利”。克苏哈说:“我们要想围歼敌前头部队,须要顶住敌后续大部队的进攻,否则我们围歼敌人的部队将很有可能遭到敌人的围攻。”费朗不为所动,他坚持自己的看法:“我们要想取得更大的胜果,就必须敢于冒险,现战机于我有利,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挫败敌人的攻势,迫使敌人退却。否则,若让敌再来,恐挫伤我军士气,坏我大局。”

见费朗决心已定,其他将领也不好说什么。费朗下达了金军各部的作战行动:索克麻领三万金军顶住中土军的进攻,费东廷和克苏哈各率二万金军从敌人的左右两翼迂回包抄,切断敌人的退路,完成对敌的合围,然后,对敌发起围攻。金军各部按照费朗的部署开始对中土军的前头部队施以分割包围,意图围歼中土军的前头一部。就在金军发起围歼攻势时,苏拉丁也在酝酿对金军展开主动进攻。苏拉丁通过探得的情报知道当面金军的兵马人数约在八九万间。在得到敌人马的总数后,苏拉丁集结所部人马决定对金军发起大规模的攻势。苏拉丁令左右两部人马对金军实施迂回作战,正面的中路军平推推进,紧紧跟着前头部队,对当面之敌施以压迫,“予敌之打击,耗敌之力量,击败敌军”。

于是乎,费朗的金军和苏拉丁的中土大军展开了“延翼竞赛”,所谓“延翼竞赛”指的是两军主力尽力延展各自的两翼,企图包围对方,看谁能把对方围住——显然,双方都摆出了决战的架势——这使得费朗金军的“各部都处于苦战之中”。

负责迂回包抄的金军部队不断地与迂回的苏拉丁的中土军作战,使迂回的金军部队根本无法完成费朗下达的作战任务。费朗的金军与苏拉丁的中土军展开了一场包围与反包围的战斗。虽然在东面的战斗中,费东廷部抓住战机,聚歼中土军三千余人,但这无法扭转整个战局,因为苏拉丁的中土军远多于费朗的金军,在火力和兵马人数上对费朗的金军有着明显的优势。苏拉丁的左右两路迂回部队各约五万人,正面部队近十万,如此庞大的兵力让费朗的金军无力招架,且费朗的金军将陷入苏拉丁的中土大军的更大的包围之中。

认清这一形势后,身边的将领向费朗提议,停止作战,全军火速回撤,摆脱敌大军的包围。费朗也看到当面之敌庞大的兵力,金军无力抵抗敌人的进攻。于是,费朗不得不下令作战的各部金军部队迅速回撤,摆脱与敌人的纠缠,跳出敌大军对金军的合围。金军的部队开始迅速北撤,脱离与中土军的作战,从苏拉丁中土军的合围圈中跳了出去。见金军陆续北返,苏拉丁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命令各部稳步前行,并令各部在敌边境线上止步,不得逾越。这样,苏拉丁的中土军各部慢慢拉直,重新又集结在一起,推进到金军控制区域的边线上,停了下来。

占据一块地盘的野兽要消除觊觎其地盘的另一只野兽,那么它要么赶走跟它争地盘的野兽,要么就把那只野兽咬死。而那只想夺占别人地盘的野兽在斗不过占据这片地盘的野兽下,想不被咬死,就只好跑得远远的,打消侵占他人地盘的想法。苏拉丁的中土大军发动对金军的进攻是反抗金军的入侵,苏拉丁对金军的控制区域并无夺占的想法,所以苏拉丁的中土大军在推进到边境线上就停了下来。而费朗的金军在打不过苏拉丁的中土军的情况下,若不想被中土军消灭,就只好退出他人的国土,回到自己的领地。

费朗和他的金军将领感到南面之敌的强大,在强敌面前,想在南面扩张领土就显得不合时宜了。苏拉丁的中土军在与金军的作战中看到了金军强悍善战的作战能力,苏拉丁无意要消灭金军,只要金军不来侵犯他的领地,他和金军便是井水不犯河水,毕竟苏拉丁不想在与金军的作战中大量消耗自己的军事力量。在双方都无意扩大战争规模,忌惮彼此的实力下,两军的战斗平静了下来,仿佛进入了死胡同一样,双方呈对峙状态,谁都不敢再轻启战端。

一个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对政治与战争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

战争从来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受政治目的支配的行为。所以,政治目的的价值必然决定着愿意付出多大的牺牲做代价和承受牺牲时间的多长。

所以,当力量的消耗过大,超过了政治目的的价值时,人们就会放弃这个政治目的而采取媾和。

为了结束两军对峙,巩固到手的胜利,消除苏拉丁的中土军对金军占据的领土的威胁,费朗派出了代表到苏拉丁那里,谋求和解。苏拉丁显然也愿意与费朗的金军和解。双方和谈在试探接触后,很快进入了正轨。双方的和谈没有碰到太大的阻碍,一份让双方都能接受的和谈成果随之出炉——苏拉丁与费朗达成了互不侵犯的条约,规定双方的分界线,并保证双方互不侵犯对方的领土,和睦相处。在互不侵犯条约订立后,苏拉丁的中土军开始后撤,返回原地。

苏拉丁的中土军与费朗金军的这场战役,苏拉丁的中土军包括参战的圣殿骑士和条顿骑士,伤亡三万八千多人,其中阵亡二万三千余人。费朗的金军伤亡一万九千多人,其中阵亡八千多人。费朗后来不禁洋洋得意道:“我们在与苏拉丁大军的作战中取得了胜利,迫使苏拉丁跟我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打消了苏拉丁的中土军侵占我领地的企图,这毫无疑问是一场值得铭记和歌颂的胜利。”显然,这只是费朗的一面之词,索克麻等金军将领都不认为这是一场值得多么称道的胜利。本来南下的作战是要扩张领土的,可最后的结果是损失了不少人马,却什么也没得到。正如金军的一个谋士所说:“这场我们与苏拉丁大军的交战,在战役上,我们是取得了一些胜利,敌人的伤亡人数要远多于我们。但是,在要夺占其领地的这个战略目的上,我们却什么也没得到。因此,在战略上讲,我们此次发动的军事行动是失败的。”

费朗并不介意金军在这次战略行动上的失利,使他心里感到爽快的是金军在运动战中又找到了那久违的胜利的感觉。在作战中,金军的将领,费朗、索克麻、费东廷、克苏哈等人,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在战斗中敏锐捕捉战机的能力,无疑他们是具有敏锐的战斗嗅觉的一群战场猎手。史大尉曾评价金军将领阿勒儿,说阿勒儿是“狡如狐,猛如虎”。在罗夫康看来,金军的将领许多也像阿勒儿一样,是“狡如狐,猛如虎”。罗夫康对费朗有过这样一番评价:“史大尉曾说过金军的阿勒儿是狡如狐,猛如虎。我看,金军的许多将领跟阿勒儿一样也是狡如狐,猛如虎,费朗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在停止西进和无力南下后,费朗的金军便在他们占领的土地上经营管辖他们所占有的城镇人口及物资。在卡布诺尼人的金国被罗夫康灭掉后,费朗和他的金军建立的金国在斡朵儿瀚的国土上屹然崛起。